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五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第四结从非亲里尼取衣因缘

花色比丘尼者,容貌端政,色作优钵罗花色。此人前世久远劫时作一婆罗门女,父母家人入海採宝,是女在后不能自活,便与诸淫女共在一处卖色自供。此女色貌不丰,无人往来。常自咎责,何以独尔?时世有辟支佛,一切敬仰。有人语言:「汝能供养辟支佛者,随心所欲世世如愿。」时彼女人即随其语,办美饮食,以优钵罗花覆上,奉辟支佛。即发愿言:「令我世世常作女人,端政无双为人所敬,无能过此。又愿得如沙门所得功德,令我得之。」是故今世犹作女人,颜貌第一;以本愿故,今得漏尽。

安陀林者,名昼闇林,是林广大繁茂,林下日所不照。又林主长者名曰安陀,故因此为名。

以贵价叠裹一剗肉悬着树上。

问:「设有人取此叠肉,谁边得罪?为贼边得、为尼边得?」

答曰:「尼边得罪。」

何以衣服弊坏者。

问曰:「花色有大功德名闻,多人所识,何故衣服不充?」

答曰:「世有二人无厌无足:一得已积聚、二得已施人。花色凡有所得,求者皆与,是以供身所须常有所乏。」

盈长衣中者,此是佛入静室四月燕默,多有比丘舍居士衣着粪扫衣,是假衣也。

从非亲里尼取衣第四

此是不共戒,比丘尼无犯,沙弥突吉罗。与诸比丘结戒者,正以男子女人不宜交往共相染习,则致种种非法因缘,是以断之。若是亲里,不致嫌疑亦无非法,是故则听。

取衣者,是应量衣。若是白衣、若非法色衣亦不得取,以染应法故,取则舍堕。若多比丘取一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边取一衣,计尼犯。五种衣,三种不得取,火烧、牛嚼、鼠啮,取则舍堕。二种衣取,突吉罗。取应量钵,舍堕。若取一切不应量衣服、键鎡器物,突吉罗。若从式叉摩尼、沙弥尼取衣,与比丘尼同犯。

除贸易者,令行道者得安乐故,又使弟子无苦恼故。若比丘得比丘尼所宜衣、比丘尼得比丘所宜衣,不贸易者,以衣因缘故,种种驰求妨废行道得诸恼害,是故听之。

使非亲里尼浣故衣第五

此是不共戒,沙弥使非亲里尼浣故衣,突吉罗。是中犯者,若自持衣与非亲里尼,若浣、若染、若打,三事中趣作一事,尼萨耆波逸提。若一时作三事,亦得一舍堕。若浣不好净、染不成色、打不能熟,尽突吉罗。若使、书信、印信,突吉罗。若使浣舍堕衣,突吉罗。若二人共一衣,乃至多人共衣使打染,尽突吉罗。使浣染打不净衣,驼毛牛毛羖羊毛杂织衣,突吉罗。与学沙弥浣染打,舍堕。破戒贼住如是等,无犯。使式叉摩尼、沙弥尼浣染打故衣,与比丘尼同犯。若比丘尼使比丘尼浣故衣,突吉罗。此戒,应量、不应量衣,一切犯。

从非亲里居士乞衣第六

跋难陀说种种法者,或云:初说布施,中说持戒,后说生天福报。或云:前后说法但说布施福报。

为诸比丘结戒者,一以佛法增上故、二为止诤讼故、三为灭前人不善心故、四为众生于正法中生信乐故。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舍堕;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

是中犯者,比丘从非亲里乞衣,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若使、书信、印信,突吉罗。若二人共乞一衣,突吉罗。若为他索,突吉罗。若得应量衣,舍堕。若得不应量衣,突吉罗。不犯者,从亲里索。若亲里多财饶宝,从乞无犯;若亲里贫匮,从索,突吉罗。若亲里与少更索多,突吉罗。若为他索,突吉罗。若为法令亲里自与,无过。若先请者,若非亲里先请与衣,从索无犯。虽先请与衣,后若贫穷,从索,突吉罗。若与少更索多,亦突吉罗。若为他索,亦突吉罗。若非亲里不索自与,无犯。

第七戒

尔时波罗比丘者,此是土地名,此比丘因地为名。昔儒童菩萨于然灯佛所,以发布地令佛蹈过,以此因故得发绀色,即于尔时剃发出家。时无数人得菩萨发尊重供养,以是因缘,众多众生值过去佛,皆得漏尽入无余泥洹,余四十人于今佛得度。此波罗比丘四十人中是一人数最后度者。

裸形而行者。

问曰:「远行难嶮,有贼难、毒虫难、水难、火难、饥寒等难,佛何以令诸比丘远游行耶?」

答曰:「众生根性好乐不同,是故大圣因而制教。或有众生因动乱游行而生善根,是故如来赞叹游行,随时一移无所系恋。若有众生但因静默而增善根,是故如来赞叹闲居静默自守,随有益故则无咎也。所以裸形者,一以佛结戒故不敢乞衣;二为将来比丘多有如是诸苦难事,欲令佛作开通因缘故。」

夺比丘衣者,此六群比丘有深智慧善为方便,先语波罗:「汝衣满足。长者与我。」波罗许可,是故无罪。

与诸比丘结戒者,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舍堕,三众突吉罗。若比丘失一衣,是比丘僧伽梨可摘作衣者,不应乞。若乞得者,舍堕;若乞不得,突吉罗。若有余财中作衣者不应乞,若乞同僧伽梨得罪。若失二衣,有僧伽梨可摘作一衣者,应乞一衣。若乞得二衣者,舍堕;若不得,突吉罗。此中衣者,限应量衣;余不应量衣,若少若无应乞,若长乞尽突吉罗。

第八戒

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三众突吉罗。尔时有一居士,为跋难陀释子办衣直。此居士常与跋难陀客主来往,跋难陀智慧福德多财饶货,常以财宝与此居士出入息利。时此居士欲办一衣与跋难陀以求意气,欲令息利之中不计多少。跋难陀知其意故,便到其所劝令好作。此戒体,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先为办衣直,便到其所教令加钱好作,若贵价、好色、大量,如语得者,舍堕;不得者,突吉罗。若遣使、书信、印信,突吉罗。若不为贵价好色大量求,随其所宜,等价等色等量、减价减量减色,劝令作如是衣者,无犯。是中衣者,应量衣,下至四肘、上至八肘。得应量衣舍堕,得不应量衣突吉罗。不犯者,从亲里索。若亲里丰财多货,从索无过;若贫穷者,突吉罗。若先请者,非亲里先请,有所须者索。若先请檀越丰有财物,劝令好作无过;若贫乏者,突吉罗。若非亲里自与,无犯。

第九戒

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舍堕,三众突吉罗。此亦是应量衣,若劝得不应量衣,突吉罗。前戒,一居士为比丘先办衣直,劝令于价色量中加直好作。此戒体,二居士各办衣直,各作一衣与比丘,劝令合作,使于价色量中增加好作。义同前戒,正以二居士为异。不犯者,从亲里索、若先请、若不索自与,尽如前说。若遣使、书信、印信、尽突吉罗。

第十戒

跋难陀前在家时善于射道兼知兵法,摩竭提国大臣将帅遣五百人从其受法,得通射道、有达兵法,即还本国。摩竭大臣寻遣使命,多持宝货来报其恩。时跋难陀以染法服出家在舍卫国,时摩竭使到迦维罗卫已云出家,展转求觅至舍卫城,到市肆上得共相见,即以宝付之,还归本国。

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舍堕,六法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此戒体,若檀越遣使送宝与比丘,比丘应言:「我法不应受宝物。若须衣时得清净衣者,速作衣持。」使若问比丘:「有净人不?」应示所在。使以衣直付净人,教令作净衣与比丘。使语比丘:「须衣时往取衣。」比丘应到净人所索衣,作是言:「我须衣。」如是三反索。得衣者善;不得者,四反五反六反净人前默然立。若乃至六反默然立,得衣者善。若不得衣,过六反得衣,舍堕。戒体正在三索三默无过;若七反得衣成罪,不得突吉罗。

十诵律第二诵初三十事中第十一事

佛在俱舍毗国,此是土地名也。憍奢耶者,是绵名也。此国养蚕,如秦地人法,蚕熟得绵,名憍奢耶。此国以绵作衣,凡有二种:一擗绵布贮,如作毡法;二以绵作缕,织以成衣。作此二衣,名作敷具。敷具者,衣名也。

与诸比丘结戒者,止诽谤故、长信敬故、行道安乐故、不害众生故。此是不共戒,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中犯者,乞茧乞绵乞缕作二种衣,衣成者尼萨耆波逸提。此二种衣,得作三衣中受持。若乞茧自作绵不得罪。若乞茧卖,故有生虫者,突吉罗;若无虫者,无罪。若乞得成绵贮衣,无罪。若乞得茧,绢已成者,无罪。若憍奢耶虫坏,作敷具无罪。若合驼毛、羊毛、牛毛,突吉罗。若合蒭摩衣、麻衣、劫贝衣、褐衣、钦婆罗衣作敷具者,突吉罗。作衣下至四肘,舍堕。若使他作,亦舍堕,以憍奢耶贵故。

第十二事

此国以黑羊毛贵,故不听也。黑羊毛作衣法亦二种:一以黑羊毛择治布贮作细毡,二作缕织成作衣。此二种衣,尽名敷具。敷具者,衣名也。此羊毛衣得作三衣,尽中受持。此是不共戒,四众突吉罗。是中犯者,羊毛有四种:生黑、蓝染黑、泥染黑、木皮染黑,四种黑羊毛中随取一种擗治布贮作敷具,成已舍堕。若得朽坏黑羊毛作敷具,无犯。若得以成者,若为塔、若为僧,若以驼毛、羖羊毛、牛毛合作,突吉罗。若蒭麻衣、劫贝衣、褐衣、钦婆罗衣合作,突吉罗。作衣下至四肘,舍堕。若使人作,亦舍堕,以黑羊毛贵故。

第十三事

此戒正以杂羊毛作敷具为异。此是不共戒,四众突吉罗。黑羊毛如前说。白羊毛:背毛、胁毛、颈毛,下者头毛、腹毛、脚毛。作敷具,应用二十钵罗黑毛、十钵罗白毛、十钵罗下毛,一钵罗四两。若作敷具,用黑毛二十钵罗中乃至过一两,舍堕。若取白羊毛十钵罗中过一两,突吉罗。若取下羊毛十钵罗中乃至少一两,舍堕。若作六十钵罗敷具,用三十钵罗黑羊毛、十五钵罗白羊毛、十五钵罗下羊毛。若作百钵罗敷具,用五十钵罗黑羊毛、二十五钵罗白羊毛、二十五钵罗下羊毛。若自索羊毛、自作成衣,亦舍堕。虽听杂作,以功力多故,有所妨废,是故得罪。若倩人如法作,无罪。亦下至四肘,尼萨耆波逸提。

第十四事

此戒体,若作三衣已六年内,不得从檀越乞羊毛缕种种衣具作应量衣,则随织成已舍堕,除僧羯磨。僧羯磨已,得从檀越乞衣具作衣。此戒体,断多贪多畜。此不共戒,四众突吉罗。自与,不犯。自有衣财作,不犯。若买得衣财作,不犯。

第十五结新作尼师檀因缘

默然受请。

问:「佛受请,何以默然?」

答曰:「佛贪结已尽,于食无贪无染,是故默然。声闻、辟支佛贪结虽尽,习垢犹在,是故受请故有许可。又云:为断讥谤故。若佛于食发言许可,外道异见当言:『瞿昙沙门自言超过三界,而故于食有贪。』又云:佛现大人相故,食是小事,不以致言。譬如国王终不以小事倾移,设有大事详而后动;佛亦然也。又云:佛凡有五时入空三昧:一受请时、二受食时、三说法时、四有利乐时、五讥谤时。若受请时,观请我者谁?受请者谁?若受食时,施食者谁?受食者谁?如是乃至讥谤我者谁?受谤者谁?以入空三昧故,是以默然。有经说,佛亦有时受请以言许可。」

问曰:「佛何以有时许可、有时默然?」

答曰:「此不可思议。经云:『佛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世界业报不可思议。』此是佛不可思议。佛欲令众生知佛心者,乃至下流钝根众生,佛欲令见即得见之。若欲令不见,正使声闻辟支佛有通眼者,不能得见。又佛放大光明,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有应度者令得见之,不应度者对眼不见。是故佛有时许可、有时默然,不可测也。」

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若外道异见但绕而去,若有信者礼足绕已而去。佛身清净喻如明镜,天神龙宫山林河海一切器像于身中现,见者信敬心生,是故头面礼足。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又密迹力士,若有左绕者,即以金刚杵碎之。又佛世世已来常顺三宝父母师长,一切教诫无违无逆,今得果报无有逆者。又佛身净,众生于中各见所事,或天或神莫不见者,是以畏敬右绕而去。

问曰:「外道邪见何以不礼佛足?」

答曰:「世世习憍慢故,又常怀恶邪无善心故。又云:各有所事故。何以正绕三匝?一以不恼乱佛不自乱故、二以生将来解脱因缘故。」

还归竟夜具诸净洁多美饮食。

问曰:「何以正夜作食?」

答曰:「昼日多热,饮食臭秽,是故夜作。又云:夜作食,晨得新食。若先作食者,则食宿食,是以夜作。」

白佛时到。

问曰:「先已请佛,何以重请?」

答曰:「欲生增上功德故。先白以请,今更重请,功德转增。又欲成三坚法故。又佛时到自行。何由得知?一居士在静处烧香,遥供养请佛,香来绕佛三匝。又云:密迹力士白言时到。又云:阿难时至则白。又云:佛自知时不须外缘。」

佛自房住者,佛以行无益故不行。又云:佛所以住者,有五因缘:一以入静室、二为诸天说法、三为病比丘、四为结戒故、五为看诸房舍卧具故。

从房至房者,为欲令诸比丘生畏敬故。比丘行后佛自观诸房舍,后诸比丘必自肃慎,不敢令诸房舍中有诸非法。又欲断诸比丘非法谈论,佛自入房舍,终不敢有非法言者。又欲断诸贼盗人故,佛自行房,设有恶人不起贼心。

上座说法者,所以食竟与檀越说法者,一为消信施故;二为报恩故;三为说法令欢喜,清净善根成就故;四在家人应行财施、出家人应行法施故。

尔时有居士请佛及僧明日舍食,佛在世时,饮食衣服及余供养,常受一人分。佛灭度后,三宝分中但取一分。

问曰:「佛在世时何以但取一人分,灭度后取三宝一分?」

答曰:「佛在世时供养色身,是故但取一人分。佛灭度后供养法身,以佛法身功德胜于僧宝,是以于三分中取一分也。佛若在世时,若施主言供养佛,则色身受用。若言供养佛宝,则色身不得受用,应着爪塔发塔中,施心供养法身,法身长在故。凡为施法,应令心定口定,施福既深又易分别。若施佛者定言与佛。若施法者应好分别:若施法宝口必令定,若施经书口亦令定,若施说法诵读经人口亦使定。若施众僧亦有三种:若僧祈腊、若自恣腊、若面门腊,于此三种应好分别。又施众僧复有二种:一施僧宝,二但施僧。若施僧宝,凡夫僧、圣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宝故。若施众僧者,圣僧、凡夫僧俱得取分,以言无当故。若言施三宝,应分作三分:一分与佛宝;一分与法宝,应悬着塔中,不得作经、不得与说法诵经人;一分与僧宝,众僧不得取。此物应还付施主,若无施主应着塔中,供养第一义谛僧。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与经,一分与读诵经人,不与法宝。律师言:不与法宝,如秦地寄物来与法丰僧祈,若自恣、若面门,随语分处。若直言与法丰僧,应分作三分:一分与僧祈,一分与自恣腊,至自恣时分,一分与面门,随取饮食。若法丰无僧,乃至有一沙弥,沙弥应分作三分:僧祈、面门、自恣。自恣腊时,待自恣时取。面门腊,随取食。若取自恣腊时、食面门腊时,应打揵椎,若有比丘共食共分,无者自食自取,如法清净。若无沙弥,应入近住僧。若无近住僧,应入尼僧,尼僧应好思量:若法丰僧始终有还理,应举置一处,还则与僧;若必无还期,应分,作三分如前法:一分入僧祈、一分入面门、一分入自恣,待自恣时分。若远方送物与尼僧,次第如法如前僧法,更无异也。若送物与波演,分作三分:一分入波演,以无僧祈故,一分入面门,一分入自恣,待自恣时分。若远处,以罽宾佛教炽盛,送物供养者,此物正应与佛与僧,以僧顺佛教故。若与佛与僧,即是与法,以法不离佛僧故。应分作二分:一分入佛,一分入僧。若送物供养罽宾,有二种僧:一萨婆多、二昙无德,随意供养无过。若送物与五法僧,若无五法人,即入五法尼僧。若无尼僧、若始终永无五法人者,此五法物应分作三分:僧祈、自恣、面门。二种得入僧祈用,不得分也;面门还置本处,不得取也。」

若比丘作尼师坛,应用故敷具周匝修伽陀一搩手,坏色故。尼师坛者,长佛四搩手、广佛三搩手。故敷具者,僧祈藏中有种种故弃衣服卧具,尽名敷具。若作新尼师坛,应取故敷具最长者,广中取一搩手长裂,随广狭分作缘,周匝缘尼师坛。若故敷具中无大长者,随有处长者用;若无长者,短者亦用;若一切都无,不用无罪。若四方僧虽有故衣服,非是弃物,不得取用。若有处不用,舍堕。

第十六事

诸比丘持毛从后来心生嫉妬者,诸贾客欲贩羊毛,不欲令羊毛多入国故;二见诸沙门担负羊毛,非出家人法,是故呵之。此是不共戒,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由旬者,四十里一由旬。若得羊毛,一比丘担去,得至三由旬;若二比丘,至六由旬;如是不计人多少。是中犯者,若比丘自持羊毛过三由旬,尼萨耆波逸提。

问曰:「此是暂舍、为根本舍?」

答曰:「以罪言之是根本舍,以法言之是则暂舍。若使五众持去过三由旬,突吉罗。不得车载驮负,若使净人持去过三由旬,突吉罗。不犯者,三由旬内。若着耳上、若着耳中、若着咽下、若作毡、若着针筩中持去,不犯。若与人持去三由旬,不犯;以非比丘法故,亦自伤损。」

第十七事

头面礼足一面立。

问曰:「瞿昙弥比丘尼众何以不坐?」

答曰:「女人敬难情多,是故不坐。又云:佛少为尼众说法,设为说法不广为说。又尼众一切时佛所不坐,为止诽谤故。若坐听法,外道当言:『瞿昙沙门在王宫时,与诸婇女共在一处,而今出家与本无异。』欲灭如是诸讥毁故,是以不坐。又女人鄙陋多致讥疑,是故不坐。」

与诸比丘结戒者,为增上法故。若诸尼众执作浣染、废息正业,则无威德破增上法。又为止恶法次第因缘,又为二部众各有清净故。此是不共戒,四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往语非亲里比丘尼:「为我浣染擗羊毛。」若比丘尼为浣为染为擗,随作一事,各得舍堕。若比丘尼更转使他浣染擗,突吉罗。若使式叉摩尼、沙弥尼浣染擗舍堕,若遣使、书信、印信浣染擗,突吉罗。若舍堕羊毛未作净,使浣染擗,突吉罗。若净施羊毛使浣染擗,净施主得突吉罗。不犯者,亲里尼、式叉摩尼、沙弥尼不犯。

第十八事

与诸比丘结戒者,为止诽谤故、为灭斗诤故、为成圣种故。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不得畜,畜得突吉罗,捉则无罪。是戒体,正以畜宝制戒。如戒本说,若比丘自手取宝、若使人取,此二种取尽取。自畜取有五种:以手从手取、若以衣从他衣取、若以器从他器取、若言着是中、若言与是净人。皆为畜故,以此五事当取时,舍堕。莫自手捉、如法说净者,不犯。

宝者,重宝,金银、摩尼、真珠、珊瑚、车璩、马瑙。此诸宝若作若不作、若相若不相。作者,以宝作诸器物。不作者,但是宝,不作器物。相者,不作器宝,或作字相、或作印相。不相者,不作器宝不作字相、不作印相。若受畜如是宝,舍堕。若比丘自手取铁钱、铜钱、白鑞钱、铅锡钱、树胶钱、皮钱、木钱,此诸钱亦以五种取,以手捉手取、若以衣从衣取、若以器从器取、若言着是中、若言与是净人,为畜故,当五种取时突吉罗。莫自手捉、当取时如法说净者,不犯。若比丘舍堕宝,若少应弃;若多,设得同心净人,应语言:「我以不净故不取。汝应取。」净人取已语比丘言:「此物与比丘。」比丘言:「此是不净物,若净当受。」即是说净。说净已,然后入众悔过。不为畜故,若捉他宝、若捉自说净宝,但捉故,得波逸提。一切钱若铜钱乃至木钱,若他钱、若说净钱,但捉突吉罗,非是此戒体,是九十事捉宝戒。若种种钱似宝,玻璃、琥珀、水精、种种伪珠,鍮石铜铁、白鑞铅锡,如是等名似宝钱及似宝。若畜,得突吉罗,钱宝应舍与同心白衣净人,不入四方僧。若重宝,不得同心净人,入四方僧。若似宝作器,入百一物数,不须作净。若不入百一物数,一切器与非器皆应说净。百一物各得畜一,百一之外皆是长物。

第十九事

尔时六群比丘先舍堕宝作种种用者,此宝六群比丘如法说净已种种转易。此是共戒,比丘、尼俱舍堕,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此戒体,以重宝与人求息利,当与时得舍堕。若为利故以重宝相贸,得彼宝时舍堕。以重宝为利故更买余物,得物时舍堕。

以宝相贸者,如以作贸作、以作贸不作、以作贸作不作。不作亦有三句:若以相贸相、若以相贸不相、若以相贸相不相。不相亦有三句:是谓以宝贸宝。用有五种:一者取、二者持来、三者持去、四者卖、五者买取。取者,若言取此物、从此中取、取尔所、从此人取。持来持去亦如是四种,卖与买亦如是四种。若比丘用铁钱乃至木钱与人求息利,突吉罗。若为利故以钱买物,突吉罗。若余似宝若縠绢布,如是比丘若出息、若以买物为利故,尽突吉罗。此戒体,正应言种种用宝不得言卖买。此戒直一往成罪,不同贩卖戒。贩卖戒,为利故买已还卖,成罪舍堕。钱宝若少应弃,若多设得同心净人,如前说。种种用宝及后贩卖戒物,要得白衣同心净人舍,不听沙弥。沙弥亦舍。畜宝戒亦尔。若种种用钱及以似宝,舍与同心净人,不入四方僧,作突吉罗忏。

立木榜治者,板上书其罪过,以示同见也。

第二十事

尔时有梵志是外道六师门徒。六师者,一师十五种教以授弟子,为教各异,弟子受行各成异见,如是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师别有法,与弟子不同,师与弟子通为十六种,如是六师有九十六。师所用法,及其将终必授一弟子,如是师师相传,常有六师。

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增上故、为止斗诤故、为成圣种故、为长信敬故。此是共戒,比丘、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贩卖罪,于一切波逸提中最是重者,宁作屠儿不为贩卖。何以故?屠儿正害畜生,贩卖一切欺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又常怀恶心,设若居穀,心恒希望使天下荒饿霜雹灾疫。若居盐贮积余物,意常企望四远反乱王路隔塞。夫贩卖者有如是恶。此贩卖物,设与众僧作食,众僧不应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作像,不应向礼。又云:但作佛意礼。凡作持戒比丘,不应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众僧应羯磨分。

问曰:「不死时不受用此物,何以死便羯磨?」

答曰:「此贩卖业罪过深重,若生在时众僧用食此物者,虽复犯戒有罪,僧福田中故与受用。以受用故续作不断,是故僧福田中不听受用,今世无福后得重罪,以此因缘不敢更作。比丘既死,更无贩卖因故,是故听羯磨取物。或有方便有罪、果头无罪。如为利故籴穀居盐,后得好心即施僧作福,是名方便得突吉罗、果头无罪。或方便无罪、果头有罪,如为福故籴米不卖,后见利故便卖以自入,是谓方便无罪、果头有罪,得突吉罗。凡如此比可以类解。」

是中犯者,若比丘为利故买,买已不卖,突吉罗。若为利故卖已,不买、买,亦突吉罗。若为利故买已还卖,尼萨耆波逸提。若贩卖物作食噉,口口波逸提。若作衣,着着波逸提。若作褥敷,卧上转转波逸提。凡市买法,不得下价索他物,得突吉罗。众僧衣未三唱得益价,三唱已不应益,众僧亦不应与,衣已属他故。比丘三唱得衣,不应悔,设悔众僧莫还。是贩卖物若无同心净人,应作四方僧卧具,为止诽谤。若作入佛,外道当言:「瞿昙沙门多贪利故,令弟子舍物持用自入。」又除佛福田,无过四方僧福田,不问受法不受法、持戒毁戒、法语非法语,一切无遮。若持戒比丘,若他比丘贩卖物衣食,不应食用。

第二十一事

与诸比丘结戒者,为成圣种、为增正业故。此是不共戒,比丘过十日舍堕,比丘尼过一宿舍堕;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若畜长白铁钵、瓦钵未烧、一切不应量钵,突吉罗。

问曰:「若白衣、若不如法色衣,过十一日舍堕,以染作非法色故。若白铁钵、若瓦钵未烧,过十日,何以不得舍堕?」

答曰:「衣钵不同。衣染则如意成色,更无增损。钵若烧若熏,或损或坏,是故不同。铁钵瓦钵若未熏未油,得用食,不成受持。」

钵者,三种:上、中、下。上者受三钵他饭、一钵他羹、余可食物半羹,是名上钵。下者受一钵他饭、半钵他羹、余可食物半羹,是名下钵。上下两间,是名中钵。若大于大钵、小于小钵,不名为钵。钵他者,律师云:诸论师有种种异说,然以一义为正,谓一钵他受十五两饭,秦称三十两饭。是天竺粳米釜饭。时人咸共议计,谓上钵受三钵他饭、一钵他羹、余可食者半羹。三钵他饭,可秦升二升;一钵他羹、余可食物半羹,是一钵他半也,复是秦升一升;上钵受秦升三升。律师云:无余可食物,直言上钵受三钵他饭、一钵他羹,留食上空处,令指不触食;中下钵亦除余可食物,但食上留空处,令指不触食。下钵者,受一钵他饭、半钵他羹、余可食物半羹,是秦升一升;一升余可食物、半羹可一升半;下钵受秦一升一升半。

问曰:「衣若长若减,得成受持;钵若长若减,不成受持?」

答曰:「衣设长,可减可续。钵若大若小,不可增损,是故有异。」

是中犯者,若比丘一日得钵,即是日狂心乱心病坏心,若不见摈、恶邪不除摈,如是乃至命终无罪;后若得心、若解摈,即次第数日得罪。若得钵经五日,若狂心乱心病坏心,若不见摈、恶邪不除摈,随几时无罪;后若得心、若解摈,数前五日,后取五日成罪。若得钵日,至天上郁单越,随几时无罪;后若还至本处,次第如前说。

第二十二事

见一肆上有好瓦钵圆正可爱。律师云:佛初出世,众僧无钵。佛勅释提桓因,令天巧工作十万钵。在于世间肆上钵者,是彼天钵,非是人造。此是共戒,比丘、尼更乞新钵俱尼萨耆波逸提,三众突吉罗。若乞白铁钵、未烧瓦钵,若与他乞,若遣使、书信、印信,若二人共乞一钵,若买得、若自与,皆突吉罗。一切不应量钵亦突吉罗。若乞得白铁钵、未烧瓦钵,自烧熏已,尼萨耆波逸提。若比丘所受钵,四缀以还未可五缀,更乞新钵,舍堕。若钵可应五缀,若缀未缀,乞钵无犯。钵若四缀五缀以还,食已应解缀却,好荡令净、手拭令乾、举着净处,后日食前更以新绳缀已用食。若钵未满五缀,更乞新钵,此如律文应僧中次第行。若都不取者,还与此比丘,终身令畜。前所受持钵如法受持,后钵不受。直令常畜此二钵,若食时当持二钵。终身如是,以示多欲罪过,断后恶法因缘。此钵常好爱护,如律文说,若不护故使令破,得罪。

第二十三事

为诸比丘结戒者,为除恶法故、为止诽谤故、为成圣种故。此是共戒,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自乞缕,突吉罗。若使非亲里织师织,尼萨耆波逸提。若遣使、书信、印信,皆尼萨耆波逸提。以凭贵重势力故,织师畏难事必得果,是故成罪。此戒,得衣已得罪,从亲里乞缕无罪。若自织,令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织,皆突吉罗。若为无衣故,从非亲里乞缕欲作衣,亦突吉罗。若少衣,正应乞衣,不应乞缕作衣。须缕缝衣作带,无罪。若不凭贵人势力,自里求之,织师与织者,无罪。凡一切自以意求人织绢织布,无罪。此戒,不问应量不应量衣,尽得罪。不犯者,使亲里织。若非亲里,令织一肘衣乃至禅带,无犯。

第二十四事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戒体,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使织师为比丘织作衣,比丘自往劝,令如意好广緻净洁织,许与食、食具、食直,得好衣舍堕,不得好衣突吉罗。此衣亦不问应量不应量,尽得罪。若为织师说法令好织,不与食具食直,得好衣突吉罗。若遣使、书信、印信,许与食具食直,得好衣舍堕。不犯者,自有缕令织师织,无罪。

第二十五事

此是共戒,若比丘尼犯,俱尼萨耆波逸提;三众突吉罗。若比丘夺比丘衣,舍堕。若夺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衣,突吉罗。若夺得戒沙弥、行波利婆沙摩那埵、盲瞎聋痖、不见摈、恶邪不除摈,尽尼萨耆波逸提。若夺狂心乱心病坏心、犯四重出佛身血坏僧轮五法人,尽突吉罗。若比丘尼夺比丘尼衣,舍堕。夺比丘衣,突吉罗。若夺得戒沙弥尼衣、行波利婆沙、盲瞎聋痖比丘尼衣,舍堕。不见摈、恶邪不除摈,亦舍堕。余如前说。此戒体,比丘先根本与他衣,后为恼故暂还夺取,舍堕。衣舍还他,波逸提忏。若先根本以与他衣,后根本夺,应计钱成罪。若先暂与他衣,后便夺取,无罪。若和上为折伏弟子令离恶法故,暂夺衣取,无罪。若夺衣已,二人俱出界,不失衣。若夺衣比丘持衣出界,若失衣比丘自出界宿,是则失衣。

尼萨耆波逸提者,是衣直舍还他,不须僧中。律师云:胡本无僧中舍法,波逸提罪对手悔过。律师云:比丘尼从佛出世至今,无得戒沙弥尼,况有犯罪一念不覆藏者亦与学法。又云:佛在世时,时有一人与学法。佛灭度后,罽宾有一得戒沙弥。凡有二人,俱得漏尽。又云:得戒沙弥众不作恶,更起异见入外道法中,亦不乐俗返戒还家,无有不见圣谛而取命终。比丘本不与他衣,以忿恚故欲令彼恼,强以力势暂夺彼衣,突吉罗。

第二十六事

此是不共戒,余四众尽无此戒。

尔时长老毗呵,秦言断也,已断一切生死烦恼,故曰断也。虽一切罗汉皆得漏尽,而本立名各有因缘,是故不同。毗呵比丘有好僧伽梨直十万钱。时有群贼欲劫其衣,到比丘房前以手指户,即问:「何人?」贼答:「比丘!我等欲得汝僧伽梨。」比丘以僧伽梨着向中,入四禅力持令不得。诸贼种种方便不能得衣,即便相谓:「今既叵得,当共伺求乞食不在,必可如意。」即如其计,后来不在,即持衣去,以是因缘失僧伽梨。

夏三月过有闰未满八月者,前安居已过。有闰者,律师云:不应言有闰也。未满八月者,云后安居。始过七月十五日未满八月,从七月十六日次第六夜,听阿练若安居比丘处离衣宿。所以听者,云外国贼盗有时,此六夜中间是贼发时,是故听也。此衣应寄众僧界内、若白衣舍无贼难处,至第六夜应还取衣。若往衣所、若受余衣、若不取来、若不至衣所,不受余衣,至第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阿练若处者,去聚落五百弓,名阿练若处。胡步四百步,一百弓。胡步者,以一搩为一步。如是四百步一百弓,四百弓一拘屡舍,四拘屡舍一由旬。云一拘屡舍者,四百弓,摩竭国一拘屡舍,于北方半拘屡舍。中国地平,是故近也;北方山陵高下,是故远耳。又云:中国多风,远则不闻鼓声,近则闻之,是故近耳。北方少风,远闻鼓声,是故远也。所以南北有远近者,以闻鼓声有远近故。云拘屡舍者,是声名也。凡言鼓声所及处是一拘屡舍。律师云:此是定义。

第二十七事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尼萨耆波逸提,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突吉罗。

十日未至自恣者,自恣余有十日在。得急施衣者,若王施、若夫人施、若王子施、大官斗将施众僧,有信乐心,以物施僧。以诸贵人善心难得,又难可数见,或有余急因缘,是故名急施衣。若不受者,前人功德不成、众僧失衣,是故听受。若女欲嫁时,以至婿家不自在故,今得自在以物施僧。若病人施,以善心故以物施僧,令存亡有益。如是等比,尽名急施衣。众僧得衣,即随次分之。乃至衣时应畜者,从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若无功德衣,齐是名衣时。此一月所以名衣时,以夏安居竟,檀越多致饮食衣服供养众僧,兼诸比丘种种执作浣染衣服。以是因缘,此一月内有所放舍,故名为衣时。若有功德衣,从八月十六日至腊月十五日,名衣时。

是中犯者,若无功德衣,至八月十五日,是衣应舍,若作净、若受持。若不舍、不作净、不受持,至八月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若有功德衣,至腊月十五日,是衣应舍,若作净、若受持。若不舍、不作净、不受持,至腊月十六日地了时,舍堕。除十日急施衣,一切安居衣必待自恣时分,若安居中分,突吉罗。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五


上篇: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下篇: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部目录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

鼻奈耶

鼻奈耶序 释道安述 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

佛说净业障经

佛说净业障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

四分律比丘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四分比丘戒本(并序) 西太原...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慧品第一...

净业痛策

净业痛策附刻序 净业痛策者。乃涔阳空灵大师。讳照莹...

佛说法印经

佛说法印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 比丘善导集记  依...

佛说摩达国王经

佛说摩达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诵经结诵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心赋注

注心赋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觉王同...

密菴和尚语录

密菴禅师语录序 密菴禅师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

善良的表达

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