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七种礼佛

宣化上人  201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得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得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也跟著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这都是因我相未空,还有我慢存在。

(2)求名礼。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又诵经,又拜忏,真是用功修行了。听到人家赞叹那个修行人,于是乎他也想得到修行的名,而拜佛拜忏。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而是为拜名求名的。既不是为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而是看见人拜佛受到供养、恭敬和赞叹,他也想受人供养、恭敬,和赞叹。

(3)身心唱和礼。看见人拜,我也拜,人叩头,我也叩头,身心随人而转,人怎样,我也怎样,不管拜佛有好处,或是没有好处,也不管是正信,或是迷信,他又没有求名心,只是随著人做,这样礼拜佛也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平平常常而已。

(4)智净礼。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你拜佛时,身不会去犯杀盗淫,所以身业清净。你拜佛时,也没有贪心、痴心,和嗔心,只有一个恭恭敬敬的拜佛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你拜佛时,念佛名号,或是持诵经咒,也不犯绮语、恶口、两舌和妄语四恶,故口业也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这便是智者以真正智慧来拜佛,谓之智净礼。

(5)遍入法界礼。拜佛时,要观想我身虽未成佛,然而心性却是充满法界。现在于一位佛前拜佛,同时亦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前,皆有我的化身顶礼叩头,同时在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这个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周遍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包括在法界之内,身尽虚空遍法界,你所行的恭敬礼,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

(6)正观修行至诚礼。正观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拜一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就是拜一佛。因十方三世佛,是同共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修行不要打妄想,不要身在拜佛,而心却跑到电影院去,或跑到马场去,又或跑到跳舞场、酒吧等。总而言之,不用买票便各处跑,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有时跑到纽约去了,不知怎样又跑回三藩市,他自己以为有了神通,其实连鬼通都没有,这只是妄想。拜佛时打妄想,谓之邪观。正观修行,就不会打妄想,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拜佛时,不打其他妄想,谓之‘正观修行至诚礼’。这种修行,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千万佛,也胜过其他打妾想拜佛的人拜百千万拜这么多。所以修行是要得其门而入,你要知道法门。你若不知其法门,虽是一样拜佛,人家是拜佛,而你拜佛却是打著妄想:‘等一下拜完佛,便去饮咖啡,饮酒。’你这样便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这不会有功德的。

(7)实相平等礼。实相礼是礼而不礼,不礼而礼。有人说:‘既然礼而不礼,不礼而礼,那我不拜佛便是拜佛啦!’不是这么说。你虽然拜佛,而不著拜佛之相。并不是你不拜佛就是拜佛,这样就变成狂妄了。这类人是不可救药,无法可救。为什么?因为他那种执著相,太愚痴了。实相平等礼,是平等礼拜三宝,恭敬佛法僧,没有分别的拜,一念不生,一念不减,这就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平等法。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拜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你便和法界合成一体。那时十方世界现全身。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里,却是与法界那么大,也就是实相,实相无相。你那个身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的身,这就是实相无相。你看这妙不妙?以前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点大,须弥山在法界里,好像法界里一点微尘那么大而已,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但现在须弥山,却在你的法身里,你把须弥山包含著,你看这妙不妙?所有宇宙一切万物,没有不在你自性内包著,这是一种实相平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若能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你说这个妙处还有说得完吗?是说不完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

十种礼佛方法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

礼佛三拜之含义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礼佛拜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礼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们在礼敬诸...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乐。所谓知足...

等阎罗王这样问你,那时太迟了

各位善知识,今天我们在此地研究佛法,首先要问问你:...

宣化上人:欲速则不达

很多学生刚入学时,皆抱定一个目标:预备读好书后,要...

宣化上人:杀生因果难逃

各位善知识,世界上最厉害的果报,就是杀生。今早有越...

【佛教词典】大乘经

(术语)明作佛道法之一切经典也。佛计大小之根机,而...

【佛教词典】现观义

【现观义】 p095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决定义、是现...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

以法自御为常富

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佛学漫画】般若·心经

般若心经...

为什么十方世界难与极乐世界相媲美

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

忍还不够,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离一个「忍」字;待人处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