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义记

光宅寺释法云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法华经义疏序

钦惟我朝肇自八聪王子,而圣君贤臣靡不世遵,崇于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绀字眩耀于方舆,圆颅畦服栖止于林薮,贝叶琅函綫华琪轴,藏诸名山、充溢于轮栋,三宝备着既旧矣。予忝预僧数,自少遍历禅丛、染指教海,都以南京以北,久游诸家之讲坛。每览朽简逸编于蠧鱼之遗,虽暑之流金、寒之折胶,孳孳焉誊摹之,遂致蔚然填箧稇载而旋,盖傚慧布得之勤耳。饭坞灵讲主,学富才迈、伦辈罕及,顷阐畅《法华文句》于台麓,仍日抉剔开显权实立阴观妄,蛣蜣性恶即具三千之妙髓,俾听者想味于甘露醍醐。讲演之暇,适顾余曰:「昔者姚秦什公亲翻《妙经》于震旦,上足僧融创开九辙,睿、生等林立诸曹相继而有着作。在齐之时,刘虬居士共十名僧务,捃舆师之异言,撰为《注法华》。逮乎梁初光宅法师,师受中兴,独为雄匠,尝讲《法华》,屡感天雨华之徵,又谓灯明佛之所曾诵兹典。方策所详,不亦诬矣。第恨其所注《疏记》厄之当时,漫弗复存。唐宋而降,丰闻硕学皆不及睹,而幸独此方存焉。敢请以其所褚刊行于世,克寿其传,庶几使后乎千百世之人,赖之遡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轧。此岂细故也哉!」予欣然叹曰:「韪哉主言!夫天台之道,迨至荆溪克任荷负,尤加光显。窃阅其笺释于玄文,台家宗体一翕一张,靡不昂然精覈震发。然至析丹丘[(爽-(爻*爻)+(目*目))*斗]酌于光宅,锄剗乎玄论之意,令人嘅焉不能无议。盖不窥二书故也。其嘉祥《玄论》已行于世,此疏尚未及翻刻,予亦甚歉于衷。以谊不忍辞,丞欲镂梓以公同好。」

或谓:「古之消释此经,南二而北七,各以长相当,莫之适从矣。惟我天台,奏师子絃、投师子乳,其说超绝,宜废古今。犹若龙烛之于萤爝,照曜虽多隐而弗见。尝谓的倾光宅,余则自溃。以此观之,区区亡编之传,足以弥缝,何阙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认荆山之璞,奚覩赤水之珠,虽谕斤运之巧妙,而不喻垩质之尤难也。况圣慈纯化,或贬或褒、或搥或砧,总在成于器、不在乎迹。不师其迹,善学下慧者也。若徒有优于迹而弱于实,锢诸古而牖于今,犹迂辙以即涂、胶舟而求济。此非特疏乎光宅,寔亦不肖于天台者也。且又近代叨袭翏翏苟简之弊,援以屑屑臆凿之见,而日趋非、日趋虚,言如近而弥远,理似邃而愈浅。呜呼!际之末运,尽力其间而不相逮者,其能莫愧于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数思砭今而复古也。」不以人废言,则予可无虑矣夫!予可无虑矣夫!

 旹

元禄岁在丙子孟春日浪华后学濬凤潭槃谈谨叙

法华义记卷第一

光宅寺释法云撰

释迦如来初应此土,乃欲觉悟长迷远同极圣,但以众生宿殖善微、过去因弱,致使五浊障于大机,六蔽掩其慧眼;又嶮难长远生死无际,是故不可顿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诣鹿苑,开三乘异因,指别为趣果。如是荏苒,至于《大品》明教度人,《菴罗》说法弘道,经年历岁,犹明异因别果长养物机。于是八部四众积年覩圣、曩日修福,遂令五浊障轻大乘机动,至今王城始称如来出世之大意,破三乘定执之心,阐扬莫二之教、同归之理。于时且废权于往日,谈实于当今,明因则收罗万善以为一因,语果则复倍上数以为极果。

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绝麁之奇,语法则因果双谈。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为因,感有为、无为二种之果。若论无为果,只断分段结使,三界报亡为之果。初言八十、后言七百阿僧祇住世,以己所得传化未闻,小小益物作有为果用。然此因、此果未尽为极之美,称之曰麁。今日明因,总括万善为同归之路,将三乘行人度五百嶮难,遂到宝所,亦有二种果。断绝三界内外两因,灭除此彼二报,无为果极。有为果用者,种智一朗佛果齐明,理而推之,于时则应入无余涅槃至寂然之地。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无穷,近藉神通之力、远由大众万行之感,遂能延金刚心留住于世,寿命无穷益物无崖,故能常应在三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内,使见色闻声之徒生莫二之大福,是则因绝众麁之名,果极唯精之极,是故因果两法俱称为妙法。

「莲华」者,外譬一物必花实俱有,若谈莲家之花则如果家之因,若语花家之莲则如因家之果,是故此经家要双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譬受名,故云莲花。

「经」者,盖是佛教之通名、圣语之别号。然经之为义,本训常训法。常是不坏之称,法是可轨为目。欲明诠之教不可移易,先圣后圣不能改其长度,天魔外道不可爼坏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称为常。从之者则离恶行善、出凡登圣,故称为法也。然经中正明因辨果,但因果两法喻若莲花,今举所明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莲花经也。

次辨广释。前叙大意竟,次更细解。何者?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对昔为论,昔日因果俱麁,今日因果俱妙也。先明两因,后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称妙备有三义,昔日称麁亦备三义。言今日备三义者,一明今日因体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体短故称麁。二者明今日因义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义狭故称麁。三者明今日因用胜故称妙,即对昔日因用劣故称麁。所言今日体长昔日因体短者,昔日止修三界治道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当昔日之时,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也。今日长者,纵论自发心以上迄金刚以还,三界内外治道,一切万善以为因体,此则今长故妙、昔短故麁。复言广狭相对者,昔止言偏行六度不及其余诸行,此则是狭义也。今日明因横论,是善遍行逢福尽修,此是广义。今广称妙,昔狭称麁。第三言用有胜劣相对义者,但烦恼有二种:一是四住地烦恼,二是无明住地烦恼。但昔日因力止断四住烦恼,不及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劣之义也。今日非唯止断四住烦恼,亦断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胜之义也。是故今昔两因麁妙如此也。

今果对昔果亦各有三义。今果有三义者:一明今日果体长,即对昔日果体短。第二义言今日果义广,即对昔日果义狭。第三义言今日果用胜,即对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果体长者,但昔言果止言寿命八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寿命长远复倍为数,是故下经文言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国土墨点取为喻,言寿命复过于此,但昔日无有如此之寿。然罗汉、辟支不无边际智所延之寿,然终自无有长远之期,是故以今日长远之果对昔日短促之寿,昔麁今妙其义如此。第二言广狭相对,但昔无为果不足,只有断分段生死无为而已,今日断两种生死故,无为为具足也。昔日有为果体有功德智慧,然功德未圆、智慧未备,唯照有量圣谛不照无量圣谛,亦可唯照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尽无生智为体义狭。功德未圆者,但慈悲三界内众生不及三界外众生,故称未圆也。今日明有为果智照八谛,复照一因一果功德,为论慈悲于内外众生,故功德智慧圆而且备。然今广故妙、昔狭故麁。第三明果用胜劣相对者,然此果更无别用,祇是殊形万象神通益物,下文言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非唯止在灵鹫益物,亦复分身十方度人,见形者三毒灭,闻声者四倒除。但昔日之果不无小小说法,然不足是语,是故以今日神通无方益物之用胜,对昔日之用劣,昔劣今胜,劣者为麁、胜者称妙,二名相待其意如此。

又复作一种解,因果各判为三。言因三者:一者体广、二者位长、三者用高。体广者,收罗五乘诸善为因,体得言广也。位长者,今日明因位从发心以上极至金刚,治五百由旬嶮恶道,故言位长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因所感之果,果出于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为用,所感已高,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备三义者:一者体广、二者用长、三者位高。所以言体广者,此有二义:一者功德圆,昔日不导一切众生成佛,则慈悲功德不满,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称广也。五乘诸善相与成佛,果上更有五乘习果之义,故称广也。智慧亦广,今日更有照一乘因果之智,故称广也。二用长者,果以何为用?正以化物为其用。所以住世至无量劫者,据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长也。位高者,今此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称位高也。回换之意,谛思可得。

就此经所明长寿之义,但昔七百阿僧祇为短,今复倍,称位长。然今者更无别长,只续昔七百阿僧祇为长。如柱长五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覩三丈为短,又出二丈则有长义,但无别有长,正以今二丈续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寿命亦尔,昔七百为短,今复倍为长,但无别长续短成长,无异三丈是短是麁,今日复倍是长是妙也。此是无别长义家义。

今明因三义,竝是显一句中,不在开三句中;明果三义,竝是显远句中,不在开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轨则故名法,法名自体,明所妙之法各有体。然法语通漫无的因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为体,故借莲花为喻。

经者,训法训常为义也。若具存胡本,应言萨达摩分陀利修多罗。外国云萨,此方言妙;天竺云达摩,此翻为法;胡云分陀利,此方云莲花;外国云修多罗,此方对经。今具存此土之音,故言妙法莲花经也。所以知妙名翻萨者只是善,然恶既是麁鄙之法,善即是精妙可珍,如赞咏唱萨,则是唱善,善即是妙。复言法翻达摩者,此则与三宝义中法宝相会,外国云达摩,此方言法宝也。《大智论》云:「外国云分陀利,此间言莲花也。」修多罗既是外国语,然经出之时,翻译之始,仍用经字代修多罗。然经既训法训常,是故《大智论》解修多罗备有五义:一出生、二微妙发、三涌泉、四绳墨、五花鬘也。五义之中有涌泉、绳墨,今取二义与法常相符。何者?涌泉无穷,此与常义相会;绳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轨可则,此与法义相符。曲解经字,如《大涅槃义记》所述也。

若汎论众经标题差别不同,略述所见可有五种。何者?一者单法标经;二者单人标经;三者人、法两标;四者但譬标经;五者法、譬双举。单法者,则是大般涅槃者圆极佛果之法,故知单以果法标经名也。人标经者,则是《四天王经》、《树提伽经》也。人、法两存者,即是《维摩》、《胜鬘经》也。但譬标经者,即是《成实》所云《斧柯喻经》也。法、譬双举者,即是此《法华经》,上出妙法,下出莲花为譬,缘此得双显因果之义。夫水陆所生类杂无限,今的取水生莲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则已,有则花实必俱,用此俱义譬此经因果双说也。

寻诸经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为宗,二者以果为宗,三者以因果为宗也。以何故者?如《胜鬘》、《圆经》单以因为宗,语万善之因,明同归之路,括五乘皆无异路。又有单果为宗者,即是大小两本,是故首称涅槃。涅槃之号是极果总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则以因果为宗,自〈安乐〉之前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踊出〉之后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夫欲识经旨归,唯应谛思经题,是故《胜鬘经》昔呼目一乘极教,经初标宗矣。今此经首题称言妙法,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莲花为譬,双显因果二理也。然《胜鬘》虽明一体三宝,此则为因,故明果下唯结言说入一乘,不结一体三宝,此则单以因为宗。然《涅槃经》亦言护法得金刚之身,不杀感长灵之报,双明缘、正两因,具述佛果之业,此亦为果故明因,终不以因为宗,是故开宗之始、辨义之初,仍言礼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此经明因之处亦有果义,即言开佛知见;辨果之中亦有因义,即言久修业所得。前则为因故明果,后即为果故明因,故知因果双说是经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师今述而不作也。

寻诸经品目,皆非佛语。何以故?然但佛说法时直尔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妙响说法度人,乃至无有文字纸墨,况复诸品。但随根性有五时差别,于时时众如说修行,但阿难比丘曩劫怀愿亲承金口,佛灭度后仍採拾三藏具述五时,致有书写纸墨卷盈世界,欲令后代时人虽复不覩真容、亲听金口,览卷寻文彻见始终说法大意,故作诸经品目。故知皆是出经者制,亦可密承圣旨述而不作。照然品义,只以类例不同所明各异之义也。

今一家所习,言经无大小例为三段。三段者:第一詺为序也,第二称为正说,第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开科段,第一开作三段自有三阶,初释名义序,以缘由为义,为正说作诠序也。正说者,正明一经大意蕴在其中,显同归之因、明长寿之报也。流是行为义,借譬为名。通是无壅塞为义也。三段名义如此。三段文句起尽处者,初〈序品〉一品则是序段,第二从〈方便品〉以下,讫〈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十四品半经,是经之正说,因果两法显此文中也。第三流通者,〈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说偈后长行初,言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当知以为深信解相以下尽经,凡有十一品半经,皆是流通付嘱。

次明相生,夫圣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三种说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着意深,三毒自缠、五尘为累,是故将明妙理之前,先现殊常之相。时众既眼见异相、耳闻异声,开动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至「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缘是义故,时众相与,欣心澍仰,冀闻妙说。是故第二,如来从三昧中起,仍告八部大众,明同归妙因、辨长寿极果,说法度人随根授道,会前三乘归同一路,随器大小皆得利益。第三,流通说者,于时乃应息八音之教、罢化人之方,但自如来大悲之意不限、度人心无穷,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远播未闻,千载不绝,且又欲示圣人善始全终,是故有此第三流通说也。然则三段名义如前,起尽如次,相生意致如后也。

次第二重,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开为二。序中二者,第一,从「如是我闻」讫「退坐一面」以来,詺为通序,正明众经通有,称通序也。第二,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尽品,詺为别序,正言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也。故如欲说《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动地以为别序;欲说《胜鬘》,父母送书以为别序;欲说《维摩》,长者献盖为别序。此经天雨四华、地六种动为别序也。然通序亦名证信序,明佛法理同;别序亦名开发序,明此经意异也。正宗中有两段者,但此经只以因果为宗,是故第一〈方便品〉以下,尽〈安乐行品〉有十二品经,正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譬莲家之花也。第二从〈踊出品〉以下,竟〈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两品半经,詺为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喻若花家之莲。前辨因义,后明果宗,然则因果双说,经之正体也。第三流通中有两段者,第一从弥勒说偈后长行言「佛告弥勒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以下,竟〈妙庄严王品〉,有十二品半经,詺为化他流通。明此一段高行菩萨非唯自能受持读诵,复能传授未闻,是故《维摩经》言:「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第二〈普贤劝发品〉一品,詺为自行流通。所以尔者,前药王、妙音等诸大菩萨苦行通经,皆亡身济物没命度人,但始行菩萨未全能尔,便于通经之道生退没之心,是故如来劝人言,若使不能丧身护法弘经化他者,亦可自能受持读诵,自受持读诵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读诵者,经于此人则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读诵,经于此人得流,即是通也。

次第三重开科段者,减一明义。通别两序各开为五,明因辨果。二正说中各开为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开为三也。

通序五者:第一如是,第二我闻,第三一时,第四出说经住处,第五从与大比丘众讫退坐一面,列同闻众也。别序五者:第一众集序,第二瑞相序,第三疑念序,第四发问序,第五答问序也。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讫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第一,詺为众集序也。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讫「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詺为瑞相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下讫「今当问谁」,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为发问序也。从「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尽品,是第五,詺为答问序也。

今第三重料简,若直对正说明此五序相生者,只由尔许徒众天龙八部聚集,然后得说此经,即是待伴漏尽,是故众名为序也。由先现瑞相然后得说此经,瑞相即成序也。由时众怀疑抱念然后得说此经,疑念即成序也。由有发问故然后得说此经,发问称序也。由有答问故然后得说此经,答问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现有端相,正由大众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怀疑抱念由见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发问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问者由发问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义。何者?如来所以从三昧起说此经者,由文殊师利答弥勒问,仰测如来心应说《法华》,故正说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问者,由弥勒发问故;弥勒所以发问者,由大众有疑念故;又大众所以有疑念者,由覩瑞相故;又如来所以现此瑞相者,由大众聚集故也。

正说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也。从〈方便品〉初,讫「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以来,是第一,詺为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所以尔者,但三乘行人执昔日三乘方便教,铿然言尔,谓三家所行其道必别,忽闻如来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日言理极于此,今日更有真实可说,是故执三情动、疑一意生也。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以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以来,是第二,詺为大众怀疑致请。是则执情既动有可除之义,疑心既生堪为入道,是故论云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经》云:「宁堕疑中莫入见丛」也。然则执动生疑、请情又至,是故从「尔时佛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以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然则时众相与解无三之理、信同归之义,于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从〈法师品〉、〈见宝塔品〉、〈持品〉、〈安乐行品〉,有四品经,是第四,詺为别流通开三显一,是别流通开三显一因义也。

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别序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三怀疑致请,第四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从〈踊出品〉初,讫「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四行偈以来,是第一,詺为别序开近显远,即是别叙寿量之义也。「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下,竟「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以来,是第二,詺为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所以尔者,如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如来自言寿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踊出菩萨皆久殖德本积行深远,非始发心人,而佛自言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若实寿八十、七百者,云何言久远教化是等人?是明执八十、七百之情动,疑长远寿之意生也。从「尔时弥勒菩萨等心怀疑惑怪未曾有」尽〈踊出品〉,是第三,詺为怀疑致请也。从〈寿量品〉初下入〈分别功德品〉中尽是弥勒说偈讫佛长行以来,一品半经,是第四,明如来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

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同一异。何者?果中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因中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此一同也。果中第三时众怀疑致请,因中第二舍利弗等怀疑致请,此二同也。果中第四广说开近显远断疑生信,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此三同也。盖是三段名同、三段意异也。一异者,果中有别序、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因中有别流通,是一异也。

今明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者,此同是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无别序者,此去通序近,不假立别序也。果中无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近,不假立别流通也。复言因有别流通、果中有别序者,此同是远也。今明因中有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远,是故立别流通。明果中有别序者,此去通序远,是故立别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偈后长行初「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经,〈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品〉,凡有三品半经,先明弘经益物者勳重报深,命觅弘经之人。第二从〈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踊出菩萨堪弘经者,受命流通也。第三从〈神力品〉中「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大众前现大神力」以下半品,〈嘱累品〉、〈药王菩萨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品〉,凡六品半经,正明如来以经付嘱也。

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经家先明普贤菩萨为劝发,故从东方来此土也。第二,从「白言」以下,正明普贤菩萨与佛问答,缘是得劝发时众四种闻经因缘,生受持之意也。第三,从「说是普贤菩萨劝发品时」尽经,广明时众闻法得益多少,结成自行之义也。

问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别序。何以知然?故如王城之处得说此经、不得说《涅槃经》,[牛*句]尸城处得说《涅槃》、不闻说《法华》,如此流例,处所各别事义不同,岂非别序?」解释者言:「不无此义。今所论者,诸经明住处,相与为证我闻不谬,故成通叙。言不无此义者,故如诸经同闻人,使有两义,有通序义,是故通序中有。又有别序义,下别序中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四众即是前同闻人。又如《涅槃经》中通序中与八十亿比丘俱,下别序又言时八十亿比丘俱,彼此两经前出为证一时,后出为正说作序也。」

难者言:「通中有五序,证信义同,故称通序。别中有五序,望正说义等,亦是通序。二义既齐,亦可前称别序,后称通序。」解者言:「前证五义同更无别,后望正说更有别意。何者?此经五别为因果作序,大经五别为常住为序,意致不同义则显然。」

今言「如是」者,此是通序之第一也。有人解言:「文则称如,理则称是。」又有人言:「如明无异,是辨无非也。」今一家所习,言如是两字更无别意,正为总举一部经为我闻作诠叙,言如是一部经,我佛边闻也。

「我闻」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难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华经》我从佛边闻,非我自造。所以尔者,但佛在世时开教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执取斜见不信受者,况如来我灭后人情浇伪率易可化?然阿难实处亦可已成种觉,借其学位无谢法王,今据迹谈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学人等是小乘,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难是初果须陀洹位,忽登法座有所宣说,抚臆论心未易可信,但不达之徒多以小废道,如来既悬见末代有必然之事,是故诫勅阿难出经之时先白四众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非自造,于时四众既意重如来心尊至极,闻传佛语信受无疑,是故《维摩经》言「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师习不同意致如此也。

「一时」者,此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难佛语可传之意不虚。此经既是如来应机适会之教,云何秘而不传?夫涉言化物凡有两种:一、不见根性盲心说法,二、审见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见根性而说法者,凡有三种:一者、闇会前人根性,此则益而不损;二者、不称所宜,此则损而不益;三者、承平不益不损也。见根性中乃有差降,今论极照,莫过如来说法唯益不损,是故可传。今言一时,正明此教与机同会无差,故如此人且时堪闻三段,如来即于且为说三段。四谛亦然,但不见机者有逗机之过、有后机之失,如来无有逗机之过、后机之失,故称一时也。

「佛住王舍城」,此下是第四,出说经之处,此住处即证成我闻,汝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若使审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可得信受;若不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云何可信?是故出闻经之处,证我闻不谬也。今就此出说经之处自有二阶:一广、二狭。王舍城是广也。然外国之法,国若大者,别有国名,国若小者,从城立号,但王城因缘从来旧闻不假记也。「耆阇崛山中」,此是第二阶的出住处。然王城处凡有五山,未知如来的在何山?今的明佛在耆阇崛山中说《法华经》。外国言耆阇崛山,此方言灵鹫,言此山中往古诸人服药学道成仙,又山顶有似鹫鸟,故言灵鹫山也。

「与大比丘众」此下讫「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闻众证成一时。前言应机之教不可不传,今未知与谁根性相应?今出此徒众,明与此万二千人根性相应,乃至天龙八部相应也。

难者言:「何故不证成如是耶?」解言:「如是两字止为总举一部经,更无余意,不假证也。」

今就此同闻众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声闻众;第二从「菩萨摩诃萨」以下,即列菩萨众也;第三从「尔时释提桓因下」讫退坐一面,列凡夫众也。但众来之始未必如此,黑白前后无的次第,盖是出经者比次前后令条然可视。又欲分别高下目铭凡圣,致使有此次第也。

又意致寻求则有事有理。所言事者,声闻常在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于游方益物,唯护戒清净形迹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亲密之怀。菩萨既以慈悲为先,荷护度人为誓,无方利物化他为务,不得常在佛侧旦夕侍觐,形迹交疎,于中而列也。凡夫进则不及菩萨,退则有谢声闻,唯以五尘自[牛*句]受爱染为累,是故经家贬其凡猥,在后而列也。理者,声闻背生死苦、乐涅槃乐,凡夫乐生死苦、背涅槃乐,是故声闻在前凡夫在后。何以知然?声闻之人为三毒所恼、八苦所煎,是故弃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之乐;凡夫爱着有为、憎坏无为;菩萨则两舍居空,虽乐涅槃,不同声闻畏生死苦自求涅槃,虽乐生死,不等凡夫有爱着之心,但为求化他常求利物。是故《维摩经》言:「不舍有为,不住无为」,此之谓也。二意如此,三众可见。

今且就列声闻众中自有两段:第一、意学无学二千人以来,先列声闻比丘众僧也。第二、从「摩诃波阇波提」下竟「耶输陀罗」,此则列声闻比丘尼众也。所以有此两段者,为欲取男女尊卑两别也。又就僧尼两众之中,各有二段。僧众二者,第一、「与大比丘众」下竟「大阿罗汉」,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然?此一万二千比丘常随如来处处说法,天上人间殊方异国远近知闻,詺为有名闻众也。第二、从「复有学无学二千人」以下,詺为小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不尽为远近知识也。尼众亦然,至时当道。

今且就初众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谈人类、第二称众数、第三明阶位位登无学、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释疑结句也。今言「与大比丘众」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夫之类也。

问者言:「何故不得罗汉是类、比丘是位耶?」解释者言:「所言位者,本据得果报处,今云罗汉,此则位居极果。何异初地二地之位?但菩萨心行长广唯製因位,声闻情意狭劣唯製果位,此处为异也。」

难者又云:「今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云:「不无此义,但此处义隐。今就出家众中明其有类有位,何异俗间仕官之人亦有类有位耶?比丘是天竺语,此间无的名翻译,古旧相传,皆以三德释之。若使备此三德乃称比丘。何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恶、三者乞士也。魔罗是外国语,此方言杀者,若通途为论,一切恶知识尽皆是魔,今的明者据第六天魔。然第六天魔未必常尔,但偶于释迦一化不信正道。今一人出家魔宫振动,所以尔者,此人发意踰越生死永弃五尘出魔境界,非止灭魔一人,然此人复有一灯之化,是故魔宫振动、六师慴怖也。第二破恶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口七支诸恶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使诸恶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终日自营,非唯增长贪爱故,亦妨乱行道。虽然本出家之意以身许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喰,复应将护身命行道进德,不可空弃一身徒劳剪落,应须携盋到家资身行道,是故净乞自活表示清素。又此三德次第相成。」

问:「此人何故犹能怖魔,余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烦恼恶故。」

复问:「此人何故能破烦恼恶?」「只由净乞自活也。」

「万二千人俱」,此是第二,称其数也。

「皆是阿罗汉」,此是第三,明此一万二千人阶位,位登无学也。罗汉亦是天竺正音,于此亦无的翻译,相传旧解亦以三德释之,备此三德乃称罗汉。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杀贼、第三言应供也。若使此人后犹生三界流转六道者,非谓罗汉。今明罗汉之人,一殂之后不复受生,既断绝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之谓也。第二言杀贼者,贼之为用,能夺人财宝、伤人身命。今明九十八使烦恼诸贼,无过瞋恚断人慧命,是故《遗教经》言:「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明诸罗汉,结贼已亡,功德不失,慧命长存,是故《维摩经》云:「行罗汉慈破结贼故」。第三应供者,此人智断既圆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收之实,是故下经文言:「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一切皆受人天供养」。又此三德亦得相成。只问此人死后何故不生?正由杀烦恼贼。又问此人何故能杀烦恼贼?由有应供之德故。亦有倒相生义,那得有此应供之德?只由杀烦恼贼故。云何得知杀烦恼贼?此人死后不复受生也。

今将比丘三德来成罗汉三德,用罗汉三义呼比丘三义。何者?比丘怖魔之德以成罗汉不生之德,比丘破恶之德以成罗汉杀贼之德,比丘乞士之德以成罗汉应供之德。出家之始詺为怖魔者,为令终成不生之德,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德者,虽有怖魔之名,无有怖魔之实;若使在始有怖魔之名,终成不生之德者,真是怖魔也。破恶之德又成杀贼者,故如临阵执刃能令前阵星散者,此则破而非杀。若使执刃能入阵,能令当却无遗亡头失首者,乃称杀贼。然九十八使有根本、枝条,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枝条,终则永断根本,可谓真杀贼也。乞士之名成应供者,在始虽复到家至户净乞活命,然未尽活命之方,终则端坐侍至事同化他,是故如来立比丘三义,令终成罗汉三德。名不徒设,意致如此也。

「诸漏已尽」,此下是第四叹德,凡有五句,詺为依位叹德。初言「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两句叹罗汉不生之德。根本无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业及润生,明诸阿罗汉业及烦恼生因既尽,故言不生也。「逮得己利」,此一句即叹罗汉应供之德,明诸罗汉智断既圆堪受物供应养,即是己利也。「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此两句即叹罗汉杀贼之德。尽诸有结,此句正叹杀贼。「心得自在」,此句结成。欲明诸结尽时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时诸结尽,其无前后而义有始终,只得言诸结尽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诸结尽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虽有一万二千罗汉,今略列二十二。

又「阿若憍陈如」者,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詺为无智。憍陈如是外国姓,此方无翻。所以尔者,佛未出时此人是外道,唯计有为病,如来出世知其根熟,为说无生空理,后得罗汉。明此人从无生空理生智,故言无智憍陈如也。

「摩诃迦叶」者,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不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

「优楼频螺迦叶」,此下三人皆是兄弟,领五百徒众各在一处,迦叶犹是姓也。

「优楼频螺」者,是外国音,此间翻为木蓏林。明此人昔领徒众住在木蓏林中,今因本住处为名也。

「伽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众住在伽耶城中,如来往化即舍邪徒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为名也。

「那提迦叶」,迦叶犹是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众住在那提河边,值佛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为名也。

「舍利弗」者,亦是外国音,舍利言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后得罗汉,其人聪明第一也。

「大目揵连」者,亦是外国姓,此方无翻,字[牛*句]律陀,是树神名也。其母无儿,恒祠树神乞子。后得子时,其不达业行,谓言树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谓[牛*句]律陀也。既值如来得阿罗汉果,其人神通第一。又与舍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报语也。「摩诃迦旃延」者,摩诃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罗汉,其人论义第一也。

「阿[少/兔]楼驮」者,亦是外国音,此间翻者,阿之言无,[菟-?+?]楼驮言贫,谓无贫比丘。此罗汉乃非多积财宝,但凡所至处衣服饮食触事胜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广行布施给救贫穷,今余报未尽称无贫。

「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

「憍梵波提」者,外国名,此间言牛呞比丘。此人虽得罗汉,犹有二事似牛: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脚迹似牛蹄,常被诸比丘诸讥咲,如来神力接置梵宫,然诸天不咲,故接置天宫,仍说往缘,谓此人昔日五百世常作牛王,是故《无量寿经》言「尊者牛王」,即其人也。

「离波多」者,此间言星宿比丘,其母无儿,恒拜求星神,后得有子,既不达业行,谓为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

「毕陵伽波蹉」者,亦是外国语,此间言余习比丘,骂恒水神事也。诸比丘问佛,佛说因缘,谓昔五百世中,常作狱卒,既得罗汉犹有余习也。

「薄[牛*句]罗」者,此间翻言善容比丘,能举动容仪可观也;又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报也。

「摩诃[牛*句]絺罗」者,此间翻言摩诃谓大也,絺[牛*句]罗言膝,谓大膝比丘,即是长爪梵志,是人舍利弗舅也。

「难陀」者,译为欢喜,明其人过去世中常行忍辱,今身见者皆生欢喜,又即是佛弟也。

「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妇名孙陀利,今举其妇标之,令知是小弟也。其人虽得罗汉但余习未尽,于祇陀林中常行不等之心,现在作羯磨师,过去有分鱼等事也。

「富楼那」者,姓弥多罗尼子者,此翻为满愿子也。是故《无量寿》言「尊者满愿子」,即其人也。

「须菩提」者,译为善吉,明其人有德,常以吉事利人。所以尔者,此人昔于福田所生嫌嫉之心,仍流转地狱无穷受苦,今者立誓,誓不恼他,是故《涅槃经》云:「若有众生嫌我坐者,我当终身立不移处,行卧亦尔」,誓有所为作于物为吉也。

「阿难」者,译为无染,其人形容可爱,常随如来人中天上,瞻五尘之色、见可爱之境,常求利物,无有爱染之心,又得须陀洹果,总持第一也。

「罗睺罗」者,译为障,由塞鼠穴因缘,六年处胎,因此名为覆障比丘,亦得须陀洹果也。

「如是众所知识」,此下第六段,释疑总结。

时众疑言:「万二千人中,唯有一万一千九百九十八人是阿罗汉,阿难与罗睺罗此二人,自是须陀洹学人之类,今何故与无学人同耶?」解言:「此二人虽是学人,然为大众亦知识,是故类入有名闻中与大大阿罗汉等。」

问者又言:「颇有小阿罗汉,故今言大阿罗汉耶?」解言:「罗汉位齐,实无大小,今形七种学人詺为大也。」

问者又言:「七种学人不名罗汉,何所形耶?」解言:「圣人立名有通有别,别则不尔,通则皆然,何异须陀洹人亦名为学。」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僧众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为少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也。就此众中,准前亦应有六义,但前众既已备明六段,今此众中唯有两段:第一、言学无学,即是谈其阶位,但出二种,初言学即是七种学人也,次言无学即罗汉无学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谈其数也。

「摩诃波阇」,出家声闻众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列尼众,亦证同闻也。又言尼众亦有二种:初有名闻,后是有小名闻。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之?备二义故。一、在家为论,即是佛姨母,为如来所尊。二、就法义,盖是女人中出家先首,为大众知识,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输陀罗比丘尼」,此詺为小名闻众。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者、在俗时不为如来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人出家复晚,不尽远近知闻,形前尼众呼为小名闻也。各有三义,今就有名闻众中有三义者,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此是出其名也。摩诃言大也。波阇波提言爱道,谓大爱道也。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谈其人类,明其出家女人类也。「与眷属六千人俱」,此是第三,叙其眷属少多也。

「罗睺罗母」,此下是第二少名闻尼众。亦有三义,初言「耶输陀罗」,此则出其名也。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类也。第三言「与眷属俱」,此即明眷属多少也。

「菩萨摩诃萨」,此下是第二列菩萨众。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此众中亦有六段:第一谈其人类也,第二叙其数,第三明其阶位,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先谈其人类是大乘人类也。若具存外国名,应云摩诃菩提萨埵。译摩诃言大,菩提称道,萨埵云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称大道心人,必有二义:一长二广。远求佛果不中途取证,此心曰长;发意兼济,此心称广。然二乘不逮,贬其狭短有谢菩萨也。

「八万人」,此是第二叙其数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此是第三谈其阶位。但此中所谈,据八地已上,明此诸菩萨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种: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还轻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恶友时能断善根退入恶流,故称位退也。第二、从七心以上讫六地以还,詺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为念退,正明二谛之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义。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历劫不杇,是习因之义不亡,招乐之义不失,应非是退;但六心以还,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复有三种退义,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还,亦有不退之义,位登信首五根不复流转,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还,心会无相之境、意入二谛之中,是故《维摩经》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虽不退犹有两退之义:一明入忍之行相似无漏无得而失,二明二谛之念不恒现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萨位登初忍实无退失,入忍诸行兴心即得,但杂相烦恼未尽,犹有出入观异,致令二谛明解不恒现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萨永绝下地三种退义,位登法流长不出观,念念皆明,岂有念退?所以尔者,有其二义:一明位登此地不复进退学,二明枝恶未尽唯断根本也。所以言于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诸菩萨于无上正遍知因中不复退转也。

「皆得陀罗尼」,此下是第四叹德段也。凡有十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为两双。何者?初有三句叹德;第二从「供养无量」下有三句,詺为叹行;第三从「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为叹体;第四从「名称普闻」以下有两句,詺为叹名也。所以为两双者,前二是德行,后二是体名。所以先叹德行后叹体名者,夫言体名则善恶通有、凡圣皆然,如来有体阐提不无,若言佛最善人便有体者,则阐提极恶应无有体,而今佛与阐提皆有体者,故知好恶不在体也。名亦如此,如来妙响流播共闻,阐提恶名天下皆知,故名体通漫凡圣皆有也。欲验真伪未若有德有行,是故先叹德行后及体名。

问者言:「等是先叹,何故先叹其德后叹行耶?」解言:「为二义:一言德据其果、行据因;二者言德据现在为用、行据往日修习。果与现在二义相会,因与往日二义相符,是故先叹其德后叹行也。」

问者言:「体名云何?」解言:「亦有内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体,然后有胜名外闻,是故先叹其体后叹名也。」

又就此四段叹中各开为二。叹德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此两句先叹内德,后一句名为外化。「陀罗尼」是外国语,此间译为总持,十方诸佛所说妙法皆能总持也。「乐说辩才」者,有人解言是外化德,正言乐为人说也。今一家所习犹是内德。何以知然?有二义故,一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辩是智门非是功德,智慧门中本无外化,今言乐说辩才,即是四辩中之一,云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经》云:解法智慧名为法辩,解义智慧名为义辩,解辞智慧名为辞辩,缘乐说智慧名乐说辩,缘乐说者只是前人机也。如声闻之机乐闻四谛,缘觉之人乐闻因缘,只知前人所乐之法,法是前境,今举境目智,故言乐说辩也。

「转不退法轮」者,第三句是叹德中第二意,名为外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轮者借譬为名也。世间者明轮有摧伏之义,今明轮体,取八地以上境智无三退,名为不退法轮。而俱满众生之性,喻若轮体之圆也。能令凡得圣,如轮转义也;能折伏众生之烦恼,如轮有摧伏义也。说此八地以上境智以与前人,故言转不退法轮也。

叹行中有二者,初两句正叹行,后一句证成。「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句先叹菩萨殖行之始也。「于诸佛所殖种德本」,此句叹行终也。此二句正叹行,但八地以上是众德,七地以还是众德之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此一句是第二证成叹行,不同二乘之行或叹或毁,初云随顺我法我即欢喜,复毁言燋穀种也。

叹体中有二者,一句叹身,三句叹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叹身。

问者言:「八地以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解者言:「本谈应身,岂有实报?所以尔者,由旷劫行慈,慈本利物,应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与乐拔苦,不关余德也。」

「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为叹心。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还亦入佛慧,未得称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无生,故言善也。第二言「通达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第三「到于彼岸」,此句即总结空有,所以善入、所以通达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浅深,智成大小,七地以还未入法流,名为此岸;八地以上常照二谛长不出观,名为彼岸也。

「名称普闻」,此下两句是第四叹名。亦有二者:初句正叹其名,明此诸大士德行高远名播之道,有识含情无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此即释成此名,由此菩萨分身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释成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萨名也。

「如是等菩萨」竟「八万人」,是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

「尔时释提桓因」,列同闻人,有三段,此下竟「退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众,所以有后者,意如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种众即成六段:第一先列天众、第二列龙众、第三鬼神众、第四阿修罗众、第五列金翅鸟众、第六人众。今两种料简,初明不次第意,次明无六道意及无无色意。所以别尊卑不次第者,但如来在人中说法,阿阇世王即是王舍城主,主人有让客之义,是故先列前五众、后又列人众。又客众之中不次第者,但五客众中天报最胜,是故先列天众后及余道。若客众次第列者,天后列修罗,但龙有两义故胜:一者是天眷属、二者于人有恩。龙能昇云降雨似天义,是以世人常言天雨。有此两德,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众在次列者,然此众悉诸天乐神,随诸天后行,是故在之后列也。又此六段中无有六道。何以故?地狱众生罪障报深重不能得来,唯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龙与金翅鸟同是畜生,今离为两众,故有六段也。又列天众之中有所不尽,唯列欲、色界天不及无色。所以尔者,其二意:一据小乘经故,彼处无有色,既无有色不去不来。二明三界果报彼处最胜,由着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长寿天难也。

今且就列天之中自有两段:第一先列欲界诸天,第二列色界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尽,唯列初二天、后二天,合有四天,略无中间二天也。又不次第。「释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国名谓释提桓因,译言能为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宝光」等,皆是帝释辅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则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须弥四埵头首,亦各有眷属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乐天,诸有所须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诸所须皆是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他天,既列前后四天,中间二天可知也。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禅梵王也。「尸弃大梵」者,即是二禅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三禅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禅天也。

「有八龙王」,此下是第二列龙众也。此下龙神等四众例皆有三:一者总唱数、二者列名、三者总结也。「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译为善欢喜也。变为人形佛边听法,于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龙唯五时中不得变身:一眠、二睡、三嗔、四淫、五死时也。「娑加罗」者,因国得名也。「和修吉」者,译为多头,即九头龙王也。「德叉迦」者,译为多舌也。「阿那婆达多」者,译言无热也,诸龙相与连甲中有小虫唼食,故于热沙中曝,复有热沙之苦,唯此龙无小虫,故无热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译为大身,则是绕须弥七匝也。「沤盋罗」者,池名也,此龙住在塸盋罗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

「有四紧那罗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众,皆是帝释作乐神。初有四神名为法乐,后有四神名为俗乐也。「紧那罗」者,翻为疑神也。初言「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中显出四谛之法。「妙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奏十二因缘法也。「大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显出六度之法也。「持法紧那罗」者,应言总持法,经文略,此神丝竹之中并说三乘法轮也。

「有四乾闼婆王」,此下四神是帝释俗乐神。初言「乐乾闼婆王」者,直乐神无音声者也。「乐音」者,有音声者也。「美乾闼婆」者,无音声中胜者也。「美音」者,音声之中胜者也。

「有四阿修罗」,此下是第四列阿修罗众。阿之言无,修罗言酒,詺为无酒神,为下善所得,实非是鬼,其多谄曲贬为神,神之果报率多嗜酒,此诸修罗神力因缘皆不饮酒也。「婆稚」者,译为被缚。毗摩质多罗有女名舍脂,形容可爱为帝释所重,即纳还天上以为妃主。既主之后不与妇公交通,毗摩质多罗王即遣波稚领兵征伐帝释。帝释既奉事如来,常诵波若神咒,咒力因缘即令波稚被缚也。「佉罗骞驮」者,译言广肩胛也。「毗摩质多罗者,即是帝释妇公,相传无翻也。罗睺阿修罗」者,译为覆障。其人手脚甚长,有时以手障掩日月,故言覆障。

「有四迦楼罗」,此下第五列金翅鸟众。有大威德,故言大威德也。身量实大,故言大身。欲食诸龙常得满足,故言大满。欲食诸龙自在随意,故言如意也。

「韦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众。自有三:第一列名「阿阇世王」,母韦提希,今举母名子,故言韦提希子也。外国言阿阇世,此间译言未怨也。第二「与眷属若千人」者,总列众类。第三致敬。以此类上五众,例应各礼佛足退坐一面,经文略,故无也。辨通序竟。

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以下竟品,是第二,詺为别序。正明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别序有五亦如前释,一者众集、二瑞相、三疑念、四发问、五答问序也。今就五别序中各开为二。众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众集,第二从「供养恭敬」以下,即叙众集体宜也。今言「四众围绕」者,此是第一正明众集也。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即出家四众也。「供养恭敬」,此下是第二叙众集之体宜,就中自有总有别。初言供养即是总,下别出三业供养,「恭敬」即身业、「尊重」即意业、「赞叹」即口业,在口则誉扬圣德,意地则尊重如来,涉身则恭敬于佛,然此诸句皆是经家语也。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瑞相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现相于此土,第二「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以下,明现瑞相于他地。此两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种瑞相者,一说《无量义经》,二入无量义定,三者天雨四花,四者地六种动,五者大众欢喜,六者佛放胜光明。又此六种瑞相合成三双,初一双者,动则说法度人,静则入定观理,此则动静相对。第二双者,上则明天雨四花,下则明地六种动,此则上下相对。第三双者,时众则内心欢喜,如来则外放光明,此则内外相对也。呼为瑞相者,相据于外,瑞据于内,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报称瑞、表异称相。何以知然?然将欲显说一因一果之理,明三乘行人同归成佛,以此六种相报,众生呼之为瑞,即此六种表必说《法华》,名为相也。

所以《无量义经》为《法华》作游序者,凡有两家解。一家解言:「此经明无量万善同归,皆成佛道之义,故名无量义经也。但《法华》所明正言无二无三,会三归一,然《无量义经》直明万善成佛,不言无二无三破三归一,与《法华》有异,是故得有《法华》作游序。」第二家言:「《无量义经》明无生空理不可边量往求,故名无量,即此空是万有之义也。是则《大品》、《维摩》亦明无相空义,何故不为此经作序?伊家通言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后明一乘,此是真序,更欲何觅?」解释者言:「五时次第不无此义,但执义之家好序太过。今明为《法华》之序,正明一时一坐一部经教各自有序,何异五时之教皆有序、正、流通?今明《无量义经》犹是堪闻《法华》徒众闻此经,但未说《法华》之前仍说《无量义经》。《大品》、《维摩》虽明无相空义,犹言三家行因为量,三乘得果不同;然《无量义经》言:『夫行善者皆得佛果』,是故有异《大品》、《维摩》;又直言万善成佛,不明会三归一,是故复异《法华》。既居两过之间,是故得为《法华》作序也。此经是大乘教,故言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佛所重,故言佛所护念也。即用此经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又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义也。」

「佛说此经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说《无量义经》竟仍入定之意,为欲譬坐令弥勒问于文殊,若不入定,弥勒便应问佛,是故入定兴问有由也。

问者言:「只应入法华三昧,何故入无量定耶?」解释者言:「若入法华三昧,云何得有为《法华》序耶?无量义处者,《无量义经》明万善成佛,佛果是无量义所归之处。又明如来将欲说法华义故,是故先入无量义定,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密报时众,即是瑞也。」

「是时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为瑞相。「曼陀罗花」者,译为小白团花。「摩诃曼陀罗花」者,译为大白团花。「曼殊沙花」者,译为小赤团花。「摩诃曼殊沙花」者,译为大赤团花也。虽有四花,今合为两双,前二白团花譬在家二众,后二赤团花譬出家二众。虽两双有共一意。何者?欲明四众昔来所行,皆是花而未果也。又散佛及大众者,明众生万善花必得佛果,是故花散佛及大众也。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功,即是瑞也。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缘感佛世界以来皆悉振动,大地常安而今忽动,此即奇事明义,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种执,执三因三果言决定、言决定不同,此即惊动执固之心。又一解,尔时六种者,动众,六道众生皆成佛也。

「尔时会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众欢喜,好事应来预通灵瑞,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佛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显色令现,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显色;而能遣执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照,后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头最为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间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从「照东方」以下,明所照。然光应照十方,今的明东方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东方是诸方之上也。「万八千世界」者,一万是极数,此密表时众必得果因满也。八千者,不足之数,明三乘人昔来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遍」者,即是横论,东方万八千土光尽照乃至八方也。「下照无间上至色究竟」者,竪论,上下光皆至,欲表天下万善皆归极果也。今就教为义,未明无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

有一种解:从「下至阿鼻地狱」以下,是第二现瑞相于他土。若因此解,于下偈极便。今且依前判。

从「于此世界尽见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现瑞相于他土。中亦有六种瑞相:第一因光见六道众生;第二「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者,明因光见东方诸佛;第三「及闻诸佛所说经法」者,明因光闻他土佛说法;第四「并见彼诸比丘」以下,明因光见二乘人修行;第五「复见诸菩萨」以下,明因光见大乘人修行;第六「复见诸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见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养也。

旧解言:「定有六见一闻事。」不见此义,一家所习不尔也。

又此六种亦成三双:初一双者,始见六道众生,终见诸佛,此即凡圣相对,始离成凡夫,终会成圣人也。第二双者,初闻佛说法,次见二乘人修行,此即说法受行相对,始则如来说法,后则弟子受行也。第三双者,见菩萨修行,见佛涅槃,此即因果相对,始即行大乘因,终则得大乘果也。第五瑞相中言「种种因缘」者,明菩萨备行四等、六度,净佛国土诸因缘也。「种种信解」者,信、解、行、向等,乃至净佛国土也。「种种相貌」者,舍物相貌、持戒相貌、忍辱相貌,故言种种相貌也。即是他土六种瑞相,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皆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自此下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弥勒有疑念;第二、从「尔时比丘」以下竟「今当问谁」,即叙大众有疑念也。就弥勒疑念中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事决成一疑。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也。弥勒三念者,从「尔时弥勒作是念」下,竟「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种瑞相何故现耶?自有二句,初「尔时弥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念,次「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相之名皆得换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瑞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相?亦可双举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相瑞,以何因缘而有此相瑞?神是内力,变据外用。何者?若据内谈如来种智则物莫能测,即是转海水为苏酪、长短改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从「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讫「当以问谁谁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既有此瑞相,疑不知问谁,即是第二疑也。亦有二:初「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下,明疑前之念;「当以问谁」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当问佛,佛今入定我当问谁?从「复作是念是文殊师利」讫「我今当问」,此是第三念,即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此是第三念,即决上第二疑。上第二疑不知问谁,今既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故知即知决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瑞相在也。是故弥勒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成三念一疑也。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此下讫「今当问谁」,第二,叙大众有疑念。今就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种瑞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为也?光明于六中最显,是故举显者为首也。第二念,言「今当问谁」,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问谁也。上弥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念,次正明疑;今者大众第一疑中唯有疑前之念,略无第二正明疑也。上弥勒第二疑中亦有二,今者大众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问谁,略无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义也。但弥勒三念、大众二念,当乎尔时皆非发言,直是经家述取其意也。大众所以无第三念者,若论实处无谢弥勒,而念弥勒应有第三念,知有可问之人而大众无者,为欲高推弥勒是补处大士能知有可问之人;大众既非补处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只弥勒腾大众疑以问文殊,不言诸大菩萨不能腾疑,但高推补处,是故无第三念也。

问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问佛?且取自待佛出定然后问佛,佛使即说此经即是正说,云何称序?祇应问文殊引古证今,知出定必说《法华》,是故叙秪为序。」难者又言:「只问弥勒为自有三念为物者耶?」解释者言:「居本为物,何容自为问答?」

「为物者,何为许人耶?」解释人言:「定只为始行菩萨及凡夫也。」

问者又言:「即此时众有得他心智者,即见弥勒有如此疑,如此为义,岂成为物耶?」解释者又言:「只如此智即成为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时只宜知弥勒心中实自为物有此疑念,应问文殊;文殊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资进行,类知如来应说《法华》,如此为义于物有益,是故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

法华义记卷第一

 

上篇: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慈悲法华宝忏

慈悲法华宝忏...

法华经持验记

历朝法华持验纪卷上 晋炖煌郡释昙摩罗刹 华言法护。本...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大华严经略策

再刊华严略策序 大统国师尝栖託清凉圣境着华严疏数百...

金刚三昧经论

金刚三昧经论卷上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此经略开四门分别...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菩萨沙弥古吴 智旭 新疏 菩萨比丘...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一 沙门一行阿阇梨记 入真言门...

佛说除恐灾患经

佛说除恐灾患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七知经

佛说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佛游于舍卫...

【注音版】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法苑义林章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 基撰 总料简章 第一总辨诸教....

佛说木槵子经

佛说木槵子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罗...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弥陀光明加持,病症不治而愈

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尤其喜欢杀害小昆虫,曾经回...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人生醒世恒言

见美女时,做狼虎看;见黄金时,做粪土看。此中享了多...

念佛能助一切事业得易成就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

腥荤扰五脏,素食益健康

在台湾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位过于肥胖,胖小孩的比率高...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

悟开法师念佛问答

问:《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五福德经》云:说法之人因何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

以宽容姿态看待不公平

一位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乃从艰苦卓绝...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