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印光大师  2019/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前之事业乃梦,今不复做。专做往生西方之梦。迨至此梦成后,再乘佛慈来入娑婆。普度怨亲,同生净土。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

若放不下,则后来只有恶梦,决无好梦。此种恶梦,听尚不愿,何况再做。若再做者,便是癫子。幸眷属无恙,当相率而同做生西方之梦。以期与诸上善人,俱会于莲池也。

《复王慧常居士书一》

译文: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应当全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家亲眷属一心念佛。从前的事业,是一场梦,如今不再做梦了。专做往生西方的梦。等到这个梦成就之后,再乘佛慈力,来入娑婆。普度怨亲,同生净土。才可以不浪费这一生,这个际遇啊!

如果放不下,那么后来只有恶梦,决定没有好梦。这种恶梦,听听尚且不愿意,何况再做这种梦呢?如果再做这种梦,就是疯子。幸好家中眷属安然无恙,应当相互带领,同做往生西方的梦。以期望与诸上善人,俱会于莲池之中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佛教词典】四药二受通余人

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

【佛教词典】自性于自性非能作因

【自性于自性非能作因】 p0603   大毗婆沙论二十卷十...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

星云大师:如何获得身心的健康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个过程,人身体有了病痛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