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来生的三个愿望

证严法师  2013/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宙之间有无穷尽的道理,尽管他以数十年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仍然觉得所学不周;而最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透彻生命的奥秘。他说了一句话:「如果能有来生,我只求三个愿望──一是年轻,二是健康,三是贫穷。」

年轻与健康是人人企求的,为什么这位学者还求贫穷呢?当然有他的道理。求年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人的身体和精神总是受到岁月的磨损而衰弱,人过了中年以后,就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体力弱、脑力差。年轻时有着无穷的希望及冲劲,也有长久的时间来完成心愿,所以,人到了年老时才知道年轻的宝贵,总希望自己年轻一点,能够有较长久的人生。

第二项是健康。一个人即使年轻,如果身体不健康,则智慧、脑力也无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调节日常生活,不论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适度的调节,有好的身体就有饱满的精神,才可以发挥人生的智慧效用。佛陀说:「诸苦患中,病苦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难过,所以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着,他所求的就是贫穷。这一点使我们感到非常困惑,每个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为什么这位学者却要求贫穷呢?原来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有很多成功的学者、伟大的人物,都是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产生斗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释迦牟尼佛,他虽然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中,但是为了完成道业、透彻宇宙的道理,他毅然舍弃荣华富贵的享受,自愿择取常人无法忍受的贫穷──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的三戒律

不只是这位学者,就是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样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谓是天主教的光荣,我个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人士的称赞、敬重?那是因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条教戒──贞洁、奉献与守贫。贞洁方面,她也一样舍弃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贞洁,这就是他们的规戒。

其次是奉献。我常说,真正的修行人是没有自我的,佛陀就是为了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为人类而奉献,她把心献给天主、人民,并且走入最艰苦、最困顿的地方,在贫病饥饿的处所,献出她的心力,救济那些穷苦的众生,这就是救贫。

三者守贫,因为身边一无所有,所以她的心一无挂碍。没有事业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累积,我们的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就是圣者所持有的规戒,也是学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们如此致力于入世的志业,我们更应以出世者的精神,坚强而超脱,抱持着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就贡献一分力量;一天能够行动,就做一天志业的信念,绝对不可有逃避的心态,要生活在贫而乐道的境况中。孔子称赞颜渊,就是因为他能够安贫乐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并不要求财富,也不求享受。他勇于接受各种磨练的环境,因为有磨练的环境才能升华人格。铁块一旦丢入洪炉里,就会被熔化,但光在洪炉里烧熔,仍然无法成器,必须再经过几番锤炼,才能够造就各式各样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纯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练,还要再经过无数次的挫折打击,才能真正完成历练的过程。

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利用环境、时间及健康的条件,除了自性的启发之外,还要赶紧发挥我们的良能,以无牵挂、无污染的感情,奉献给人类一分爱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

珍惜每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佛学漫画】佛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救人不淫免火灾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佛教词典】叹德师

(职位)密教行传法灌顶,灌顶终时,诵赞叹新阿阇梨德...

【佛教词典】意地

又作意识、意根。凡个体之内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称为...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历代放生诗选

一、唐 白乐天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

净密双修这样是否如法

问: 末法时期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但有些居士...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

临终听到地藏菩萨的圣号,就能永不堕三涂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成就七法,波旬则不能得其便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临终开示的技巧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