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梵网经合注

蕅益大师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梵网合注绿起

大哉梵网经心地品之为教也。指点真性渊源。确示妙修终始。戒与乘而并急。顿与渐而同收。约本迹。则横竖俱开。兼华严法华之奥旨。约观行。则事理俱备。揽五时八教之大纲。文虽仅传一品。义实统贯全经。缅惟智者大师之时。人根尚利。故既广宣教观法门。乃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师精谙律藏。文约义广。点示当年之明律者则易。开悟今时之昧律者则难。千有余年。久成秘典。我莲池和尚。始从而为之发隐。此其救时苦心。诚为不可思议。特以专弘净土。律学稍疏。故于义疏。仍多阙疑之处。又下卷虽获流通。而上卷犹未开阐。呜呼。四依大士。于法岂有吝心。直是众生缘薄。罕能遘于希有法门耳。智旭幼崇理学。即以千古圣贤道脉为己任。但恨障深慧劣。往往执东鲁而谤西干。后因闻自知录序。并阅良知寂感之谈。始发信心。嗣又闻地藏本愿。并听大佛顶经。猛图出世。于是矢志参禅。逃家行脚。虽亦数发悟解。柰何克证无期。赖有一点惭愧正因。断不敢错下承当生增上慢。以踏迩来大妄语之覆辙。爰念夙因力薄。应须兼戒兼教以自熏修。先从阇梨古德法师。遵学戒之法于莲老遗规。次探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书。私淑台家教观。而毗尼一藏。细阅三番。梵网一经。奉为日课。遂于发隐所阙之疑。涣然冰释。即上卷文古义幽。昔人所称不能句读者。亦复妙旨冷然现前。因拟一为合注。以补前人之缺。而此志虽发。缘障多端。六七年来。悠悠未遂。客岁藉大病为良药方遂入山本志。适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杖来寻。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复有二三同志。欢喜乐闻。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沸涌。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注既成。叙厥本末。以告来哲。盖虽不敢谓凡夫心力。实能超越前贤。而夙有微因。今复久诵。半生淹浃。自不无千虑之一得。故于理观事相。不惜一一指陈。诚可勷开解笃行者之半臂也。后之览者。尚勿以繁琐而厌忽之。俟解行双圆。乃归诸筏喻可耳。

前丁丑岁后安居第一褒洒陀日菩萨戒弟子智旭撰于九子别峰之梵网室中

康熙丙辰岁四月八日千华菩萨戒弟子沈书准重刻

凡例

古人经疏必各别行。一则不敢以疏混经。二则经疏文义各有血脉。不宜间断夹杂故也。后代根钝。对阅为难。于是为师匠者。每每从而会之。虽巧被初机。慈心殷厚。而割裂纷缪。亦觉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后人复加割会。乃曲殉时机。合经成注。但经文顶格书之。注与科低一字。即卷首缘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语。弗敢滥混也。
古人既不以疏杂经。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为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诠经旨。故不厌其繁也。会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几使经文不成句读。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钝。多畏繁科今乃止设大科。其余子科。悉皆从略。设有一二不能免者。即于疏中出之。使经文不至支离割截。
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义悬谈等。必先出旧解。方事折衷。今此经上卷。虽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则惟义疏发隐一书。其中缺略虽多。纰缪则少。纵有一二出入。亦不复辨别是非长短。但自据理直释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异。请以义疏发隐对阅。自当知之。
戒相结罪重轻。一一本于大小经律。深思细择。融会贯通。方敢组织成文。使其言简意尽。并无片言只字。敢任私臆。但不复如毗尼集要。逐节标其出某处耳。倘不相信。请遍阅大藏极其精通。然后料简予所不及。赐以教正。予深望焉。
大乘律法。虽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于七众。故于比丘五篇七聚名义。仍须隐而不说。盖菩萨比丘。及比丘尼。自应习学毗尼集要。及律藏全书即于彼中通晓篇聚名义。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萨沙弥。菩萨优婆塞等。只须依此修学。而篇聚名义。尚非分内之所应知。万万勿求先知。致成盗法重难。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 菩萨沙弥古吴 智旭 注

菩萨比丘温陵 道昉 订

△入文为三。从品初至光为何等相。有九行经。为放光发起分。从尔时释迦擎接大众。至下卷心心顶戴欢喜受持。为正示法门分。从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至卷终。有八行经十四行偈。为流通益世分。虽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序及流通。自在全经。而就兹一品。三分宛然。

初放光发起为三。初总标法会时处。二释迦放光警众。三菩萨放光集问。

初总标法会时处又二。初明时处主伴。二指所说法门。

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

诸经通序。皆具六种成就。此是一品别行。略无信闻。以信闻二义。文在初品。理贯全经故也。今但出四种。尔时二字。标时成就。释迦牟尼。标主成就第四禅地。标处成就。梵王菩萨。标伴成就。既主伴同时同处。必闻妙法。既闻妙法。必如理信解。文虽标四。义乃具六。言尔时者。时无实法。长短惟心。但据师资道合。机教相符。总名尔时。言释迦牟尼佛者。乃我本师万德嘉号。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今且就此土示生之姓。及父王所立之字。人共称之。梵语释迦。此翻能仁。亦翻能儒。亦翻直林。此即是姓。梵语牟尼。此翻寂默。繇菩萨为太子时。躬临释种大会。释众咸皆默然。父王为立此字。姓字合称。立兹嘉号。约义释者。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乃称大觉。任第四禅地者。法身无在无不在。为众生故。示现住处。有云暂时名在。久居名住。此偏举耳。久亦名在。暂亦名住。在之与住。字别义固。今约住释义。佛有四住。一者天住。二者梵住。三者圣住。四者佛住。五戒十善。名为天住。四禅八定。慈悲喜舍。名为梵住。戒定慧脱。名为圣住。首楞三昧。十力无畏不共等法。名为佛住。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恒不离此一切法门。以天住应欲界机。以梵住应色无色机。以圣住应三乘机。以佛住应一乘机。佛为能住。四法为所住。又四法为能住。天王宫为所住。以此四法摄众生故。示有住处。住本无住。非似凡夫。于无住中随业住也。第四禅名为地者。于三界九地中。即舍念清净地。佛既在此。应同梵住。而意在敷心地门。接众见本。则是住于佛住也。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居于色究竟天。为大千世界尊主。亦名大梵天王。大千界内。惟有一王。今言无量。则他方云集众也。菩萨义见玄义。不可说不可说者。大数极名。大梵为异生众。菩萨为同生众。若异若同。总是夙闻大教。成就大根。应闻此大法者。乃与此大会耳。观心释者。介尔有心名尔时。此心与一切众生同体名释迦。此心本性空寂名牟尼。此心本自灵觉名佛。此心本自平等清净。名四禅地。此心本来自在。无所系属。名摩醯首罗宫。此心具一切清净差别功德。名无量大梵天王。此心具一切无差别智慧不可穷尽。名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

△二指所说法门。

说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海众云攒。欲闻大法。随机演示。意在归源。如此心地法门。乃卢舍那佛所说。而净满本尊。乃居莲华台藏世界。今为众宣说。俾知厥本。以为下文擎接礼觐之先容也。此华藏虽名报土。而称法垂报。体即寂光。寂光理性。藉报乃彰。如此指点。正欲令人自悟耳。观心释者。此心体无染污。具妙因果。名为莲华。此心坚实高显。一切法之中道名台。此心广含诸法名藏。此心竖穷名世。横遍名界。此心离过绝非名净。具尘沙德名满。一心遍喻诸心名说。此心众法之所集起名心。此心众法之所依持名地。此心堪作轨持名法。此心遍通诸法名门。略释梗概如此。下文不复委出。可以意知。

△二释迦放光警众。

是时释迦身放慧光。所照从此天王宫。乃至莲华台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各各相视。欢喜快乐。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缘。皆生疑念。无量天人。亦生疑念。

前已说示华台世界。舍那本尊所说法门。恐人不信。故又放光彻照其境。俾悟本源也。慧光者。色心不二。故身光即是慧光。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也。所照乃至华藏等者。本迹不二。故能照穷法界海也。相视快乐者。以生佛体同。故不觉受熏之易。未知何因何缘者。未知本源心地之因开迹显本之缘也。皆生疑念者。众生则久在沉迷。天人则但秉权迹。故一时开悟为难也。

△三菩萨放光集问。

尔时众中玄通华光主菩萨。从大庄严华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刚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与共同心异口问此光。光为何等相。

众既生疑。理须发悟。非藉当机。孰为请主。而发迹显本。乃是不思议大事因缘。故必放光警集海众同致问也。菩萨名玄通华光主者。玄微通彻。即该因彻果之称。华表于行。光表于智。此行此智。成佛本源。故名为主。玄则华光皆玄。智行之性甚微妙故。通则华光皆通。智行之法遍因果故。梵语三昧。此翻正定。所住三昧。名大庄严华光明者。此智行。乃称性所起。还庄严性。故名大也。以佛神力者。本住三昧。触佛光而起定。随承佛力。而放光召众也。所放光名金刚白云色者。究竟坚固。故名金刚。表法身德。净无瑕玷。名之为白。表般若德。万德丛集。名之为云。表解脱德。又三德皆坚固。三德皆无瑕。三德皆集法。如此光明。全是三德秘藏。一切世界菩萨之所同修同证。故蒙照皆来集会也。同心异口问此光者。还问前来佛所放光因缘相也。

△次正示法门二。初舍那说心地法。次释迦宣菩萨戒。

初中三。初问答标名。次正说义趣。三付嘱弘传。

初又二。初释迦腾问。二舍那垂答。

初复二。初摄众见本。二为众请法。

今初。

是时释迦即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至莲华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见卢舍那佛。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时释迦及诸大众。一时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

华藏是本源世界。犹如故卿。故言还也。前虽放光照彻斯境。而大众但承光远见。未曾亲履。今始面奉本尊。知本迹之非隔。一时礼敬。正表以迹合本也。

△二为众请法。

释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虚空一切众生。为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道。当成佛果。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广问一切菩萨种子。

前既两番放光。动其疑念。令其发问。故今代众启请。重问因缘深义。俾各从本佛亲闻也。地及虚空一切众生者。五趣。及四王忉利二天。为地居众生。余四欲天。及色。无色界。为空居众生。是诸众生。皆悉当成佛果。但未知繇何因缘耳。十地为分果。佛为满果。成之必藉因缘。而若因若果。必有其相。今直略问而已。若广问者。具如佛性本源品也。此即结集家语。悬指彼处全经。后皆仿此。

△二舍那垂答二。初以定示答。次诫听言答。

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诸大众。

将演法门。先以定示者。略有三义。一者为显法体以此法门。非语言文字之所能宣。惟是圣智所行境界。然佛既亲证此法。则常时在定。那有出入。当体即是。亦何隐现。但众生久沉迷网。惟同体大悲能以不思议称性方便而开晓之。故名为现也。二者为顺悉檀因缘。自有众生闻说法而得四益。亦自有众生见入定而得四益。故须以定示之。三者为显如来一语一默。无非妙道。所作佛事。皆悉不虚。先以定示。了知此法不滞言诠。复以语答。了知此法不堕暗证。相貌音声。皆为教体。而此三昧名虚空光体性等者。虚空则荡无纤尘。光则遍照法界。体性则实相真源。亦三德秘藏之异名耳。此秘密藏。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为成佛之真因。诸佛如来究竟圆证。成常住之极果。今和盘托出。直使大众当下见其若因若果之相。亦可谓直捷痛快者矣。

△次诫听言答二。初诫修三慧。次委答所问。

今初。

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

佛法虽妙。非慧莫悟。妙悟虽多。三慧收尽。听不谛审。则闻慧不生。思不如理。则思慧不生。行不努力。则修慧不生。闻慧在名字。思慧在观行。修慧在相似。繇闻慧故。得伏五住。繇思慧故。得净六根。繇修慧故。得开秘藏。此犹次第为语。若称性者。三慧并在一心之中。

△次委答所问二。初总答因果本迹。二广示心地名相。

初中又四。初明因。二明果。三从本垂迹。四摄迹归本。

今初。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

以身为证。明是自行真实法门也。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不言三阿僧祇。而言百阿僧祇者。被界外机。须知因地如斯遥旷也。

△二明果。

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

生相无明永尽。名为初舍凡夫。果德究竟圆极。名为成等正觉。等则双照二边。正则契会中道。于十号中。即是正遍知号也。卢舍那者。此云净满。如望夜之月。黑相都净。光体圆满。从德立号。报智冥法之极称也。住莲华台藏世界海者。实报无障碍土。诸佛所感称实果报。色心不二。依正重重。又此世界。繇于众生心性显现。还依众生心性安住。众生心性。名为莲华。在污不染。因果同时。繇此心性妙莲华故。乃使世界亦如莲华。即此心性为万法之宗极故名台。含无边之刹网故名藏。竖无终始故名世。横绝方隅故名界。深广难思故名海。究竟契合故名住也。

△三从本垂迹。

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

周遍千叶者。圆表千法。别应二地。略如玄义所明也。千释迦者。正起信论所明于色究竟天。示现世间最高大身。乃带劣胜应。通机所见者也。据者。统摄化导之义。百亿者。千万为亿。共是十万万数。乃大千世界之区域也。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居四洲大海之中。腹细上广。顶为忉利所居。腰为日月所绕。如起世经广明。阎浮提者。四洲之一。在须弥南。为诸佛示生之处。此洲有一大树名阎浮提。余洲所无。故以为名。亦名赡部洲也。菩萨释迦者。初坐菩提树下。未示成佛。犹名菩萨。化复现化。遍千百亿界者。广摄群机。曲垂方便。正起信论所明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乃人间劣应。藏机所见者也。各各现千百亿释迦。千字疑衍。以合计乃成千百亿故。

△四摄迹归本。

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从本垂迹。则不异而异。摄迹归本。则异而不异。指两重化。归于一真。正欲人各悟本源觉性。元自清净圆满耳。

△次广示心地名相二。初正列四十法门。次结示得入果相。

今初。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广答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心地法品。诸佛当知。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人坚法忍中。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十地向果。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焰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坚信忍者。从外凡位。仰信中道佛性之理。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乃证发趣位也。发趣心者。从假入空。开发趣向登菩提路。向果者。一一心皆向佛果。又一一心中。各具向果二义。趣入名向。住位名果。如四果四向等。此十心即是十波罗蜜。亦即十住法门。深达空法而修十度。十度皆是无相法门。护即力度。喜即方便。顶即智度。次第与通途稍别者。各有取义。不可定执也。又十波罗蜜。皆有长养善法金刚坚固义。皆亦体性法门。而但云发趣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生心而本无住言之耳。坚法忍者。从发趣法。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乃证长养位也。长养心者。出空入假。以如幻三昧。长养善法。此即四等四摄。定总于等。慧总于摄。亦即十行法门。又四等妙定。四摄妙慧。皆有开发趣向。金刚坚固义。皆亦体性法门。而但云长养者。且就似解位中。即无住而常生心言之耳。坚修忍者。修长养心。坚固成忍。乃证金刚位也。金刚心者。习中观。伏无明。犹如金刚。不可沮坏。此心名义。大似圆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门。又信等亦皆有发趣长养义。亦皆是体性法门。而但云金刚者。且就似解位中。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言之耳。坚圣忍者。金刚心中。以中道观。修习圣法。发真智断。成坚固忍。乃证十地位也。断十重障。证十真如。犹如大地。荷负一切。舍凡入圣。顿同佛体。灼见佛性。故一一皆名体性地也。此与通途十地。义意颇同。名字迥别。至后方释。又十地皆有发趣长养金刚之义。而直云体性地者。前约相似解行。故地地皆名为心。此约证真履实。故心心皆名为地耳。

△二结示得入果相又二。初以自身证。二转授众生。

今初。

是四十法门品。我先为菩萨时修。入佛果之根源。

正觉如果。此法如根。正觉如海。此法如源。佛所先修。决定非谬也。

△二转授众生。

如是一切众生。入发趣长养金刚十地。证当成果。无为无相。大满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满足。

入发趣等四十法门。方能证当成果。正显理虽性具。心藉修成。不可高谈理性而生邪慢也。无为无相者。诸漏永尽。大满者。万德圆极。常住者。不变不迁。力不共满足故大满。法身满足故常住。智身满足故无为无相。又无为即自在我德。无相即净德。大满即乐德。常住即常德。力不共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法身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智身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三德各具四德也。

△二正说义趣二。初菩萨问义。二舍那详答。

今初。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华上佛。千百亿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萨。名华光王大智明菩萨。从坐而立。白卢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开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名相。其一一义中。未可解了。唯愿说之。唯愿说之。妙极金刚宝藏一切智门如来百观品中已明。

于诸佛大会中而菩萨启问者。正属所被之机故也。华光王。即华光主义。大智明。即玄通义。前文放光集众。表示繇本智而起妙行。故名玄通华光主。此文问义秉修。表示资妙行而趣大觉。故名华光王大智明。

△二舍那详答四。初明十发趣。二明十长养。三明十金刚。四明十地。

初中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云何义者。发趣中。

但告千佛者。此是如来本所修行无上法门。故令千佛转相传授也。发趣义略如前释。此以十波罗蜜。心心开发。趣向真道。名十发趣。别则一心分对一住。圆则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觉圆满此心。今就义便。且约从假入空为解。若利根者。既见于空。亦见不空。见不空故。开发趣向证妙真谛。此真即中。亦复即俗。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十段文中。每露此旨。读者须善悟之。

△二别释十。初舍心(至)十顶心。

今初。

若佛子。一切舍。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男女己身。有为诸物一切舍。无为无相。我人知见。假会合成。主者造作我见。十二因缘。无合无散无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阴。一切一合相。无我我所相。假成诸法。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萨尔时名如假会观现前。故舍心入空三昧。

若佛子者。绍佛家业。当践佛位。故名佛子。一切舍者。总标修舍。谓舍内外物。乃至舍我法执也。国土下。先明舍内外物。无为下。次明舍我法执。谓但观无为无相之理。了知一切我人知见。皆是假会合成。彼外道妄计有主者。造作者。及神我见。乃至二乘妄计有十二因缘实法。其实缘起亦无有合。缘灭亦无有散。亦无有受合受散者。举凡十二入十八界五阴等法。一切凡夫所计一合之相。本无我及我所之相。不过是假成诸法耳。是以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本无故不须舍。本无故不可受。此则从假入空。名为如假会观。此观现前。任运入空三昧矣。此亦可别对发心住者。弃妄故名舍心。发真故名发心住也。又发真即是别义。发中即是圆义。一切法不受。是遮俗照真。一切法不舍。是遮真照俗。又不受即双遮。不舍即双照。双遮双照。中道宛然。

△二戒心。

若佛子。戒。非非戒。无受者。十善戒。无师说法。欺盗乃至邪见。无集者。慈良清直正实正见舍喜等。是十戒体性。制止八倒。一切性离。一道清净。

戒之一字。标无作体。此无作戒。永离二边。契中道。非非戒下。先明离有。慈良下。次明离空。制止下。结明德用。非戒者。外道邪戒。及凡夫取相持戒。虽善恶不同。咸非入道正门。故名非戒。今菩萨戒体。非同凡外之非戒。以其了达无受者故也。此十善戒法。虽师师相授。而实无师能说此法。所谓和尚是戒耶。阿阇梨是戒耶。乃至白四羯磨是戒耶。即所对治欺盗等十恶法。亦本无集者。以此恶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又未生无藏处。欲生无来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则法性本无染污也。但法性中本自具足慈良等一切性德。即是十戒体性。谓慈即不杀体性。良即不盗体性。清即不淫体性。直即不两舌体性。正即不恶口体性。实即不妄言。不绮语体性。正见即不痴体性。舍即不贪体性。喜即不瞋体性也。制止八倒者。一切性离。即无受乃至无集。能制止凡外四倒。一道清净。即慈良等体性。能制止二乘四倒。盖凡夫及外道。不论恶戒善戒。咸生取着。无常计常。苦谓是乐。无我执我。不净计净。故成有漏因果。二乘虽证无漏。不达性体。常谓无常。乐谓是苦。我谓无我。净谓不净。故入涅槃时。戒善随废。大乘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性德为所依体。以无作色为当体。始从初受。极至佛身。不坏不失。任运止恶行善。性德即法身。无作色即报身。所谓诸佛究竟色也。于律仪上。法尔有摄众生义。即应化身。此戒心亦可别对治地住者。地是所治。戒是能治也。

△三忍心。

若佛子。忍有无相慧体性。一切空。空忍。一切处忍。名无生行忍。一切处得。名如苦忍。无量行一一名忍。无受无打无刀杖。瞋心皆如如。无一一谛。一相。无无相。有无有相。非非心相。缘无缘相。立住动止。我人。缚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有无相慧体性者。谓菩萨三忍。咸以无相慧为体性也。下别释三忍。即约三苦境明之。观一切坏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观一切处行苦。皆本无生。名无生行忍。观一切处苦苦。得其实相。知即法身。名如苦忍。若非三忍之力。一切行门。皆不成就。故无量行一一名忍。此总结上文也。下重明三忍观慧。以谛观坏苦境界。内无能受之我。外无能打之人。中间无所用之刀杖。故瞋心皆如彼真如之理而不动摇。所以名空忍也。以谛观行苦境界。了知无苦集等一一差别之谛。惟是一真实相。虽无一一谛。而并无无相。虽有一真实相。而亦无有相。亦非心与非心之相。亦无缘与无缘之相。是名无生行忍也。以谛观苦苦境界了知若立若住若动若止若我若人若缚若解。一切法当体皆如。若一切皆如。则忍相亦不可得。是名如苦忍也。一切法如。即上文所谓一切处得耳。此三苦繇于三受。若别对者。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若通论者。三受皆坏苦。必变坏故。三受皆行苦。迁流造作性故。三受皆苦苦。生死恶法故。此亦可别对修行住者。以三忍力。修无量行也。

△四进心。

若佛子。若四威仪一切时行。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而见一切有无如有如无。天地青黄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宝智性一切信。进道空无生无作。无慧。起空入世谛。法亦无二。相续空心。通达进分善根。

无相精进。常时无间。不拘行坐。故云一切时行。行何等法。谓常伏习空观。假会观。法性观也。以三观力。故能登无生山。而见一切有无之法。有亦真如。无亦真如。总不背于法性。故于天地等世间法。乃至三宝等出世法。一切信其皆是真如。即于此世出世法中修习进道。皆与空无生无作三解脱门相应。亦并无三脱之慧可得。乃至起真空观。入世谛法。亦与空法无二。惟以相续真空观。通达进分善根。是名无相真精进也。此亦可别对生贵住者。登无生山。即是入如来种。

△五定心。

若佛子。寂灭无相。无相。无量行。无量心三昧。凡夫圣人。无不入三昧体性相应。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缚见性。是障因缘。散风动心。不寂而灭。空空八倒。无缘假静慧。观一切假会。念念寂灭。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灭。而生一切善。

寂灭无相。标定体也。无相下。先明定能生善。一切下。次明定能灭罪。无缘下。结示。观慧功能。先明生善者。言此定虽则无相。而能具无量行。所谓四无量心。三昧。一切凡夫圣人无不入此三昧相应。以大慈故。与一切圣乐。以大悲故。拔一切凡苦。以大喜故。于一切凡圣等生庆悦。以大舍故。于一切凡圣等心无二。又此四无量定。三乘圣人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曾证。以劫尽时。火水风灾将起。一切有情。法尔成就此定。乃生四禅处故。次明灭罪者。言一切我人等缚着。邪见之性。凡属障道因缘。散风动心。以定力故。皆不须作意求寂而自永灭。灭。故空凡夫四倒。不寂而灭。故空二乘四倒也。次结示功能者。言用此无缘假静慧。观一切假会之法。皆即念念寂灭。所以三界苦果。及其罪性。皆繇定力而灭。而罪性既灭。法尔生得慈悲等一切善也。静慧即是静虑。梵名禅那。无缘假者。谓一切假名诸法。当体全空。本无可缘。今达假法性空。故名无缘假静慧。此定心亦可别对方便具足住者。三昧体性。凡圣无不相应。如胎已成。人相不缺也。

△六慧心。

若佛子。空慧。非无缘。知体名心。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与道通同。取果行因。入圣舍凡。灭罪起福。缚解尽。是体性功用。一切见常乐我净烦恼。慧性不明。故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入中道一谛。其无明障慧。非相。非来。非缘。非罪。非八倒。无生灭。慧光明焰为照。乐虚方便。转变神通。以智体性所为慧用故。

空慧者。标第一义空真慧之体也。此之妙慧。非同二乘断空。一无所缘而已。当知即是灵知之体。亦名真心。外道迷此真体。故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然即此外道恶慧。亦本与觉道通同。二乘不了此体。故但取果行因。入圣舍凡。灭罪起福。一切缚着。皆悉解尽。然即此二乘偏慧。亦是此体性之功用。但彼外道。及二乘人。于一切知见常乐我净烦恼等法。慧性不明。是以或生执着。或欲舍离耳。故今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双破二执。双照二理。入于中道一谛。中道既显。方知其无明之障慧者。本非有相。非有来处。非有生缘。非有罪累。本非八倒。原无生灭。是以慧光明焰。独为照耀。而随其意乐。虚融无碍。起诸方便。以种种转变神通。化导含识。此皆以真智体性所为。而慧即其用故也。此亦可别对正心住者。入中道一谛。则容貌如佛。乐虚方便。则心。相亦同。

△七愿心。

若佛子。愿愿。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愿心连。愿心连相续百劫。得佛灭罪。求求至心。无生空一。愿观观入定照。无量见缚。以求心故解脱。无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无量功德。以求为本。初发求心。中间修道。行满愿故。佛果便成。观一谛中道。非阴。非界。非没生见见。非解慧。是愿体性。一切行本源。

愿愿者。随所发愿数数无尽。不止一发也。大求者。惟为菩提。不向二乘。不向三有也。一切求者。心无限剂。不舍一法也。以果行因故愿心连者。先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称果觉之性而行妙因。故所发大愿。相连不绝。永无退悔。至于百劫之久。犹如舍那本所修行。则觉道必得究竟。灭罪必得无遗矣。人谓愿求之心。属于散动。而不知求求至心者。却与无生空一。所谓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故修此愿时。观观皆入正定。照明佛法也。次重明得佛灭罪。谓无量见缚。皆以求心故得解脱。无量妙行。皆以求心乃成菩提。无量功德。皆以求心而为其本。是以初发求心。中间修道。以行填愿。但令行满愿故。佛果便得成也。若无求心。如担麻弃金。岂脱见缚。紫光劣愿。岂成无漏。但念三脱。岂乐神通耶。次更明观观入定。谓观于一谛中道。非阴。非界。非没见生见之见。非二乘之解慧。当知是愿即是中道体性。乃一切行之本源也。没生见者。没即无见。生即有见。此亦可别对不退住者。愿愿相连。故身心日益增长也。

△八护心。

若佛子。护三宝。护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恶邪见不娆正信。灭我缚见缚。无生照达二谛。观心现前。以护根本无相护护空无作无相。以心慧连。慧连入无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护观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无如无法体。集散不可护。观法亦尔。

此即力波罗蜜也。护三宝者。不为外道邪见四倒所娆。护一切行功德者。不为二乘偏空四倒所娆。故于佛道。具足正信。能灭我法二执。而无生观慧。照达真俗二谛。使观心常现前也。此妙护心。名为根本无相之护。即以此护根本无相之护。护于空无作无相三解脱门。繇此心中智慧。相连不绝。则能证入无生空道。令其能观之智。及所观之无生空道。皆悉明光。又以此明光智道。护持观智。入于空假二境。分分幻化法中。悉知一切幻化所起如无。谓皆即第一义空。而此如无法体。集亦非集。散亦非散。若集若散。皆不可得而护。所护之境。既不可得。则能护之观法。亦尔不可得也。能护所护皆不可得。乃名根本无相护。若有少法可得。则为八倒之所娆矣。此亦可别对童真住者。以善护故。离一切过。灵相具足。

△九喜心。

若佛子。见他人得乐常生喜。悦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为。不无寂然大乐。无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见云假。法性平等一观。心心行多闻。一切佛行功德无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静照乐心。缘一切法。

此即方便波罗蜜也。繇善知同体巧方便故。不但自修功德以益众生。但见他人得于世出世乐。常生随喜之心。而即以此随喜功德。又能普悦及一切物。盖以即假即空。即照即寂而虽不入于有为之法。不无寂然法性大乐也。以不入有为故无合。以不无大乐故有受。以无合故而化有法。令其忘相。以有受故。而见云假。令互得益。此正以心佛众生。法性本来平等一体之观。故成此善巧方便也。此修巧便菩萨。心心行于多闻。使观智增益明了。乃至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以无相随喜之智慧方便。于念念中摄取现前。法随喜念。而恒以此静照乐心。遍缘法界一切诸法。使其互为庄严。重重无尽。此则以法界中乐。还复普施法界众生。所谓惠而不费者也。亦可别对法王子住者。方便最巧妙故。

△十顶心。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灭无我轮见疑身一切瞋等。如顶观连。观连如顶。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胜上如顶。如人顶。非非身见。六十二见。五阴生灭。神我主人动转屈伸。无受无行可捉缚者。是人尔时入内空值道。心心众生。不见缘。不见非缘。住顶三昧。寂灭定发行趣道。性实我人常见八倒生缘。不二法门。不受八难。幻化果毕竟不受。唯一众生去来坐立。修行灭罪。除十恶。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萨达观现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种性中。生生入佛家。不离正信。

此即智波罗蜜也。以差别智。遍知诸法。善达法界如如顶法。名最上智。此智遍能灭无利钝诸使。所谓我轮见疑身一切瞋等。能令如顶观智。相连不断繇此观智相连。观于如顶法故。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如如一道。更无二如。故此名为最胜上如顶法。犹如人之顶相也。然虽喻以人顶。实乃非非身见。亦非六十二见可见。亦非五阴生灭之法。亦非外道所计神我主人能动转屈伸者。亦自不受诸法。亦无行相可得。既是第一正受。心行处灭。又安可捉缚哉。非非身见者。上非字。是遮拂之辞。下非字。连身字为义。谓凡外非身计身。故名为非身见。或疑衍一非字。亦通也。是人尔时既证顶法。灭于身见。乃至无受无行。便入内空三昧。亲值于道。名为见道。是时虽心心以度众生为事。而不见有缘相。亦不见有非缘相。住是顶三昧中。从寂灭定发起妙行。进趣佛道。一切外道所执性实我人常见。及八倒生缘等。皆入不二法门。所谓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故不受邪见八难之报。及三界中一切幻化果报。亦皆毕竟不受。然既无我人。亦无果受。将谁修行而成佛道耶。惟有一种八识心心所之法聚。假名众生。去来坐立。非断非常。法尔展转相续。修行灭罪。除恶生善。入于正道。证于正忍正智之法。发起正行。尔时菩萨通达观智。常得现前。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复不退佛种性中而堕二乘之地。生生入于佛家。不复离正信矣。此亦可别对灌顶住者。以住顶三昧故。

△三结指。

上十天光品广说。

△二明十长养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今初。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长养十心者。

四无量定。四摄法慧。最能增长佛道。养育众生。名十长养。别则一心分对一行。圆则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觉满足此心。今就义便。且约从空入假为解。既二谛平等。则中道自圆彰矣。又四等非无观慧。四摄非无定力。今以定慧分摄。亦一往语耳。

△二别释十。初慈心(至)十慧心。

今初。

若佛子。常生慈心。生乐因已。于无我智中。乐相应观入法。受想行识色等大法中。无生无住无灭。如幻如化。如如无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轮。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非实。非善恶果。解空体性三昧。

慈以与乐为义。故常生慈心。能生乐因。然或不与无我智相应。便属情爱。故必于无我智中。以乐相应之观。而入一切诸法。所谓观于受想等大法中。一切即空即假即中。无生住灭。即空也。如幻化。即假也。如如无二。即中也。如此一切修行满足。成就法轮。化被一切。能使一切众生咸生正信。不由魔教。此则成于乐因。亦能使一切众生得于究竟慈乐之果。而此慈乐果。非二乘所证实灭。亦非世间善恶果报。乃是解空体性三昧。诸佛菩萨大法乐耳。此亦可别对欢喜行者。化被一切。即十方随顺之义。

△二悲心。

若佛子。以悲空空无相。悲缘行道。自灭一切苦。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智。不杀生缘。不杀法缘。不着我缘。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切众生。不恼发菩提心者。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种性行中生道智心。于六亲六怨。亲怨三品中。与上乐智。上怨缘中。九品得乐果。空现时。自身他一切众生。平等一乐起大悲。

以悲空空无相者。了知大悲之体。本自空空无相。今欲证此体。故以悲缘而行菩萨之道。先自灭一切苦因。随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拔济智。设自身未免苦轮。则安能广度一切也。无量苦者。因则见思为苦。尘沙为苦。无明为苦。果则恶道为苦。有漏为苦。沉寂为苦。迷中为苦。生智者。生真谛智。拔见思苦因。拔恶道有漏二种分段苦果。生俗谛智。拔尘沙苦因。拔沉寂苦果。生中谛智。拔无明苦因。拔迷中变易苦果。以要言之。即是一念圆修三种大悲。繇修生缘大悲。故拔恶道之苦。亦拔沉寂之苦。俗谛三昧成。是名不杀生缘。观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等也。繇修法缘大悲。故拔有漏分段之苦。真谛三昧成。是名不杀法缘。观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也。繇修无缘大悲。故拔迷中变易之苦。中谛三昧成。是名不着我缘。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缘假名。不缘实法。惟缘中道佛性。无缘而无不缘也。若约次第释者。藏教持性重戒。是不杀生缘。通教体色入空。是不杀法缘。别教修行中道是不着。我缘。圆教三悲一念中修。故能圆拔无量众苦。然悲观虽深。总以事戒为所依境。若无事境。理观不发。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切众生。不恼发菩提心者。我不以杀盗淫事恼人。人亦自不恼我。互不相恼。斯即永拔苦因。而此圆悲。不惟拔苦。随即与乐。良繇菩萨不但见空。亦即于空见一切法如实之相。故于种性行中。随生道种智心。于亲怨三品。一一皆与上乐智果。乃至上怨缘中。亦令其九品得于乐果。如是修习。乃至空空无相之体现在前时。则自身及他一切众生。皆平等使归一乐。而还起佛地之大悲矣。此亦可别对饶益行者。善能利益一切众生故也。

△三喜心。

若佛子。悦喜。无生心时。种性体相道智空。空喜。心不着我所。出没三世。因果无集。一切有入空观行成。等喜。一切众生起空入道。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欢喜。入佛位中。复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喜。

悦者畅适。喜者欢欣。此总标无量三昧之体相也。无生下。别出四喜。谓此悦喜。不同世情欲乐所起。特以自悟无生心时。则一切种性体相。以道智照之。无不皆空。故于空法而生欢喜。此即以自解空理。不受生缚故喜也。既达空法。心不著于我所而但求自度。惟为化度众生。示现出没三世而非从业牵。故一切因果。悉皆无集。恒于一切二十五有之中。随处令其入空观行成就。故得平等欢喜。此即以善解无著。游戏度生故喜也。于一切众生起真空智。入慈悲道。各各舍恶知识。求善知识。还示我以好道。互相得益。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故于法中常起欢喜。此即以庆他行因。展转度脱故喜也。既人佛位之中。复使是诸众生皆入正信。舍邪背苦。此即以度他得果。广化众生故喜也。此亦可别对无瞋恨行者。即是自觉觉他。得无违拒义故。此与发趣中喜心差别者。发趣是随喜方便。此是无量三昧也。

△四舍心。

若佛子。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化水流灯焰。一切舍而无生心常修其舍。

无分别。无执着。其心平等。名之为舍。无造下。明离一切分别。故为大舍。及自身下。明离一切执着。名一切舍。而无生下。结明常生舍心。即是无住生心之义也。无造即无作。于此三解脱门法中。观一切法如虚空等。若善若恶。若有若无。若罪若福。无不平等一照。知其体性。本不可得。故于内身外物。了达如幻化非实。如流焰无住。脱然放下。永无吝惜也。此亦可别对无尽行者。平等一照。即所谓三世平等。十方通达。

△五施心。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教导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行。

此四摄法中之布施摄也。发趣施度。以到彼岸为义。此中施摄。以化众生为旨。故云被一切众生也。菩萨所有身口意业。无不摄取众生。而摄取之方。不过财法二施。三业为能施。财法为所施。能所并列。以此五施教导众生。又观内外身等。皆如真如之相。乃至无有一念分别财物。受者施者。如此了达三轮体空。亦内修理观。亦外行布施。理观亦无合。布施亦无散。终日无心。终日行化。达即事之理。达即理之施。以此一切种种相貌。而现在行施。即佛顶所谓种种法门。得无差误者也。故亦可别对离痴乱行。

△六好语心。

若佛子。入体性爱语三昧。第一义谛法语义。一切实语言皆顺一语。调和一切众生心。无瞋无诤。一切法空智无缘。常生爱心。行顺佛意。亦顺一切他人。以圣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发起善根。

欲明好语。先言入体性爱语三昧者。以说法度生。最为难事。自非悟入妙法体性。则不能以四悉因缘。巧作随智随情等说。惟入此体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说。而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其所说法。善逗群机。能使众生爱乐欢喜。故名体性爱语三昧也。既入三昧。则或说第一义谛法之语义。或说一切种种真实语言。究竟皆顺入于一乘真语矣。第一语义者。随自意语。随智语也。一切实语言者。随他意语。随情语也。虽善巧随情。种种权说。毫无欺诳。譬如长者等与诸子白牛大车。终无虚妄之咎。故名一切实语言也。随智固顺一乘。随情亦方便渐令入实。故云皆顺一语。以此二语。调和众生。不吝真法故无瞋。常随物机故无诤。盖繇一切法空之智。虽无扳缘。而常于众生生慈爱心。是以随所说语。上则行顺佛意而契理。下亦随顺一切他人而契机。恒以圣人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而不离第一义谛。发起善根而不舍方便说法。是谓菩萨爱语摄也。自他二语。一往分释者。随智为上契佛理。随情为下契群机。具足释者。二语即佛权实二智。故皆上合佛心。二语遍接利钝众生。故皆下顺他人。此亦可别对善现行者。于一法性。作二种说。即是同中显现群异。虽二种说。皆顺一语。即是一一异相。各各见同也。

△七益心。

若佛子。利益心时。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门。集观行七财。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现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动大世界。一切所为所作。他人入法种空种道种中。得益得乐。现形六道。无量苦恼之事不以为患。但益人为利。

此即利行摄也。此之摄法。全用权智。而权智全以实智为体。故即以实智体性。而广行权智之道。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功德法财。福慧并严。乃使前人得益。故自虽久离生缘。为众生故。示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三以味力。现三轮不思议化。震动大千。举足动步。无非佛事。皆使他人悟三观门。得现在益。得究竟乐。又复现形六道。广应群机。虽六道中有无量苦恼。不以为患。但以益人为利耳。七财者。一信。二进。三戒。四惭愧。五闻。六舍。七定慧。三观者。法种为中观。空种为空观。道种为假观也。此亦可别对无著行者。现身口意。震动世界。即所谓现尘现界。不相留碍也。

△八同心。

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无生法中。以无我智。同生无二。空同源境。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灭。世法相续。流转无量。而能现无量形身色心等业。入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无生。我同无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此即同事摄也。前之利行。虽亦现形六道。犹为一切导首。今则异类中行。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善权化物。尤为不可思议。良以了达道种性智。同于真空。所谓即俗而真。故证入于无生法中。而以二种无我妙智。同一切众生无二。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知其为菩萨所化也。盖既悟此毕竟空寂万法同源之境。一切诸法真如实相。故能于无生无住无灭性中。示现常生常住常灭。随彼世法相续。流转无量。而能现无量形身色心等业入诸六道。一切善恶事业。皆与其同。正以毕竟空故。虽示生而同无生。证无生故。虽现我而同无物。而分身散形。与其同事。导归佛乘。故入同法三昧。此亦可别对尊重行者。种种示现。咸导归于第一波罗蜜多故也。

△九定心。

若佛子。复从定心。观慧证空。心心静缘。于我所法。识界色界中而不动转。逆顺出没故。常入百三昧。十禅支。以一念智作是见。一切我人若内若外众生种子。皆无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复从定心者。善修慈悲喜舍三昧。成就奋迅超越等殊胜妙用也。前发趣中第五定心。以寂灭无相为体。此则以逆顺出没而为功能。盖繇观慧证入空理。故心心寂静。而常能遍缘一切三昧境界。不为我所法识界色界之所动转。于九次第定。随意自在。逆顺出没。遂入百三昧。及十禅支。以一念相应智慧。见一切根身器界。现行种子。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而无合。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而非散。惟是妄心。之所集成。名为现行。妄心之所起作。名为种子。而当体了不可得也。盖四禅八定。凡外亦能修习。但繇未证空理故。每为禅法所用。而不能巧用禅法。既为禅法所用。则未免随禅受生。是被我所法识界色界所动转也。识界即四空天。但有四蕴而无色蕴。故名识界。虽灭受想定。二乘亦能证得。但未达妙空。便取灭证。不复能现诸威仪。今言逆顺出没者。起定为出。入定为没。从灭受想定起入非非想定。乃至从二禅起入于初禅。名逆出没。从初禅起入二禅。乃至从非非想定起入灭受想定。名顺出没。若次第顺逆出没。名师子奋迅三昧。若间隔出没。名超越三昧。乃至百大三昧。总依九次第定为本。而九次第定。又总依十禅支所成。十禅支者。支是分义。谓繇分分心心所法。成于禅定。初禅有五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二禅有四支。一喜。二乐。三一心。四内净。三禅有五支。一乐。二一心。三舍。四念。五慧。四禅有四支。一一心。二舍。三念。四不苦不乐。今弃复存单。总名十支。此亦可别对善法。行者。逆顺出没。三昧禅支。能成十方诸佛轨则也。

△十慧心。

若佛子。作慧见心。观诸邪见结患等缚。无决定体性。顺忍空同故。非阴。非界。非入。非众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慧性起光。光一焰明明。见虚无受。其慧方便。生长养心。是心入起空空道。发无生心。

慧见心者。即是四摄巧慧。作者。起也。前发趣中第六慧心。明于空慧心体。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邪见是利使。结患是钝使。本无决定体性菩萨于顺忍中。既证空理。观利钝使。咸与空同。非阴界入。及三世法。从真慧体。起光照相。用一智焰。彻照万法。无不明了。见其本皆虚寂。无有受者。而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摄之本。亦是十长养心之本。繇慧方便。生长养心。繇长养心。入于起空空道。便能发中道无生心。入于十金刚矣。慧方便者。慧即实慧。方便即权慧。权实二慧。非二体也。起空空道者。从空出假。假不碍空也。此亦可别对真实行者。所谓观一切法。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

△三结指。

上千海眼王品。已说心百法明门。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上篇:梵网经玄义

下篇:菩萨戒羯磨文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律疏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 南岳沙门释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校释

(仅限出家众观看)...

羯磨仪式

序 羯磨者。乃如来金口亲宣之法也。所谓僧法。对首。...

菩萨戒羯磨文释

菩萨戒羯磨文释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译 明...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京兆崇义寺沙门道宣集...

【注音版】沙弥律仪要略

.post-content img {display: block;height: auto;ma...

佛说大生义经

净佛说大生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注音版】佛说腹中女听经

佛说腹中女听经...

华严关脉义记

华严关脉义记 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 第一展转无尽者...

观虚空藏菩萨经

观虚空藏菩萨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 一...

恋西大师净土必求(净业痛策)

净土必求自叙 大本弥陀经云。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卷上(八双十六辈)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桀贪...

佛说马有三相经

佛说马有三相经(出杂阿含别译) 后汉沙门支曜译 闻如是...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

佛说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 僧祐录云安公古典经今附汉录 闻如是:...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

法不对机听了烦恼,反而生出障碍

佛说的法,就像一个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药,那这就...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

给亡者做佛事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

圣严法师《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