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皆阿罗汉也。一切大圣皆其上尊,悉知他人心所念,独阿难未也。

尔时,佛出精舍坐于虚空,为无央数百千众会围绕,而为说法,及七万菩萨,皆得诸总持。彼时,佛面色光明胜常时,光明从面出,往照遍诸世界。时佛便笑,五色光从口出,上至梵天。诸佛天中天授诸弟子决时,光往照四天王,光还照佛三匝,从足心入。诸佛天中天授辟支佛道决时,光从口中出,往照波罗尼蜜天,还绕佛三匝从脐入。诸佛天中天授佛道决时,光往照梵天,还绕佛三匝从顶入。是时地神皆同时举声:「如是佛见三事,若过去、当来、今现在,说种种决。」虚空神天、四天王、忉利天、上至梵天,皆举作声:「如是说三事种种决,过去、当来、今现在,为授弟子地决、为授辟支佛地决、为授佛地决。」时,梵天皆来下,上至三十三天人皆来下。尔时,无央数百千人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贤者阿难,时知七法事,何等为七:一者、知义;二者、解法;三者、晓时;四者、了节;五者、明众;六者、知身事;七者、知他人事。贤者阿难从座起,整衣被长跪叉手,以偈赞佛言:

「得清净智眼明好,  尊根寂定度无极,
 光明远照而金色,  神照谁得愿说之。
 谁今发意于佛道?  谁坐树下降伏魔?
 谁今取佛上道利?  月面愿说何故笑?
 若佛世尊笑之时,  面出光笑胜于人,
 应时百千人民会,  今佛以缘当说之。」

阿难问佛:「惟,天中天!诸有淫怒痴者,以色、声、香、味、细滑、法故笑;天中天断淫怒痴,用何故笑?天中天!不是舍利弗所问?亦不是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为迦叶、迦翼迦叶、那翼迦叶、施罗比利迦私所问?诸佛天中天,有六法不共。何等为六?一者、诸佛天中天,知过去无所罣碍慧;二者、诸佛天中天,有当来无所罣碍慧;三者、诸佛天中天,今现在亦有无所罣碍慧;四者、诸佛天中天,身所行智慧;五者、诸佛天中天,口所说智慧;六者、诸佛天中天,心念智慧,是为六。诸佛天中天,无有不见闻诸佛说佛道慧。」

佛告阿难:「过世时,有国名优波罗越,其国富乐炽盛五穀丰熟,人民安隐众多不可得计。」佛语阿难:「尔时,优波罗越国中,有王名波罗先。于诸国中独尊,所施行教敕使人,正法治国鞭杖不行;尔时,人民长寿二万岁。时其王命过,其国中有一淫妷女,为上色面貌、端正姝好,其女人往至他人舍,其主人生男,便以手牵子臂。淫女便问之:『牵儿欲作何等?』报言:『我饥饿欲噉之。』问言:『无有饭可食之耶?』报言:『无有也。』淫女人报言:『且待,须我为汝持食来。』答曰:『卿未出门顷,我当饿死,那能须卿持饭来耶!』淫女人念言:『若我持儿去,其母便当饿死;若置去者,便当取儿噉之。将当奈何令母子各得安隐?』淫女人即取利刀,自割两乳与之,其母便食之。淫女人问言:『卿为饱未?』报言:『已饱矣。』淫女人两乳血出流离,便还其家。

「时,有一男子至其淫女人舍,欲与共作非法,见之便言:『谁取此上色女乳,割如是耶?』便有悲意,以姊弟心侍之,不复起欲心。男子即问言:『姊!谁取卿如是耶?』报言:『无有娆我者也,我自至他舍,其主人适产,生便牵其子。我问言:「欲作何等?」报我言:「我饥饿,欲取子肉噉之。」我问:「卿无有饭可食耶?」报我言:「无有也。」我言:「且待须,我为汝持饭来。」报我言:「卿去未及出门顷,我便饿死。」我心念:「适持儿去,母便当死;若捨去者,则当取儿噉。」我便割乳便与噉之。』其男子闻之言,即躃地奄绝。淫女便取水洒其上,其久乃得稣息。男子问言:『姉当为我现至诚?』淫女言:『诺!』男子言:『我初不见此难,实至诚如汝言不虚者,姉乳当平复如故。』应时,其女人乳平复如故,亦无瘢也。

「释提桓因以天眼见淫妷女,言:『此上色淫女人布施为福乃如是,恐来夺我座。』则化作婆罗门,持宝枝、澡豆瓶,着金锡杖,行乞匃至此淫女家,言:『乞我分卫。』其女人便以金鉢盛饭出与婆罗门,婆罗门即却行不肯受。上色女问道人:『何为却行不肯受食?』报言:『我不用食,我闻汝布施乳,为审尔不乎?』报言:『实如是。』婆罗门以偈问之曰:

「『汝为索何愿?  云何释为梵?
  为求多宝王,  所愿难如是。』

「上色女,以偈报之言:

「『婆罗门无为者,  无生老及病死,
  无愁忧清净处,  婆罗门我求彼。』

「婆罗门言:『问汝持乳布施时,意宁转异不?』女人报言:『婆罗门!我当为汝现至诚。』报言:『现之。』女人言:『若使我至诚持乳布施意无异者,令我转女人身得作男子。』所言适竟,即转成男子。

「时优波罗越王,治国五千岁已后终亡。傍臣、左右闻淫女人转身作男子,念言:『正当立此作国王,为王者当以正法治国。』便共立作王。鞭杖不行,以正法治国,好布施金银、珍宝着四城门,外及诸街里,欲得饭食、浆水、衣被、熏华、房室、座席、舍宅、金银、珍宝、明月珠、玉琉璃、水精、珊瑚、马瑙,随其欲与之。教一天下人持八关斋,如是治国五百岁,不耕种自然稻米清洁香美,无有麁犷,今日截,旦日续自然生,即取其米,茎应时没不现。取共食味,一切味食是已后齿不落,亦不老、亦不病、亦不伛,颜色无异长短适等;禄相亦等,譬如郁单越天下。

「国王自念言:『我布施与人,有何可怪?我布施与禽兽者,尔乃为难。』时,王稣香自涂身,便入山空闲处卧岩石上,诸百鸟皆来生噉其身,便命过,生于婆罗门家——其家大富,金银珍宝无央数——十月已满便生,端正好无比。适生,四侍女共养育,第一女主拭其身;第二女主沐浴;第三女主乳哺;第四女主抱之。儿即长大,四人共侍议,不得使有见者,五百綵女共侍相娱乐。便窃出,过向市,观见贩卖贫穷乞匃者,有悲哀之意言:『此人民若使富乐者,不复贾作贩卖。』尔时,自说偈言:

「『我之身心云何?  甚坚而不破碎,
  吾自在安乐处,  见勤苦诸人民。』

「驰还白父母:『我欲除须发行入山空处,处树下。』父母不听。所以者何?适有汝一子甚重爱之:『我祷祠山川、日月、诸天,适得汝一子耳,我不见汝者便愁忧死。』不肯听使去,子便委卧地,一日、二日、至五日不食饮。诸亲厚知识闻此儿欲学道除须发,父母不听,委卧空地不食饮五日;诸亲厚知识皆共到其所,谏晓言:『童子!何以不起沐浴、饮食、庄严,用除须发,在树间乐道?』童子亦不应;如是言者三日。诸亲厚共到父母所,言:『听使去学道,若乐者可数来往相见,不乐者便当来归。』父母言:『诺!』见听已,子便自养视六七日,绕父母三匝为作礼,便入空闲坐行道已后,则往至余大丛树间。

「中有两道人坐得五神通,精诚求道离淫欲,童子便至其所问:『此间作何等?』报言:『我在此间露坐禅念道,用人民故,作勤苦行。』童子言:『我亦当用人民故,露坐禅念道。』二道人言:『善!』童子即于大丛树下坐禅,于中用人民故,勤苦行道,即得五神通,精进踰于二道人。其人大圣上尊,其树间有虎妊娠。诸道人法,树果自堕落者,乃取食之,不从树摘取也。诸道人共行求果蓏,便见妊娠虎,童子道人语两道人言:『此虎今不久当产,饥饿经日,恐自噉其子。谁能持身食之者?』弥勒菩萨言:『我当持身食之。』採果还已,见虎乳饥饿,欲取其子噉之,其道人语两道人言:『虎已乳饥饿,欲还噉其子。谁能持身食之?』便共俱至饿虎所,虎开目张口向之,两道人俱畏惧,便飞上虚空中。其一人言:『道人!卿之至诚如是也。属者言:「当持身食饿虎。」今者何故飞上虚空也?』其一道人哀之泪出,左右顾视无所有。童子道人取利刀刺右臂流血,如是七处自刺,血入虎口中因饮之,便复自投身食饿虎则死。」

佛语阿难:「欲知尔时上色淫女人者不?正是我身;时立为王者,亦是我身;时婆罗门子自投身餧饿虎者,亦是我身;两道人者,是迦叶、弥勒菩萨。」

佛告阿难:「我精进行道故,超越九劫出弥勒前。如是,阿难!勤苦行道六十劫,布施手、足、鼻、耳、头、目、肌肉、妇、子、男、女、好衣被、饮食故,降伏六十亿魔,三十四亿得佛道。」

佛语阿难:「若使一切人知布施之福,如我所知者,穷乏餬口得一食自饭继命;若不食此便死者,则当不自食与善人令受。阿难!我念昔世时所布施,用是故面色明好照曜,笑光从口出遍三千大千世界。」

佛说是经时,四千二百比丘起无余意得解脱,八十那术诸天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七万菩萨得无所从生法忍。佛说如是,贤者阿难,及一切众会诸天龙、鬼神、世间人皆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前世三转经


上篇:佛说大意经

下篇:银色女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

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睒子经

佛说睒子经 西秦沙门圣坚奉 诏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卷上(八双十六辈)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桀贪...

佛说鸯掘摩经

佛说鸯掘摩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后汉安息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

佛说犊子经

佛说犊子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按《开元录》,须摩提经亦直云须摩...

龙王兄弟经

龙王兄弟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十地经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大唐国僧法界从中印度持此梵本请于...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