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究竟是谁在烦恼

圣严法师  2021/09/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究竟是谁在烦恼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自己的内心观照、思惟,就不会与烦恼相应;但若往外观看,贪瞋痴慢疑就会随之而来。

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书,才刚大学毕业,非常年轻,分别出家一年半到两年,讲话的态度很安详、有威仪,予人一种稳重、安定的感觉。

他们的威仪是用修行的方法养成的,平日经常练习着观想自己的心中有一尊透明的水晶佛像,一层又一层地向深处观看,看到最后自己是空的。若能经常这样往内看,直到自己也没有了,这时候,别人骂你,你也不会生气了,而能使得你自己的身心 #安定,不浮躁。

因此,要常常注意自己的心念,当感觉到有烦恼时,就往内看,究竟是谁在烦恼,或是有什么烦恼放不下呢?一经回心返观,烦恼就不见了。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做,虽然在日常生活上仍然有很多的缺陷,我们的身心却能经常保持在无事状态中,那就是处在净土中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

星云大师《心无挂碍》

经常听人抱怨说:生活的担子压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也...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问: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当你有恶念的...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

【佛教词典】八十八佛

乃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之合称。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

【佛教词典】事

【事】 指因缘生之一切有为法,即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

念佛方法与具体行持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

被贪欲的念头所系缚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四个要点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他...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