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沙门的意思

宣化上人  2011/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沙门有四种:

(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

(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沙门。

(四)污道沙门。污是不洁净、污秽。污秽就是对道有污秽。

沙门还有三个意思,这三个意思又不是三个意思,是两个意思;两个意思又不是两个意思,是一个意思。佛法就是这么妙的!这一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勤息”,勤是不懒惰;息是休息,就是不勤、懒惰了。所以一个人有两个意思:一个懒惰,一个勤。懒惰那个就拉着这个勤的说:“你不要去做工了,懒惰一点没关系。”勤的就说:“哦!你不要懒惰了,随着我去修道吧!”两方面都这么扯,看哪个力量大,就把另一个扯去了。勤的力量大,懒惰就失败了;懒惰如果力量大,勤的就失败了。

怎么又有三个意思呢?这个勤又分出三种,懒也分出三种。勤这三种是什么?勤修戒定慧;懒这三种,是息灭贪瞋痴。勤修什么?修定、修戒、修慧。息灭什么?息灭贪心、瞋心、痴心。

什么叫戒呢?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也就是止恶防非,止住诸恶而不作,防备自己有错的地方。那么戒有多少种戒呢?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有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

定,就是参禅打坐修定;要修才有,不修就没有。所以为什么人要常打坐呢?常打坐,就是把定一点一点修成的。你初打坐的时候,没有定,这个心一下跑到天上去,又跑到地狱里去,一下又跑到佛的那个地方去,又跑到菩萨那个地方去,或者又跑到马、牛、羊、鸡、犬、豕那个地方去。这个心,你看!它也不需要买票,天堂、地狱随便都可以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跑。为什么它什么地方都跑呢?就因为没有定。现在修定,就是叫这个心不要跑,不要东跑西跑、南跑北跑,上跑下跑。

为什么要修定呢?说:“我这不定,不最好吗?你看!跳舞不都是不定吗?跳舞,跳跳钻钻地,哪有个定呢?定有什么意思?坐那个地方,像块木头,像木雕泥塑,坐在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太死板了!定有什么好处!”本来定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不过,人若想要得到智慧,一定要修定;要是没有定,就没有智慧。你的心太散乱了,就没有定;没有定,就没有智慧。智慧就是从“定”得来的,所以你想要不愚痴,就要修定。

我现在再给你们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打坐时,总觉得要掉到山涧里头去,所以很害怕。不错,这是想得到禅定的一个开始。你在这个时候,不要怕!今天我藉着这个法会来开示,我以前没有讲过吗?你在那儿打坐,总觉得头上有个墨盘,有个大铁,就要掉下来;或有颗原子弹在头上,就要爆炸了。哦!这怎么办?这时千万不要着相!你一着相,就容易入魔的境界;一着相,那真是有颗原子弹在你头上爆炸。不着相呢?静静的,没有事,一定胜群魔;有定,什么魔都跑了。你见着自己好像要跌到万丈悬崖里头,这都是一种虚妄的妄境。为什么是万丈的悬崖呢?这就是表示你的业障;你过去生的业障,比万丈悬崖都深。所以现在知道你的业障重,就要赶快修道,不要生恐惧心。

又在打坐时,觉得非常自在,自在自在真自在,难以形容,说不出来那么自在了;要是得到这种自在,就把什么都忘了。我不是说过色界着味禅?味禅那种滋味,比任何情形都快乐,比你男女结婚也快乐,比你吃任何的麻醉品都快乐,那一种的境界,简直是说不出。所以说,自在自在真自在,难以形容,说不出来的,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好像喝茶,这个茶是凉的,自己才知道;这个茶是热的,你自己也知道。这个境界,一定要过来人才明白。

什么叫过来人呢?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哦!你一说,他就知道你这是到什么阶段上,到什么程度上了。好像这个人现在在初禅里边,将要得到离生喜乐地这个境界;可是这个境界不算一回事,不要以为这是不得了了,这是很平常的,修禅只要你有一点诚心,谁都可以得到的。因为那一种的快乐法,没有能和它比的,所以这叫“离生喜乐地”──将要离开烦恼,得到这快乐了,这是定的一种。

慧就是智慧,有智慧。有智慧有什么用?有智慧就不会走错路了。人为什么颠颠倒倒,以苦为乐?因为背觉合尘──背了觉悟的道理,而合六尘的道理,所以没有智慧。可是,愚痴的人却以这一种痛苦,视为是快乐,其实这是最愚痴的。

要勤修戒定慧,你们听经,不必听多了,只听一个字,那都用之不完。什么字呢?就是一个“勤”字就够了。勤修戒,勤修定,勤修慧。要修才能得,不修就不能得,一定要修的;不要不听师父教,不要不听师父话,要听话的。

还有一个叫“息灭贪瞋痴”,方才我说这个息,不就是懒惰吗?为什么叫它懒惰?就因为它停止了,休息了。休息不是懒是什么?休息就是懒,懒就是停止了。但是这个休息什么?休息贪、瞋、痴,令贪瞋痴休息。啊!贪心停止了,瞋心停止了,痴心停止了。贪,你什么也不要贪,世间所有的一切物质享受,一切一切都不要贪。瞋,也不要发脾气,不要有脾气,不要发火,把你们所有的脾气都布施出来。布施给谁呢?布施给我,布施给师父。师父要大大的火,大大的脾气,好令你们这些徒弟害怕;不然,师父像棉花似的,这么软软的,那这些个徒弟就都不怕了。不怕,就都不修行;不修行,就是懒惰了。

以上是沙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种种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疑误众生当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推荐】除粪贱民出家证果 佛陀详解前世因由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贤愚经》,原题为尼提度...

破了戒的僧宝你没有资格去说,除非破见

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你适合出家吗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宣化上人:改过迁善最吉祥

各位啊!我祝你们都新年快乐!不要新年忧愁,不要新年...

依此法门,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

宣化上人: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

三障的由来

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

【佛教词典】依止作意修

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

【佛教词典】舐食戒缘起

亦名:不舐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现代人造业有四种特点

现代人造业有以下几种显著的特点,和以往时代迥然不同...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出现重大恶报的初期征兆

人生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善恶因果,最可怕的因果报应是...

缘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念佛和诵经前是否应先上香

问: 念佛号和诵经前是否上香?如果时间紧先不上香,...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

证严法师:做大地的园丁,环保地球

1、心理环保 刚才手语队表演一个呼吸的地球和大地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