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2021/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他不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教思想,同时,藏、通、别、圆四教更是含括一切佛教经典教义,可以说,天台教法的展开,就是以五时八教为脉络而成的。

五时即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则分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五时是将佛说法按时间上划分,八教则是从说法的内容与方式上区别。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大小乘经典相继被译成汉文,面对数量庞大,内容不一的经典,中国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将之有系统的整理、判释,这被称之为判教,五时八教即是判教的一种。

说到判教,天台不是最早的,早在智者大师之前,就有刘宋时代道场寺高僧慧观法师根据《大般涅槃经》的牛乳五味以及受南北朝当时流行的顿、渐思想之争的启发,创立“二教五时”说,这应该是我国南北朝时最早展开判教的先驱。他将一切经典分为“顿教”、“渐教”两大类,由“渐教”中又分出五时,以此表示佛陀循序渐进的说法。

此后,诸如地论、摄论等各家论师纷纷展开各自的判教方法,在当时形成一股思潮,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十家,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卷十中将之归纳为“南三北七”。判教,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智者大师身处南北朝末期,当时各家判教纷纭,受当时判教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的,智者大师亦对此多有关注,因他所学所修都依于《法华经》,便以《法华经》圆教思想为立足,指出南北十家判教的不足之处,就此建立自家的判教体系。

五时八教的分判,是智者智慧与修学的结晶,思想的形成,最主要的可见于大师所讲述的《法华玄义》文中,第十卷他在解释五重玄义的“教相”章中,为了阐述《法华经》的纯圆独妙,以及方便对《法华经》与其他经典作区别,他提出“教相三意”的说法。

文中说:“教相为三: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其中在第一根性融不融相中,智者大师依据《大般涅槃经》牛乳五味,用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來比喻说法的五个阶段,这是五时的形成。

又在第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中,讲述如来说法虽多,但不出渐、顿、不定、秘密四种,这是化仪四教。若再综合《法华文句》、《四教仪》中所阐述的藏、通、别、圆四教,化法、化仪八教的判教内容也就形成了。

五时八教的名目,在智者的《法华玄义》及《摩诃止观》等著作原文中也已有谈及,如《法华玄义》卷十中,他说:“故次《般若》之后,说《华严》海空,齐《法华》也,亦第五時教也。”以及“四教从转法轮已来,时节节有异,今以转法轮来八教通之。”

《摩诃止观》卷七中说“教门纲格,匡骨盘峙。包括密露,泾渭大小,即是渐、顿、不定、秘密、藏、通、别、圆。若得此意,声教开合,化道可知。”

智者大师的著作中,五时八教的名目虽然已经形成,但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真正将五时与八教两者结合,形成名相,则是从荆溪湛然法师开始。

湛然法师在他的《法华文句记》、《法华玄义释签》和《止观辅行传弘诀》的著作中将五时八教作为结合名相来使用,如《法华文句记》中:“种种之言,亦不出五时八教”;《法华玄义释签》中“五时八教,故云种种”;《止观辅行传弘诀》中“乃至五时八教,一期始终”。

湛然法师以后,五时八教就形成固有名词了,在后来的《天台八教大意》一书中,更是将八教规范化,以顿、渐、秘密、不定为化仪四教;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合称天台八教。

而宋代高丽谛观法师撰《天台四教仪》,更将五时与五味进行一一相对,认为“是为五时,亦名五味”,同时,还将五时与八教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说智者大师的判教核心是五时八教,从而将之推向一个高点。

《天台四教仪》中说:“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此后,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随着《天台四教仪》一书的广泛流传,五时八教的说法广为人知,成为天台宗判教思想及教理教义的一个代名词,深入人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

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第一章:大师家系 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关于香疤起源的说法

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某人看破红尘,落发受戒为僧...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佛教词典】高昌

(地名)西域古王国名。汉代之车师前部,后汉戊己校尉...

【佛教词典】大众部

(流派)有二:一、为根本结集时之大众部。以窟内之结...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

生老病死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

佛陀住在维耶罗国乐音这地方时,有位贫穷的老母亲,来...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推荐】卖贫、卖贱、卖短命

阿槃提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资财很多,而他家里有一个老...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在中国的禅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烧佛。丹霞祖师到五台...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