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十二

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之二

云何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

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三依止愿修。谓由本愿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四依止简择力修。谓由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

依止作意修亦有四种。一依止胜解作意修。谓于一切波罗蜜多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二依止爱味作意修。谓于已得波罗蜜多见胜功德起深爱味。三依止随喜作意修。谓于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所行施等深生随喜。四依止憙乐作意修。谓于自他当来胜品波罗蜜多深生愿乐。

依止意乐修复有六种。谓由无厌意乐。广大意乐。欢喜意乐。恩德意乐。无染意乐。善好意乐故。修诸波罗蜜多。此中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厌意乐者。谓诸菩萨于一有情一刹那顷。假使殑伽沙等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又以殑伽沙等身命布施。如是布施经殑伽沙等大劫。如于一有情所。如是乃至于一切有情界如是施时。皆令彼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得成熟。修行如是差别施时。菩萨意乐由不厌足。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座。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于施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是诸有情施所摄受虽生欢喜犹不能及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观施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己身于彼有恩。由资助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施福。而不希报恩当来果报。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施波罗蜜多时。以所修行广大施聚所得果报。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施波罗蜜多善好意乐。又诸菩萨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无厌意乐者。谓诸菩萨假使经于殑伽沙等生。是一一生殑伽沙等大劫寿量。于此长时诸资生具常所匮乏。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恒在其中行住坐卧。唯能修习一刹那戒波罗蜜多。或乃至慧波罗蜜多如是展转差别修习。所有戒聚乃至慧聚究竟满足。现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于此戒聚乃至慧聚。修习意乐犹不满足。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习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无厌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展转相续无一刹那有退有断。乃至究竟坐菩提座。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广大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于此所摄诸有情所生大欢喜。是诸有情由此所摄虽生欢喜。犹不能及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欢喜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观此所摄一切有情。于我己身有大恩德。不见己身于彼有恩。由资助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恩德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虽于无量诸有情所兴大戒福乃至慧福。而不希报恩当来果报。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无染意乐。又诸菩萨修行如是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时。以所修行广大戒聚乃至慧聚所得果报。施诸有情不自为己。又以此福共诸有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意乐是名菩萨于所修行戒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善好意乐。

依止方便修复有三种。谓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所以者何。由此方便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成满故。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种。谓身自在故。行自在故。说自在故。身自在者。谓诸如来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谓诸如来变化身。由此能示现一切有情一切种同法行故。说自在者。谓能宣说六波罗蜜多一切种差别无有滞碍故。差别云何。谓由十八种任持以显六波罗蜜多差别。何等十八。谓身任持。心任持。善法任持。善任持。菩提任持。悲任持。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圆证任持。善根无尽任持。无厌倦任持。诸所思事成满任持。御众业任持。证入大地任持。引发佛性任持。建立佛事任持。施等六种各三差别。如其次第三三所摄。施三种者。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戒三种者。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三种者。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进三种者。谓被甲精进。方便精进。饶益有情精进。静虑三种者。谓现法乐住静虑。引发神通静虑。饶益有情静虑。慧三种者。谓缘世俗慧。缘胜义慧。缘有情慧。当知财施能任持身。由饮食等诸资生具摄益受者所依身故。无畏施能任持心。安慰他心离忧怖故。如是余句随义应思。下劣心者。谓诸菩萨厌生死苦同二乘心。由安受苦忍所任持故方舍此心。善根无尽者。谓穷生死际恒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乃至于无余涅槃界亦不弃舍。由饶益有情精进所任持故。御众业者。谓依止内证故。教授教诫所化有情。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其解脱。由饶益有情静虑所任持故。证入大地者。谓先信解甚深教法。资粮圆满速能证入初极喜地。由缘世俗慧所任持故。所余易了故不重释。

又差别者。谓施有七种。一根本施。谓种性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依止种性而行施故。二弘誓施。谓发心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依受大愿而行施故。三摄受施。谓自他利行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四无执受施。谓观真实义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以无施者等分别执受故。五无摄受施。谓威德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虽不摄受外资生具。但由虚空藏等三摩地力。举手麾空随欲皆雨珍宝等物。六随所应施。谓成熟位菩萨所有施波罗蜜多。随所化宜而行施故。七广大施。谓最胜菩提位所有施波罗蜜多。以无上故。如施有七种。乃至慧亦尔。随其所应。

摄云何。谓为摄菩萨地故。于中略说施等波罗蜜多。此摄略有四种。一种性摄。谓施波罗蜜多等种性相应随顺知。二发心摄。谓差别发心所摄故。发心有二种。谓无差别差别。无差别者。谓愿我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差别者。谓愿我施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乃至慧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当知此中由差别发心摄诸波罗蜜多。此是彼因故。三自他利摄。谓由施摄故摄受一切富乐自在。是名自利摄。由此施故引摄财物为饶益他。是名他利摄。如是所余摄相随义应知。四胜义摄。此复多种。谓或依法界说。以真如是施等共相故。或依智资粮说。以能成办一切智器故。或依智摄受说。以能成满一切智故。或依知随转说。以五波罗蜜多随慧波罗蜜多转故。或依智相说。以慧波罗蜜多是正智自体故。如是胜义以真如及正智为体故。能摄施等。由此略说。所余摄义如理应思。

所治者。谓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悭悋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为所治。复次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所摄善法彼所对治及所知障。皆是波罗蜜多所治。

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能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更互决择者略有三种。一方便。二差别。三差别显示。方便者。谓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内外一切身财。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罗蜜多。即于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切损害逼迫恼乱他性。是戒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忍受遮碍损害疲倦。是忍波罗蜜多。即于此中数数发起勇励施心。是精进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其心纯善。系心一境不外流散。是静虑波罗蜜多。即于此中善取施行如实因果不取异见。是慧波罗蜜多。如是乃至慧波罗蜜多方便中。随其所应当善建立。由无畏施一切处有施故。

差别者略有四种。一自体差别。二助伴差别。三劝赞差别。四种殖差别。施等波罗蜜多自体差别者。如其次第。以弃舍防护堪耐策勤心住决择为体。助伴差别者。谓施等方便中余波罗蜜多悉皆随转。如前广说。劝赞差别者。谓于施等劝励赞美随喜庆悦。种殖差别者。谓于他相续中建立施等波罗蜜多。此中施波罗蜜多是财施。余五波罗蜜多是无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于他相续中种殖故。差别显示者。谓由一行等差别显示施等波罗蜜多。如有问言。若施波罗蜜多亦戒波罗蜜多耶。设戒波罗蜜多亦施波罗蜜多耶。为答此问应作顺后句。谓所有戒波罗蜜多皆是施波罗蜜多。或有施波罗蜜多非戒波罗蜜多。谓戒波罗蜜多所不摄施波罗蜜多。如是乃至以慧波罗蜜多对施波罗蜜多。皆应作顺后句。余互相望亦如理应思。此中依始业地渐次修者。说后必待前前不待后。是故皆作顺后句。若已串习六种顿修皆互相摄。如菩萨地说。摄善法戒者。谓六波罗蜜多若依纯杂相资助说应作四句。复次诸所有施皆波罗蜜多耶。设波罗蜜多皆是施耶。为答此问应作三句。或有是施非波罗蜜多。谓所行施不回向大菩提。或有亦施亦波罗蜜多。谓所行施等回向大菩提。或有非施非波罗蜜多。谓除上所说法。如是乃至依慧波罗蜜多。一一皆应作四句如理当思。复次一切行施皆能生施波罗蜜多种类福耶。此应作四句。初句。谓所行施不回向大菩提。第二句。谓于施波罗蜜多劝励赞美随喜庆悦。第三句谓所行施回向大菩提。第四句。谓除上尔所相。如是乃至依慧波罗蜜多。各作四句如理应思。

复次何缘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耶。由一切种智性广大甚深故。谓此所得一切种智性果最广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别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

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不生胜解。反怀怖畏耶。由远离法性故。未种善根故。恶友所摄故。法性者。谓菩萨种性是彼自体故。由一分众生无菩萨种性故。心性下劣于广大甚深教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有菩萨种性。而于大菩提未种正愿等诸善根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已种善根。而为诽谤大乘众生。恶友所摄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胜解。而不得出离耶。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深安住自见取者更不进求了义经故。常坚执着如言义者恒坚封执不了义经故。如闻一切法毕竟无自性言故。便拨一切诸法性相皆无所有。如是于余不了义经坚执如言义亦尔。是故虽信大乘而不得出离。以大乘经由种种意说故。依此密意薄伽梵于大法镜经中说如是言。若诸菩萨随言取义。不如正理思择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见。何等名为二十八不正见耶。谓相见。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摄受见。转变见。无罪见。出离见。轻毁见。愤发见。颠倒见。出生见。不立宗见。矫乱见。敬事见。坚固愚痴见。根本见。于见无见见。舍方便见。不出离见。障增益见。生非福见。无功果见。受辱见。诽谤见。不可与言见。广大见。增上慢见。相见者。谓闻大乘经中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言。不善密意但随此言义便生胜解。谓佛所说一切诸法定无自性定无生等。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彼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时。便谤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愚夫于色等相。周遍计度起增益执。谓此是色乃至此是涅槃。此所执义无实无体。唯有名言之所施设。依他起自性者。谓即此色等唯是虚妄分别自体。又因果性或异不异。圆成实自性者。谓一切法真如实性。于此三性起诽谤行。即次三见。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彼如是诽谤一切种一切法时。为欲成立此邪见故。便复摄受少分道理。又于所有开示离言诸法实性了义契经。广设方便皆悉转变令顺己见。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摄受见。转变见。彼又起如是见。若依此见行善不善。定皆无罪无有过失。一切所行皆归妙善。先所积习一切障垢皆得出离。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无罪见。出离见。彼如是执自见已。便于此见相违安立蕴等诸法。声闻藏中妄生轻毁。又于不信如是邪见声闻人等深生憎嫉。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轻毁见。愤发见。彼又随顺自恶邪见。谓我当建立如实空无相无愿。于非彼相起彼相想。而于彼相颠倒建立。又作是思惟。若能悟入如是法性。或令他入一切皆生无量功德。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颠倒见。出生见。若他于彼所起恶见如理诘责。彼于尔时竟不乐欲。建立自宗。反以讥弄妄理诘责于他。如是二种即次二见。谓不立宗见。矫乱见。彼又起如是增上慢。谓若能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恭敬诸佛世尊。如是见者名敬事见。诸有善达无倒法性者。为令舍离彼恶见故。虽以种种真实成立道理方便开悟。坚守愚见曾无舍心。谓唯此真余并邪妄。如是见者名坚固愚痴见。如上所说。诸见所有习气麁重。是名根本见。为欲开示如上所说十七种见诸过失门。复说余见。谓即相见名于见无见见。此实坚执无性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故。即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名舍方便见。由彼诽谤一切法性。于勤精进起无用想故。即摄受见转变见。名不出离见。非方便修学不能证果故。即无罪见出离见。名障增益见。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即轻毁见愤发见。名生非福见。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便能引发大衰损故。即颠倒见出生见名无功果见。由所安立非正法性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即不立宗见矫乱见。名受辱见。非理兴论无宜得胜故。即敬事见名诽谤见。所不应说强增益故。即坚固愚痴见名不可与言见。邪执空者不应与言。徒设多词终无所益故。即根本见名广大见。由此当来诸恶见类转增广故。即上所说二十七见。皆名增上慢见。并能发起虚妄无实增上慢故。此云何知。由彼经中即次后说。如是诸见十七即十。十即十七。二十七即一。一即二十七故。

复次如方广分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此言依何密意说。谓无自然性故。无自体性故。无住自体故。无如愚夫所取相性故。无自然性者。由无自然性故说无自性。不遮待缘性故说无自性。无自体性者。由此自体曾所经有。即此自体不可复有故。说为无性。无住自体者。体虽现在未至坏相次必当灭。体无住义故说无性。无如愚夫所取相性者。如诸愚夫未见谛者。依止名言戏论熏习门。妄取诸法性相远离。如是所取自性故说无性。

复次于遍计所执自性。相无性故。于依他起自性。生无性故。于圆成实自性。胜义无性故。更依异门显无性义故言。复次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自相。自相无故名相无性。相无性故名为无性。依他起自性待众缘故非自然生。无自然生性故名生无性。生无性故名为无性。圆成实自性清净所缘故。于依他起中无遍计所执相所显自体故。胜义为自体故。无性所显故名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故名为无性。由此道理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一切种性相俱无说为无性。

又彼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此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生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如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

复次有四种意趣。由此意趣故。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意趣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众生意乐意趣。平等意趣者。如说我于尔时曾名胜观如来应正等觉。与彼法身无差别故。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别义意趣者。如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如是等言不可如文便取义故。众生意乐意趣者。谓于一善根。或时称赞。为令欢喜勇勐修故。或时毁呰。为遮得少善生喜足故。为贪行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慢行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恒悔恼障修善者。说如是言。于佛菩萨虽行轻毁。然彼众生亦生天趣。为不定种性者。舍离声闻下劣意乐故。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复次有四种秘密。由此秘密故。于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应随决了。何等为四。谓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谓于声闻乘说色等诸法皆有自性。为令无怖畏渐入圣教故。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对治秘密者。谓为调伏诸过失者。如来宣说种种密教。如为对治八种障故说最上乘。何等为八。谓轻佛法懈怠少善生喜足贪慢行恶作不定性差别。广说指事随其所应如四意趣说。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于不坚坚觉深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谓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贞实。二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深住于颠倒者。谓翻常乐我净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深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复次方广分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麁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大法光明。四顺清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能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就佛法身因。如是五种依诸菩萨三种称赞功德说。谓奢摩他称赞功德。毗钵舍那称赞功德。此二俱分称赞功德。奢摩他称赞功德复有二种。一刹那刹那胜进轻安无有间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除一切麁重所依。二胜解谛观一切教法无有差别。同一味故。远离种种蕴界处等诸义相想。得契经等憙乐法乐。毗钵舍那称赞功德亦有二种。一随所择法无有间缺。不忘失故。由忆念门于无量无分别相契经等法。以慧照了二转依前所有色像无分别无加行相恒现在前。第五一种。是此二俱分称赞功德法身者。谓所知障永断转依所摄。此于第十地名圆满。于如来地名成就。为令法身速得圆满成就故。引殖转上转胜等流习气故名摄受。彼因如是五种。即显五修能得五果。何等为五。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

问声闻藏法菩萨藏法等从法身所流。何故众生以香鬘等供养菩萨藏法。便生广大无边福聚。非声闻藏法耶。答以菩萨藏法是一切众生利益安乐所依处故。能建大义故。无上无量大功德聚所生处故。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十二

 

上篇: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下篇:六门教授习定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瑜伽部目录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究竟一乘宝性论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 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 教化...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卷上 阿僧伽作 后魏世佛陀扇多于洛阳译 大乘...

中边分别论

中边分别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相品第...

取因假设论

取因假设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

【注音版】十二佛名神咒

十二佛名神咒...

【注音版】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一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佛说内藏百宝经

佛说内藏百宝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在罗阅祇耆...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僧祐录云关中异经今附秦录 闻如是...

【注音版】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失译人名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

吃素即是放生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傻瓜与聪明人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每个人都应要有惜福的心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问题

某个清晨,当佛陀正与弟子齐聚一堂时,一名男子前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