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印光大师  2016/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疑,曾有人问起此事。弟子说,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动物决不会再投罗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总觉得没能把道理讲透彻。

大师开示说:

虽然说大鱼吃小鱼,确有其事;动物放生后又遭捕猎,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完全避免。可要是说小鱼都被大鱼吃得一条不剩,绝没有这种道理;放生的动物又全都被抓回去,也没有这种事情,何必多虑。

说小鱼被大鱼吃掉,就算放到长江,也难免不遭网捕,这种担心,似乎有理,实际上是阻碍人行善,反助人杀业。他自己幸运地做了人,又不被杀,才敢说出这种无理的话,来炫耀自己的智慧,想以此说服放生的人。倘若他自己做鱼做猪,将被杀时,无论如何都不肯这样想。心里除了希望有人救自己的性命,再不会有别的想法。

他难道会说,我担心自己将来还要被别的动物吃掉,被别的人抓去,宁愿现在就被杀掉,免得以后再遭殃?怎么可以无关痛痒地说出这种阻碍人善念,启发人杀心的话。这种人来生,倘若不自食其果,只怕天地日月都要挪移换位了。

譬如救济难民,施舍他一件衣服一顿饭,也只能保他不至于马上就死,总不能说:这一点点反正也救不了一辈子,给他有什么用,不如让他冻死饿死算了,免得日后继续挨饿受冻。又好比强盗抢劫,被抢的人总要反抗,难道会说:有本事抵抗一生,才算幸运;抵挡一时,有什么用,索性让强盗抢光算了,省得以后再被别人抢。父母对子女,用心抚育,而慈母一旦去世,也不能再养育子女,她是不是也要说:既然我死后养不了孩子,干脆现在就杀掉拉倒?

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难道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肯放生?如果这样,全世界的人永远都不能做戒杀放生的事了。说这种话的人,必将落得自己要死了没人救的下场,可悲可叹。

还有人说:动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吗?

大师答复:

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使人受到感动,体会到放生的意义,心生恻隐,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没有市场了。水陆空一切生灵,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这就是不放之普放。纵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哪怕只有一个人不忍心吃肉,这个人一生,就少杀许多生命,就有无量的生命幸免于难,何况还不止一个人。

人和动物虽然不同,佛性却本来不二。动物因为恶业,沦落得披毛带角,我们因善业幸得人身。倘若对动物不加怜恤,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总有一天,人的福报享尽,动物的罪报受完,免不了从头偿还,反过来沦为他的盘中餐。

刀兵大劫,都是宿世杀业所感。所以,提倡戒杀放生,不仅仅救了那些将要被杀的动物,也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了鳏寡孤独、贫穷患难的因;种下长寿无病、安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使人们生生世世,永不遭受骨肉分离之苦,常享福寿安乐。

因此要随分随力放生,然而,注重戒杀吃素,才是究竟解决的办法;否则,所能放生的毕竟有限,所杀的仍是无穷。放生原本是为了戒杀,而戒杀必须从吃素做起。戒杀放生是避免天灾人祸,挽救世道的关键。

大师进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将自己与一切同伦,通通放生到莲池法海中,永离生死之苦,享真常妙乐,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获。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愚僧居士书、复战德克居士书二》

《文钞增广卷二-极乐寺放生池疏、金陵三汊河法云寺放生池疏》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周子秀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解决烦恼呢

问: 烦恼如何解决? 衍慈法师答: 烦恼的根本是无明...

为什么会生不孝顺孩子

问: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儿女,可是儿女偏偏都很坏,...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求子须知的事项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

【佛教词典】菩提树

【菩提树】 p1127 西域记八卷十八页云:金刚座上菩提树...

【佛教词典】福力太子

(人名)往古眼力王最后之一子。生时有无量吉祥福德之...

找到那个真的我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

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 其实,人生本味...

修行要勇于对治自己的习气

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以戒为师

说起戒来,十分容易,拿着戒的放大镜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机深教浅,效果适得其反

疏文:增结者,《净名经》云,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专修

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