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净界法师  2020/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把古代的修行人跟现代的修行人做了比较。先看古代的修行人: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古代的人发心出家以后,他立定志向要好好地参学,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志向呢?

这当中跟他的发心有关,因为他有三件的觉悟,第一个、痛念生死事大,他如实地观察到三恶道的痛苦,这件事情是大事情,观察生死的过患。生死事大,讲到生死的过患,其实在佛法当中它强调是生,生的过患。我们一般人害怕死亡,佛法是认为死亡是不可以避免的,死亡也不可怕,它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的现象。但是佛法很害怕生,很害怕受生。

我看《尊者阿加曼传》,尊者阿加曼他有一个晚上在大树下打坐,一念的相应慧,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以后,诸天赞叹: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个佛陀的圣弟子,降很多的曼陀罗花。那么那个时候,尊者阿加曼描述他的心情:

第一个,他掉下眼泪。这个阿罗汉为什么掉眼泪呢?他说,他看到他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他今生这一个刹那结束了,他非常地感动。因为他看到了他每一次的轮回当中、每一次的受生、每一次的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累积很多的痛苦,每一次的受生都很多痛苦。那么对于“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的无量劫的生死的痛苦今生终于结束了,内心当中一种感叹,一种感恩的心情。

第二个,他说,对佛陀真实地感恩。佛陀说的四圣谛是如此地真实,是真实地可以证到的。他说他愿意从现在开始尽未来际不断地顶礼佛陀。所以说呢,生死事大,关键在这个生。因为我们在三界里面,每一次的受生,就夹杂着老病死、各式各样的痛苦在里面,生是过患。生死事大,是对治我们对来世安乐的期待。

第二个、无常迅速,这个是对治我们对今生安乐的贪求。今生是暂时的因缘,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不应该为过去的福报所障碍,因为今生的福报一下子就过去,我们马上要面对来生。应该有一个远见——无常迅速。

第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这个是告诉我们要精进。这个是这样子啊,如果我们只是看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们会理解到流转是痛苦的。但是呢我们会有一个懈怠的心,说反正离开流转也不急着今生,来生也可以做,再来生也可以做,就会有一个因循怠惰的心情。但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换句话说呢,我们不把握今生,你在流转当中你迟早还是要把这个生死解决,迟早,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生死。

换句话说,调伏烦恼、修学圣道是很困难,但是你迟早要做的,你今生不做、来生要做,来生不做、以后要做,而你拖得越久,这个过程当中,你每一次的流转只有增加痛苦、增加堕落的因缘、增加更多的变数。那么既然这件事情是你自己迟早要做的,是不可以取代的,那么你倒不如就今生做个了断。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真正能够把握的不是来生,是今生。来生是一个不可知的变数。所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就是说,当你真正觉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时候,你应该要知道,这个生死的事情是今生要解决的,不能期待来生。那么这三个点是都有关系的。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修道宗范

今天学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题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会...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在家居士的两种误区

佛教徒分为出家人和在家人两种,出家人是以修学佛法为...

修净土最忌讳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

星云大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

星云大师《面对问题,不要退缩》

人从出生下来之后,就会慢慢地感受到人间有很多问题,...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一、 象杀士夫那样,不尊重爱护...

往生的真信愿和福德资粮

具足信愿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非常清楚:「得...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佛教词典】畺良耶舍

(383~442)梵名 Kālaya?as。意译作时称。乃刘宋时代...

【佛教词典】三摩半那

(术语)定之别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欲入定时,名三...

人为什么不能将爱放大一点

曾经有一则新闻,嘉义有一位喜好钓鱼的父亲,有一天带...

星云大师《青年的毛病》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

可以来代替「肉」的七种素食

黄豆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

慧命的报应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

地藏法门的殊胜和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要念地藏菩萨圣号?我们学《地藏菩萨本愿经...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为什么称为根呢?我们...

看星星开悟的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卖鱼郎与老鹰

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就像小鸟飞翔在天空中,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