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八难,被辱不瞋难

证严法师  201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人有二十难,被辱不瞋第八难;

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

转化心念从心起,培养不瞋胸襟宽;

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被辱不瞋第八难,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佛陀告诉我们人的心中有多少难关要过,其中一个就是「被辱不瞋」的困难。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有一种自我心态——谁对我好,我就很欢喜;谁对我不好,我就很生气。好与不好,都是在形态上,形态则不开声与色。脸色不好、行动不好,或是声音不好、传话不好等等,都让我们无法容忍,无法不生气。看看一些冲突事件,往往是由于被辱、瞋怒而发生。凡夫爱面子,好像被人欺负就很没面子,一口气吞不下去,心结难过关,就会发生问题。

每天都有类似的新闻事件发生——原本很好的兄弟,相邀去喝酒作乐,只因几句话不投机或是彼此看不顺眼,就发生口角而后拳脚相向,甚至聚众寻仇,变成打群架、杀人放火等等。这都是因为吞不下一口气,所以看对方不顺眼,这就是凡夫的心态。

佛陀教诫我们——心中最难调伏的除了贪以外,就是瞋怒的心。有了瞋怒,即使平时富有同情心,或多么勤于布施,一旦瞋心发作,还是「一把无明火,烧尽功德林」。任你平时做得再多再好,只要一时火气无法忍耐,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一炬。

培养不瞋胸襟宽

所以这念瞋恚心一定要好好地降伏。《法华经》中提到一位「常不轻菩萨」,他永远都不轻视人,不论人家如何侮辱他、骂他,他都是欢喜接受。他时时低声下气,人家骂他,他还顶礼膜拜;有人打他,他闪避之外,还在远远的地方祝福对方。他就是受持「不发脾气」的法,以宽大的心胸待人处世,这就是降伏瞋恚心。

但是,凡夫只稍微受了别人一点不好的声色,就会觉得「不尊重我,欺负我,让我没面子」,这是凡夫的计较心,所以说「凡夫总是爱颜面」。「受欺受辱愤难填」,只是稍微受到委屈,就说别人欺侮他,用狭窄的心态,来看待世问的人事。有时明明一句很好的话,他却曲解了,说别人侮辱他。世间常有这类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善解,即使真的听到不好或恶毒的话,也会变成很好的助缘来警惕我们,端视自己如何去看待人、事、物所产生的境界。

如果用瞋怒的心来面对一切的人物,这样我们的生活形态,也将时时忿忿不平。我常常说,人要懂得善解,才会有包容心,凡事善解,世间哪有坏人?哪有让我们怨恨的人?所以「转化心念从心起,培养不瞋胸襟宽,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只要我们愿意转化心念,那我们与常不轻菩萨也就相差不远了。希望我们可以做到从内心尊重他人,不论别人如何待我,都用宽大的心去面对。

包容善解致祥和

有一位苗栗的老菩萨,他在路上被一对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撞倒,送到医院已回天乏术。

他们全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也都是慈济人,尤其往生的这位老菩萨,以往也都将静思语中爱人、助人的观念,运用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在他家里,到处都能看见他亲手抄的静思语,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教化,但是他时时放在心里,应用在生活周围,无形中他的邻居、同村的人也都受到感化。

最难得的是他的家人,从他的太太一直到儿孙辈,整个家庭成员都有菩萨心,全家过着佛化的生活。但是这样的家庭同样会面临无常的到来,八十几岁的老菩萨,早上出外散步,一场车祸就此天人永隔,亲朋好友们都很不舍,更何况是他的家人!但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善解、包容,家属们虽然很心痛,但却原谅了这对肇事的年轻人。

其实,家属们怕这对年轻人内心受到惊吓,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所以除了原谅他们,甚而还安抚他们,让他们心安。家属们将对方赔偿的钱,以肇事者的名义捐助慈济希望工程,希望今生虽然有这样因缘,但愿将来不会留下坏的结果,甚至能化恶果为善缘。这就是宽大善解的心,加上转念生慧,让社会达到真正祥和的气氛。

若是动不动就对人事不满意,动不动就发脾气,表现丑陋的形态,这样不仅有损自己的道德,也会带给社会不安定的气氛。所以不论遇到任何事,如果能心平气和,那么戾气也会化为祥和,这实在不困难,只在于转化一个心念。好的心念,若能常常涌现,就会时时吉祥;如果将不好的心念放在心里,日常生活就会有层层难关。

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心念,慢慢地拓宽心胸。所以「一忍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愿意忍耐,而且还能忍而无忍,成就真正的大忍,想开了,面对不如意的情境就没什么困难。所以培养宽阔的本性,以善解为起点,包容他人就会成为很自然的事,因此,「一忍天下无难事,被辱不瞋亦不难」。

我们刚开始在学习时,「忍」当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像一把刀插在心上,应该会很难过。不过,培养到最后,凡事看开了,就不会有障碍,所以「被辱不瞋亦不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般若与人生佛教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世间的人情冷暖瞬息万变,如何去因应它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证严上人于晨语开示,有些聪明人反被聪明误,别人见他...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

【佛教词典】螺髻

(杂语)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为螺髻。西土之梵...

【佛教词典】所依不成

(术语)因明四不成之第四。谓因所依之宗有法不成就也...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僧璨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是宋代着名高僧,字无门,杭...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推荐】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