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刚仙论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金刚仙论卷第四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满三千七宝布施以下。此中有九段经文。名为第七具足功德挍量分。云何名挍量分者。明以三千七宝布施得福虽多。取相心施是有漏因。但招三界人天有为果报。不如受持此经一四句偈乃与无上佛果具足功德作无漏胜因。如此比挍优劣上下胜如不同故。名具足功德挍量分也。有何次第起者。此有疑故也。此疑从何处生。从前第六段中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说中生。第二疑云何生若所证法非是名相。不可取说。所说经教是名相可取可说者。则证说二法名相无名相条然有异。若尔寻此言教不能得证。若不能得证者。受持读诵此所说经教。应无福德。若无福德者。则因义不成。若因义不成。则为空说无有利益。若无利益。则无修道得果云。何余经中言如来不空说法也。若然受持此能诠言教。为有福德。为无福德有此疑也。故引三千世界等经文答之答。意云受持此经一四句偈所得功德胜前七宝施福。所以然者。明此一偈经教虽证法中无。而由得证故。方能说法故。此言教乃证中一分。要寻此言教。解无为法身。发闻思修慧等。然后得证。明知一偈经教能与佛果证法作因。胜七宝施福故。次明此挍量分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百亿须弥。百亿四天下。百亿日月。上至有顶。下至风轮。名此为三千大千世界也。满中七宝持用布施得福多不者。如来将欲以受持经教一四句偈挍量胜如故。先引七宝施福。以问须菩提得福多不也。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者。今须菩提将明施者用宝既多得福亦多。敬答于佛。故仰并如来二号也。婆伽婆者。西国正音。义翻云一切种智人。修伽陀者。汉翻善逝。略举二德。答佛施福多也。何以故者问如来何以故。明此三千七宝布施得福甚多譬喻。故云何以故也。即答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上言七宝布施得福甚多。今复云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此二言何故前后相违。似须菩提失冥加力。谓此福甚多而似答不契。今须菩提申已不失冥加之力。又亦非说多不当理。我得冥加力故。玄知下如来以七宝施福虽多。是有漏福德不能远趣佛果。故挍量不及持经四句偈得出世无为法身无漏福多故。此採取下挍量之意也。是福德聚者。是七宝布施福德聚也。非福德聚者。明此福虽多是取相因。但感人天有漏果报。非是得出世间无漏福德聚也。是故如来说福德聚福德聚者。前既明七宝布施非福德聚者。恐人谓今无福名非福德。以如此义故。引如来说有二种福德聚。一是有漏福德聚。二是无漏福德聚。有漏若非福德者。但应有一。不应说二是故当知有世间福。但非出世福耳。故知不得闻非福德谓全无漏也。从佛言以下至七宝布施。将欲挍量。故还牒上譬喻来也。若复有人于此经中至不可数者。明有人受持此经四句偈福能得无为法身无量福德。胜前七宝施福不可算数也。此言一四句偈者。莫问偈及长行。但使表法身理足者。以为一四句偈。不取说因缘事等经文为一四句偈也。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菩提皆从此经出。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者。此释前挍量中疑。何以故者。有人疑云。何故七宝布施是其了因。其功甚多。得福乃少受持一偈。亦是了因其功甚少。得福乃多。故云何以故也。答意明前布施是取相之福。唯获三界报不能得三种佛菩提。受持此经。获不取相福。能得三种佛菩提。是故受持一偈之福。胜七宝施福。所以然者。以此一偈经教用功虽少得福乃多。能出生佛果故。受持此经生闻乃至能得十地证智。终与法身作其了因。与报应二佛。以为生因。故所以胜也。此言阿耨菩提者。即无为法身无上正遍知正道也。明此法身古今一定湛然常住。体非作法。受持此经教。但能作其了因。不能作生因。故言皆从此经出。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者。有受持此经言教。能与报佛如来。以为生因。以此报佛要因受持此经。发菩提心。始从习种终于解行。修世间功德智慧。迳一大阿僧祇。行道证初地。名为见道。迳三阿僧祇。十地行满金刚心谢。即本有之性显时。有二种庄严。用此詶往因。故名为报因。受持经教依而修行。报得佛果。用义说了为生。故言从此经生。非如世间法辨体为生也。若报佛为生因。所生为当是有为。为是无为。若是有为。则应无常故。下经引须弥山王喻释也。若应佛藉经教。从生因生者。应是实佛。若是实佛。何故上经云。无有定法应佛如来得三菩提也。若定非实佛。供养此佛。为有福德。为无福德。此疑下微尘喻经未当释也。既有报佛。必有应佛影像之用。故应佛亦言从此经生也。既闻法佛从此经出报应二佛从此经生。有人乘即生疑云。七宝施福用功乃多。得福亦应是多。受持一偈经教。用功甚少。得福亦应是少。而所以言受持此经一四句偈出生三种佛菩提。胜七宝施福。若然此三种佛菩提。为决定从此经出。从此经生。胜七宝施福。为不决定。有此疑念也。又云。此三种佛甚深法界若从此经出。从此经生。体是有者。我等应见应知。然此我今不知不见故。当知是无。若尔云何道法佛从此经出报应二佛从此经生也。知如来说此三佛其义甚深。乃云从一偈言教经生。为有人能信。为无人能信。此谓为疑也。故佛答须菩提所谓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明诸佛如来证三种佛菩提法故。说此经教。还诠彼三种佛菩提。是故若受持此经。即是受持三佛菩提故。得为因此三佛果头甚深法界。虽从此一偈经出生。而正可是佛家所得法。非凡夫二乘下人境界故。不知不解。而生疑云。此三种佛。为决定从此经出生。为不决定。如此劝信也。而此经所以重言佛法佛法者。牒前经法佛从此经出报佛应佛从此经生也。故云佛法佛法也。有言佛法佛法者。明此三种佛菩提法唯是佛家法。故重云佛法佛法也。即非佛法者。明即此佛所得法非余凡夫二乘所得。以彼二乘非佛法。故即云非佛法也。然此佛法非二乘境界。是故不见不得也。亦可福德多少之义。唯佛境界。非余人境界也。亦应言是名佛法。明唯是如来果头佛法。故但应生信。勿复疑也。

论曰。此胜福德譬喻示现何义者。论主将欲以偈释此经故。先问于与喻挍量之意示现何义也。即答法虽不可取不可说。而不空故。疑者谓若法不可取说者。受持此经教。应无福德。今论主申此经来。意为欲释疑。明持经有福挍量胜七宝施福非为空也。

此一段经凡二偈论释。初偈作问答意释经中三千世界七宝乃至无量不可数等挍量经文。第二偈释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乃至即非佛法也。

受持法者。释经中受持一四句偈也。及说者。释经中为他人说也。不空于福德者。释经中其福胜彼无量不可数也。此偈上之二句经文在下。所以论主释之在先。此偈后之二句经文在上。所以释在后也。论主相上疑意以此受持法及说二句经虽在后。义乃在前。故引之初释。下二句经虽在先。义势在后。故列在后解也。虽言相上疑意。其义云何也。上云证法不同名相不可取不可说。惑者便谓。受持经教。空无利益。故以喻挍量。明持经有福不空。以义势在前。故先释也。

福不趣菩提者。释经中三千七宝布施。初福德聚。明此有漏福德聚体是取相。故不能趣菩提也。二能趣菩提者。明受持经教及为人说是不取相福能趣佛菩提也。

何故说言世尊是福德聚等者。将欲释此一偈。先举下半偈所释经来也。偈言以下。提下半偈来。与经相属当。此义云何以下。然后设问。通释此经偈也。然偈中上二句犹故未释。何故超提下半偈来。属当所释经者。但上二句为释挍量之意。以此意在前。故先作偈上二句。释下挍量经文。令长行论中欲从经初次第释之故。所以先提世尊是福德聚等经。超用下半偈。属当释之也。何者为二者。将欲释上半偈故。问第四句二能趣菩提者。为二也。即出其二云一者受持。二者演说。此就自他内外。为二。即举所释经来结也。何故名福德聚者。问此七宝施福。及持经福。何故皆名为聚也。即答聚义有二种。一者积聚义者。通解七宝施福持经之福等皆有积聚义。故俱得名为聚也。二者进趣义者。明此二种福德虽有聚义。而有进趣不进趣异。七宝施福。唯有聚义。而不能进趣。明提经之福有积聚义。复有进趣义也。如人担重说名为聚者。此徧喻持经之福。是聚而有进趣义也。如是彼福德聚等者。此解聚而不进趣者。明七宝施福得人天因果有积聚之义。故名为聚。但不能感得菩提故。名为非福德聚也。此二能趣大菩提者。此解受持演说能远得菩提。是聚而有进趣义也。是故于彼福德聚中此福为胜者。论主以偈及长行。释此经竟。结受持经福胜七宝布施福也。云何此二能得大菩提者。论主将欲作第二偈释于下经故。拘鎻问上偈中二能趣菩提。此受持演说一偈经教于菩提。有何因义也。如经以下。即引经答有因义也。虽举此经于菩提有其因义。而未释作因义之所以。故复牒云何说诸佛菩提等经为问。以偈解释也。

于实名了因者。此第二偈释经中一切诸佛阿耨菩提皆从此经出。明受持此经与法佛为了因非作生因也。故但言于实名了因也。实者。明无为法身古今湛然体绝有为虚伪颠倒。故曰为实也。亦为余生因者。释经中诸佛如来皆从此经生。明此经不但能与法化为了因。亦与报应二佛以为生因。明报佛为万行所剋酬于往因。用义如起。竪此用义。得说了为生故。言亦为余生因。所以复与应佛为生因者。明应从真有。理条然故。亦得言生也。

唯独诸佛法佛法者。释经中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唯独诸佛法者。唯是诸佛所得。非余凡夫二乘所能得也。第四句福成第一体者。结句明福者受持经福也。第一体者。成前生了二因所得法报及应三种无上佛果第一体故。非凡夫二乘所得法也。受持此经。能得三种佛菩提。则有福德。便为因义。成不空说法。那得道言。若不可取说。则为空说无益也。此义云何以下长行论作二意来。释向所引一段经。从初至皆从此经生故。释上半偈。解经中从此经出从此经生等也。菩提者。名无为法身。彼体宝无为者。释偈上句中于实二字。将欲解受持演说于法身为了因故。先明法身体非作法名无为也。是故于彼法身。此二能作了因也。不作生因者。明受持经福不能辨法身体。不作生因。但能显出法身故。作了因也。余者受报相好佛应化佛等假受持演说此经故。辨得二佛之用故。结于此为生因也。以能作菩提因。是故名因者。通解作生了因义也。显彼福德中此福胜者。解竟结其胜义也。如经以下举所释经来结也。

云何成此义以下。此是论中第二意释偈中下二句。复解经中佛法佛法等也。云何成此义者。还提上经中疑问之意。问云何受持此一偈经教。能为三佛生了因义。我能生信。故言云何成此义也。故即提偈答。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明三种佛菩提。从此一偈经出生作二因之义。是佛境界。非汝所知故。但应生信也。须菩提所谓佛法者等至第一不共义。复举下半偈所释经来。略解其经中义。提偈来结也。以能作第一法因者。以此持经之福与三种佛菩提第一法作因也。是故彼福中此福为胜者。论主以偈及长行。论释此一段经竟。通结持经有福胜七宝施福。故不空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果不者等此挍量分中第二段经文。所以来者。此有疑故也。此疑亦从第六段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圣人无为法得名中生第三疑。云何生疑。若一切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说者。须陀洹等亦是圣人。为是无为法得名。为当有为法得名。若有为法得名。则不应言离分段生死。若无为得名。此无为为可取可说。为不可取不可说。若不可取不可说。与上诸佛菩萨所得无为。为一为异。无为若异者。不应名圣。无为若一。应无有异。又须陀洹等证四沙门果。云何言不可取。复向人说。我得沙门果。云何言不可说。若尔证法便应是可取可说。云何言证法不可取说。有如此疑故。答意明此四沙门果亦是不可取不可说。故经言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乃至实无法名罗汉等。此四人当证果时。不见有一法可证为果。名须陀洹乃至罗汉故。此四沙门果亦不可取说也。此所以言实无有法名须陀洹等者。为答有可取说疑故偏论之。若汎解此四沙门果亦得言可取说。亦得言不可取说。亦得言有为。亦得言无为。四沙门果无漏智慧。体是无常不免生灭。是其有为。故亦得云有为也。以解生阴无定性。能断三结烦恼。无处无为之果。不受三涂报。乃至罗汉。断四住惑。不受三界报。此是无为乐故。亦得言无为。此二乘之人无我正理及灭结无为。故名为圣。未得因缘真如二种法空。未能尽无明变易生死究竟无为。故不如佛菩萨也。既所证有深浅不同。则条然有别。何得无为名同。便以二乘临佛菩萨也。此以圣无为名一故。须此经料简便异也。此四沙门果。言可取者。取无为果也。可说者。如已所证。依虚妄名字。向余人说也。言不可取者。证四沙门果时。得无我空解故。于众生五阴法中。无有一法名为须陀洹等。又复不取者。不取色等六尘境界也。不可说者。明所证法但可以心知。非可以言及。故言不可说也。四果人。但缘生空证果。尚不可取说。况诸佛菩萨。乃以真如清净得名。而可取说也。为除此疑。次来也。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者。如来问须菩提。于汝意云何。须陀洹等。既得无我之解。断身见戒取疑。证圣果时。犹能作念分别。我能得须陀洹果不。故须菩提答言不也。即释云何以故不也。以实无有法名须陀洹。明须陀洹等于证果时得无我之解。于假名众生及五阴法。泯然一空无所分别。乃至六尘亦空。于此众生五阴内法中。不见一法定实可名须陀洹等。于六尘境界中。亦不见一法是可取故。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等果也。从须陀洹乃至无有一法名为罗汉。通举四果。明不可取说。以释前疑。类义可知也。因问阿罗汉不作是念言我得罗汉。生于疑难。若罗汉证果时。不生念言。我得果者。何故罗汉犹作云我得罗汉也。故答世尊若罗汉作是念。我得罗汉。则为着我人等也。答意明前言我不作念得罗汉者。谓证罗汉果时。断四住惑尽。故不作念。我能得果。此阿罗汉犹有习气无明之惑未断故。后更作念言。我能得果。非谓有四住我人寿者。等我见也。然依此经但偏论罗汉所未除习。或不论前三果所未断或。依下论释。则通辨前三人。明前二人始断我常二到未断二到故。有行烦恼。后之二人。乐净亦除故无行烦恼。唯有无明习气也。

世尊我得无诤三昧等第一等者。如来常说恶事发露善法覆藏。此中须菩提何故自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第一也。然须菩提将欲引已所得。不作是念。我得无诤三昧离欲阿罗汉证。成第四果。不取之义有同不同。明其余罗汉言我不作念者。无四住麁。或犹未断习我。今须菩提言不作念者。习我亦无。以善伏故非为永断。所以道此。欲使人生信。如须菩提实证此法也。然须菩提言不作念者。恒作心防护。令习气我不起也。又复须菩提。是法身菩萨。现为声闻。永无习气故。不作念我得罗汉也。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最为第一者。此三昧所以名无诤三昧者。以须菩提能善作心防护习气。自于众生。不起贪瞋痴心。复不命众生于已起贪瞋痴心。故经中须菩提自云。若有人。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若有人。嫌我立者。我当终日坐等。故须菩提至于行乞。每以定心。观察众生前人于我不起障者。便入聚落。若起障者。则止不行乞。明须菩提于四威仪中常自善防护习气令使不起。以得此三昧。不与人竞。此烦恼障分尽故。名得无诤三昧也。

如舍利弗等其余罗汉。不能善防习气故。与物竞。与物竞故。无有无诤三昧。若尔有人生难。如来尘习皆尽。何故犹为孙陀梨等之所谤毁。岂有习气未尽也。答意如来非以有习气故为人所谤。有二义故。如来知众生根机故。听人谤。一因此毁谤度彼众生。二欲为显佛功德故也。然如来五百大弟子皆得三昧乃多少不同。而各得第一之名。如舍利弗得十千三昧智慧第一。目连亦得十千三昧而神足第一。须菩提得六万三昧。于弟子中。无诤三昧最为第一。故如来于大众中。每叹其德。须菩提既得六万三昧等种种功德。何故唯叹此一。以此三昧六万三昧功德中胜故偏叹也。

世尊说我是离欲罗汉等。此叹空行第一。离何等欲。五尘境界名之为欲。此明前境为欲。非谓贪欲烦恼名之为欲。以贪等烦恼久已断尽。明须菩提善得五尘境空。虽缘五尘。而此欲境不能阂其心。为谴此三昧障分尽于已所得三昧随分自在。故云离欲也。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者。明须菩提离二障故。不作念取我无诤三昧第一。我是离欲罗汉。故言实无所行也。而名须菩提无诤无诤行者。此双牒前无诤三昧离欲罗汉二句经来。明须菩提以无心念我无诤三昧第一我为罗汉。乃至习气不行故。离二种障。竝立二无诤名也。

何者二种障。一是烦恼障。二是三昧障。而须菩提善得空行故。当所除无知分尽。清净所得三昧明审。所未得者则不能知。已得者如实而知。无有错谬。此无知之或不能拘阂拥塞其心。故名无三昧障也。烦恼障者。谓贪瞋痴等习气烦恼。明须菩提得无我空解。先断四住执性惑尽。复善防护心。自于众生不起贪瞋痴习。亦令众生于已身上不起食欲等烦恼。不为此麁细二惑拘阂其心故。无烦恼障。以善伏习气故。离烦恼障。故能识人心。不与物诤。以善达前境空故。离三昧障。不为境界拥塞其心。不与境违。故云无诤无诤行也。其余罗汉。不能善达五尘体空。故所得三昧中多有错谬。如目连记其日当雨。尔时天竟不雨。以彼声闻人智慧微浅观心不彻。为前境所阂故。当分所得三昧中不清净故。有三昧障。又复不善防习气故。有烦恼障。以有此三段。无二无诤行也。然声闻人非但所得三昧不清净。有设使作神通变化。虽百千万。但能令一心一作。不能令多心多作。然菩萨则不尔。菩萨之人。解五尘虚妄本来空寂。复能现见真如平等之理。故万境不能拥阂其心。所得神通随意自在。遍周法界。多心异作。声闻非但一心一作。而所知复近不达久远。如有一人。至祇洹精舍。求欲出家。尔时五百罗汉。俱时入定。观此人根机。时出定已。语其人言。汝过无善根。设令入道。会不证果。故汝不得出家。此人烦恼便欲出去。至精舍门边渧泣。值如来从外而至。见此人。即问汝何故渧泣。彼人白佛。我欲出家。诸比丘不听。故渧哭欲去耳。佛知此人虽近无善根。曾过去久远有善。今欲得道。佛即告言。善来比丘。即成罗汉。衣钵具足。虽得罗汉。以新出家故。不解比丘威仪。如来将欲使其现神通力令诸弟子见而问之故。教言。汝洗钵盂莫着地上。亦不教置其钵床上若草叶上等。此比丘洗讫。置虚空中。以神通力故。而钵住空不堕。诸比丘见已怪问。此何比丘神力乃尔。佛即答言。向者白衣求欲出家。汝等皆言无善根者。此人是也。诸比丘既闻此已。深生惭愧。故知小乘罗汉所得三昧不但错谬。设令善得亦不知远事也。论曰向说圣人至不可说等。牒前第六段中生疑处经来也。若须陀洹等至云何成不可说。举四果来作难。难辞不异经中生起也。自下经文为断此疑。以下指前经中作释疑意。成不可取说义也。此一段经设一偈论释尽耶。偈上二句通释四果经文。下二句偏释须菩提独得无诤三昧以下经文也。

不可取及说者。明行者证四果时以离身见或等故。于众生五阴中及以六尘。不见一法。名之为果。亦无心念我能得果。故不可取既。无一定法可证为果。亦无证法兆状可说示人故。言不可取及说也。何以故然下第二句云自果不取故也。此亦应言四果是可说。但为成上不可取说义故。阙不论也。依彼善吉者。正[番*及]须菩提名。说离二种障者。明须菩提得无诤三昧及离欲空行故离二障也。

此义云何以下一段论。凡有二意。从初至我能得果。释偈中二句。解经中四果经文也。以圣人无为法得名至名罗汉解四果人证无为法得名为圣故。须陀洹乃至罗汉。释上疑。成不可取说也。然圣人非不取无为法以取自果。明此四果圣人虽当证时不取以成不可取说。然出证后还自谓得此无为果亦有可取说义也。

若圣人起心。我能得果。则为着我人等者。此义云何。即释云。以有使烦恼非现行烦恼。使烦恼者。习气无明二烦恼也。非现烦恼者。后二果人无有示相不示相畜妻为世事麁惑行烦恼也。四果之中。前二果在家。须陀洹斯陀含虽断示相我。故有不示相我。犹畜妻妇行于世事。故有行烦恼。复有无明习气故。亦有使烦恼。后二果无有示相不示相。不行世事故。无行烦恼。有无明及习故。有使烦恼也。今言无烦恼者。此偏释那含罗汉也。亦应通云前二果也。有使烦恼。有行烦恼。但论主好略唯辨后之二人也。

何以故彼于证时离取我等烦恼者。何故明此中论主欲显此义。假疑难。若在家二果犹有行烦恼者。何故言。须陀洹等二果离取我见等或。而名圣人也。故云何以故也。即答彼于证时。离取我等烦恼。此明前之二人。当证果时。得无我之解除身见等示相之惑。无取果之心。名为圣人。所以有现行烦恼者。出证更起不示相我见等或行于世事。故有行烦恼也。是故无如是心我能得果者。结前二果人证时不取之义也。故经中说。有一比丘。得须陀洹。自唱言。淫欲烦恼焚烧我心。遂即休道还家行世法。以此验知前之二人有行烦恼也。

何故须菩提自叹身得受记以下。此段第二意释下半偈。解无诤三昧等经文故。先设问。如来常说恶事发覆善法覆藏。何故须菩提众中自叹身得受记。故释云以自身证果。明此无诤三昧唯须菩提得余人不得。显已功德故也。

为于彼义中生信心故者。此答前疑难。疑意云。有人生念。如来虽道须菩提得无诤三昧是离欲罗汉。不知为得不得。以何验之。知须菩提得。生疑不信故。须菩提于大众中。叹云世尊说我得无诤三昧。拂去众疑。令其生信。成上不作是念我能得果。须菩提得故不作念也。

又解云。须菩提何故显已功德。故答为于彼义中生信心故。明须菩提以已所得胜法。劝余二乘。令生信故也。

何故唯说无诤行者。问云。须菩提所得三昧乃有六万。何故唯叹无诤三昧者。而不叹余德也。故答有二义故也。一为明胜功德。明声闻法中无诤三昧是最胜功德第一之法。独须菩提得。余者不得。设得不如。故偏叹之。二为生深信故。欲使余罗汉未得之流于此三昧生决定信求证此法。故曰深信也。

何故言以须菩提至说离二种障故。此举经设问以偈来答也。二种障者至故言无所行。出偈中须菩提所离二障之名。释经中实无所行也。

以是义故说名二种诤者以下。双释二诤二无诤名。以是义故者。此一句通释诤无诤二句。若不善护人心。为五欲境所阂。故有二种。以是有二障义故。与人物违境故。说为二种诤名也。离彼二种障故名无所行者。明须菩提善防人心不为欲境所雍故离二障。以是离二障义故。说名二种无诤行也。

佛告须菩提如来昔在燃灯佛所受记者。此第七挍量分中第三段文说。此何以来。由前第六大分中明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疑云。何如来昔为菩萨时。于燃灯佛所。受记作佛者。便是证法可取可说。若尔者。是证法有名相可取可说。云何言证法名相不可取说也。疑谓菩萨于尔时已得无生忍记故。为断此疑。答云。燃灯时言语授记。未得证智。故彼言语可取说也。及后证时。绝于名相。那得以言语授记难证法同名相可取说也。为断此疑。明如来昔在燃灯佛所得菩提不。释此是应佛如来。若是应佛者。则不修证果。何故乃引燃灯佛所授记。实菩萨证成此义。然应佛虽复不实。终不道言我是应化。以由真有应据本而谈故。引燃灯佛时实行菩萨为证也。此明非无菩萨以未有所证故言实无所得。成上不可取说义也。如来尔时犹是地前习种性中凡夫菩萨不现前授记。唯有言语。未有证法。故可取说。然复非不有实证菩萨。但难家据地前未证为问。故就问处答之。然实证菩萨者。下经中言。通达无我无我法离二无我者是名真是菩萨菩萨指此为正答也。

此言燃灯者。凡有四种三时授记。一是习种性中。二性种性中不现前授记。三是初地中现前授记。四在佛地中无生忍授记。今言燃灯记者。释迦尔时犹是习种性菩萨。未得初地以上无生忍证法也。今明如来问须菩提。汝谓我尔时已证初地无生菩提记也。须菩提解答如来在燃灯所言语受记未得初地无生记也。故云燃灯所实无所得也。如婆伽罗经说。我昔在习种性时。于星宿劫中。供养七十亿那由他佛。一一佛住世。迳六十亿那由他劫。而彼佛皆不与我受记。何以故以未得无生忍地故。

论曰复有疑。论主将欲设偈释此分第三经文。故序上不可取说中第四疑意。先举疑者。谬引过去佛所有取说。来难今说证法便同可取说也。为断此疑。以下论主取经答。意明菩萨于过去佛所未得证法。成不可取说。答有取说疑。如经者。总举释疑经结也。何故如是说者。疑者引燃灯佛来。作可取说难。还应答以不可取说意。何故乃云实无所得阿耨三菩提。作此不正答也。

佛于燃灯语一偈。释此一段经也。此言佛者。今释迦佛也。于燃灯语者。于彼燃灯佛时。唯言语受记也。不取理实智者。明当受记时未得无生忍证法实智也。以是真实义者。有二种。一者成上第六段中不可取说。二者成上非法也。云何成上不可取说。前言证法绝名相故不可取说。难言乃引昔燃灯佛时授记为难。答者意明本燃灯授记唯有言语。言语是音声之性。故可取说。非是证法可取可说。故得成上不可取说也。二者若证法犹是无名相不可取说者。还复上第二疑言教一向非法故。答意明。证法虽无言。得证故能说。寻此言说。还能得证。故言教是法。非是非法也。故言以是真实义成彼无取说也。以是言语授记不得证智真实义故。犹得成彼证智不可取说也。二者直以证智之体无有名相故。亦不可取说真实义。故下句云成彼无取说也。

此义云何以下长行论有二意。从初至无取说故。释上半偈及经释竟。以下半偈来结也。又若圣人以下。此是第二论主序疑者意。生下净土山王喻经也。从圣人至不可说。举上第六段中经文也。云何诸菩萨取净佛国土者。此一疑别生下净土经也。云何受乐报佛以下二疑。别生下山王喻经也。

佛告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土者。此挍量分中第四经文。何以故起。由第六段中皆不可取说。生第五疑。上疑云。若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说者。诸佛菩萨所得依报净土。为是世谛。为是第一义也。若是第一义者。可是不可取说。若是有为世谛者则是可取可说也。

疑者言。此净土若是有为者。诸菩萨既取此净土。云何言不可取说。若使依报净土是有为者。圣人犹受有报。云何言圣人无为法得名不可取说也。此疑谓出世净土同于有为土也。故下经中。佛答言。净土有二种。一是地前有为形相七宝庄严三界所摄。二是地上出世间净土第一义庄严非三界所摄。以初地以上圣人报出三界土也。汝那得以世间净土难于出世间净土。此真净土不同于世间净土可取说也。此近答第六段不可取说疑。亦远答第五段中疑也。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者。犹释第六段不可取说中疑。若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说者。报佛如来十地行满。华台受报佛职。得无量功德。自谓我是法王。复取庄严净土。若如是则证法可取说。若是可取说者。此报佛是有为所摄也。若有为摄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则漏不尽。漏若不尽。不名为佛也。若是无为。与法佛为一。为异。如其一者。法佛无色相。报佛亦应无色相。若与法身异。此之报佛。则从生因生。若生因生。则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则是无常。云何言圣人无为法得名不可取说也。

又论中生起言。云何余世间复取彼是法王身者此是因第六段不可取说中。生第七疑。疑云。十方诸佛及余世间。亦言某甲世界某甲菩萨十地行满受报佛职。亦道彼是法王。若报佛可为他取说者。云何言无为法得名不可取说也。故佛引须弥山王喻。以答此疑。明报佛体是无为不可取说非是有为可取说也。所以然者。以佛修行断惑因缘。即本有之性现用名为报佛。既有报佛正果。便有依报真实净土自在之用故。是无为非有为。亦非条然故常也。上所以说报佛如来从生因生者。望报用义边。是其始有故。义中说了为生。非报佛体从生因生是无常也。此近答第七段中疑。亦远答第五段中疑。故次明也。

若菩萨言。我庄严佛国土。彼菩萨不实语。此是地前菩萨取相行。但得有为庄严众宝。无石沙荆棘之秽。以为真净土。不知别有出世真净土。但以已所得。为真实净土也。谓同莲华藏世界等。更无别真实无为净土。故言不实语也。

何以故者。即生疑也。难云。若形相庄严非真净土者。何以故。如来说我所得净土胜相庄严如自在天宫。我净土中众生无欲。如梵似天也。又何故教众生言。我修净土因时平治道路除去荆棘运高就下等。以为净土。因得此净土之报。寻如来诚言。此净土似有形状。既有形相。则三界所摄。便可取说。云何言净土非形相庄严不可取说。若取形相庄严。则不实语。故云何以故也。

故佛答言。如来所说庄严佛土者。将欲诱进始学故。以近况远。故说我所得净土如自在天宫等也。又随世间说。世人以此形相七宝琳琅者。为净土故。佛随俗说是净土。非谓第一义谛真实净土。故云如来说庄严佛土也。然非不是世间有为有漏形相庄严也。则非庄严者。此随世俗说。以为净土。非出世间第一义谛真实净土。故云则非也。是名庄严佛土者。如是非形相庄严者。即是真实第一义庄严也。亦得云形相庄严非庄严者是名非庄严也。

然此言净土者。正是诸佛依报真实智慧第一义土。此土以真如法性为体。即莲华藏世界。此之净土与真报佛。语体则同。言用则异也。此土如来从发心以来。所修万行功德智慧二种庄严。出世无漏胜因所剋故。十地经云。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善根所生也。不为地前取相漏因所得。体非有为形相庄严所摄故。大智度论云。诸佛净土。不为欲色无色三界所摄。云何言此真净土不为三界所摄。解云。不在地故非欲界摄。不在空故非色界摄。体是色故非无色界摄。虽三界不摄。而与之同处。然不相妨阂。设三灾起时世界焚烧。而彼净土湛然不变。故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此即真常净土。故三灾不毁也。又诸佛净土平等清净无二无别故。十地经云。一佛土一切佛土。一切佛土。一佛土也。今解此净土云净秽同处者。异于昔来所辨一质异见之义。所以尔者。原净秽二土本无异处。非如娑婆安乐二土既殊条然有别也。若然何故有石沙铜铁七宝琳琅到伏等界无量差别。或有众生。以虚空为地。地为虚空。如斯不同。皆是众生业之垢净。智有明昧故。所见万差。非土有异。犹如恒河流水。有诸饿鬼共往趣饮。或见流火。或见脓血。或见灰炭。或见枯涸。或见鬼神守护不令得前。斯皆众生罪业因缘故。于此一河。所感各异。故见不同。非谓水一而见有殊也。如维摩说。螺髻身子所见不同。如二天共食饭色有异。此亦同也。故知处一土差。就见不同。非为一质而有异覩。其理焰然也。是故须菩提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等者。此经教劝新发意菩萨取真净土之方。是故者。以是行地前取相之行。唯得世间有为形相庄严净土。非是出世第一义庄严净土义。故诸菩萨摩诃萨。要须修行初地已上不取相波罗蜜行。乃可得于出世间无为真净土地勿以。取相之心所得世间有为形相之土。以为真实净土故。言应如是生清净心也。应如是生清净心者。应如上第四段于三事中不取着心也。而无所住者。谓不着自身。不乞住也色等着异。不着三界人天五欲果报应无所住者。谓不着报恩。此三即是前三事也(此明如来所得第一义土满足清净初地以上分中清净也)。

金刚仙论卷第四

 

上篇:金刚仙论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遗教经论

遗教经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顶礼三世尊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大域龙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

涅槃论

涅槃论一卷 婆薮槃豆作 沙门达磨菩提译  顶礼净觉海...

【注音版】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思惟...

诫初心学人文

诫初心学人文 夫初心之人。须远离恶友亲近贤善。受五...

【注音版】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持世经

持世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持世经初品第一...

【注音版】授居家二众五戒仪规

授居家二众五戒仪规...

玉女耶经

玉耶女经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敬畏一切众生的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时时刻刻多用心

「用心」对修行者而言是多么重要啊!「用心」虽然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