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除人我天下亲

证严法师  2011/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事「我」最大,一切都以「我」为主。有了「我」,就会有分别,因为自他的利害关系或个人的好恶不同,而生起差别心。殊不知正因为有此分别与执着,人生才会苦不堪言!

一则禅语公案

佛教有一则很平凡的公案,但若能用心深思,就会有深刻的感触。

有位禅师具有很好的修持,也很平易近人,所以有很多信徒随他参禅学佛。有一位居士前来请禅师解惑:「禅师,虽然我常来此坐禅参学,但还是参不透、无法突破:到底什么是『佛』?」

禅师微笑着说:「居士,你就是佛!」这位居士觉得莫名其妙又惶恐不安,赶快端坐对禅师说:「不敢,不敢!我还是一个凡夫。」

禅师仍然微笑着说:「因为有一个『我』占满了你的心,障碍了清净的本性,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就是佛。」居士仍不明了,再问:「既然您说我就是佛,那请问禅师,您呢?」

禅师说:「唉!你为什么要想这么多?有一个『我』就让我们无法超凡入圣了,再多一个『你』,岂不是更无法成佛吗?」这位居士一听,若有所悟。

人我分别蔽真性 学佛平等包太虚

我们在世间不断对人我生起分别心,又从名利、地位、贵贱中再起分别,因而产生相互的对立、冲突,起种种烦恼。凡夫就在这些分别中产生很大的障碍,无法体认自己本具的清净佛性。

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温馨的公益广告画面,当孩子还小,年轻的父亲就让孩子跨在背上,自己当牛、马来让孩子骑,玩得很开心。但是上班时主管坐着,他站着报告,心里就觉得不舒服,或是稍遇不顺心,便心生埋怨懊恼。

这就是人我的分别,一般人的观念中会认为:坐在我面前的是别人,我为他工作,只因为我要生活,所以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回到家里,让孩子做马牛骑就很高兴,这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这样的人我分别,造作出人世间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与恶业。

学佛,就是要学得如何突破这层人我分别的障碍,要学得心胸广大。我常说「心包太虚」,人、我、众生合为一体,不只是与人类合为一体,还包括天地宇宙一切万物,这样我们的爱心,在任何时间都能自然地展现。

同时也要学习「天下一家亲」的胸襟,达到「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这种人我合一、大我无私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精进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用无贪来对治贪著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证严法师:在生命的白纸上

△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 有...

无位高权重,只相互尊重

「『如愿行,如是行』,我们发了愿就要走,就要去做,...

证严法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佛教词典】楞严会

(行事)禅林之古法,于安居结制中为除魔障,设楞严坛...

【佛教词典】有

梵语 bhava,巴利语同。即存在、生存之义。于佛教典籍...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持之以恒

有一位小和尚名叫一了,他的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

孔子的九条人生智慧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孔子哲学的中心思...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为什么法是无我的呢

我们再往下看,观法无我。前面在自我概念当中指的是能...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诵经的六个诀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