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四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成大修行 因上入三解脱门疾得菩提。故大慧请如来说如。诸菩萨等。所修行法无漏方便。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至)则得名为大修行者 如来言具四方便能成就大修行。此举四名。下自徵释。

大慧云何观察自心所现(至)如是观察自心所现 此谓三界依正等法。唯是自心过习所熏。分别随入之所现者如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也。如是观察名为正观。

大慧云何得离生住灭见(至)转所依止获意生身 远离生见者。谓七地满功用位毕。于二种生中。而能离彼相生见也。证如幻性。住第八地。了心识等。得意生身者。即无功用道觉法自性意生身也。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缘名意生身 因上八地菩萨既云转所依识。云何复名意生身。故问意生身者何因缘。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至)得远离于生住灭见 意有三义故取意为喻。一迅疾。二无碍。三遍到。以喻菩萨得如幻三昧。现形十方以化众生亦有此三义也 从意生身者亦复如是已下。以法合喻可知。

大慧云何观外法无性(至)汝应如是勤加修学 此明修四如实行。成上四种法门。谓观自心所现行。成上一切法空门也。远离生住灭见行。成上无生法门也。善知外法无性行。成上无自性法门也。专求自证圣智行。成上无二门也。是名菩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如实大方便。故劝汝。当勤行修学。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不妄执诸法渐生顿生 因上见妄想缘生于三界。故大慧举因缘相以请问。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缘生(至)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言泥团为因。水杖等为缘。而成于瓶为果。如泥瓶因果既尔。例余缕叠等四亦复如是。皆以缕草种酪为其因。叠席牙酥为果。缘义可知。是名缘生之法。必先因后果展转而生。谓亲起者为因。疎助者为缘也。

内者谓无明爱业等(至)此但愚夫之所分别 内缘者。谓以无明爱业等为因缘故。生阴界入身名之为果。但是愚夫虚妄分别。各见差别。广如中论破因缘品。所明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为一缘起。

大慧因有六种谓当有因(至)观待因 上通说一切诸法内外因缘竟。自下。别说六种因及四种缘。皆是愚夫自所分别。

大慧当有因者谓内外法作因生果 言后果起时名为当有。即是现在作因。当来得果。名当有因也。

相属因者谓内外法作所缘生果蕴种子等 谓作攀缘已。内外法生。能所因果更相属故。蕴果也种子因也。

相因者作无间相生相续果 言互为果相。相续不断名为相因。对法论云。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谓有为相于有为法。有为法于有为相。心于随心法。随心法于心。互为果故。亦名俱有因也。

能作因者谓作增上而生于果如转轮王 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譬如国人。以其轮王不为损害。咸作是言。我因轮王而得安乐。

显了因者谓分别生能显境相如灯照物 言妄想事生已能显境相。能所因果互相发明。如灯照物。

观待因者谓灭时相属断无妄想生 如长短高下互相因。待因果亦然。因灭果起故名灭时相属断。不见妄想法生。

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别(至)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自下破计六种因缘生。是自心妄想相。若言顿生者。则能所因果无别。何有因相 若渐生者求其体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言未生子不得名父。此之一喻俱破二见。若因果同时顿生者。则如父子齐体。尊卑莫辨。若先因后果。则父先子后。子若定后父称何从。以此责之。二见都丧。父喻因。子喻果。又云如无父故不得名子。前分已灭故。后分不得次第名。

诸计度人言以因缘(至)皆是妄情执着相故 此说妄计四缘生者。谓亲能辨果名曰因缘。更相依故谓所缘缘。前后开导称为次第。不碍生义故云增上。诸计度人。以是四缘能所生法相系属次第生者。皆不可得。唯是心量妄想执着相故。四缘广义。如唯识论所明。

大慧渐次与顿皆悉不生(至)渐顿生见 佛昔方便说一切法从因缘生。以破外道自然无因邪因。又说缘生无我。破外道执有我。如下偈云。为遮于能作。说因缘和合。为遮于常过说缘是无常。今此会令舍权乘。达唯心现。故结破云。应离因缘和合相中。顿渐生见 然遮异见。权实教中通有三说。一令诸菩萨知一切法从因缘生。异外道见。二知从心现。舍二乘见。三唯心性起。不同权教。学者应知。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一切法无生亦复无有灭于彼诸缘中分别生灭相 以一切法无生故不得言灭。但于彼不实诸缘中。妄分别有生灭之相。

非遮诸缘会如是灭复生但止于凡愚妄情之所着 明佛不遮缘起灭复生法。以法自性不生故。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所计着故。

缘中法有无是悉无有生习气迷转心从是三有现 言缘起有无一切诸法皆无生。唯从自心习气迷转。故三有现三有者。谓欲有。色有。无色有也。

本来无有生亦复无有灭(至)而说有生灭 若离二取一切妄见。则知所生法。能生因缘。悉皆本无。非复推之使无也。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于二义中而得清净 因上言但随世俗故。而说有生灭。故大慧举言说分别相。及心法门以请问也。

佛言大慧有四种言说分别相(至)是为四 四种言说文显可知。又梦言说者。亦云八地菩萨得无生忍觉已。缘胜解行地乃至七地。先所经境界不实。说诸法如梦故。名梦言说。

大慧复言世尊(至)何处何因云何而起 问言说所出处。问言说因何而生。

佛言大慧依头胸喉脣齶齿舌和合而起 此等诸缘出言说处。

大慧复言世尊言语分别(至)分别为因起言语故 谓彼言说因分别生。

若异者分别不应为因(至)是故非异亦非不异 若言说与分别异者。不应因分别起言说。若言说与分别不异者。以分别不显义言说亦应不显义。而言说能显义是故俱非。

大慧复言世尊(至)因言而入非即是言 因上言说能显义。故大慧问为言说是第一义。为所说是第一义。并重举上第一义心法以请问。而佛答言。非言语是。亦非所说。何以故。第一义者是自证圣智三昧乐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是故言杀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至)于第一义不能显示 言语生灭动摇。是无常故。从众缘生即无自体。云何能显第一义。

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至)应当远离言语分别 言第一义谛绝自他相。言说涉有相故不能显示。又第一义者但唯证入自性真心。心外无法。外种种法悉皆无性。言说妄想岂能显示。故劝离言说分别依第一义。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诸法无自性亦复无言说不见空空义愚夫故流转 以诸法无体故。亦无有言说。凡愚不见言说空所说空故。流转生死。

一切法无性离语言分别诸有如梦化非生死涅槃 言一切法及言说不实。如梦如化。如梦化者。岂有生死涅槃定相。

如王及长者为令诸子喜(至)自证实际法 上一颂举喻。下颂法合。谓我今所演自觉圣智实际境界。不说言说所说。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自证圣智所行境界 大慧因上言第一义者。是自证圣智所得。非言说分别境界。即举自证圣智。所得第一义以请问。然第一义。体离一异有无断常俱不俱等四句见故。大慧请离四句法也。此中说三法以明四句。有十二句。依文有九。隐显互出。一异上有四句。有无上有三句。常无常上有二句。经家略故。具如四宗论所明。

远离妄计自相(至)具足圆满一切功德 言非独离外道见。亦离二乘执阴界入自共相见。令诸菩萨及诸众生。速证如来无上种智。

佛言大慧善哉善哉(至)常无常等一切自性 上虽言离有无等。未知何者是有无。今正出有无法体。言凡夫愚痴。不知是自心量妄习为因之所变现。执着外法为有为无。起四句等见。此是妄计有无体也。下十二喻。况此有无一异等法。皆不真实。是应远离。答上愿为我说离一异有无常无常等所行境界。

大慧譬如群兽为渴所逼(至)堕一异等执着之中 鹿逐时焰。况愚乐欲境言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合上群兽。无始戏论分别所熏三毒烧心。合上为渴所逼。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合上于热时焰而作水想。取内外法。堕一异等执着之中。合上迷惑驰趣不知非水。

大慧如乾闼婆城(至)离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别 言三种量者。一曰现量。二曰比量。三曰圣言量。量者是楷定义。譬夫升斗量物也。现量者。现即显现。谓分明证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离妄分别。而非错谬。比量者。比即比类。谓以因由譬喻。比类量度而得知故。如远见烟必知有火。隔牆见角必知是牛。虽不亲见。亦非虚妄。圣言量者。谓以如来圣教为准绳故。故古德曰吾佛灭后。以经论为绳墨。知识为指南。以防闲魔外是也 五分论者。一宗二因三喻四合五结。宗因喻三。亦云三支比量。喻合但成之。且如外道妄计。执声为常。于声明中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然而虚空非所作性。则因上不转。引喻不齐。立声为常不成。若佛法中声是无常。故立量云。声是有法。定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如楞严经云。音声杂语言。但依名句味。岂常也哉。外道种种计执。自谓过人。若不类彼立量比破之。何由破执。故如来所说五分论者。如以楔出楔。将声止声也。所谓摧魔外之异执。定佛法之纲宗。令诸众生。于自觉圣智所证境界。离有无等诸异见故。愚夫迷教者。犹计有性。一异断常妄想分别。

大慧诸修行者转心意识(至)则着我人众生寿者 诸修行者应灭心意识离二自性能取所取。入如来地。于有及无不生妄想。若于自觉所证境作有无计。还着我我所。

大慧一切诸法自相共相(至)自证圣智三昧乐境 言化佛但随顺愚夫妄起之见作种种言说。说自相共相。令知不实法故。非非佛者。宋魏二译皆云法佛。

大慧譬如水中有树影现(至)俱不俱等一切分别 如来结劝于所证中。应离如上凡夫外道生灭一异。有无断常。俱不俱等恶见分别也 然天竺邪见。大约有三。一佛法外外道。如上计执四句。及六师九十六种外道是也。二附佛法外道。起自犊子方广。自以聪明读佛经书。不明正见。别生妄解。譬夫牛饮水成乳。蛇饮水则成毒。诸师皆推不受。是附佛法邪见人也。三学佛法成外道。执佛教门而生恼烦。不得悟入。大论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昙即堕有中。入空即堕无中。入昆勒堕亦有亦无中。中论云。执非有非无名愚痴论。倒执正法还成邪见人。又大乘四门皆成见者。实语是虚妄。生语见故。涅槃是生死。起贪着故。多服甘露。伤命早夭。失方便门。堕于邪执故称内邪见也。是知法无定相。回转随心。执则成非。达之无咎。如四句法。通塞由人。在法名四句。悟入名四门。妄计名四执。毁之名四谤。四句不动得失空生。一法无差。升沉自异。但有所重所依。立知立解。丝毫见处不忘。皆成外道。故知见在即凡情亡即佛。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诸识蕴有五犹如水树影所见如梦幻不应妄分别 此颂上三喻类于五蕴。不应妄起分别。

三有如阳焰幻梦及毛轮若能如是观究竟得解脱 颂牒四喻明三有不实。以是观者必得菩提。

譬如热时焰动转迷乱心(至)愚夫生执着 上一颂颂前初喻。次一颂颂前法合。

无始生死中执着所缠覆 通颂十二喻意。由于无始执着我法所缠覆故。

退舍令出离如因榍出榍 上十二喻。如逆榍欲去生死榍。

幻咒机所作浮云梦电光观世恒如是永断三相续 又颂五喻。观世如是能断三界永无相续。浮云。电光。上无文。

此中无所有如空中阳焰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 言知诸法无体则无可知。

诸蕴如毛轮于中妄分别唯假施设名求相不可得 言诸阴非有。假名亦空。无自性相。

如画垂发幻梦乾闼婆城(至)愚夫妄分别 又通颂七喻。显有无一异常无常等四句见不实。画喻上文无。

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至)亦如石女儿 此明诸法虽现。皆无实事。净眼。石女儿。上文无。

复次大慧诸佛说法(至)时微尘等而共相应 言诸佛出世凡演说法。离四句。绝百非。建立诽谤。凡情圣量所不能及。大机未遇。皆以四谛十二因缘。证灭修道。解脱生死而为滥觞之首。不与诸外道胜性自然而共其相。虽初说小乘之因缘。已胜外道之玄妙。

大慧诸佛说法(至)犹如商主善导众人 为净惑。智二种障故。犹如商主引导商人。知道中通塞过咎止宿之处。而又善。别种种诸宝以譬如来引导众生。断除二障。令住无相法中安隐之处。而又善别诸乘差别地位之宝也 言惑智二障者。如起信论云。六染心者名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此约本末相依以明二障义若约二执以明二障者。如后当引。成唯识论以释其义。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至)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 因上二障能障圣道。不证如来菩提涅槃二转依果。凡学道者应修禅定。发生无漏妙慧。方能净彼二障。故次说四种禅也亦云六波罗蜜中。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万行万德。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故通明四种禅也。

大慧云何愚夫所行禅(至)是名愚夫所行禅 言修二乘观行者。达人无我。见自他蕴界处皆是无常苦空不净之相。观察不舍得初静虑。渐次转胜至无想。受灭尽三昧。然不离相故。名为愚夫所行禅。

云何观察义禅(至)是名观察义禅 义者。诸法实相也。从初地至七地菩萨。观二乘外道等法俱知不实已。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正观。故名观察义禅也。

云何缘真如禅(至)是名缘真如禅 何者是妄念。谓此二无我是妄念。何以故为对治二种我见故。说二种无我。以所治既不实。能治亦是妄。故言二无我虚妄念。若如实知如理平等。不起二无我妄念。是名缘真如禅。一作正念真如禅。

云何诸如来禅(至)是名诸如来禅 言得如来地自证圣智真实法身。常住寂灭。令众生得三种乐。及得如来智慧法身不思议事也。三种乐者。禅定乐。菩提乐。涅槃乐。是名如来禅。又先德约凡夫外道三乘一乘。所依不同。通有五种禅。谓滞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无量百千诸三昧也。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如来清净禅 颂上四禅名也。

修行者在定观见日月形波头摩深险虚空火及画 此明外道二乘修禅之相也。言外道计着神我。于禅观时见如日月形状明净朗曜。或见红莲在深险之下。二乘以自共相为实有。灰身灭智同于虚空。如薪尽火灭以为究竟涅槃。画字恐误。余二本皆作尽字。

如是种种相堕于外道法亦堕于声闻辟支佛境界 如上诸相。是外道及声闻辟支佛禅境界也。

舍离此一切住于无所缘 上句观察义禅。下自是攀缘真如禅。

是则能随入如如真实相(至)而摩是人顶 言入如来清净禅也。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说何等法名为涅槃 因上外道以见神我为涅槃。二乘以身智灭如薪尽火灭为涅槃故问如来说何等法为涅槃。

佛告大慧一切识自性习气(至)即是诸法性空境界 言诸识等见习转已名涅槃者。谓无明转即变为明。如融氷成水更非他物不余处来。故云即是诸法性空所显真实境界。

复次大慧涅槃者(至)一切圣者自证智所行故 明如来所证涅槃境界。离断常有无性故。云何非常。谓除自共相妄想故非常。云何非断。谓三世如来所证得故非断。

复次大慧大般涅槃(至)诸修行者之所归趣 以更不受生相续故涅槃不死。以非有为生住灭法故涅槃不坏。以无坏无死故。为修行者之所归趣。

复次大慧无舍无得故(至)不一不异故说名涅槃 涅槃无烦恼可舍。无菩提可得。故非断常一异。唯证相应。是名如来涅槃。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至)彼于其中生涅槃想 二乘觉知阴界入中无冥谛神我。舍离愦閙。烦恼障灭不生颠倒。不起未来生死分别。彼于其中生涅槃想。故法华经云。但尽生死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复次大慧有二种自性相(至)以不觉自心所现故起 因上一切识自性习气等转。说名涅槃。然一切识自性是凡夫法。故明凡夫计着一切识自性起二种自性相也。谓无始以来。妄想言说习气不断故。计着有言说自性相。不知自心所起诸法故。见有自共相阴界入一切法。故执着着法自性相。

复次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至)手灌其顶 因上凡夫计着起二种自性相故。如来对上二种自性相。故以二种加持加诸菩萨。

大慧初地菩萨摩诃萨(至)菩萨摩诃萨者是 言初地菩萨蒙如来神力加持故。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已。一切诸佛皆现其前。三业加持。如金刚藏。华严会中住初地时。及余成就初地功德相菩萨亦如是加。

大慧此菩萨摩诃萨(至)受灌顶已而得自在 菩萨蒙加入定已。于百千劫。积集一切诸善根故。渐入诸地。能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者。总收地义略有二种。一者果分。此不可说。唯证相应。二者因分。可以寄言辩于行解断证等故。故此十地。修十胜行。断十种障。证十真如。建立十地。行有二种。一者通相。于地地中。具修一切诸善行故。二者别相。此复有二。一者十度。虽诸地中皆具修习。然别地相各说一增。初地檀增。二地戒增。乃至十地智度增。复修十行。今略对明。谓初欢喜地修愿乐行。说十大愿。乐利乐故。便能断异生性障。证遍满真如。而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证此便得名欢喜地。谓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乃至第十地修受位行。断于诸法中未自在障。便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而此真如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证此便得名法云地。谓大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麁重。充所依法身故 然此十地通于三乘。一乘虽同意明寄位。若约三学。初地愿。二地戒。三地定。四地已上皆慧摄。若约圆修行行齐修通有三德。一证道德。证智契如故。二教道德。随德差别故。三不住道德。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诸地功德。初后圆融故。若一向别逐行位而阶差。若一向同失进修而堕寂。所以位位具德。陛降宛然。重重练磨。本位不动。将受佛职。坐莲华王座。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十方诸佛皆舒右手摩菩萨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子灌顶以授职位。而得自在故。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至)异则不能 法合结示。如文可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

复次大慧诸菩萨摩诃萨(至)皆由诸佛二种持力 凡住获通善说法要。皆由二种神力加持所致故。

大慧若诸菩萨(至)有如是等广大作用 言离加持神力能说法者。诸凡夫应能说。言凡夫不能也。况佛以大悲加持一切无情之物。尚演法音。矧有心者乎。事见月光童经所明。但有见闻无非获益故。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至)及殊胜地中手灌其顶 佛上说如初十二地。未明加之所以。故大慧请问何缘神力偏加二地。

佛言大慧为欲令其远离(至)以加持力持诸菩萨 为离二种过故初地须加。为得二种利故十地须加。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等如华严大集中所明。

大慧若不如是(至)以加持力摄诸菩萨 言初地不加。必堕外道恶见。及声闻境十界。地不加。不能速得菩提。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 菩萨积集善根。如来本愿故加。犹如摩尼无思而应。故云清净。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说作缘起非义有别 因上言诸佛说法。以谛缘起灭道解脱而为其首。非与外道性胜自在宿作自然时微尘等而共相。故大慧举上佛自说缘起请问世尊。如佛说缘起是由作起。非心自体起。外道亦说胜自在天等而生诸法。今佛但以异名说作缘起。非别有义耳。

世尊外道亦说以作者故(至)本无而生生已归灭 此难如来所说正类外道也。

如佛所说无明缘行(至)是故外道说胜非如来也 言如来说十二缘中无明无因。非是有因。又说无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识有。非渐次相待。其义不成。复难如来说缘起不如外道。故言外道说胜。非同如来。

何以故外道说因(至)又此有故彼有者则无有因 何所以外道胜如来。谓彼说微尘世性等因。不从他缘生。而能生他。因常为因不为果。是故外道说胜也。如佛所说。观行是无明果。观识即是因。如是一法。即是因。即是果。因缘杂乱。无明生诸行。诸行生老死。老死生无明如是展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者。则无有定因。以是二义。释成如来说不如外道。

佛言大慧我了诸法唯心所现(至)非我所说 谓了诸法非有无生。但唯心现。故无说法因缘过失。若不如是了知诸法。心外见境计着有无。有所言说皆成戏论。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至)若无诸法言依何起 有言说因缘之名。必有所说因缘诸法。若无所说因缘性。言说依何而生。

大慧虽无诸法(至)有诸法者此论则坏 言一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故引龟毛兔角喻之。以明纵有言说自性。亦无所说诸法自性。

大慧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言说者假安立耳 此又明言说性亦无也。故起信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若言说有性。则一切刹土。皆应有言也。

大慧或有佛土瞪视显法(至)非由言说而有诸法 释上非一切刹土皆有言说以显法。是故无言说自性。

此世界蝇蚁等虫虽无言说成自事故 释上言说是假安立耳。言见此愚夫无知如虫蚁等。故作言说以辨法相。故上经云。有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亦云微细诸虫。尚无有言说。而各办其事。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始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妄计法如是 言上三物并无体性。但有言说妄计诸法名实自性亦尔。

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不能如实解流转于三有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所说常声依何处说 因上佛谓言说所说皆无自性。则无有因缘法。故大慧举余修多罗佛自说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故问所说常声。依何处说。

佛言大慧依妄法说以诸妄法圣人亦现然不颠倒 言即说虚妄法为常也。为愚夫见因缘妄法。执以为实起生灭见。如来说言此即是常。以彼妄法诸圣亦现。然不起于有无颠倒。

大慧譬如阳焰火轮垂发(至)有智不然然非不现 此七喻者明境是一。而见有异也。

大慧妄法现时无量差别(至)一切愚夫种种解故 彼虚妄法现时。虽有种种无量差别。如水中月。然非无常。何故不是无常。言虚妄法离有无故。非无常云何离有无处起。虚妄见谓诸愚夫种种境界。是离有无处。而起种种虚妄见解。

如恒河水有见不见(至)圣于妄法离颠倒见 如恒河水。饿鬼见为火。无火处见火。即是见他好人不见者。以譬愚夫无虚妄处见有虚妄。即是见他圣人不见者。是故。诸圣于虚妄法。悉离颠倒有无见故。

大慧妄法是常(至)是故妄法其体是常 言诸妄法是真常故。无种种相异可得故。以愚夫妄想分别言有异故。

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至)非圣言说 有少分想者。谓生心动念。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既失正念。非愚夫戏论乎。

大慧若分别妄法是倒非倒(至)凡夫种性 若愚夫分别缘起妄法为倒非倒。遂有二种种性差别。

大慧圣种性者彼复三种(至)所谓计着自相共相 谓彼愚夫观察妄法。取自共相。起声闻乘种性。

大慧何谓复有愚夫(至)离于愦闹 即彼声闻所观虚妄。自共相法。远离计着起缘觉乘种性。

大慧何谓智人分别妄法(至)无有外法 智者观此妄法实相。了彼能见所见。从自心起故。无有外法有无妄想。起佛乘种性。

大慧有诸愚夫分别妄法(至)此则成就生死乘性 此释第二愚夫种性。言诸愚夫。于此妄法取种种事性相。决定执有实我实法。起生死乘种性。

大慧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 言此虚妄法离有离无。是名三乘及凡夫种性。

大慧即彼妄法诸圣智者(至)悉离一切诸分别故 此重释成佛乘种性。如文可知。问曰上云妄法是常。以分别故而有别异。谓即真如愚夫分别名为妄法。此云即彼妄法习气转依。即说此妄名为真如。既妄法即真如。无复妄法。与谁论即耶。答曰如为不识水人。指氷是水。指水是氷。但有名字。宁有二物论相即耶。亦如一珠向月生水。向日生火。不向则无水火。一物未尝二。而有水火之殊耳。一心法门亦复如是。在凡夫即真如名妄法。在圣人即妄法名真如。圣凡情尽。真妄见亡者。孰得而名乎。

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说妄法为有为无 举上三乘凡夫同观妄法。以问如来为有为无也。

佛言如幻无执着相故(至)应如外道说作者生 言妄法如幻。不可以有无而计着故。若计着有性相者即是真实不可转故。则诸缘起妄法。应同外道计从有无生一切法。

大慧又言若诸妄法同于幻者此则当与余妄作因 若诸妄法同于幻者。此幻应与愚夫妄法作因当来必招余报果故。

佛言大慧非诸幻事(至)以诸幻事无分别故 非幻与妄惑为因。以幻不实。不起过恶及分别故。若起诸过生分别者。是则为因。故非与余妄作因。

大慧夫幻事者从他明咒(至)非诸圣者 此明妄法如幻。若心想计着者。但是愚夫。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圣不见妄法中间亦非实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 上二句。言圣人知妄惑体无实故不。见于妄法。下二句谓观妄法实性故。妄惑即是真实。

若离于妄法而有生相者此还即是妄如翳未清净复次大慧见诸法非幻(至)故说一切法如幻 言诸妄法离幻更无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也。

大慧言世尊为依执着(至)此执着颠倒相耶 既言离幻更无相似。为计着种种幻相言如幻耶。为异依此计。着颠倒相言如幻耶。

若依执着种种幻相(至)见种种色相不无因故 若计幻相。谓诸法皆如幻者。余有性法。即非如幻。故言非一切法悉如幻。何故不如幻见人天男女色相非无因故。亦非因咒术而起故。不如幻者故。

世尊都无有因(至)言一切法与幻相似 言都无别因。令诸色相差别显现。可言如幻。是故不可以见幻相相似。说一切法如幻也。

佛言大慧不依执着(至)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 不以幻相有种种。人天有种种。二法相似。言一切法如幻。以一切法当体不实。速起速灭如彼电光。故说如幻。

大慧譬如电光见已即灭(至)而妄计着种种色相 譬如电光刹那顷现。现已即灭。迅速无常。世间现见。类合诸法。依自心妄想现亦尔。不能观察不实非有。而起执着自共色相。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非幻无相似亦非有诸法不实速如电如幻应当知 上二句颂非幻无有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下二句颂上答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将非所说前后相违 大慧因佛先说一切法无生。今又谓不实速如电说一切法如幻。故言世尊前后所说自相违。

佛言大慧无有相违(至)见其无性本不生故 由了诸法唯自心现。即知生本无生故。龙胜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由是观之。有无外法悉无自性。故本不生。

大慧为离外道因生义故(至)非有无生故名无生 外道以作者为生因义。谓从有无生一切法。有谓有种。即自在微尘等为能生因也。无谓无种。即虚空自然等生也。不说从自心妄想生。故我说一切法。不同外道无因邪因生。故名无生耳。

大慧说诸法者(至)遮其无有断灭见故 佛语大慧。我说诸法非有无生。唯是自心分别为缘。令受化者。知一切法虽无作者。而业不亡。是故摄受二种生死。遮彼邪见断灭戏论。故识论云。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生死。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所以者何。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麁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妙用难测。名不思议。经云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云岂类恶见断灭论耶。已上如来叙无生意竟。下文说如幻。正答二义无有相违。

大慧说诸法相犹如幻者(至)一切诸法如实住处 如实住处者。谓无所住故名如实住。此是自觉圣智无师智自然智之所证处不由他悟。若有所住则为非住。

大慧见一切法如实处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非了唯自心者岂能明见乎。是故如来所说诸法无生如幻无有相违。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无作故无生有法摄生死了达如幻等于相不分别 以无作性故说无生。为遮断见故说业性摄生死。观诸法如幻性相故即无相可得。是故远离缘起分别。

复次大慧我当说(至)复能开悟一切众生 因上如来为众生故。慈悲方便作种种异说。欲令众生了名句中实义。莫着言说。故说名句文身。告诸菩萨。能观此相达其义趣。疾得菩提。复能以是开觉众生。是知法无言象。非离言象。若无言象而惑倒。执言象而迷真。故圣人利见垂象设教。岂徒然哉。

大慧名身者谓依事立名(至)是名文身 如依瓶盆事。立瓶盆名。谓一名二名多名能诠自性。名曰名身。言句身等者。即因名成句。因句显义。如铜铁等瓶。句义各异。谓一句二句多句能诠差别。名曰句身。由于此文能成名句。谓一字二字多字为二所依。名曰文身。若依古译翻文为味。但是所显非能显也。身者多法积聚义。

复次大慧句身者谓句事究竟(至)谓长短高下 自下重明异义也。句身谓句事究竟者。言有文时必有名。未必有句。若有句时必有名及文。故云句事究竟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呵字者。如十四音阿呵等字。皆初短次长。高下亦尔故继言文身者谓长短高下。即音韵屈曲长短高下也。名句必依文字立故。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四

 

上篇:注大乘入楞伽经

下篇:佛说盂兰盆经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序) 天台智者大师说 夫乐邦之与...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

大般涅槃经玄义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夫正道幽寂无始...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经疏序 中散大夫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权判吏部流...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

佛说蓱沙王五愿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法身经

佛说法身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卷上 不载译人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妙色陀罗尼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慈悲法华宝忏

慈悲法华宝忏...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为什么观音菩萨要帮助恶人呢

问: 《普门品》说,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若有罪,若无罪...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