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智慧与烦恼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若轻一点,就能增加智慧。倘若能敞开心胸,多去关怀社会人群,内心就没有空间装载烦恼。

修行就是要学习去除烦恼,让自己拥有平静的心。心静,境界自然明朗;心若不静,外境也会随之紊乱。

有一则小故事——有个人遗失了昂贵的名表,十分心急,赶紧请大家帮忙查找。

于是,很多人都热心地帮他找,但是翻箱倒柜都未找到,最后大家也找得精疲力竭,只好稍作休息。手表主人又难过又着急,此时有位年轻人自告奋勇,要独自再去找。

他请其他人在房外等候,自己走进房间里,却坐着如如不动。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要找东西,怎么一直没有行动?所以大家也静静地看着这位年轻人,究竟要做什么。

坐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站起来,钻进床下,出来时表就找到了。大家兴奋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手表在床底下呢?”他说:“心静下来时,自然可以听到手表的嘀答声,就知道表在那里。”

当我们静下来时,就能听到外界很多声音,有往来汽车声、高空飞机声、窗外虫鸣鸟叫声……,因为心静会比较敏锐,外面的境界即历历可辨。倘若在静中能多用心,智慧便从中而生,这也就是正念、正定。

正定是指内心无邪思、无邪念、无烦恼。近年来有许多人喜欢修学禅坐,其实日常生活中,担柴挑水无不是禅。譬如:很久以前有位小沙弥从小就在寺院中修行,他在寺院里每天勤奋地和大众轮替职务,不是种菜就是做厨房的任务。

有一天,他在厨房摆放碗筷,老和尚看一看,就问他:“小沙弥,你现在在做什么?”小沙弥回答:“我在摆碗筷。”老和尚又问:“你的心在想什么?”小沙弥说:“什么都没有想。”

老和尚就说:“可惜啊!你现在如果想着‘和大家结好缘’,欢喜地摆碗筷,等会儿有很多人来吃饭,你就已经和大家结了好缘,这样就是正精进。”

这则故事正是告诉我们,只要有心,时时都是修行的好机会。所以,待人处世要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若能如此,内心自然会平静、祥和,智慧与禅定即能不求而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肯出门的戒嗔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

小和尚扫树叶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乱发脾气是显示自己无能

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献扑满,我问孩子:「这些钱要做什么...

【佛教词典】无言童子

(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

【佛教词典】萝衣

系薜萝之衣,谓僧众所著陋劣之破衣,或山林苦行者之衣...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净慧长老的生平事迹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

圣严法师《人间净土是可以实现的》

人间净土这个名词,是今日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观念。究竟...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真理最能减轻痛苦

人的身体是肉做的,受到刺激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感觉。...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