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2016/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他每天残杀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不等。因为杀戮之气,感得许多鬼神及罗刹聚集此国。

当时,拔祇国人心惶惶,齐聚一堂协商:“我们离开这里,迁徙到其他国家吧!不要住在这个可怕的地方了!”毗沙恶鬼知道人民的想法,现身恐吓说:“谁都不许走,就算你们逃匿到他方国土,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除非你们每天献上一个人祭祀我,那我就不再随意骚扰你们!”于是,百姓们依约每天奉献一人作为祭品。每当恶鬼食用完,就将骸骨抛掷到远方的山谷中,很快地,那溪谷便堆满了牺牲者的骨骸。

当时,有一位长者名为“善觉”,家境富饶、财宝盈溢,拥有数不尽的骡、驴、骆驼等家畜,以及数不清的金、银、砗磲、玛瑙、真珠、琥珀等珍宝。善觉长者唯有一个儿子,名叫“那优罗”,万分宠爱,从不曾让他离开身边。然而,有一天竟轮到爱子作为献祭的牺牲品。

悲伤的善觉长者为儿子沐浴更衣之后,亲自带着那优罗到毗沙恶鬼的冢间。长者夫妇哀戚地失声恸哭,仰天祈愿:“天神、地神啊!请为我证明:我们夫妻只有这个儿子,祈请所有二十八大鬼神王保护,让他远离灾厄。祈请四大天王庇护,保护他能逃过此劫。释提桓因天帝啊!我们归命于您,请您救救我儿!大梵天王啊!我们亦归命于您!所有守护世间的鬼神,请你们帮助他逃脱灾厄!我今亦归命如来漏尽烦恼的大罗汉弟子们、一切无师自觉的辟支佛圣者,请你们帮助他脱离苦厄!我今更皈依如来世尊,您能降伏难降伏之人、度化难度化之人、使无法证悟者开悟,更令无法解脱者得解脱,未契涅槃者入涅槃;您是大医王,能救护无法救护的病人、为盲人的眼目。无论是天神、龙神、鬼神、一切人类、魔王及眷属,都不及您尊贵。您是天上人间最值得崇敬者,亦是庇佑众生的福田。恳请如来慈悲明察,照见我们一片诚挚丹心。”那优罗的父母祈愿完之后,将儿子留在恶鬼处,依依不舍地离去。

当时,世尊以清净的天眼和天耳,得知那优罗父母的啼哭与殷切祈祷。顷刻间,世尊以神足力来到恶鬼的住处,刚好恶鬼去了北方雪山鬼神之处,佛陀便进入恶鬼的房舍,正念摄心,结跏趺坐。

当时那优罗也逐渐来到恶鬼的住处。他遥见恶鬼的屋里有一位全身绽放金色光明、摄念端坐的修行人,威仪端正世间稀有,六根寂静,具诸功德,能降诸魔;更有殊胜庄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同高出群顶的须弥山,身容有如日月、亦如金山晃耀,光照千里。

望着庄严无比的佛陀,那优罗欢喜地想着:“这个人必定不是毗沙恶鬼,因为我一见就非常欢喜,假使真的是恶鬼,我也甘心随他食用。”世尊展开慈眸,说道:“那优罗!如你所说,我是如来、至尊、等正觉,来这里解救你与降伏此恶鬼。”那优罗一听此语,满怀欢喜地来到佛陀面前,恭敬顶礼后坐在一旁。

于是,世尊为那优罗宣说佛法的妙义,讲述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爱则污秽、有漏且不净,出家断欲除妄才是要道。那优罗听了法喜充满、心性调柔,佛陀进一步阐明诸佛常演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法门。那优罗一心专注谛听,当下断尽诸烦恼尘惑,得法眼净。因见法、得法,圆满了达诸法,无有疑惑,即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不久,毗沙恶鬼回来了,在远处见到屋内寂然端坐的世尊,恶鬼愤怒不已,变化风雨雷电、刀光剑雨狂袭如来。然而,锋利的刀剑还没堕地,就化成清雅的优钵莲华。毗沙恶鬼的瞋火更加炽盛,又变现暴雨般的山河石壁,而岩石未落地之前都化成种种饮食。这时,恶鬼变成一头大象,啸吼着奔向如来,世尊则化身为狮王,顷刻间,恶鬼也变成猛狮直扑,世尊又瞬间化作一团大火,让恶鬼怒不可抑,于是变成一只有七个头的大龙,世尊立刻化身为龙蛇的天敌 ──大鹏金翅鸟。

毗沙恶鬼心想:“我已使尽所有神力,但这位沙门却安然不动,现在何不考考他甚深的义理。”恶鬼大喝:“现在我要问些深奥的义理,若答不出来,我就抓起你的双脚,抛掷到海南。”世尊回应他:“恶鬼!佛能知一切真理,没有任何天神、人类、沙门、婆罗门,或是非人,能抓起佛足抛掷到海南。既然你想问义理,那就提问吧!”

于是恶鬼开始问难:“出家人!什么是故行?什么是新行?什么是行灭?”世尊回答:“眼、耳、鼻、舌、身、意是故行,随着因缘而变化,是前世宿业所感召的果报。”恶鬼再问:“那什么是新行?”世尊回答:“今世身体所造的杀盗淫三业,口造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四业,意念造的贪瞋痴三业,这些便是新行。”恶鬼又问:“行灭又是什么?”世尊答:“当故行灭尽,不再生起,也不再造作新行,烦恼不生,惑业苦永尽无余,这便是行灭。”

此时,恶鬼告诉世尊:“我现在非常饥饿,你为何夺走我的食物?这个小孩是我的,出家人!把他还给我!”世尊告诉恶鬼:“我未成道时修菩萨行,当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求救时,我都不顾生命,解救其厄难,何况我今已成佛,岂能弃之不顾?就算你用尽神力,佛也不会交出这个孩子。当知过去迦叶佛时,你曾是位沙门,修清净梵行,后因违犯戒律,今生才会堕为恶鬼。”

承佛神力加持,恶鬼忆起前世所造诸业行,于是恭敬顶礼佛足,说道:“我真是太愚痴了!分不清真伪,竟然对佛生起这么多恶念,唯愿世尊接受我的忏悔!”恶鬼如是再三地忏悔。世尊应允:“佛接受你的忏悔,以后千万不要再犯了。”接着演说微妙法门,令他法喜充满。最后,恶鬼捧上数千两黄金,再三说道:“我愿将这座山谷布施出来作为僧团的住处,还有这千两黄金,愿世尊慈悲纳受。”

世尊接受了他的供养,并说偈语祝愿:“园果施清凉,及作水桥梁,设能造大船,及诸养生具。昼夜无懈息,获福不可量,法义戒成就,终后生天上。”

恶鬼请教世尊:“不知世尊还有其他指示吗?”世尊说:“你现在舍弃原形,穿着比丘的三衣,化作出家沙门,到拔祇城里四处宣扬:各位贤达,现在如来出世,能够降伏难降伏、难度化之人,更能令无法解脱者得解脱、无法拯救的人获救,亦能为盲人作眼目。无论天上人间、天神、龙神、鬼神,还是魔王及魔眷属、人非人等,都不及如来尊上。佛是世上最尊贵者,为众生的福田。佛今救度了那优罗,降伏了毗沙恶鬼,你们可以前去接受佛陀的度化。”恶鬼恭敬地说:“依教奉行!”

毗沙鬼依照世尊的吩咐,化身为沙门,披着三法衣,在城里的街巷广为宣说。当时,拔祇国的人民欢声雷动,而善觉长者听到这好消息,心中极其欢喜,于是带领着八万四千人前往世尊的住处。众人来到世尊前,以头面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

世尊渐次阐明微妙义里,并解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示五欲是污秽不净、有漏的生死大患。世尊观察八万四千大众法喜充满,进一步开示诸佛常宣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理。与会大众专注谛听,心如洁白、易染之衣,顿时烦恼尘垢灭除,证得法眼净。八万四千大众得法、见法,于诸法毫无疑惑,于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并受持五戒成为佛弟子。

当时,善觉长者恭敬地说道:“唯愿世尊接受我的供养!”世尊默然接受祈请。长者于是起座顶礼佛足,返家准备种种佳肴。隔日,世尊着衣持钵,来到拔祇城善觉长者的住处,依席而坐。长者亲奉上茶水及种种饮食。等世尊用斋后,长者以清水净手后,在如来面前就座,说道:“感恩世尊慈悲纳受弟子的供养!如果僧团四众弟子,需要任何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我都欢喜供僧。”世尊欣然应允,再度为长者开示佛法妙义,随后起座离去。

当时,世尊在屈伸手臂的瞬间,就从拔祇国回到千里之外的舍卫国祇洹精舍。世尊对比丘们说:“将来僧团四众所需的衣被、饮食、卧具、医药,都可以接受那优罗父亲的布施。”世尊告诉比丘们:“现在优婆塞中最发心、慷慨布施的首位弟子,就是善觉长者。”此时,所有比丘们听闻佛陀开示,个个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二)》

省思: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善觉长者至诚恳切、归命祈愿,感得佛陀示现相助;更因听闻佛法,具足正见,成为最发心护持的在家弟子。反观毗沙恶鬼,过去生虽为沙门,却因知见错误,违犯戒律而堕入三涂,然其一念回光,真诚忏悔改过,终得善果。古德云:“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正见如眼,依之而行,才不致走错、走远,更能带领众生离苦得乐,往菩提大道迈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众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园;罪福由此心,非前境过咎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有一条深刻地分析了当前一些居...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

平常心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

【佛学漫画】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娑婆世界最受欢迎的菩萨--观世音菩萨...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佛教词典】消瘦服

(衣服)袈裟之异名。消损烦恼之义。六物图曰:或名消...

【佛教词典】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

星云说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信心铭》中的用功诀窍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照自...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