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净界法师  202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谓「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

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就是这个流浪汉他终于有一天遇到了佛法。那么他听闻经典,也通达了真如的本性,他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且他能够深信不疑。一个人到了名字即佛,就是他心中出现了第一道光明,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进入了十信位。

他怎么做到的呢?“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这个无生跟不死,就是他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而且他知道他原来当体就是具足,然后他“方恨自蹉跎”,真是冤枉,白白地在三界里轮回这样久,现在才知道。

也就是说,一个凡夫他本来的心都是心随境转,这个时候他开始有少许的时间回光返照了。当然这个时候,他的理观薄弱。虽然理观薄弱,至少他能够名字即佛。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他的心不能直接接触真如,他要假借名字的引导,“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必须要靠文字搭起一个桥梁,叫作文字道,文以载道。

他必须要透过文字的桥梁,他的心才能够一步一步地顺从真如。当你把这个文字拿掉的时候,他的心就没办法去缘真如。所以我们刚开始名字位,就靠语言文字而随顺于真如,这叫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依解起观,境智相应。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前面的名字即佛,他只是对三宝、对真如的一种胜解。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时间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他是偶尔做做功课,偶尔回光返照一下,就是理观薄弱。但是观行位就是到了十住了,“依解起观,境智相应。”

怎么说叫境智相应呢?“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你要注意这个“念念”跟“心心”,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本性,这加行位的菩萨,他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他能够调伏心中的爱取,能够观照到本性的清净,所以“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的生命慢慢从一种对立的思考——你对、他错,好、坏,这种“假”跟“真”的对立的思考,慢慢脱落了,他慢慢进入到一种平等法界了。世间上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的分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十大菩萨名号隐含的义理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佛教词典】离欲谓于诸欲

云何离欲谓于诸欲?远离极远离。空不可得。故名离欲。...

【佛教词典】真言宗八祖

(名数)一大日如来,二金刚萨埵,三龙猛,四龙智,五...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平淡对人心清净的重要

一个人从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他...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