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利人,先须克己

印光大师  2022/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利人,先须克己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子,况乡邻乎。果能真诚无伪,虽异类尚能感格。况于同类之人乎。故一切法,皆以身为根本。

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欲为天地行化育,欲为祖宗著潜德,欲为子孙立懿范,若不以躬行实践为事,则如贫无立锥者,妄欲富贵盖世,只成痴心妄想,了无实事可得。戒之戒之。

三余德堂名说跋

【译文】

堂名的大义,已经显示过了。然而想要利益他人,先必须约束自己。倘若言行或有不符,那么尚且很难感化身边的妻子儿女,何况是乡亲邻里呢?果真能够真诚无伪,虽然是畜类尚且能够感通。何况是同类的人呢?所以一切法,都以身行为根本。

所以说:自身不按道去行事,道就不能实行在妻子儿女身上。假使一个人不按道行事,不能使道实行在妻子儿女身上。却想为天地进行教化培育,想为祖宗显明不为人知的美德,想为子孙竖立美好的风范,如果不以亲身实践为事务,就如同贫穷得没有立锥之地的人,妄想要富贵盖世,只成痴心妄想,根本没有实事可得。警戒呀!警戒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不要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

【佛教词典】一物长年

禅林用语。一物,指灵妙之心性,禅宗又称之为主人翁。...

【佛教词典】心缘

谓起心而攀缘外境,即认识心外事物之意。大乘起信论(...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王祜植槐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

【推荐】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如何成为富翁

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烦恼即如来种

佛教常将莲花比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征,这本身就...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