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2013/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将文中优婆塞改为优婆夷。)

六重戒

1、不杀生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2、不偷盗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3、不虚说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4、不邪淫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5、不说四众过罪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

6、不沽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沽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二十八轻戒

一、不能供养父母师长

“善男子,如佛所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耽乐饮酒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三、恶心不能瞻视病苦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四、有乞者不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五、见四众不能迎拜问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或有重病,或在禅入定,说法众中或坐,非犯)

六、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七、月六斋不加受八戒、供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八、不往听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九、受僧用物

(未入僧数,故不应受。或于寺中暂用,非犯)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云四方僧物)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饮有虫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疑则应谛观,应用滤囊)

十一、险难独行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二、独宿尼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三、为财打人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童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四、残食施四众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五、畜猫狸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六、畜牛羊等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求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七、不储蓄三衣钵杖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八、田溉净水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十九、物价令平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称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趋贵。斗称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非处行欲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一、偷官税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纳官税,盗税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二、犯国制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三、新食不供养三宝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又干菜也),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四、不听僧止作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听僧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五、不路让僧前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七、养蚕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视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

守戒的僧人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

【佛教词典】迦罗育王

迦罗育,梵名 Kālā?oka。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难陀王朝...

【佛教词典】快马

禅林用语。指优秀之马,即跑得快之马。凡快马仅须一鞭...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

凡修净土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如何诵《地藏经》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