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星云大师  2015/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第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不坚。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种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别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辨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何苦一定要生气呢

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

星云大师《佛教的物质生活》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

做人处事要能如水

阳光、空气、水,这是人生三件宝。 地球上,只要有空隙...

【佛教词典】矩奢揭罗补罗城

矩奢揭罗补罗,梵名 Ku?āgrapura。 中印度摩揭陀国首...

【佛教词典】宏智派

为我国曹洞宗之一派,即宋代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宏智正...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妻子的七种类型

对一个佛教徒来说,婚姻是爱的真正认可。佛陀总是教他...

世亲菩萨得法因缘

禅宗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是北天竺人,他的智慧渊博,化...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说一句「我错了」

「我错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很难用嘴巴说出来。人...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