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圣严法师  2016/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借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

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祗劫计算,过去阿僧祗劫、现在阿僧祗劫、未来阿僧祗劫。

比如说: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其次以大劫计算,例如说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以秒乃至于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前刹那、现刹那、未来刹那。

一切众生,如果不出生死,就在无穷的三世之中,无尽的时间里边,一直循环延续下去。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

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

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

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的问号依然存在。

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现在的今生,就是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

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来也无益。

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有些人因为不能见到过去和未来,所以不能相信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其实,如果没有见到的就不能相信或不能接受的话,那即使在现生之中,也有许多不能相信和不能接受的事了。

例如:民族的历史、宗族的族谱、家族的家谱,所记载先民和祖先的事迹,有谁亲眼见到的?曾经见过曾祖父或高曾祖父的人就很少了,但总不能因此否定祖先的存在吧?

所以肉体生命的遗传是来自列祖、列宗,亦能传之于子孙万代,这就是肉体的三世因果。

而今生之前必然有无始的源头和未来的去向,物质的肉体之外必有灵魂、精神或佛教所说的神识的迁流。然而,以唯物论的立场,人死如灯灭,除物质外没有精神;这样的论调对于人类而言,容易养成不须为自身行为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演变成残杀、斗争,为达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去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牺牲其他集团以及其他族类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为了对于个人的未来有所寄托,并指出方向和努力的前程,相信有神识的三世因果是最安全的。而全体人类若都能接受神识的三世因果,便可完成互敬、互助、互谅、彼此共存共荣而不相互伤害的生存环境。

否则的话,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恶不分,利害互见,便会造成将来世界的动乱与不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

了凡四训白话篇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

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仗着自身的心智优势,成了这个星...

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当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仑闻声过去,见男子正在...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圣严法师《禅坐的基础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生气》

佛法认为,「贪、瞋、痴」是我们人类的三种根本烦恼,...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会由于迅速转型而隐藏了种种危机,总括来说有以下三...

【佛教词典】鸯窭利摩罗舍袤处

【鸯窭利摩罗舍袤处】 p1391 西域记六卷一页云:善施长...

【佛教词典】超日王

梵名 Vikramāditya。音译讫罗摩阿迭多,馝柯罗摩帙多...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违约的代价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里,一只狮子王正跟象王斗得不...

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中最为殊妙

念佛一法当中又有多门。这多门就是讲有四种念佛,再加...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净土决疑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现代人的十大死因

人生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