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宗传法仪轨

净旻法师  2020/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堂(或其他预定殿堂)静候。

引礼师两位各持引磬左右对站。接法者搭祖衣持具站于中央小蒲团,侍者燃香一炷交接法者。

引礼甲呼:“迎请法师”。对面问讯、向上问讯,鸣磬前行,引领接法者赴丈室(或其他预定堂寮)恭迎传法师。

传法师手执如意居中端坐,侍者两位随立两旁。

迎请者至法师座前,引礼师鸣磬问讯站立两侧,接法者站中央(侍者收香)。

引礼甲呼:“问讯”。

引礼乙呼:“展具”(接法者展四折具)。

引礼甲呼:“顶礼法师三拜”。

法师答:“一拜”(接法者拜毕起具、问讯)。

传法师起立(侍者将原香一炷发还接法者),迎请者(含接法者)鸣磬问讯,转身先行,传法师随后(侍者捧香盘、捧具前后随行)。

入法堂,接法者持香在堂内左侧立。

传法师至中央大蒲团前持如意问讯(毕,侍者接过如意),出位拈香三瓣(侍者展对折具)。

礼佛三拜毕,传法师执如意升法座端坐。接法者回站中央之位(大蒲团后之拜垫)。

引礼甲呼:“上香”(侍者收香,敬于香炉)。

引礼乙呼:“展具”(接法者展四折具)。

引礼甲举《传法赞》(接法者出位拈香):

心香一炷   优昙芬芳 佛陇真传又重光   礼请法中王 智者家风  山高复水长 南无香云蓋菩萨摩诃萨 (接法者三称三拜)。

二、请 法

引礼甲呼:“问讯”。

引礼乙呼:“长跪”。

引礼甲呼:“合掌”。接法者一一遵行。

引礼甲代为白词请法:

“法缘普遍,发起必有因由;承绍祖位,须遇明师指授。今为汝恭请○○堂上 ,上○下○法师,为传法本师。请师之语,皆随我道。”

引礼甲至法座前长跪,鸣磬举唱(接法者长跪随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今请大德为我作传法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正法眼。慈愍故。”

引礼乙呼:“就地一拜”。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今请大德为我作传法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正法眼。慈愍故。”

引礼乙呼:“就地一拜”。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今请大德为我作传法本师,我依大德故,得受正法眼。大慈愍故。”

引礼乙呼:“就地一拜”。

三、慈许

传法师抚尺云:

“诸仁者(如仅传一位则改呼 ○○仁者),汝等志秉天台,心慕圆宗,可喜可嘉!汝今既已殷勤三请,当允所求。此后毕生遵奉《法华》圣典,弘扬天台教观,承担祖道,传续心灯,光前裕后,莫忘初衷!”

求法者答:“依教奉行!”

四、宣法卷

传法师起立,拈香四瓣(侍者一一接香入炉):

拈第一瓣香云:“此一瓣香,爇向炉中,专伸供养:灵山会上,久远实成释迦世尊、多宝如来,十方常住一切诸佛。”

拈第二瓣香云:“此一瓣香,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大乘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十方常住一切尊法。”

拈第三瓣香云:“此一瓣香,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天台教主智者大师、中兴教观四明尊者,十方常住一切贤圣僧。”

拈第四瓣香云:“此一瓣香,爇向炉中,专伸供养:○○堂上,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祖上○下○得法恩师。”

传法师拈香毕落座,宣读法卷(侍者将法卷捧与接法者展卷跪听):

世尊御宇,以法度生;列祖传灯,应机施教。是以华严会上,知识不分于八部龙天;灵鹫山中,得记均沾于四众弟子。故知佛印、祖印,全凭心印;貫华、散华,尽为慧华。迷心为生,生非定生,生本来佛;了心为佛,佛非定佛,佛原是心。心空也,生佛双泯;心有也,生佛两存。

经云: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度生三百余会。最后于灵山会上,以离言说道,拈花示众,百万人天悉皆罔措,唯有金色头陀破颜含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传佛心印,为西天之鼻祖。至第十四传龙树尊者,尊经造论,法水东流。

时北齐惠文大师阅《中观论》,豁然大悟,了达诸法实相,彻悟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一偈之旨,遂远承龙树为师。文祖以一心三观授南岳慧思大师,思祖修之,获六根清净,复传天台智者大师。智祖诵《法华经》,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法华三昧、发旋陀罗尼,创立两种四教,判定一代五时,遂立宗宏道。

诚可谓一家教观,统摄龙藏,为佛祖之命灯,乃尊龙树尊者为东土之高祖也。嗣后祖祖相承,灯灯续焰,或闻法以明心,或读诵而悟道,未可概论矣。直至皇明百松真觉大师,深悟妙宗,以传无尽传灯大师于佛陇幽溪,为台宗第三十世祖,智者道场,中兴恢复。

振扬一家教观,行说并宏,可谓法王忠臣、慈父孝子,大有功于当世也。自后灵峰智旭大师续宗宏道,法振中天,至今根深果茂,源远流长,奕世芬芳,真传正受云尔。

余是台宗第四十○世也。今传○○门人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世,为取法名○○。听吾偈曰(以下须以接法者的剃派外名加上天台宗法派法名,共四字冠首,撰成四句传法偈):

○○○○○○○   ○○○○○○○

○○○○○○○   ○○○○○○○

五、授炉拂

传法师抚尺云:

“吾今以祖祖相传之天台教观法脉心灯传付与汝。谨授法卷,以表传承;亲授炉拂,用昭大信。当知持炉以修忏、秉拂而谈经,自行化他,不离炉拂,教观双运,定慧俱圆。唐宋之际,教下传法,炉拂表信,与禅门之衣钵相承,和而不同。今依古风,传汝道器。”

传法师下座亲授手炉、拂尘,求法者跪接。

六、开示

传法师回座,抚尺云:

“中华佛法,禅开五叶,教创台贤,秉法逗机,传灯化物。我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华顶降魔,纵辩而说。宗依《法华》,判释五时八教;行在定慧,总持十乘三观。

赞其人,奉为“东土释迦”;美其教,誉为“一乘圆宗”。盖智祖立教,不离《法华》。《法华》圣典,“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为一代化法之极谈、诸佛降灵之本致。依之创宗,教观双美,妙契佛怀,直承灵山正脉,全彰佛祖心宗。

古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信心难起。是知起信出家,难之又难。既已出家,复能归命《法华》经王,传承天台法脉,可谓稀有难逢也!汝今宿缘所钟,得佩智者心印,既已跻身祖位,端望护惜真灯。为如来之走使,作天台之孤臣,敬顺佛意,追慕祖风,传持教观,弘赞《法华》,莫作最后断法种人!”

求法者答:“依教奉行!” (一拜而起)

七、回向

传法师云:“传法功德圆满,大众念佛回向”。

引礼甲举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大众随念)。传法师持如意下座,至中央大蒲团前站立(侍者接过如意)。

引礼甲举唱(传法师与法子同唱同拜):

传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一拜)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一拜)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一拜)

摩诃般若波罗蜜(问讯)

引礼甲呼:“求法者至诚礼谢法师三拜”。

法师执如意答:“一拜” (侍者捧香、起具)。

引礼乙呼:“迎请者送法师回寮”。

传法师答:“不消送”。

侍者捧香盘、捧具前后随行归寮。

法事圆满,功德周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前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

打坐的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佛教词典】众主谏将被罚

亦名:谏将被罚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有将被罚者,...

【佛教词典】识

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

信是世间最稀缺的资源

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如何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生真信极难。释尊说,我这次来娑...

波斯匿王减肥记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他顶礼佛陀后便坐...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