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二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一

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恶行三不善根。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辩。亦未说三恶行摄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摄三恶行。契经是此论根本。彼未说者今应说之。故作斯论。

三恶行者。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云何身等恶行。如世尊说。何者身恶行。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何者语恶行。谓虚诳语。离间语。麁恶语。杂秽语。何者意恶行。谓贪欲瞋恚邪见。应知此中世尊唯说根本业道所摄恶行。不说业道加行后起所摄恶行。此发智论通说所有不善身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身恶行。通说所有不善语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语恶行。通说所有不善意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意恶行。

如此论中摄诸恶行。集异门论亦作是说。故彼论言。何者身恶行。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复次断生命。不与取。非梵行。如是复摄前所不摄。于自妻室所起欲行。又言。有余不善身业。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余诸有非理所引身业。问何者非理所引身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非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切有覆无记。及一分无覆无记身业。一切有覆无记身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起。一分无覆无记身业者。谓应如是去来。如是行住。如是坐卧。如是裁割。如是缝缀。而不如是去来行住乃至缝缀。此等身业作不应作。不应理故摄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身恶行。若作是说。身恶行则通不善无记欲界色界。然恶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语恶行。谓虚诳语。离间语。麁恶语。杂秽语。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有余不善语业。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余诸有非理所引语业。问何者非理所引语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非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切有覆无记。及一分无覆无记语业。一切有覆无记语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起。一分无覆无记语业者。谓应说一言二言多言男言女言非男女言去来今言。而不如是说一乃至去来今言。此等语业说不应说。不应理故摄在非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语恶行。若作是说。语恶行则通不善无记欲界色界。然恶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意恶行。谓贪欲瞋恚邪见。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有余不善意业。如是复摄诸不善思。又言。有余诸有非理所引意业。问何等非理所引意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非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切有覆无记。及一分无覆无记意业。名非理所引意业。一切有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欲界萨迦耶见边执见相应意业。及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相应意业。一分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诸意业起如前说。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语业。若作是说。意恶行则通不善及以无记。又通三界。然恶行唯不善唯欲界。是故前说者好。

如发智论。集异门论摄身恶行及语恶行。施设论中所说亦尔。唯除意恶行别有所摄故彼论言。问为身三恶行摄一切身恶行为一切身恶行。摄身三恶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非断命。以手杖等捶击有情。及非邪行。于所应行作不净行。起饮酒等诸放逸业。由不正知失念。受用诸饮食等。及不能避诸犯戒者。诸如是等所起身业非三所摄。问诸犯戒者无量。云何能避。虽复舍此还近彼故。答所在皆有。欲离实难。能不随染。是为真避。故有说言。身虽在远而随彼习。即名亲近。身虽在近不随彼习。即名远离。问为语四恶行摄一切语恶行。为一切语恶行摄语四恶行耶。答一切摄四。非四摄一切。不摄者何。谓如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无有惠施。无有亲爱。无有祠祀。如是等语恶行。世间有情不生领解。非四所摄。问为意三恶行摄一切意恶行。为一切意恶行摄意三恶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贪欲瞋恚邪见。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摄彼论中意恶行摄四蕴自性。如是施设五蕴自性为诸恶行。

问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与佛契经。及施设论摄诸恶行。何故不同。答依二种门说诸恶行。一依世俗。二依胜义。谓佛契经及施设论。依世俗门说诸恶行。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依胜义门说诸恶行。如依世俗胜义分别。如是依不了义了义。有别意趣无别意趣。有别因缘无别因缘。世俗谛现观胜义谛现观等。应知亦尔。复有说者。由三缘故所摄不同。谓自性故。相杂故。世讥嫌故。此发智论集异门论。说其自性。施设论中说其相杂。若法虽非恶行自性。而与恶行相和杂故。亦得其名。于契经中说世讥嫌。以诸世间于根本业道多生讥嫌。非于业道加行后起。由此缘故摄诸恶行经论不同。如是名为恶行自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恶行。恶行有何义。答可厌毁故名恶。游履依处故名行。可厌毁故名恶者。如有说言。恶妻子。恶衣食。恶人恶处恶往来等。游履依处故名恶行者。谓断生命麁恶语及瞋恚。行有情处。不与取欲邪行及贪欲。行资具处。虚诳语离间语杂秽语。行于名处。邪见。行名色处。复有说者。感苦受果故名恶。动转捷利故名行。问沉溺诸恶云何捷利。答彼恶行者有如是巧便。虽行恶行。而令世间不知其恶。故名捷利。复有说者。习近恶人故能招恶趣。故名恶行。复有说者。有三因缘故名恶行。谓恶思所思故。恶说所说故。恶作所作故。恶思所思。谓意恶行。恶说所说。谓语恶行。恶作所作。谓身恶行。复有说者。有三因缘故名恶行。谓恶作义故。可厌毁故。决定能感非爱果故。恶作义者。行身语意诸恶行故名为恶行。可厌毁者。谓行恶行毁犯尸罗。常为诸天大师有智同梵行者共所厌毁。决定能感非爱果者。谓诸所有身语意恶行。无处无容能感可爱果。有处有容感非爱果。集异门论亦作是说。有何因缘名为恶行。谓彼能感非爱乐非适悦不可意果。此显等流果。复言能感非爱乐非适悦不可意异熟。此显异熟果。

三不善根者。谓贪瞋痴。问此三以何为自性。答贪不善根有五。即欲界系五部所断爱。瞋不善根有五。则五部所断恚。痴不善根有五。即欲界系见集灭道及修所断全。并见苦所断一分。然见苦所断无明有十。此中除有身见边执见相应。取余无明故言一分。此十五法唯是不善。遍生不善法名不善根。应知。此三皆与六识身相应。是名三不善根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不善根。不善根有何义。答能生不善义。是不善根义。能养不善义。能增不善义。能长不善义。能益不善义。能持不善义。能令不善法广流布义。是不善根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诸不善因义是不善根义。诸不善种义。等起不善义。能为转因引不善义。为随转因生不善义摄益一切不善法义。是不善根义。大德说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长诸不善法。能为转因。为随转因。摄益不善。故名不善根。

问若不善因义。是不善根义者。是即前生不善五蕴。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不善五蕴为因。前生十不善业道。与后一切已生未生十不善业道为因。前生不善。三十四随眠俱生品。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不善。三十四随眠俱生品如应为因。如是一切不善法。皆应名不善根。如是三种有何殊胜不共因缘。世尊独立为不善根。答此是世尊有余之说。大师观彼所化有情心行愿乐。简略而说。脇尊者曰。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势用。非余所知。若法有不善根相即便立之。无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说。大师知此三不善根。有如是势用。如是强盛。如是亲近。能与一切不善为因。除此不善根。余不善法无如是事。复有说者。如是三种。能生一切不善诸法。难断难灭难超难度。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多诸过患。谓生一切现法后法众多忧苦。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于出欲界极为障碍。如壮狱卒守于狱门。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于不善中最为殊胜。最为上首。前行前导。如最胜军将导一切。此不善根增上力故。能令一切不善增广。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与三善根为近对治怨敌障碍。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能与一切不善。为因为根为眼为集为缘。发起一切不善诸法。障碍一切诸功德法。不善法中最为殊胜。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复有说者。如是三种。遍摄一切不善诸法。谓诸不善。或是贪品。或是瞋品。或是痴品。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具足五义。谓通五部。遍在六识。是随眠性。能起麁恶身业语业。作断善根牢强加行。是故独立为不善根。通五部者遮五见疑。遍六识者遮其诸慢。随眠性者遮缠垢等。能起麁恶身业语业。作断善根牢强加行者。示现根义。又此五义遮一切法成立根义。谓不染污法有遍六识。无余四义。染污色蕴全无五义。染污受蕴想蕴及除烦恼缠垢。所余相应染污行蕴。虽通五部亦遍六识。而非随眠性。虽能起麁恶身语二业。而非断善牢强加行。所有染污不相应行蕴虽通五部。无余四义。染污识蕴中。眼等五识全无五义。意识虽通五部。亦能起麁恶身业语业。而无余三义。十烦恼中五见及疑。有随眠性无余四义。慢通五部。是随眠性。能起麁恶身业语业。无余二义。于十缠中。惛沉掉举无惭无愧虽通五部亦遍六识。而非随眠性。虽起麁恶身业语业。而非断善牢强加行。睡眠一种虽通五部无余四义。所余五缠。虽起麁恶身语二业无余四义。六烦恼垢。虽亦有时能起麁恶身语二业。无余四义。唯贪瞋痴。具足五义非所余法。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多于三受随逐随增。是故独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欲界有情多分现起。能发十种不善业道生十恶处。是故独立为不善根。

如是三种通五部。与六识俱起诸不善品为根。此中贪相应品。由二根故说名有根。谓贪及彼相应无明。瞋相应品亦二根故说名有根。谓瞋及彼相应无明。除此所余不善心品由一根故说名有根。所谓无明。

问世尊处处。说根不同。谓或说有身见边执见为根。或说世尊为根。或说乐欲为根。或说不放逸为根。或说自性为根。如是等有何义。答有身见边执见。由能发起六十二见故说为根。世尊能说杂染清净。系缚解脱。生死涅槃。起正教法故说为根。乐欲能引一切善法。故说为根。诸不放逸。摄护一切所修善法。令不散失故说为根。自性能持自体不失故说为根。如是无为。能持自体故说为根。亦无有过。复有说者。为同类因持等流果。或是同类因性所持。是故有为自性名根。复有说者。相应俱有因力任持。是故有为自性名根。名能显了诸法自性。故亦说彼为自性根。此贪瞋痴能生能长诸不善法。故说为根。三不善根如结蕴广说。

已说三恶行三不善根自性。今当显示杂无杂相。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答应作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身语恶行邪见。不善思。由此唯有恶行相。无不善根相故。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由此唯有不善根相。无恶行相故。有恶行亦不善根。谓贪欲瞋恚不善根。由此具有二种相故。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相谓所名。除前三句名所显义。所余诸法为第四句。谓色蕴中。除不善色取余色蕴。于行蕴中除三不善根。不善邪见。及不善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是故说言谓除前相。复次于眼识贪俱生不善品中。或有恶行非不善根。应作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有恶行亦不善根。谓贪不善根。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如于眼识作四句。乃至于意识亦尔。如于贪俱生不善品作六四句。于瞋俱生品亦尔。于邪见俱生不善品中。唯意地故作一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邪见及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有恶行亦不善根者无也。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于不共无明俱生不善品中。亦以唯意地故作一四句。有恶行非不善根。谓不善思。有不善根非恶行。谓痴不善根。有恶行亦不善根者无也。有非恶行非不善根。谓除前相。

三妙行。三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善根。契经虽作是说。而未广辩。广说如前。三妙行者。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云何身等妙行。如世尊说。何者身妙行。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何者语妙行。谓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麁恶语。离杂秽语。何者意妙行。谓无贪无瞋正见。应知此中世尊唯说根本业道所摄妙行。不说业道加行后起所摄妙行。

此发智论通说所有善身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身妙行。通说所有善语业。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语妙行。通说所有善意业等。若是业道所摄。若非业道所摄。如是一切名意妙行。如此论中摄诸妙行。集异门论亦作是说。故彼论言。何者身妙行。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复次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非梵行。如是复摄前所不摄。于自妻室离起欲行。又言。有余善身业。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余诸有如理所引身业。问何等如理所引身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如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分无覆无记身业。谓应如是去来。如是行住。如是坐卧。如是裁割。如是缝缀。而皆如是。如应去来。乃至缝缀。此等身业作所应作。应正理故。摄在如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身妙行。若作是说。身妙行则通善及无记。然妙行唯善。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语妙行。谓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麁恶语。离杂秽语。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有余善语业如是复摄所有业道加行后起。又言。有余诸有如理所引语业。问何等如理所引语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如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分无覆无记语业。谓应说一言二言多言男言女言非男女言去来今言。而皆如是说一乃至去来今言。此等语业说所应说。应正理故。摄在如理所引品中。由此名语妙行。若作是说。语妙行则通善及无记。然妙行唯善。是故前说者好。又彼论言。何者意妙行。谓无贪无瞋正见。如是所说随顺契经。又言。有余善意业。如是复摄所有善思。又言。有余诸有如理所引意业。问何等如理所引意业。前所未摄今更摄耶。答前说自性。今说等起。此谁所等起。谓如理作意。复有说者。此是一分无覆无记意业。名如理所引意业。谓诸意业起如前说。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身业语业。若作是说。意妙行则通善及无记。然妙行唯善是故前说者好。

如发智论集异门论。摄身语妙行。施设论中所说亦尔。唯除意妙行。别有所摄故。彼论言。

问为身三妙行摄一切身妙行。为一切身妙行摄身三妙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离前说以手杖等捶击有情。及所应行诸不净行。并饮酒等诸放逸业。而能安住正知正念。受用食等。复能正避诸犯戒者。诸如是等所起身业非三所摄。所余问答如前应知。问为语四妙行摄一切语妙行。为一切语妙行摄语四妙行耶。答一切摄四。非四摄一切。不摄者何。谓如有一独处空闲。作如是说。有惠施。有亲爱。有祠祀。如是等语妙行。于世有情不生领解。非四所摄。问为意三妙行摄一切意妙行。为一切意妙行摄意三妙行耶。答一切摄三。非三摄一切。不摄者何。谓无贪无瞋正见俱生受想行识非三所摄。彼论中意妙行摄四蕴自性。如是施设五蕴自性为诸妙行。

问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与契经施设论。摄诸妙行何故不同。答依二种门说诸妙行。一依世俗。二依胜义。谓契经施设论。依世俗门说诸妙行。此发智论集异门论。依胜义门说诸妙行。如依世俗胜义分别。如是依不了义了义等。广说如前。复有说者。由三缘故所摄不同。谓自性故。相杂故。世所欣赞故。此发智论集异门论说其自性。施设论中说其相杂。若法虽非妙行自性。而与妙行相杂故亦得其名。于契经中说世欣赞。以一切世间于根本业道多起欣赞。非于业道加行后起。由此缘故。摄诸妙行经论不同。如是名为妙行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妙行。妙行有何义。答可欣赞故名妙。游履所依处故名行可欣赞故名妙者。如有说言。妙妻子。妙衣食。妙人。妙处。妙往来等。游履所依处故名行者。谓即于前三种恶行所依之处。与彼相违起三妙行。复有说者。感乐受果故名为妙。动转捷利故名为行。问于妙行中云何捷利。答行妙行者有如是巧便。虽不希求世间名誉。而为劝他修妙行故。所修妙行皆令他知。故名捷利。复有说者。习近善人能招善趣。故名妙行。复有说者。有三因缘故名妙行。谓善思所思故。善说所说故。善作所作故。善思所思。谓意妙行。善说所说。谓语妙行。善作所作。谓身妙行。复有说者。有三因缘故名妙行。谓善作义故。可欣赞故。决定能感可爱果故。善作义者。行身语意诸善行故名为妙行。可欣赞者。谓行善行守护尸罗。常为诸天大师有智同梵行者共所欣赞。决定能感可爱果者。谓所有身语意妙行。无处无容能感非爱诸果异熟。有处有容能感可爱诸果异熟。集异门论亦作是说。有何因缘名为妙行。谓彼能感可爱可乐适意悦意甚可喜果。此显等流果。复言。能感可爱可乐适意悦意可喜异熟。此显异熟果。

三善根者。谓无贪无瞋无痴善根。云何无贪善根。谓心所法与心相应。是贪对治。是名无贪善根性。云何无瞋善根。谓心所法与心相应。是瞋对治。是名无瞋善根性。云何无痴善根。谓心所法与心相应。是痴对治。是名无痴善根性。此三善根。于一心中具足可得。三不善根。非于一心具足可得。又三善根。具足防卫一切善心。通六识身有漏无漏。三不善根。不能具足防卫一切诸不善心。又三善根。遍与善心相应。三不善根。不遍与不善心相应。又三善根。能遍发起一切善心。三不善根不能遍起一切不善心。如是随转不随转等。皆应广说。是名三善根自性。

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善根。善根有何义。答能生善义是善根义。能养善义。能增善义。能长善义。能益善义。能持善义。能令善法广流布义。是善根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善法因义。是善根义。善法种义。等起善义。能为转因。引诸善义。为随转因生诸善义。摄益一切诸善法义。是善根义。大德说曰。依止此物遍能生长一切善法。能为转因。为随转因。摄益诸善。故名善根。

问若善法因义是善根义者。前生善五蕴。与后一切已生未生善五蕴为因。前生十善业道。与后一切已生未生十善业道为因。前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与后一切已生未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为因。如此则一切善法皆应名善根。如是三种有何殊胜不共因缘立为善根。答此是世尊有余之说。大师观彼所化有情心行愿乐。简略而说。脇尊者曰。唯佛世尊究竟了达诸法性相亦知势用。非余能知。若法有善根相者即便立之。无者不立。尊者妙音亦作是说。大师知此三种善根。如是势用。如是强盛。如是亲近。能与一切善法为因。其余善法无如是事。复有说者。此三善根。于诸善法最为殊胜。以殊胜故立为善根。复有说者。此三善根于诸善法。最为上首前行前导。如最胜军将导一切。如是善根增上力故。能令一切善法增广故。立为善根。复有说者。此三善根。能与一切善法为因为根为眼为集。发起一切善法。障碍一切不善诸法。于善法中最为殊胜。故立为根。复有说者。以三善根能遍发起十善业道。生十善处故立为根。由如是等诸因缘故。于善法聚唯此三种立为善根。已说三妙行三善根自性。今当显示杂无杂相。三妙行三善根。为前摄后后摄前耶。答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身语妙行及善思。由此唯有妙行相。无善根相故。有善根非妙行。谓正见所不摄无痴善根。由此唯有善根相。无妙行相故。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正见。由此具有二种相故。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相谓所名。除前三句名所显义。所余诸法为第四句。谓色蕴中。除诸善色取余色蕴。于行蕴中除三善根及诸善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复次于眼识俱生善法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妙行。谓无痴善根。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如于眼识俱生善品。如是乃至于身识俱生善品亦尔。于正见俱生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妙行者。无也。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正见。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尽智无生智俱生品中。或有妙行非善根。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善根谓善思。有善根非妙行。谓无痴善根。有妙行亦善根。谓无贪无瞋。有非妙行非善根。谓除前相。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二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萨婆多宗五事论

萨婆多宗五事论 大番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于甘州修...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

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阇...

【注音版】不空摩尼供养真言品

不空摩尼供养真言品...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慈悲地藏忏法

慈悲地藏忏法卷上 严净坛场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

在家律要广集

在家律要广集卷第一 明 蕅益沙门 智旭 集 清 (源...

佛说四不可得经

佛说四不可得经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往生净土忏愿仪

往生净土忏愿仪 (沙门遵式辄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卷上 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附北凉录...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做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拜访住持。这位年轻的住持对身旁...

【佛学漫画】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大师虽然距今已有千年的岁月,但他的行止生平与智...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