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八教丨通教

2021/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时中所宣说的因缘即空、无生四谛为教旨。有关通教“通”的含义,高丽谛观法师在《天台四教仪》中说:“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又从当教得名,谓三人同以无言说道,体色入空,故名通教。”这一段文字与智者《法华玄义》中有关通教的解释相类似。

总结来说:其一,从根机方面而言,修学通教的菩萨有利根、钝根二种,钝根菩萨与前面藏教中人同证但空之涅槃,称为通前藏教;利根菩萨在修学时能体悟当体即空,了知不但空之义,通于后面别教、圆教所诠的中道实相之理,称为通后别圆。因为通教菩萨能通前通后,所以称之为通教。其二,从修学教法而言,藏教的三乘,声闻学四谛理,缘觉学十二因缘,菩萨学事六度,他们是各个不同;通教三乘是共学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在三法中皆见当体即空之理,所以称之为通。

智者大师晚年所著的《维摩经玄疏》以及《四教义》中,又将通教分为八个方面来说明:(一)教通,此教为三乘通稟;

(二)理通,三乘同見偏真之理;

(三)智通,三乘同得巧度之一切智;

(四)断通,三乘同断见思之惑;

(五)行通,三乘同修見思無漏之行;

(六)位通,三乘同经历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等位次;

(七)因通,三乘同以九无碍为因;

(八)果通,三乘同得九解脫及二种涅槃。又此教称通教,而不称共教,是因为通教的教义不仅近共藏教,也远通别、圆二教,因此以通教为名。

在《四念处》一书中,还进一步阐发了通教学人的三个含义:第一,因果皆通,指的是三乘人,他们共学行因,得果也相同。第二,因通果不通,指利根菩萨,他们因时虽然三乘共学,果时却被分別接入別教、圆教。第三,通別通圆,指本身就是别教、圆教根机的菩萨,他们虽学通教,也能藉由通教当体即空之理为方便,而证入别教、圆教中道之智解。

通教的教法主要以空为主要,三乘同修般若,共观因缘即空之理。如果说,藏教中是以分析的方式,将一切色心之法层层分析、分解(析空观),从而得出我空法有的结论;那么通教则是不经分析,以当下了悟的方式体证一切空(体空观),也即是当下我空、法空。通教是通往大乘之始,因此是正化菩萨,旁化二乘。

天台判藏、通二教皆为界内之教,同断见惑与思惑,能见偏真之理,出离三界的分段生死。至于两者的不同,则是按照钝根与利根进行划分,藏教为钝根,析色见空,所以称为界内之拙度;通教是利根,能观当体即空,称之为界内之巧度。同时,通教因能通于大乘,其中的空中包含中道之理,因此通教利根菩萨能依于这中道之理,得以接入别、圆二教,这用专有名词可以称之为别接通,圆接通,因为具有这种功用,通教理所当然的被视为大乘初门。

通教的修行阶位,有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之十地,最利根机者,在进入第四地后就会被接入别、圆二教中;中根者,第五、第六地时被接,下根者第七或第八地时被接。通教如其名,是通小乘、大乘的一个中间阶段,要么退后入小乘,要么往前去大乘,因此并没有真正的第九地或第十地的菩萨、佛,这称之为有教无人或果头无人。

以上是通教的主要内容,按天台四教四种佛的说法,通教的佛,是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通教的法,是无生四谛,以一切空为根本。通教的僧,是通三乘,正化菩萨,旁化声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这个一心三观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诸位!你想想看...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净土念佛与天台止观相成

佛法自汉流入震旦,前后所明,共为十大宗,欲求其洞彻...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

佛教的「八吉祥」

相传世尊释迦牟尼佛降生之际,天人敬献「八吉祥」为供...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

【佛教词典】七圣

乃指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七种圣者。又作七圣人、七圣...

【佛教词典】坚行天子

即牵日轮、月轮二车之天子,比喻甚为疾速。法苑珠林卷...

适当的休息,能走得更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