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居士怎么样持守戒律

净慧法师  2023/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居士怎么样持守戒律

问:阿弥陀佛!我是第一次听法师讲经。通过这次参加禅修法会,我获得了很多的体验,十分感谢。本人是个门外汉,在这里只能谈一点体会。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教。生活禅,我认为是佛法的提升和发展。它可以使众生有了进入佛教法门的机缘,那么众生要进入这个法门,必须要有一个向导,这就是读经书、听法。那么很多的居士在听法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一种想法。是什么呢?就说可以通过修行到西方极乐世界,到净土,修一个好的来生。那么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信佛应该是无我,忘生忘死,最终应该到达这样一个境界。但是很多居士有这么一个观念,那么这个观念是不是与修行的宗旨有点相冲突,这是我的一点疑惑。第二点,昨天晚上老和尚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修行在修心。修心就要找到那个心,找到那个“牛”。在找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挫折和疑惑,都不要放松,都要认真去找,要执著。我在看《入禅之门》的时候,看到上面说:在平常的言行中,要忘记,不能执著。这两个执著是不是有冲突?如何更深地去理解?需要在这里请教。谢谢!

净慧老和尚答: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确实是每个法门所说的道理,往往看起来是对立的,不能相容。但是实际上,每一法都是圆融的。比如说,禅宗和净土。禅宗是教我们在当生当世,就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净土法门是教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闻法,然后再开悟。看起来有冲突,实际上不冲突。为什么呢?也正如大家所理解的那样。禅宗好比是一百八十斤重担,它要有两百斤力气的人,才能挑这个担子。有两百斤力气的人挑这付担子他觉得很轻松。如果说他只有一百五十斤的力气,要挑一百八十斤,勉强也能够挑得起来。那就是说禅宗这个法门,中根的人挑一百五十斤,上根的人挑两百斤,他都能够进入这个法门。

还有的人他只有八十斤的力气,要挑一百八十斤的担子,肯定挑不动。所以他就无法进入到禅宗这个法门。那么净土宗是多重呢?也是一百八十斤。修净土宗的人有多大力气了呢?能够挑五十斤。那么五十斤的力气,怎么能够挑一百八十斤的担子呢?挑得动。为什么呢?这个一百八十斤,阿弥陀佛给他挑了一百斤,他自己就只剩八十斤,五十斤力气的人面对这个八十斤的担子,踭一踭也挑得起来。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禅宗全要靠自力修行,净土宗是自力与他力结合。阿弥陀佛帮他挑掉了一百斤嘛,所以他就剩不了多重了。自力与他力结合,所以他就感觉轻松一点。实际上要修净土宗的人,确实是自己的力量比较微薄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许多的修净土宗法门的人,都是晚年听闻到佛法,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八十多岁。有的甚至是重病期间,有人告诉他,你念阿弥陀佛,你就能够带业往生。有没有效果呢?因为他信得及,毫不怀疑,有效果。即使是病重期间,得到这样一个佛法的信息,他硬是毫不怀疑地去做,他确实临终有瑞相,蒙佛接引。

那么净土宗法门,这样地简易,那你为什么还要提倡禅宗这么艰难的法门?我觉得净土的法门虽然很简易,但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身后来兑现,这样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要想在当生当世得大智慧,得大自在,教化众生,这样的机缘就小一点。历代以来,弘宗演教的这些大善知识,都是在先开了悟以后,见了道以后,然后再以念阿弥陀佛作为保任的功夫。这样的修法有很多。

开始都是在禅宗法门上用功,开始都是去挑一百八十斤的重担。使人能够得到锻炼,大死一番才能大活。所以这两者呢,法门的施设不同。众生有希望当生当世就见到效果;也有的希望只要有效果,死后去见也可以,他免得生前费那么大的力气,一百八十斤的担子毕竟是很难挑的。所以我们要能够全面地来理解佛法的精神。

至于说修禅要找这个心,要立志找这个心。那是什么呢?那是一种发心,那是一种立志,那是在修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把这个阶段过了,到人牛双忘、返本还源的时候,还是要把一切的执著都破除。有一点执著,你就到不了家;有一点执著,你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在。但是在开始的阶段,那种立志,那种追求,还是需要的。好像我们过河需要一个工具,到了彼岸,你还执著那个工具,还要背着小船在路上走,就没有必要了。那就换一个工具了。所以,因为修行的过程阶段性不同,有念和无念,有一法和无一法,它也有不同的要求。希望我们要从整个过程来看待有念和无念、有一法和无一法,这样一些基本的要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初学者如何辨别邪师

问: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作为佛法初学者当...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推荐】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 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法是指什么

问: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法,是指什么?如果是...

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

问: 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身为...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

【佛教词典】随举比丘戒制意

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制意、恶见同事戒制意 戒本疏·九...

【佛教词典】众生爱乐十由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三十七参,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对...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十二因缘

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