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刚仙论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金刚仙论卷第七

须菩提。以要言之。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者。此是大段中第九名为利益分。此经所以来者。前第八段中。明一切众生虽皆有真如佛性平等无差。要修行者见。不修行者则不能见。上已明依此经受持读诵三种修行能见佛性。然犹非究竟胜行。未知为直依此经三种修行得见佛性。为复更成就何等胜行。有何等利益。能见佛性。见佛性时。得何等果报。故今明不但依此经三种修行能见佛性。要更依经发思修二慧。复广修万行。现在能灭往罪。未来断除二障。得此现在未来现多种利益。方能见于佛性。终剋常果也。然前段初偈中。言成就何业。今此中正出业体有多种。故次来也。上来已广明持此经者。得多福德。皆是利益。何故不障利益之名。所以此段独得利益之称者。然上来虽明依此经修行有多利益。未若此段明由持经因缘。发生思修二慧。能转过去重业。现世轻受未来复得世间出世间二种果报。以有如此多种利益。故偏名利益分也。

然依此经修行。乃有无量利益。且依此一段作九种章门。或作十种。以利益之义。故经初言以要言之。即是略列九种章门。以明利益也。何者为九。一者。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者。论云。非余者境界。明此经理深重有无边功德。故先举如来所说法也。不可思议者。明此经所诠无为法身。是诸佛境界故。二乘凡夫不能恻也。不可称量者。明经有大功德。不可以算数。称量诸佛大人境界。故下句云无量功德也。

二者。此法门。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论名唯依大人说。此出所为人。明经理既深。小根之人所不能受。唯为菩萨大根者说。为发大乘者说。此是地前菩萨始发心人。为最上乘者。此明不但为始发心人说。亦为如实修行者说也。

三者。依下偈论释。初偈第三句云及希闻信法。明此经希有信者难得。准偈中。应别有第三段经。但能信之人及所信法。不异前二段经故。义有文无。应举不信之人。形出能信之者。但以此不信之人义通前后。故不别出。即指下第五经文中二乘外道不信者是也。四者若有人受持读诵修行此经至无量功德聚。论名满足无上界。此明由受持此经故能生思修二慧。乃至修二种庄严。显满足法身也。如来悉知悉见是人者。上第六第八段中已明此义。今何故重明也。解云。为渐化众生令生信心故。处处明也。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聚者。此明持经因缘得彼无为法身无边功德聚也。

五者。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三菩提者。论名受持真妙法。明此持经之人既受持此经。则是能荷担法身如来大菩提也。何以故者。难云。何以故如来唯为大乘人说此法门不为小乘外道说也。故释云。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至无有是处。明此二乘诸见外道各执已解故。所以不能于此经生信。既不生信。亦不为人说也。此一段经。皆明持经利益。何故乃举乐小法人及以我见外道等在此中也。欲明斯二人于此经中不能生信。既不生信。则亦不能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既不能受持。何能荷担也。上第三段指不信之人。在于第五。即此文所明二乘外道人是也。若乐小法者。明二乘之人心小意侠志无远悕。闻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便生怯弱退转之心。但欲一生三生乃至六十劫。劬劬行道。速出三界。尽分段生死。证罗汉果。取灰身之乐。故不能信也。若有我见人见等者。此明外道之人恃已我见为是。更无所求。不能信也。

六者。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斯一段经。论名尊重身得福。敬重。有此经处。劝人天阿修罗等。广设供养。生功德也。然此起塔劝供养处。与上劝供养处。文同而义异。上劝起塔供养者。明众生所以得人天修罗五欲乐果者。由依此经修行。五戒十善而得。故所以劝起塔供养其处。以酬往。恩此中复劝于此处供养者。明依此经修行。毕竟能得无为法身无上菩提。故劝供养如塔庙想也。

七者。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论名及远离诸障。此一段经。出经之威力。明持经功德有二世利益。一由受持此经。发思修二慧。能转过去三涂重业。现世轻受。二因思修二慧故。十地行满。未来远离二障。必得无上菩提也。明此人先世非但有罪。亦有福德。以过去福德因缘。今得闻此经。既闻经已。复能受持。为人演说。得灭罪业。非但灭过去罪业。复能断除二障。得大菩提也。为人轻贱者。明持经功德能转三涂重业为轻。使现在为人轻贱。乃至头痛即灭。非谓由持经故招人。轻贱报也。乘生疑难。若此经有大威力。能转重业为轻。罪即消灭者。既威力如是。何故不能使罪业永尽。乃令轻报而已。答意明此经威力实非不能令永灭。但为行恶不信众生亦有善恶业报也然不差故。但令轻受不永尽。

八者。论名复能速证法。从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等至所不能及。此一段经。明释迦如来自引往昔初燃灯已前。未入习种性时。供养八十四亿那由他佛。虽复亲永尔许诸佛。四事供养。听受胜法。三业利益。无空过者。故挍量不如末世持经功德百千万分。不相比类。以不能速证佛果故也。有三义故所以不如。何者。一以如来在世修行供养不以为难。二所行经供养功德是取相心。三此取相之行既不能正感菩提。但能作其远因。有此三义故。不速证无上菩提。不如持经福也。

九者。论名成种种势力得大妙果报。若作十章门。分此两句。为二。从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修行此经所得功德若我具说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等。自此以下二段经。明持经因缘。能得世间出世间二种果报。此文明持经功德。非但正感佛果。亦兼得世间人王天王五欲果报也。若我具说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疑惑不信者。若我具说持经所得世间出世间二种果报者。众生闻则疑惑故。但说得出世不可思议功德。不说得世间果报也。上明行取相行者。得三界果报。受持此经。唯得无为法身至极之果。此中复言得世间出世间二种果报。斯言何故前后相违不定。若得无为法身。不应复得世间天王果报。既得人王天王报。不应复得法身果也以此世人现都荣位。情重王报。于中取着。便用持经功德。求于世报。不求佛果。故心狂乱也。既狂乱。则犹豫不信。不知受持此经为决定能得佛果为不得。如此犹豫故曰疑也。此疑心迷理更起烦恼。故曰或也。然上言依此经行无相檀波罗蜜等。能得无为法身。不得世间果报。今此中。何故云受持此经。得世间出世间人王天王等尊位势力果报者。明受持此经实自远得无为法身大妙果报。所以得世间诸王果报者。以行者修行未满。未成佛中间。自然得此人天傍报。如人种穀但求果实。不悕蒿草自然得之。菩萨虽受此世王之果。而不染着。勿谓此果同于世间取相所得实果也。

论曰复成就何业修行者。牒上第八段三种修行初论本偈中第三句也。显彼修行业者。生此利益分。明此一段经。所以经文在此。而章门在上者。以前明三种闻慧。是其修行。今辨得多种利益思修二慧。亦是修行。以三慧义势相属。复修行名通。义有拘琐故。章门在上。经释在此。以斯经解释方彰。修行之义足。故言显彼修行业也。此一段经。凡以三行偈。作九种章门。或作十章门。释此一段经。初一偈释前四章门。第二偈释中四章门。第三偈上二句释后一章门。亦得分释二章门。下半偈通结三偈。劝人令知也。非余者境界者。释经中第一段。明此经理深。非凡夫二乘闻思修慧心意识所恻。故非余者境界也。唯依大人说者。释第二段经。明经理既深。小根之人不能勘受。故但为菩萨大人说也。然如来非能为菩萨说。不为小乘人说。但菩萨机根大故。所以为说。小乘之人器小心狭。不勘闻大。所以不为说之。非情不平等鄙于二乘不为说也。如日初出。光照高山。后照于下。非曰有高下之心故然也。及希闻信法。者此是释第三段。明此经希有信者难得。经中更无别文可释。即指前二段经中人法。以为能信所信人法也。希闻者。明凡夫二乘不闻此经。设闻不能生信。唯菩萨能闻能信。信者难得。故云希闻信法也。满足无上界者。释第四段经。明持经因缘。能显无为法身法身满足性也。此明满足性。有二二十二地菩萨。分中显满足性。二显如来果头具足现用满足性也。受持真妙法者。释经中第五段。若受持此经。不能寻诠会理得理亡诠。不名受持真妙法要受持此经。能亡诠会旨。解无为法身。方名受持真妙法故。明受持经者。即是荷担如来真妙法身也。尊重身得福者。释经中第六段。明非但持经多得功德。敬重说此经处。广设供养。亦得多福。以此处说金刚般若。辨无为法身。供养此处。即供养法身故。云尊重也。身时得福者。说供养人。身得世间出世间二种果报也。及远离诸障者。释经中第七段。以持经功德威力。侠三恶罪业现世轻受。即为消灭。亦离智障烦恼障也。复能速证法者。释经中第八段。明佛自引过去虽供养诸佛。当尔时。怀取相心。不能疾得菩提。若能受持此经者。不近期三界有为果报故。能速证无上菩提法也。成种种势力者。释经中第九段。明持经功德能得世间人天中王种种势力果也。得大妙果报者。此二句。释经中此法门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此明非但直得世间种种势力果报。乃远感出世间极大妙果也。

此三行偈。说何等义者。论主将以长行释偈中九章门故。作此问生起也。有不可思议至不共声闻等。释偈中初句也。以为住第一大乘者至修行胜故。释偈中第二句也。以信小乘等则不能闻此示希闻而能信法故。释偈中第三句也。并释三章门竟。如经以下通举经来结也。

希闻者谓不可思议等文句者。前二章门经中有文。即此二章门经。上作第三章门。经无别文。恐人不识故。还指上章门。谓不可思议等文句也。得不可思议等福德至无量功德聚故。解偈中第四句。举经来结也。下释二偈五章门一一略提经解释。还广举经。依论可知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云何菩萨发三菩提心云何降伏其心等。以下凡有十六段经文。此是大段。中第十名为断疑分。此所以名断疑者。上从第三段来。已广辨断疑。何故不与断疑之名。此段所以独得断疑之称也。然众生到侧。或取着心。多闻如来说法。于一法上。起种种疑。从第三段来至第九段。此一周说法。于菩萨众生佛净土等四法上。次第一遍断疑。然各逐所明。事义不同。别立名字。虽复断疑。而不名断疑分。自此以下。还提上经。其文略同。而疑有异。答意亦异。故独得断疑之名也。以何次第起。此第十段十。将欲释上所未断疑故。次第重举前七段经来。以释众疑故。次明此断疑分经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至则非菩萨。重牒前第三住分经文。然此住义。前已广释。所以重举来者。就此文上。有疑未尽。为欲取下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以释上疑故。通举来也。此言何以故者。以作难云。上第三段经中。已明此三种修行。何以故。此中复重明。有何胜也。故释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三菩提心者。明于前三种修行上。疑未遣。为以此实无有法名为菩萨。释疑故。重来也。疑意。云何上第三段中。明菩萨证得初地无生二种无我见道之解。具足四种深心。永断三界四住习气无明麁品。离五怖畏。住于初地。平等理中。不见被是众生我为菩萨。于此理中。柔伏其心。复得二地以上修道之解。以得此解故。存我能具足四种深心。住于初地。我能不着三事修行。我能不见三事。降伏其心。我能断烦恼。我能化人。有此分别之心。以有此心故。有人疑云。若菩萨以证见道修无我之解。何故犹云我能证平等理。不见众生异于菩萨。乃至我能修行等。既自得无我解。今言不见。谁云不见。菩萨言我能不见。即难。者是菩萨。何者是我。而菩萨言我能不见也。若尔。疑者还谓。即众生五阴是菩萨。更无别菩萨。若众生五阴非菩萨者。何故。菩萨自言我能。以此验之。故知即而众生五阴是实菩萨也。为除此疑故。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三菩提心者也。今明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假名名字众生体虚妄不实。五阴因缘灭法体本来空寂。于众生五阴有为法中。无有一法是实可名为菩萨。若众生五阴中。无有一法是实名为菩萨者。云何而言我是菩萨。然今言。我是菩萨。我能见修。我能修行等者。非谓菩萨发初地已。犹存众生五阴。以之为我。有身见等麁惑未尽也。所以尚言我能者。明见道修道二种菩萨。虽现见真性断除四住不善烦恼等一品麁惑。犹有无明住地根本烦恼细惑。于善法中。有微分别心未断尽故。有此功用之惑。于七地以还非患。乃障八地以上无功用不住道解。因断此疑。即励诸菩萨。遣存我分别之心故。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发三菩提心也。此乃隐覆之答。非是正答。若欲正答。亦应更问。若起此分别。非真实菩萨者。何者是真实菩萨。应答有实菩萨。何者是。要得无生忍。会二种无我解者。是真实菩萨。而不正答者。以引释在下第四经中。但此义势未尽。故合答也。

此一段经。以一行偈释。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菩萨虽得无我之解。于内心中。修行之时。自谓我是菩萨。我能不见三事。此之分别等。即是根本无明。于善法中。分别之惑也。应问此见道修道三种修行胜解为实不实也。亦应答是实。次难。若是实者。自言我能修行。此有何妨。即答此即障于心也。明如此分别云我能修行等。善法无明功用之惑。障八地以上心。应问障八地以上何等心。故下句云。违于不住道。明七地以还。善法分别功用之惑。障八地以上无功用心不住道解也。此言不住者。不住功用心。不住无功用心。故名不住道也。此义云何至降伏其心。释偈初句。菩萨生此分别者。释偈中第二句。障于菩提行者。释偈中第三句。下并以三句偈来经结也。障何等心者。提第三句作问也。即答偈言违于不住道者。此以第四句为答也。如经以下。举释疑经来结也。须菩提。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菩提不。此断疑分中第二经文。何故复来。以前疑实无有法名菩萨。疑者谓一向无菩萨者。何故如来云我。昔在燃灯佛所行菩萨行得菩提记。以此验之。应有菩萨。行何故言无。佛语须菩提。我于燃灯佛所。有法得菩提不。须菩提解答佛言。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菩提记。明菩萨犹在习种性中。于燃灯佛所。唯言语受记。未有所证。故言无法得菩提也。明未得初地真实无生忍三菩提也。而非无地前假名名字菩萨言语受菩提记也。前疑问于应有菩提。何故今者答以不得菩提也。此名真如所证法。为菩提。明众生修行证菩提者。名为菩萨。尔时既未登菩提。明非是实也。佛言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于燃灯佛所得三菩提者。此如来印可须菩提所说不虚。拂去众疑也。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者。如来自云。若我在习种中。燃灯佛时。已得初地无生三菩提记者。则后时无量诸佛乃至初地中。燃灯等则更不与我授无生忍记也。以实未得无生忍三菩提记。是故后燃灯佛等。复与我授记。摩那婆。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者。此明正。以我于彼时实未得初地真无生忍三菩提记故。后明时燃灯佛更与我授记。汝当作佛也。又第三燃灯佛所。尔时始证真无生忍记。

何以故者。此有疑难云。如上所说。应有菩提。今何故。言实无有法如来得菩提。若实无有法如来得菩提者。则谤谓一向无菩提。亦无诸佛得菩提者。若尔既无菩提可得。何故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修苦行菩提也。答言。如来者即实真如也。上所以云无有一法。名得菩提者。明尔时但言语授记。未有证法是实而得名为菩提。非谓理中一向无菩提故。今言即实真如者。明实有无为法身菩提。古今一定。体不变不异。无生住灭相故。名即实真如。指此真如无为法身。是菩提体。以有实菩提故。明知亦有菩萨。复有修行得佛。何得谤言一向无菩提亦无菩萨修行证果成佛者也。然今虽答有菩提之体。犹未是正答。下大身喻中。别当正答也。乘此答言。如来者即实真如。复更生疑。若言真如菩提是实有者。此有犹同世间色等有为万相之有。生此疑心故。答言。若有人言。如来得三菩提者。是人不实语。此明法身菩提体绝万相。妙有故有。非是有为虚妄之有。那得闻有便取同色等万相虚妄之有。既是妙有。谓同虚妄有者。即是妄说。故言不实语也。下经。即成何取此菩提同有为者是其不实语。以实无有法佛得三菩提故也。此中应引上菩萨证成此义。上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者。明众生五阴非实菩萨。而言此众生五阴法中实不有一法名菩萨者。是不实语。今言实无有法如来得三菩提明菩提之体。无色等万相可得。而言有得菩提者。亦是虚妄。此明如菩萨佛亦如是。以菩萨不实故。菩提亦不实也。或者闻言有菩提。便谓菩提同有为色等万相可得故。答以不得菩萨。此明不得者菩提之体无有为万相一法可得。故言不得菩提。非谓理中无得。那得以菩提无有为万相可得。难理中亦使不得也。乘实无有法佛得三菩提。覆生疑谤。若言实无有法佛得三菩提者。便一向无有得菩提人。既无得菩提者。故知亦无菩提可得也。故答言。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此佛引已所得菩提。证成有得之义也。言如来所得者。明我亲自修行迳三大阿僧祇。十地行满。证得菩提。何得谤言一向无有得菩提者也。于是中不实者。结成上实无有法佛得菩提。明菩提之体无色等万相。而取同有为万相可得者。此是不实也。不妄语者。结成前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明菩提之体。虽无色等万相可得。非不实有真如菩提万德具足为如来所证。故云不妄语也。此双结上。有得无得二种经文也。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者。偏成上。是故所得阿耨菩提理中。不有妄得语义故。如来所说一切果头万德之法。皆是诸佛法身妙有之法。亦应言。是故如来说一切法非佛法。明色等有为万相一切法。皆非果头万德一切法。以不作此说故。大众乘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复更生疑。若言一切法皆是佛法者。而一切名滥。有有为一切有无为一切。此二种一切。可皆是佛法耶。若皆是佛法者。那得上言法身菩提无万相可得。真如无为法中实有菩提也。故经答言。所言一切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也。上一切法者。名有为一切法。下一切法者。是无为一切。即非一切法者。明上有为一切非无为一切。亦得言无为一切即非有为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者。此句双结二种一切法。是故名有为一切法。是故名无为一切法也。虽复一切名同。有为一切法。体是虚妄。故非菩提。无为一切法。体是真实。故是菩提。勿得以一切名同。便谓有为一切亦是果头一切万德佛法也。

论曰此中有疑以下。论主先生起疑意。举经来。结作两偈。释此一段经。初偈释经中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不实不妄语也。以后时授记者。此还释前断疑经。作疑不异于上。若作正答。应云实无有法得菩提者。明我于燃灯佛时未有所证故。云无法得菩提。既无所证菩提。成上亦无实证菩萨。言有菩萨者。要现得无生法忍出世间解。名真菩萨。今偈但答言以后时授记。义中已知实有菩萨。若无菩萨者。何得言后时授记。所以此中不正答者。以斯义势未尽故。拘琐在下以下经文中有正释故。此因后时授记。以明于有也。燃灯行非上者。我于前燃灯佛时。在习种性中。未得初地无生法忍第一上行故。云燃灯行非上也。故上句云。以后时授记。后性地中。第二燃灯佛。悬授初地八地无生忍记。后三十心满。复有第三燃灯佛。与我授无生忍后时记。此谓道种之未初地之前。此燃灯佛与我授记。以验知前燃灯佛边未证无生三菩提现道记也。此上二句。释摩那婆汝于来世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前经也。菩提彼行等者。经中。先言众生五阴非菩萨。后云色等有为非菩提。依此作偈。应言彼行等菩提。而言菩提彼行者。明证菩提者是实菩萨。既未证菩提。故知亦无明证菩萨。不实义同。反覆相成故也。又复一释。应言彼行随等菩提。但依阐陀论作偈法。用逐语便上下意也。此明如菩萨佛亦如是。故下句云。非实有为相。此明以众生五阴有为万相而得菩萨菩提者此是虚妄。故云非实。何故非实。以取有为为实相故也。此后二句。释何以故已下经也。此解直明菩萨菩提不可以有为相得。未明无为法中有实菩萨行。及菩提可得义中。应作第二道义言菩提彼行等是实无为相。以正偈侠故。更作第二偈。虽作第二偈。以经中未明有实菩萨故。但明有实菩提也。此义云何至无有一法得菩提。此释偈中第二句也。若我于彼佛所。已证菩提。则后时诸佛不授我记者。此释偈中上句也。是故我于彼时行未成佛故者。还以上句。结下第二句也。此中应解上句。何故先释第二句者。但下句所释。经文在于前故。此长行论。依经次第。先解第二句也。偈言以下释竟双引上半偈结也。若无菩提。即无诸佛如来等者。先作生疑谤意也。如经等者。举释疑经结。然后以论释经也。若有人言以下。先举经作问。以偈中第三句来答也。此义云何者。以此偈言菩提彼行等者此义意云何也。彼菩萨行等者。提彼前经中菩萨发菩提心行。释偈中彼行也。如是如来至此亦虚妄者。提此经中若人言如来得菩提不实语释偈中菩提也。故言菩提彼行等者结句也。若有人取众生五阴色等有为法。以为菩萨菩提者。此是不实故言等也。若如是有人谤言。如来不得菩提者。此出疑谤之意也。为断此疑。如经以下。即释引疑经结也。此义云何者。设问。前言实无有法如来得菩提。此中复言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此言相反其义云何也。即释云以如来得彼菩提故。此句释后经如来所得三菩提。明理而言之。如来实修行证得菩提也。若如来实得菩提。何故前言不得也。故即举偈释言。非实有为相故。此句解前如来不得三菩提经也。有为相者谓五阴相者。片出偈中有为相名也。彼菩提法无色等相故者。明菩提体无色等五阴相可得。故云非实有为相也。此复云何者。前偈下二句。且解经中菩提无色等万相故不可得。若取菩提同色等相者。此则非实。然犹未解实有真如菩提。亦未解有证菩提者。经文今将欲作第二偈。以释此义故。先设问生起云。若言菩提无色等相者。经云言如来者即实真如。又云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此义复云何也。故即以偈答。彼即非相相。此第二偈。释经中是故如来说一切法佛法记经。彼即非相相。彼者。彼于法身菩提。非色等有为万法相也。如是无有相者。是无为法身。决定万德相也。以不虚说故者。明上法身菩提虽无有为万相。而非不有真如无为万德之相故。经云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者。非为妄说故。言以不虚说故也。又问何故不虚说也。故下第三句云。是法诸佛法是法者是无为一切法也。诸佛法者。是佛所证果头无为法身万德一切法相也。故第四句云。一切自体相明此万德是真真如法身自体相。非是有为万相所成也。此义云何以下至以不虚说故。解偈中初句竟。通以上半偈来结也。是故如来说一切法佛法如是等者。提结为问云。如来说一切法佛法。此义云何也。故即答。以如来得如是法。明如来躬自修行证得如是果头万德一切法也。故复以下半偈来结释已。然后先解第四句。后释第三句也。彼处色等相不住等故。明菩提万德一切法。所以唯以真如为体。不以色等为体者。以菩提体是真如无为故。但住持万德一切法。不住持色等一切法。故以为体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等。此断疑分中第三经文。前喻明报身佛。今明法身佛。上已广释法身无万相而是妙有。又次前经中两句。明法身菩提万德圆满。故有菩提可得。然疑者犹谓全无法身。何以故尔。若法身万德满足。应有万相可见。若无万相可见者。便应一向无法身。所以得知法身是无。前段经中。如来或言有菩提可得。或言无菩提可得。若法身定有者。应答我有得。若法身定无。应答言无得。今答既不定。复不可见。故知法身是无也。有如此疑。故经答譬如有人其身妙大等也。答意明理而言之。菩提之体。虽无万相可得。然实有真如法身菩提可得。但不得定答。所以然者。明此法身。乃是非有非无。妙有妙无。中道之理。我若定答。汝等便生邪见。闻菩提是有。取同色等有为之有。则成常见。闻无。谓一向同于虚空菟角无体之无。则成断见。故不得定答也。又此法身具足功德智慧二种庄严。体是妙有。故有法身可得。远离二障。体非有为。故无法身可得。有此二义故。上不得定答。那得难言何故作此不定答也。为断此疑故。引大身喻。明有法身体。不应言无法身也。此喻释成前言如来者即实真如也。譬如有人者。如来引大身喻。喻法身人也。其身妙大者。如来自合喻。则法身体相圆满。古今湛然。毕竟达离二障。具足二种庄严。妙者智慧庄严。大者功德庄严也。此其身妙大。成上章未如来所得阿耨三菩提。明实有无为法身菩提可得也。前二段经。明众生五阴非实菩萨故。有为万相亦非实菩提。此下二段经。明法身菩提是妙有故菩萨无生忍行亦是实有也。上第五段中云。不可以相成就见如来者。明无为法身体无三相也。第六段中言如来不得菩提。亦不说法者。此名应化佛不得不说也。第七分山王大身喻中。谓报佛体无取相分别也。此中大身譬喻。亦明法身佛。此之三佛别相中论也。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妙大则非大身者。须菩提若不作此说。有二种失。一不解如来意。二不解无为法身。故作此说也。或者闻言法身是有。疑谓还同有为万相之有。故释云则非大身也。此明古今一定法身体。毕竟远离二障。不同有为有漏万相大身也。此两句。成上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三菩提。明色等有为法非实菩提体也。是故如来说名大身者。说名古今一定体无万相妙有湛然真极法佛大身也。亦得是故如来说名非大身也。此一句双结上其身妙大即非妙大二句经也。

此一段经。以二偈释。初偈。作问答意释疑。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者。此出喻意明与喻之来。为显法身故也。身离一切障者。明法身古今湛然自性永无二障非断故方离也。及遍一切境者。明此法身体是妙有。复永绝二障无障无碍故。能遍入一切有心众生之境。然下长行论中。先释功德及大体。后方释及遍一切境。所以然者。要先有法身之体。然后障遍一切处。明有体故遍。故释在后也。功德及大体者。此第二偈。正释经中其身妙大。功德者。正释经大字。及大体者。正释经妙字。大者功德庄严。妙者智慧庄严也。前列经先举妙。后明大。此偈中先释大。后解妙。此偈以语便故即也。故说大身者。以法身具二庄严。结作大身义也。非身即是身者。释经人身妙大则非大身。非身者。明法身体无万相。不同有为有漏之身。故言非身也。即是身者。明如是非有为身者即是真如。具二庄严。妙有法身也。下长行论中故引此非身即是身。结成及遍一切境。明有相之身故不遍一切。无为法身体非形相。能遍一切故。以非身即是身。成遍一切处也是故说非身者。释经中是故如来说名大身。以无为法身非有为身。故名非身。非谓无有无为法身。故言是故说非身也。此二偈说何义等。论主欲作长行论释偈故。先设问生起。然后解释。毕竟远离烦恼障智毕竟具足法身故者。释偈中第三句身离一切障。此复云何者。此毕竟远离二障。具足法身义复云何也。故释有二种义。一者遍一切处者。明法身离二种障故能遍一切有心之境。即见初偈第四句。二者功德大。明法身非但体离二障故遍。复以备二庄严。万德具足故。能遍于一切有心之境。是故名大身者。结作大身义故。即举第二偈上句功德及大体来成也。遍一切处者。真如一切法不差别故者。此解一切处义。明就行者而言。则有诸佛菩萨及以众生三时之异。论真如法身。其体满足。古今平等。无有差别也。自此以前。释初一偈半经中其身妙大也。偈言非身即是身是故说非身者。明此半偈义有拘琐释上之义。复欲乘释经偈。故举此半偈。成上以释经结也。此说何义者。方次第解释也。

佛言。须菩提。菩萨亦如是等。此一段经。是断疑分中第四经文。所以来者。此有疑故也。云何疑。上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若无菩萨。则亦无修行得菩提者。又若无修行得菩提者。则亦无人教化众生。亦无众生入涅槃。若言我庄严佛土非菩萨者。则亦无依报净土。若此等四法皆是无者。何故诸菩萨发心。度众生修净土行。求无上菩提。有如此疑。依如上释。此疑应已遣。但或者偏执以兴难也。故经答菩萨亦如是等答意云。上言无菩萨等者。据众生五阴有为法中无也。非谓理中亦无。然非不实有菩萨会无生理修行得佛菩提。既有诸佛证果之人。然诸佛菩萨。本不独善。复化物同得故。发心修行。度众生令入涅槃。修净土行。但知不离真如法界。外有为法中。别有实菩萨是能度者。有实众生是可度者。有真净土可修故。下经言通达无我无我法者。是名菩萨。上言无者。道众生五阴有为法中无实菩萨。若尔非一向无菩萨。那得闻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便全无菩萨。为断此疑。故次明也。

佛言菩萨亦如是者。上辨如菩萨佛亦复如是。此明如佛菩萨亦如是。云何亦如是。即此断疑分第一段中。明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次第二段中。明实无有法如来得菩提。此二段经。先明众生五阴有为虚妄法非实菩萨故。次明若谓菩提同有为万相可得者是不实说故。上论偈言菩提彼行等。此即是如菩萨佛亦复如是也。又次前段经。明有为万相非是菩提。而真如无为万德之法是实菩提。此段明众生五阴有为虚妄非实菩萨。然非不有会真如无生理者是真菩萨。此二段经。明理中实有菩提是何证。故亦有菩萨实证之人。此明如佛菩萨亦如是。今言亦如是如者。明有为虚妄非菩萨。会无生忍者是真菩萨。义同有为万相。非实菩提。真如无为是实菩提相故。言菩萨亦如是。前二段经。但就菩萨菩提不实义同故。言亦如是。此二段。并明菩萨菩提实义边同亦如是不实义同亦如是也。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非菩萨者。明若作心谓离真如法界。外别有行者。发菩提心。修诸波罗蜜行。以慈悲四无量四摄等法。教化众生令得涅槃。是真菩萨者。此未会平等。非是初地以上解真如平等菩萨也。佛言须菩提。颇有实法名为菩萨者。因前经乘更生疑。若发心修行。教化众生。非真菩萨者。还同前疑。正众生五阴是实菩萨。有如此疑。故佛问须菩提。众生五阴有为法中。颇有一法是实名为菩萨不。故须菩提答不也世尊。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此答意明众生五阴有为之法。本来空寂。无有一法是实可名菩萨故。不应取众生五阴以为真实菩萨也。一切法无众生。无人。无寿者等。引佛语为证也。此就因缘法空中。以解无菩萨。明有为法中本来空寂。无有一法是实可名菩萨是能度者。故亦知无实众生是可度者也。所以经中但言无众生等三。不言无我者。以此经始未明真如之我。若言无我。恐众生谓佛性真我亦无。故不言无我。以名相滥故也。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庄严佛国土。至是名庄严佛国土。此明若起心分别。谓异于真法界外。别有出世庄严净土。为无漏胜因所得是真实者。不名解真如平等菩萨也。所以重言庄严者。明修行因缘显真如法性。有真庄严净土用。非谓异法性。别有为波罗蜜行所得庄严净土。故重庄严。是名庄严者。即是第一义谛庄严也。此一段经。明有实菩萨。何故乃云。作是言。我度众生。我庄严净土者。非真菩萨也。为明举非以形是故重牒来也。更有一意。明众生菩萨佛净土此四。虽名用有异。而同一法界中名。若不会真法界者。谓此四法。离真法界。别体相异故。不名真菩萨。若会真如平等之解者。知此法虽时异用别。语其所归。无有异相。离于真法界。条然有也。故胜鬘经云。依如来藏。建立一切法。又如不增不减经中明。就佛性法身体上有众生菩萨佛。故知凡圣虽殊。而同依佛性。若同一法界。所以有斯四法差别者。明未修行不断惑者名为众生。修行之中分别断惑者或为菩萨。全修行满足除二惑永尽故名为佛也。既得圆报法身。必有所依之土。即此圆报法有上品世间依报用异。故有净土。此明佛与净土二。法体一就用异也。

有人生疑。若起如此心非菩萨者。起何等心。名真菩萨。故答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无我法者。名为真是菩萨。菩萨者解意。上来明未得二无我解者。不名为真实菩萨。遥指正答在此。今言通达无我无我法。正出解二无我法者名真菩萨也。无我无我法者。有二种无我。一人无我。二法无我。人无我者。解众生五阴中从本以来无定实神我及众生等。故曰人无我也。法无我有二种。一观因缘法体本来空寂。二观佛性法体无万相故空。若能通达三空二无我者。是真菩萨。故曰通达无我无我法也。所以重言菩萨菩萨者。明菩萨有二种。一者地前菩萨。闻信二种无我。二者地上菩萨。现见二种无我。若直云菩萨。恐失地前菩萨髣髴观理深伏烦恼者。故重言菩萨菩萨也。论曰此中有疑等者。论主将欲以偈释前经文。故作此生起也。若无菩萨至清净佛国土。以牒所疑事也。若如是以下。序生疑之意。指经为释。如经中生起也。凡以二偈释斯一段经文。初偈。作问答意。释经中菩萨亦如是至不名菩萨也。第二偈。释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无我法尽经也。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者。明菩萨所以起心度众生及庄严佛国土者。正以不达真如法界平等理故。不知凡圣一如依正同体。谓离此真法界外于三界有为法中。别有菩萨是能度者。有实众生是可度者。有真净土可修。此不名解平等真实菩萨故。下句云。生心即是倒也。故经中明文殊师利向佛忏悔。我从昔来。由不达真法界理故。以取相心。化众生。修十地行。净佛国土。有如此罪。今向佛忏悔。以起心取此不实为故名倒也。此义云何若起如是心等。一段长行论。先举偈为问。后以经答也。此示何义。将作偈释经故。问此经云通达无我无我法者。示何等义也。所以偈答云。众生及菩萨等。此第二偈。众生及菩萨。众生者。凡夫菩萨也。及菩萨者。谓初地以上菩萨也。知诸法无我者。明此二种菩萨得三空二无我解也。此明地前菩萨髣髴解二无我。登地以上现见二无我也。故下半偈云。非圣自智信及圣以有智。非圣者。明也前菩萨未现得真如无我解故名非圣。非不得相似之解。闻中生决定信故。言自智信也。及圣以有智者。明初地以上菩萨现会三空二无我理故名为圣。何故名圣。以有真如无漏智。故言及圣以有智也。长行论云。此明何义智无我无我法者。先释偈中第二句出菩萨所观二种我境也。谓众生及菩萨者。释偈中初句出二种菩萨能观人也。何等众生何等菩萨者。将释下半偈。故作问生起。问此二种菩萨既俱观二种无我理。有何忧劣。而有众生菩萨二名不同也。即释云。于彼法。若能自智信。总出二种菩萨。于彼三空理。以智信也。世间智者。正释偈中下半偈。明此二菩萨虽同信三空而忧劣有别也。所谓凡夫圣人以下。两对结得二菩萨名不同也。如经以下引经结也。

金刚仙论卷第七

 

上篇:金刚仙论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释经论部目录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地经论

佛地经论卷第一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 天亲菩萨造 陈世真谛三藏于广...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一 三宝尊菩萨造 大...

【注音版】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后汉月...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

【注音版】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五盖品第一 闻...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缘起第一】 夫诸佛菩萨愍念群迷。不啻如母忆子。故...

【注音版】弘一法师:受八关斋戒法

依《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录出...

玉耶经

玉耶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

墓魄太子

久远以前,在印度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诽谤圣者,忏悔得解脱

过去,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六和敬的意义

「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信念的强大力量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种子。人这一生关键...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