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2011/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

有一天,他在斋堂粥钵中,看见五色祥云,云内显现山寺,寺的东北方有山,山下有溪涧,溪涧的北边有石门,门内有一座寺院,扁额写上“大圣竹林寺”。

隔了不久,他又在钵中看见云中有好几座寺院,水池、阳台、楼阁及数万尊菩萨散居其中。

他以自己所看见的境界去请问善知识,有一位僧人说:“佛菩萨的变化事迹非常神奇,不宜用凡情来测度。如果依山川的形势来说,你所见到的很可能就是五台山。”

大历四年,法照大师在衡州湖东寺开创五会念佛道场。感现祥云覆盖,云中显现楼阁,阿弥陀佛及两位菩萨的身体遍满虚空。衡州城里的老百姓都焚香礼拜,过了好久,奇瑞才消失。

法照大师又遇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告诉他说:“你曾经发愿前往金色世界,礼拜大圣,现在怎么突然不去了呢?”说完,那位老先生就不见了。

法照大师就跟数位同学,不辞遥远,朝五台山前进。大历五年四月六日,他们来到五台县佛光寺。那天傍晚四更,远远年岁奇异的光芒照著他的身体。他立即动身走了五十里路,遇到一座山,山下有溪涧,溪涧北方有一石门,看见两位自称是“善财”和“难陀”的童子,引导他到了一座寺院,扁额上题了“大圣竹林寺”五个字,跟钵里所看见的一模一样。那个地方,有庄严的金地和宝树来做陪衬。走进寺里,进了讲堂,看见文殊菩萨在西边、普贤菩萨在东边,各坐了高雅的师子座,在讲经说法,成千上万的听众围绕著他们。

法照大师上前礼拜,并且问说:“末代凡夫,去圣时远,知识狭劣,业障和尘垢特别深,佛性无法显现。在浩瀚的佛法中,不知道应该修行什么法门,最为精要呢?”

文殊菩萨回答:“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各种修行法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这两种方法,最好也最简便。我过去劫中,也因为念佛和供养三宝,而成就一切种智。所以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到彼岸的智慧)、很深的禅定,甚至诸佛,都是从念佛而成就的。所以我们知道:念佛是诸法的王。”

法照大师问:“应当怎么念呢?”

文殊菩萨说:“这世界的西边,有一尊阿弥陀佛,他的愿力非常不可思议,你就当净念相继而不要间断,临命终时,决定往生极乐净土,永不退转。”

说完,文殊和普贤菩萨同时伸展金色的手臂,摩著法照大师的头顶,并且说:“你因为念佛,不久会证得无上智慧。如果有善男信女,想要疾速成佛和证得无上智慧,没有比念佛更快的了!”

法照大师欢喜礼拜,告辞圣众而还,两位童子送出寺门。一抬头,忽然失去寺院的踪影,于是他就立了一块石碑,写上处所。

四月十三日,法照大师与五十余位僧人一齐到金刚窟,虔诚地礼拜三十五佛的名号。法照大师才礼拜了十遍,忽然看见他所在的地方,现出广大庄严、清净的琉璃宫殿,文殊和普贤菩萨也都在一起。他又独自来到金刚窟,发愿亲睹文殊菩萨,当他五体投地礼拜时,看见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引导他进入一座寺院,扁额写著“金刚般若寺”,到处充满奇妙的宝物,光明闪烁。

法照大师虽然经验和看见了许多灵异的事迹,可是他从未告诉别人,那年的十二月,他在华严寺的念佛道场,绝食念佛,发誓一定要往生净土。到了十二月七日的初夜,正当他在念佛时,他看见一位梵僧来到道场,并且对他说:“你所见的五台山境界,何不写下来告诸世人呢?”那位梵僧说完,就不见了。法照大师心中也感到讶异。

翌日,他又同样看见那位梵僧。法照大师说:“我不敢隐密圣道,只是恐怕引起毁谤而已!”

梵僧回答:“像文殊菩萨这么伟大的圣人示现在这山中,尚且招人毁谤,你又有什么顾虑呢?只要把所见的境界,普告世人,使见闻的人,能够发菩提心,广结善缘!”

于是法照大师回忆自己所见的境界,并且写下来流传世间。

第二天,江东的慧从法师与华严寺的许多僧侣,都跟随法照大师来到金刚窟和他建立石碑做记号的地方,瞻仰旧迹,大众悲喜不已,忽然听到典雅明亮而且节奏分明的钟声。大家非常惊讶,知道法照大师所见不虚。因此把这段经过书写在房屋的墙壁上,希望见闻的人共发殊胜的道心。

后来,并且在化竹林寺题扁额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仍然以“竹林”为名。于是法照大师更加专心念佛,日夜不断。有一天,他忽然看见佛陀波利告诉他:“你的莲华已经完成,三年后莲花就开了!”

三年后,法照大师告诉大众说:“我要走了!”说完,端坐而逝。

有人说:法照大师曾经在并州创立“五会念佛”。代宗时,皇上请他入京师,教宫里的人念佛,也是有五会,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五会法师”。(宋高僧传·乐邦文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问: 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

问: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是先开示吗? 净界...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修学佛法,不仅是研究佛法,而且真...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弘一大师劝人听钟念佛文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问: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大安法师答:...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贪小失大的夫妇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

【佛教词典】性恶

性恶是天台宗阐释性德的理论。它主要说明:恶是性德本...

【佛教词典】菩萨摩诃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摩诃萨埵(Bohdhisattva Mahās...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学佛人的五种种性

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