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八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八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挍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六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乐若苦,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乐若苦。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八解脱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乐若苦,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乐若苦。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我若无我。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四念住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净若不净。何以故?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乐若苦,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乐若苦。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空解脱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六神通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乐若苦,不应观六神通若乐若苦。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六神通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五眼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六神通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五眼五眼自性空,六神通六神通自性空;是五眼自性即非自性,是六神通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五眼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六神通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五眼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乐若苦,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乐若苦。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佛十力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佛十力佛十力自性空,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空;是佛十力自性即非自性,是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佛十力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佛十力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恒住舍性若常若无常。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乐若苦,不应观恒住舍性若乐若苦。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我若无我,不应观恒住舍性若我若无我。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无忘失法若净若不净,不应观恒住舍性若净若不净。何以故?无忘失法无忘失法自性空,恒住舍性恒住舍性自性空;是无忘失法自性即非自性,是恒住舍性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忘失法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恒住舍性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无忘失法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乐若苦,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我若无我,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净若不净,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乐若苦,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乐若苦,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乐若苦。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我若无我。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净若不净。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于此般若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般若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四十八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大明度经

大明度经卷第一 南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行品第一 闻如...

佛说大集法门经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佛说八师经

佛说八师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注音版】十二佛名神咒

十二佛名神咒...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舍...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佛说苦阴因事经

佛说苦阴因事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婆迦婆...

【注音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三圣圆融观门

三圣圆融观门 沙门澄观述 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贫人烧衣

做生意的人从本求利投一匹资本下去,希望赚一匹钱回来...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

改过迁善祸变福,感佛慈悲唯至诚

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

九华山无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华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顶上,有一座六百多年历...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

通过专注跟正知来对治菩提心的失坏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普陀山「观音跳」的内涵义理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普陀的又一处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