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十

烦恼业与身及业所得果(至)修行者不食 上云财穀与金银。田宅及僮僕已下至此。凡一十四偈。佛诫弟子无故误犯摄律仪戒。方能成就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生定发慧。具一切佛法。是知戒为定慧之基。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古德以譬数层之阁。下固而上存者宜矣。

行者观世间能相与所相(至)岂能断二执 觉智者。谓二无我智也。二执者。谓我法二执也。二无我智。是对所治我法二执。起能治道。如前二无我章已说。然将施二智。妙药应尽识二执。病源如成唯识论云。外道余乘(即二乘也)所执我法各有二种一曰俱生。二曰分别 俱生二执者。谓无始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与身俱生与心同事)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及实我故。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第八)所变。蕴界处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及实我故 分别二执者。谓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说蕴界处。种种相故。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及实我故。二缘邪教。说于诸法自性等相。及我相故。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及实我故(此二执文。论中离说。今此合引)。如是二执。分别起者。即见所断。若俱生者。即修所断。皆由无明因缘生故。是如幻有。所执我。法妄计度故。决定非有。故世尊言。诸识所缘。唯心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若了二空。二执随断。彼能了者。即二觉智也。故云若无觉智生。岂能断二执。

以觉自心故能断二所执(至)皆是唯心作 问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穷本末。罔辨端由。庄老指之为自然。周孔詺之为浑溷。佛于此说。从无色界乃至地狱。依正皆是唯心所作。最初起处。如何指南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实端由无先我心。如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故云诸菩萨初住地时。应善观察。随其所身一切法门。随其所有甚深智慧。随所修因。随所得果。随其境界。随其力用。随其示现。随其分别。随其所得。悉善观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无所着。楞严亦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至于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是知光未发处。尚无其名。念欲生时。便分其影。若有知有觉。则众生界起。若无想无虑。则国土缘生。因染法而六趣轮回。随净心而四圣阶降。可谓凡圣之本。身土之由。故指虚空世界也。悉我自心焉。非止言其太极生两仪。玄牝为天地根而已矣。考善恶报应也。悉我自业焉。非止言其上帝无常天网恢恢而已矣。岂虚言哉。

如幻诸三昧及以意生身(至)演三乘一乘 问此经前后或云三乘一乘。或云五性一性。或云无乘及乘者。乃至种种异说。究其旨趣竟如何耶。答佛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若随权实各别所据。则似相违反。若会通者皆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有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寂。则三一俱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余诸异说。类此可知。是故论云。竞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

佛有三十六复各有十种(至)阿赖耶命根 根本识种名寿。以能持识故。此种能令色心不断亦名命根。此识相分色法身根所得名煖。现行识名识。

意及与意识皆分别异名(至)是众圣所行 此言众圣皆悉修行真如实观。及唯心识观。如进趣大乘方便经云。若于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习学二种观道。一唯心识观。二真如实观。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往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所有缘念。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已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尝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真如实观者思唯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故云真如及唯识。是众圣所行。如上理行双修。方名观法。故永嘉云。渡海先须上船。非船无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若不修习得菩提者猫兔等类亦应证得。

此有言非有彼非解我法(至)灭道皆悉具 此四谛义。天台约涅槃经圣行品。开成四种四谛。谓生灭。无生灭。无量。无作 生灭者。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因果。谓逼迫名苦。则三相迁移(集论云。诸有情生。及生所依处。俱名苦谛)增长名集。则四心流动(集论云一切烦恼。及烦恼增上所造诸业。俱名集谛)除患名道。则对治易夺。寂静名灭。则灭有还无。即令众生知苦断集。欣灭修道。虽世出世。皆是变异。故名生灭四谛也(谛有二义。一谓谛实。二谓审谛)若达四谛从缘生故空。即超筌悟旨。而成智慧。谓解苦无苦。名苦圣谛。解集无和合。名集圣谛。解灭。无灭名灭圣谛。解道无道。名道圣谛。故名无生四谛也 大涅槃经云。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集灭道等亦复如是。即无量四谛也 若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烦恼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灭无道故无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是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即无作四谛也。故玄义云。以迷理故。菩提成烦恼名集谛。涅槃成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造作故名无作。亦名一实谛。所以八千声闻法华会上。见如来性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以达本故。法尔如斯。若未亲证之人。不可安然拱手。傚无作无修。直须水到渠成。自然任运 以是四谛坚对诸土。有增有减。同居有四。方便则三。实报则二。寂光唯一。又总说名四谛。别说名十二因缘。苦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等七支。集是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道是对治因缘方便。灭是无明灭。行灭。乃至老死灭。故涅槃经开四四谛。亦开四十二因缘。下智观之得声闻菩提。中智观之得缘觉菩提。上智观之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之得诸佛菩提。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生灭。我说即是空。是无生灭。亦名为假名。是无量。亦名中道义。是无作。又谓因缘即集。所生即苦。灭集方便是道。苦集尽是灭 问法性尚非一法。云何以一二三四推之答法性是所迷。苦集是能迷。能迷有轻重。所迷有即离。约界内外分别。即有四种苦集。约根性证理。即有一二三四不同。若界内钝人迷真重。苦集亦重。利人迷真轻。苦集亦轻。界外利钝轻重亦尔。法性是所解。灭道是能解。所解有即离。能解有巧拙界内钝人所解离。能解则拙。利人所解即能解亦巧。界外利钝即离巧拙亦如是 问集既有四。苦果何二。答惑随于解集则有四。解随于惑。但感二死。例如小乘惑随于解。则有见谛。思惟。若解随于惑。但是一分段生死尔 问苦集可是因缘所生法。灭道何故尔。答苦集是所破灭道是能破。能破从所破得名。俱是因缘生法。故大涅槃云因灭。无明。即得炽然三菩提灯。亦是因缘也 问法性是所迷。何故二。何故四。答法性随权实是故二。法性随根缘是故四。若达此旨。见相闻法等。例作四种料简即无差滥。是知一心四谛。横该竪彻。理无不穷。法无不备也。

凡夫妄分别取三自性故(至)断除悉清净 见修诸烦恼者。即见道所断分别烦恼。及修道所断俱生烦恼也。通三乘说者略有十种。一贪。二瞋。三痴(亦云无明)。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七邪见。九见取。十戒禁取。如是总别十使烦恼中。疑及邪见二取四种。唯分别起。即见所断烦恼。余贪等六。通分别俱生兼二所断。谓见所断。及修所断也 八识之中。前五识得起初三。亦通分别及俱生。由用意识中。邪师。邪教。及邪思惟。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第六意识总具十种四唯分别。六通分别俱生第七末那唯四俱生。谓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此识有覆无记性故。其第八识十总不起(唯含彼种)。唯此无覆无记性故 分别俱生皆通三界。唯瞋一种只欲界有。上色无色二界烦恼。皆是有覆无记性摄。欲界四谛下各有十使。即为四十。上二界皆除瞋谛别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瞋。各唯有五。合成十六。通前分别。总有一百二十八烦恼 若二乘机。以八忍八智断三界四谛分别烦恼。得预流果。次修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断三界俱生烦恼。得余三果。其所知障诸趣寂者入无余时断。其余一切有断不断。不同愚法。以彼唯断烦恼障故(回心二乘得同回心菩萨。分断所知障不同愚法二乘。唯断烦恼障) 直进菩萨二障俱断。烦恼障中不同二乘约界分位(回心菩萨断烦恼障。或类二乘)。但于二障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行。初地真见道时。一刹那中顿断彼种。其俱生中烦恼。初地已去自在能断。留种故不断。何以故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彼第七识烦恼。性非润生。故非所留。行相细故。七地已还有时暂现。以观智有间故。是故当知烦恼障种。至金刚位。其所知障。行相细故。正障菩萨道。故于地地分断。要至佛地方尽无余。由此即说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十地位中。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断烦恼障。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 若约实教。诸声闻人。于烦恼障但能折伏。何况能断所知障。其菩萨人于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净。此中习气。从断正使种子无间。方有余残习气 若约六七八识与二障合辨者。有义八识中唯习气。末那中唯种子。六识唯现行。或云六七八识。皆通习气种子现行。然此二障俱能障智。通名无明。以是本末二无明故。如起信论。依本末相依门以明二障。以无明所起六染心。为烦恼碍(即四住地烦恼)。能起染心之无明(根本)。名为智碍(无名住地)。其烦恼碍亦名枝末无明(亦名所知障也)。何以故。以能染境义边名为烦恼。以能障智义边亦名无明。故瑜伽论云。无明有二。若贪等俱者。名相应无明(枝末)。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根本)。以是主故。唯识又云。不共无明有二。一恒行不共。唯末那有(枝末)。二独行不共。末那所无(根本) 是故天台。以体真止从假入空观。与空慧相应。即能破见思惑(四住烦恼)。成慧眼一切智。智能得体。得真体也。以方便随缘止从空入假观。分别药病种种法门。即破无知惑(枝末无明)。成法眼道种智。智能得体。得俗体也。以离二边分别止及上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观。破根本无明。成佛眼一切种智。智能得体。得中道第一义体也。犹名巧度次第义尔。若约一心圆顿止观者。谓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名观。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于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虽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法虽一而三。能止之心虽三而一。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于观。则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虽有三目而是一面。观境亦如是。观三即一。发一即三。不可思议。非世出世。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也。故知破一切惑莫若空。无假无中而不空。建立一切法莫若假。无空无中而不假。究竟一切性莫若中。无假无空而不中。是皆对治众生心病无明烦恼。方便如此建立。于贤首宗犹属终教义。如上所破无明烦恼。在圆觉经。亦名理事二障也 若约顿教。惑性智性皆本净故。故不可说断与不断。设谓有惑可断。亦不依地位渐断。如起信云。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也。圆教更不分使习种现。谓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则全妄全真。唯是无尽重重法界。诸佛心中众生。众生心中诸佛。互相涉入。是故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 然修观行者。须达能断无性。所断本空。无断之断。方为正断。若执定有者。则堕于常。不可断故。若执定无。即堕于断。失圣智故。故先德云。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

本性清净心众生所迷惑(至)智者不应说 谓依如来能诠圣教。所诠正理。如实修行。断惑证真。则无有虚弃。舍此欲灭烦恼。皆为魔说 故贤首师。以佛圣教正理。发明宗趣等。巧被机宜。各分为五(见华严教章及起信论疏)。且圣教五者。一小乘教。以随机故。随他语故。而说诸法一向差别。以其简邪正。辨凡圣。分欣厌。明因果。然所说理。但显人空。未明法空。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谓定性二乘。无性阐提。俱不成佛。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决择分明。故少诤论。三终教。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无性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故无诤论。以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为渐。然此一门。与前后别。但教有始终顿渐之殊。法非优劣浅深之异。四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总不论事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五一乘圆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主伴具足故名圆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如帝网珠重重无尽(若于五中显此经者。正唯顿教。亦兼于终) 然教章独于圆教中。而云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圆融具德故。谓别教则逈异诸教。同教即普摄诸教。前后诸师所判教义。莫善于此。但未明诸乘五教。亦各有同别共不共故。故今续之以成其说。一小乘教者。以共人天乘为同教。以唯显四谛四果为不共别教。故品足论六云。有共异生法。不共异生法。云何为共。谓有定及有生。此复云何。谓如是定。如是生。异生圣者皆容得有。云何不共。谓四通行。四无疑解。四沙门果等。二大乘始教者。以共二乘回心教为同。以不共二乘直进教为别。此如智论有共不共般若教章明回心直进二教是也。三大乘终教者。以共前三乘为同。法华经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汝等所行皆菩萨道。以不共三乘唯一乘为别。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知法华涅槃。皆对权小以显一乘。四大乘顿教。以共始终小乘为同。以不共前三唯顿为别。如圆觉经云。此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谓约别教直进机也。又云亦摄渐修一切群品。此约同教回心机也。五一乘圆教者。如上所别教章文是也 此五教中。若以大小为对。则初一为小。后四为大。若约权实为对。前二为权。后三为实。若以顿渐为对。前三皆渐。后二为顿。若以偏圆为对。前四皆偏。后一为圆。而前前不摄后后。后后必收前前。此约同教说也 若约别教。则后后皆破前前。故华严经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此圆教破顿义)。此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相有何次(顿破终渐)。法华经云。无二亦无三(终破始教)。梵网经呵二乘为邪见(权破愚法)。皆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然同教中虽同前前。而中间三教亦得分同于后。如圆觉经有圆教法界三观。摄论等有实教行相。然有其所同。无其所别。有其义而无其教。唯成当教中义。由诸经论。有如是同别共不共等法门。出没相涉。故方便立五教不同 问已知五教各有同别。贯于群诠。由是以明一代时教更无余蕴。云何一心约就诸教。而有如是差别义耶。答此有二义故作是说。一约法通收。谓由此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是故圣人随以一门摄化众生。一摄义从名门。如小乘教说。二摄理从事门。如始教说。三理事无碍门。如终教说。四事尽理显门。如顿教说。五性海具德门。如圆教说。是则不动本而常末。不坏末而常本。五义相融唯一心也。二约机得法分齐(机器不同)。谓或有得名而不得义。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义。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义。如终教。或有得义而不存名。如顿教。或有名义俱无尽。如圆教。是知圣教万差。要唯此五。初则历然不滥。后迺全体相收。一味融通。群疑屏息。总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也。余诸义门。广如彼说。

先应决了我及分析诸取(至)第五不可说 言三世及非世。第五不可说者。谓天竺犊子部。以我法俱有而为宗趣。立五法藏。谓三世为三。无为为四(即是非世)。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为有为。及无为也。故此一部。诸部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也。

诸佛之所知诸行取所住(至)勿更余分别 此最后一颂。谓约义付属流通。教迹也。即心能诠也。理本也。即心所诠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若能寻迹得本。自然绝迹归宗。故云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显也。此教者摩诃衍中真实了义教也。此理者。谓缘起一心甚深至理也。是故结劝四辈弟子。信解修行如实证入。不断如来种性。故云当依此教理。勿更余分别。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十(终)

   丐缘镂板沙门 (逈玮) 重校勘

 

上篇:注大乘入楞伽经

下篇:佛说盂兰盆经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

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序) 天台智者大师说 夫乐邦之与...

首楞严义疏注经

首楞严经疏序 中散大夫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权判吏部流...

大品经游意

大品游意 斯道幽微。深远难测。无知无照。无名无相。...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佛说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

【注音版】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略三论游意义

三论游意义 硕法师撰   略有开四重(一明经论游意。...

禅林宝训

禅林宝训序 宝训者。昔妙喜竹菴诛茅江西云门时共集。...

【注音版】菩萨五法忏悔经

菩萨五法忏悔经...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训练你的心

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释提桓因的真诚无妄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有一次,阿修罗...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圆因法师《防癌手册》

防癌手册序 我得到了癌症,该怎么办? 我周遭的亲友很...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