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星云法师  2010/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我主张人生一定要忙起来,分配一些时间为生活忙,一些时间为精神忙;一些为自己忙,一些为别人忙;甚至于不只要为现在忙,也要为未来忙。也就是说,精力的发挥,不应该偏于物质,也不能偏于精神,能够精神物质平衡的话,忙起来就会更有意义。

比如我们年纪慢慢大了,走路走不动,手也没有办法写文章,而又没有人欢喜亲近我们。像这样,如何颐养天年呢?我常常鼓励人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老年的时候,就藉书本陪伴自己。现在我要提供给各位另一个方式,这就是“人闲心要忙”。过去各位忙的时候,只是为公事而筹划,心是冷静的,现在闲下来了,就要使心热起来。举个例说,你可以念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诗云:

“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早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可见他对于弥陀佛号的持念,是确实有所得的。到他那种境界,就是天下的人都不和他来往,只要他把眼睛一闭,念起佛号来,那么佛菩萨就在他的心中,而不必忧愁世俗精神的匮乏。

诸位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老年时,才把精神寄托在佛号上,或者是临死之前才要念佛。其实“阿弥陀佛”是代表着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一句“阿弥陀佛”有着无限的含义,你如果能够以最真实的心情去称念佛号,以最虔敬的心理去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那么你将会发觉这句简单的佛号,确实是你精神上最可信赖的依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在家居士怎么样持守戒律

问: 阿弥陀佛!我是第一次听法师讲经。通过这次参加禅...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自己教育自己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

星云大师《为死囚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您一定听过死囚在铁窗里,唏嘘哀悔...

【佛教词典】教授阿阇梨

五种阿阇梨之一,又名教授师,即教授弟子们威仪作法的...

【佛教词典】头陀

(术语)Dhūta,又作杜荼,杜多。译曰抖擞,抖拣,洮...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的六层意义

《法华经》对汉传佛教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它的重要性...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做人处事要能如水

阳光、空气、水,这是人生三件宝。 地球上,只要有空隙...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贫妪施豆

佛陀啊,这是我仅有的食物,请您接受我的供养!一位贫...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杨绛的百岁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