佛弟子文库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圣严法师  2015/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所以绝对是有相。念佛禅则是无相,它不求感应,甚至连这种念头都不要有,即使真的看到佛、莲花、菩萨或是听到声音,也不要执著它、在乎它、留心它,就装作没有看到、没有听到。

某次佛七,有一位菩萨,她说自己每念一句佛号,身上就长出一朵莲花,结果念着念着,浑身都是莲花了。我问她:“你看得到吗?”她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又问她:“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她说:“睁着!”我就说:“那你再念念看,让我看看莲花。如果其他人也看得见,那是感应、神通,是瑞相,但与解脱不一定有关系;但如果只有自己看得到,那就是心相,是从心里、头脑里出来的。”

念佛时,身体有什么感受或闻到什么味道,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闻到死尸臭,因为有很多灵界众生都会来这里听闻佛法。此时念佛就好,不要在乎它。假如是瑞相,很好,但是不要执著它,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得瑞相。

过去我们每次打佛七,油灯上都会结出许多舍利花,至今都还供奉着。后来因为好多人在休息或过堂时间都会跑去看有没有结舍利花,是大是小?是什么颜色?而我们不希望用灯花舍利来诱惑人、干扰人,所以就不再点油灯了。其实这没有什么,只要一心念佛,就会有灯花舍利,那只是一种感应。

总之,“念佛禅”是用念佛的方法达成禅修的效果,它的方法其实与佛七相同,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没有其他复杂的方法,这就是一门深入。

时时刻刻想到,现在念的是一句佛号,不要想刚才有没有打妄想,也不要想等一下会如何,这些念头通通不要有,不断地“现在念佛”、“现在念佛”。之前我已经说过,念佛的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用现在心,现在这个时间的心,不要跑到刚才,也不要跑到未来。既然是来参加念佛禅七,从进入禅修道场开始,就应该把过去及道场之外的一切,还有刚才发生的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全部割舍放下,只有专心念阿弥陀佛。

此外,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念佛禅不是要念到“入定”。“入定”就是自己没有在念佛了,心很安定、很安静,没有杂念妄想,甚至于身体不见了,环境也看不到了。而是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听著大家念佛,渐渐地身体和环境都是一句佛号,没有妄念,只有佛号;即使是与佛号合而为一,还是继续念佛。若兴起“自己究竟是谁”的疑情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参“念佛的是谁?”。当话头参得没有力量时,回到身体又是身体、环境又是环境时,这时就老老实实地再念佛号。所以,念佛禅以念佛为根本,如果在念佛禅七中,一次话头都没有用上,也没有什么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就是佛法界现九法界隐

当我们的始觉跟本觉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跺脚念佛与念「弥陀佛」如法吗

问: 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

圣严法师: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问: 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

【佛教词典】不染污法

【不染污法】 p0329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不染污法云何...

【佛教词典】静虑无色建立四种

【静虑无色建立四种】 p1379 显扬二卷三页云:建立者:...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修行人要远离六种颠倒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学会放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