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为「众生浊」

净界法师  202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为「众生浊」

这个众生浊是由行阴引生的。什么叫行阴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念念造作、生灭迁流的相貌,这个叫作行阴。这个就很微细了。我们看经文。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又比方说,我们讲“朝夕”,就是白天跟晚上。我们这一念心是念念的生灭,没有停止的时候,叫“生灭不停”。我们这个心一天到晚在那边生灭,到底是干什么事情呢?“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我们开始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很坚定的想法。什么想法呢?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留连于世间当中,使令自己的寿命越长越好。就是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微细的想法,总是希望这个生命能够相续下去。其实这个就是行阴的相貌。

“业运每常迁于国土。”但是我们众生有一种业力,它会主导我们的色身,经常舍生趣生,迁变于不同的国土当中。就是说,我们心中是想要活得长一点,但是业力却经常违背我们的心意,一下子把我们丢到人间,一下子把我们丢到蚂蚁去,一下子又把我们排到天上去。业力它是不管你的。

“相织妄成”,这个业力当然主导我们的色身,我们内心当中是由行阴来主导。这个色身跟内心的行阴相互作用,就构成了身心世界第四重的污浊相,名为众生浊。这个行阴,按唯识学的意思,它是生死的根本。

前面那个想象是烦恼的根本,是比较粗的。行阴,其实在唯识学它的名字叫作“恒审思量”,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这个生命体有很坚固的执着跟爱着,我们行阴的爱着。生命很奇怪,我们不爱过去,也不会爱未来,我们只爱现在。这个行阴很奇怪,你看唯识学怎么说?它对这个第七意识恒审思量,说是“随所生所系”,随着我们业力在哪里受生,我们的执着就在那个地方出现。

你说,诶,你变成一只蚂蚁,这个蚂蚁的果报很差,你应该是不喜欢这个蚂蚁相,你应该让自己早一点死掉。不对!你要杀它的时候,它也是怕,它也不想死掉。比方说极乐世界很好,我们读《阿弥陀经》,极乐世界,正报,他的色身有五种神通,依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楼阁、宝树。那你应该会喜欢极乐世界呀。不对,其实不是这样子,一般人是喜欢现在的生命。

我们对生命的执取是“随所生所系”,我们是爱着现在,很奇怪,每一个刹那都爱着现在。虽然所谓的现在也是变化,但是他就是爱着当下的生命。不管这个生命是快乐的,不管是痛苦的,我们内心对这个生命有一种深深的爱着,希望它相续下去。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众生浊。这个很微细的,我们一般人大概很难去观察到这一层。我们一般人大概就是活在感受、想法,跟着感觉走,跟着想法走,大概是这样。一般来说,古德说,要会看得到你那个念念迁流的执取,一定是要有禅定以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

业力是如何形成果报的

业有三块,我们看这个附表。 我们先看左上角有一个业...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欲利人,先须克己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对一切众生跟我们有恩德的,哪怕是给过我们吃一顿饭的...

【推荐】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手机的奴隶

僧团里不让用手机,除了少数执事法师因寺务需要以外,...

什么是异熟果?为什么要加个异熟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佛教词典】色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

【佛教词典】金刚起印

(印相)又曰觉起印,惊觉一切如来印。惊觉入定诸佛令...

宰相之子的故事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大家吉祥。今天...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