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子真牧牛

圣严法师  2015/06/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说:“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马祖曰:“子真牧牛。”

石巩禅师出家前是个打猎的粗人,追随马祖之后在厨房负责烧柴。一天,马祖去巡视厨房,问他在做什么?石巩说:“我在牧牛。”原始佛典中有牧牛的故事,禅宗也常用牧牛比喻修行,次第叙述如何看守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心,从烦恼的、杂乱的状态而达清净的、统一的、无心的境界,亦即开悟的层次。石巩说他在牧牛,表示他正在修行,在驾驭自己的心。

马祖再问:“你怎么看牛?”石巩答:“只要牛一溜到草堆里吃草,就把牛鼻子拉回来。”赶牛回家的路上,不能任凭牛只这里吃一口庄稼,那里吃一口青草,否则野性难以驯服。石巩说他的牧牛方法是拉着牛索加以控制,马祖遂称赞他:“你真会看牛。”

有杂思妄念时,就好比心的牛跑去偷吃草,要把它拉回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面,心就会安住。比如石巩在厨房烧柴,若发觉他的心不在烧柴的工作上,马上把心拉回来。在此不断地训练自己,到达念念心无二用的程度,就是禅修的功夫。再以发表谈话、撰写文章、读诵经典为例,如果谈话时杂念起伏,一定语无伦次;如果一边写文章一边胡思乱想,一定无法写成优美的作品;如果诵经时妄想纷飞,心绪一定无法平稳,即使已能倒背如流,也只似机械性的放送录音带。因此,在禅修初期必须练习心无二用的功夫。

此时此刻的石巩禅师也可能已有一些悟境的体验,故对他自己心念状况已很清楚,即使偶有杂念出现,很容易就觉察到,马上可以安定下来。

有这种修养,他的人格必然相当稳定。对普通人而言,可能经常犯错而不知错,经常动坏念头而不知是坏念头。如果起了邪念恶念,觉察之后,立刻回到正念;偶尔再起邪念恶念,立刻再度纠正,断续地发现错误,经常地纠正自己,一路下来,你的人格也会越来越受他人的尊敬和信赖了。所以不要怕犯错,只要能在知道错误之时马上悔改,悔改的当下,你便是一位可敬的人。而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一定认为是你的错,但已使得别人受到伤害,就当检讨改进。时时做一个知过而能改,并且能够原谅他人包容他人的人,不仅使他人得益,也能使自己成长,岂不是非常值得的事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推荐】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

身体随着佛号节奏打拍子,这样有利于摄心专注吗

问:在坐念的时候,有些人的身体会随佛号节奏而快速的...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一句话

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

【佛教词典】三十二相

(名数)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

【佛教词典】长老

梵语 sthavira(音译作悉他薛罗),巴利语 thera(音译...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神通的本质和类别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

【推荐】「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闸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门...

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