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净界法师  2019/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个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出什么自在功德呢?在这个生命当中,我会出现两种状态:

第一个,“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理事无碍的境界。你看佛陀,于一念心,他能够一念心性变现十法界的差别。佛陀可以现出佛法界,在没有因缘的时候佛陀可以现菩萨法界,佛陀甚至于可以现地狱法界,于一切法得大自在,说是“普门示现”。

佛陀也可以把整个相收起来,“无量为一”,回归到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性当中。佛陀在心性跟整个外在的无量相,可以说是进出自在。这个是佛陀因为随顺如来藏。这是第一种自在功德。

第二个,“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这个讲事事无碍。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来显现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来含摄最小的事相。后面佛陀会讲出来什么叫“小中现大,大中现小”。

佛陀这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呢?他的关键点在这四个字——“不动道场”。因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面对外在的动荡环境,他内心向内安住,向内观照,安住在内心一念心性的“不动道场”,生起不迷不取不动的观照,所以他能够产生“遍十方界”。

这个“遍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够遍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哪一个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够悉知悉见。

那么佛身呢,是“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佛陀的这个法身,含摄十方的无尽虚空,无有障碍。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这个是前面说的“小中现大,大中现小”。“毛端”是在正报当中一个最小的事相,“宝王刹”是整个依报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当中,可以把他身体一个最小的毛端显出最广大的依报的宝王刹。这个“宝王刹”就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能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是依报中最小的,转大法轮是正报中最大的。佛陀在虚空里面一个小微尘当中,能够现广大无边的圆满报身,来演说圆顿的妙法,以最小的依报来摄最大的正报。

佛陀这种“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功德,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因为“灭尘合觉”。

佛陀的生命当中,他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对外境的执取,选择了向内去开显他内心的功德,向内观照,所以能够发动这种二空真如相应的圆觉光明本性的功德,可以完全开发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一句佛号创造生命奇迹

宗实老和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九年前的剧烈心绞痛,...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佛教词典】鸠摩罗什

(350-413)华译童寿,本印度人,但生长于龟兹(在今新...

【佛教词典】白夏

(术语)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众而劝精进也。行事钞上四...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

皈依后的磨难

最近好几个居士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皈依之前,生意...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们大家都在学佛,究竟学佛为什么?不少人对这问题认...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