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2019/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会厚赏民众后,将斑鸠放生,以显示诸侯有好生之德。

西汉时期在正月初一有放生鸟的习俗,传说这是因为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躲避项羽的追捕而藏到一个井中,藏好后有几只鸟飞到井边栖息。追兵看到井边有鸟就不怀疑刘邦藏在里面。刘邦躲过此难,就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放生鸟类,以示不忘救命之恩。

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颖曾经在江浙一带向沿海的渔民宣传放生思想,当时许多渔民受他的影响,舍扈梁63座为放生池,对这一带的民俗影响很大。隋唐时期,素食制度在全国普遍流行。素食是落实不杀生戒的有力保证。佛教的内律规定,在万物生长迅速的三个月里,佛教徒要居寺修行,避免外出,以免伤害生灵。

《魏书·释老志》曾记载:北魏延兴年间,退位的魏显祖拓跋弘在猎鹰的过程当中,擒获了一只鸳鸯,它的伴侣虽未被擒,却绕着它悲鸣不舍离去。拓跋弘就下令将那只鸳鸯放生。

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特别崇尚佛教,自己终生素食,并大力推行素食,可以说对中国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唐代统治阶级也大力提倡释门的护生观念。唐肃宗在乾元二年的时候曾经颁布圣旨,在全国81个地方设立放生池,蓄养鱼虾之类,禁止人们捕捉,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还为这些放生池专门书写了碑文。

宋真宗在天禧元年曾下诏重修天下放生池,并禁止在淮州郡淮水上下五里内捕鱼。

还有一些帝王是因为大臣的上谏而放生。史书记载开元年间,唐玄宗曾派宦官到江南捕捉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遭到汴州刺史倪若水上疏谏止。玄宗下诏嘉奖倪若水,赐给他40匹绸缎,并把捕来的鸟全部放生。

宋徽宗也喜好驯养禽兽以供赏玩,宣和年间,宫里设有“禽苑’,专门笼养四方上贡的珍禽异鸟,是一个飞禽公园,后来为谏臣所劝止,宋徽宗将这些飞禽全数放生。

民众更是放生的主力军。自唐代以后,民间的放生活动非常流行。民间大规模的放生活动一般集中在岁末、结夏安居等日子里举行。放生的地方,一般都选在天然湖泊或江河。届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放生之地,举行隆重热闹的放生会。

《西湖老人繁胜录》中是这样描述南宋时佛诞节在西湖举办的一次放生会的盛况的:“府主在西湖上放生亭设醮祝诞,圣寿作放生会,士民放生会亦在湖中。船内看经、放生,游人湖峰上买飞禽、乌龟、泥鳅放生……”西湖放生会的规模较大,最多时有数万人参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吕颂贤博客承认已皈依佛教 坚持素食十几年

香港影星吕颂贤在博客中承认自己已经皈依佛教,并且十...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佛教词典】七趣

(名数)一、地狱趣Narakagati,二、饿鬼趣Preta,三、...

【佛教词典】事与愿违

谓世间诸事无常,少有如愿者。自有情生命之所欲求者而...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随顺世缘离纠缠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文珠法师《正见与邪见》

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