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经律异相卷第五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经律异相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佛胸万字放光发音一
    三种密二
    受阿耆达请三月食马麦三
    与五百僧食马麦缘四
    现铁枪报五
    化四梵志掩耳不受但各闻一句得道六
    化作梵志度多味象王七
    化卢至长者改兵杖为杂花八
    化作沙门度五比丘九
    现为沙门化悭贪夫妇十
    化屠儿及诸梵志令得道迹十一
    化大江边诸无信人十二
    济五百贼出家得道十三
    吹香山药入五百盲贼眼中还得清眼十四
    化作执着婆罗门子令其父母还得本心十五
    化淫女令生厌苦十六
    现五指为五师子十七
    以足指散巨石十八

胸万字放光发音一

如来游于妙乐世界。欲现智慧广度无极。与弟子菩萨梵释天龙。集于精舍。放万字光音。清净远彻。五法大音。一曰度人大乘之音。二曰度人无彼此之音。三曰度人无缘觉之音。四曰度人不断情想善权之音。五曰度人逮入生死解其劳尘说法之音。国王名处流。与诸人民。诣佛礼敬曰。久闻如来。宣道训化。济脱生死。而无有限。吾等眷属流于生死。未蒙解脱。愿尊垂化令解明法。天地震动修菩萨行(出现佛胸万字经)。

三种密二

何谓心密。四行清净不失神通建立大哀无极之业。以神通变现一切普显。以成谛道智慧之室。覩一切法。是则正通普御一切。其真法者慧神慧通皆显众像。解畅诸色。解畅一切诸佛道法。开化一切十方众生。使入法律。至阿惟颜。转一切法。是为菩萨心密之业(出密迹金刚力士经第二)菩萨住是金刚三昧。以一音声有所宣说。一切众生各随种类而得解了。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安住一处。身不移易。能令众生随其方面各各而见。宣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出大涅槃经第二十二卷)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出维摩经第一卷)一切法相。行无取着。建胜宝幢。出一大音。若乐闻施惠得解脱者。即闻如来说施利益。戒慧等乐亦复如是。说大乘法无一众生不解脱者(出观佛三昧经第三卷)。佛以一言说一切法。大千众生以无量音一时问难。皆各不同。于一念中。以一音答。皆令开解(出华严经第二十六卷首楞严经明身蜜悲花第七卷十分别经普明口蜜大同)。

受阿耆请三月食马麦三

随罗然国(或云毗罗然)有婆罗门王。名阿耆达。聪明多智。往诣阿难邠坻广共论议言讫。问须达多言。此土有神人可宗者不。答曰有。悉达太子出家成佛。相好殊特天人所尊。阿耆达即命驾。往诣祇洹见佛风神。心敬内发。即起白佛。愿佛及僧。顾我三月夏坐。佛言。我此众多。而汝异见异信。王言。不以为多。如是至三。佛与五百比丘一时受请。往至其国。城邑隘陋民穷少信。乞食难得。先无精舍。城北有林。枝叶郁茂。其地平博。与众顿止。勅诸比丘。汝等当知。此邑穷隘人多不信乞食难得。若欲于此。安居者住。不者随意。时舍利弗独往阿牟迦末迦山。受天帝释及阿修罗女请。天食供养。时有天魔。迷惑王心。使还宫内耽荒五欲。一者宝饰。二者女乐。三者衣食。四者荣利。五者色欲。还入后宫。勅守门者。三月之内不问尊卑。外事大小悉不得白。迷忘供养又无恒命供养。满六日便止。诸比丘乞食极苦难得。时大目连白佛。有树名郁阎浮。我欲取其果供养大众。有诃梨勒林。阿摩勒林。郁单曰有自然粳米。忉利天食修陀味。普皆欲取以供大众。有甘地味。我以一手。擎诸众生。一手反地。令诸比丘自取而噉。愿见听许。佛言。汝自有大神力。诸比丘恶行报熟不可移转。一皆不听。是国有清水美草。有波罗国人。逐水草牧马。欲令肥丁来到此处。马士信佛心净。告诸比丘言。我等知僧饥极而食皆尽。正有马麦。君能噉不。诸比丘白佛。佛言。马属看马人能以好草盐水食马。此麦自在应受。马有五百匹。一马日食二升。各分半以给比丘(四分律云马食一斗分五升给僧)有一良马。日食四斗。分半奉佛(四分律云二斗分一升)阿难取佛分并自分。持入聚落。于一女人前。赞佛功德。有小因缘。在此安居。汝能为作乾饭不。女言。我家多事。不能得作。傍有一女闻。谓阿难言。持麦来我为作饭。更有濡善智慧持戒比丘。我亦为作。女即作饭与阿难。阿难敬佛情深如是思惟。佛为王种。常食餚饍。此饭麁恶不能益身。行水授饭。见佛食之。悲哽交怀。佛知其意。欲解释之。汝能噉不。阿难言。能受而食之。滋味非常。实是诸天以味加之。欣悦无量悲哽即除。具陈二女。佛言。前女若作饭时。应为转轮王第一夫人。不倩而作者。此福无量。时诸国豪贵居士。大富萨薄等。闻佛三月食马麦。备众供具种种餚饍。车马盈道。而来奉饷。世尊自恣垂至余七日。告阿难。汝行入城。告阿耆达云。安居竟。复余国游行。阿难与一比丘。俱到王所。具陈佛语。王犹未悟。乃问。佛今何在。阿难言。受王三月请始竟今故在国。王又问阿难。谁供给。阿难言。穷苦理极。佛与众僧三月食马麦。王始自觉悟。如何令佛及僧。三月食马麦。恶声丑名流布诸国。忧愧愁恼。与诸宗亲。共往诣佛。深自忏悔。更请留佛。佛受七日办种种食。劫贝四张。革屣一量奉佛。劫贝二张。革屣一量施僧(善见毗婆沙云集其儿孙语云我先请佛三月安居不得一日供今以三月供限并设明日以三衣施佛三衣施僧白叠各一双又施绛钦婆罗各一张又施钵兜那波吒梁言绢一药膏各满一器)王取其供。遍散道中。欲令蹈过。佛言。食粮应噉。敬不宜足蹈佛乃为受。皆悉咒愿。王心悦结解。逮法眼净(出中本起经下十诵弥沙塞律略同)。

与五百僧食马麦缘四

过去久远世时。佛名比婆叶。在槃头摩跋城。王名槃头。有婆罗门。名因提耆利。博达四韦。及诸算术。及婆罗门戒。教五百童子。王设会请佛供馔精美。众有一比丘。名曰弥勒。病不能行食。竟为病人请食。梵志不与骂曰。髠头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如是甘美之供。时诸弟子曰。实尔。舍利弗。时婆罗门者我身是也。五百童子。今五百罗汉。是病比丘今弥勒是(出兴起行经下)。

现铁枪报五

舍卫城中有二十人。复与二十人共为怨敌。时四十人各欲相害。伺觅方便。承佛威神寻诣佛所。佛化四十人。当有铁枪(或云佉达罗剌)自然来出入佛右足大指。言未竟枪在佛前。目连白佛。今拔铁枪着异世界。佛言。以精进力欲拔铁枪者。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不能摇枪如毛发许。佛往梵天。枪辄随之。还舍卫城。枪亦在前。如来取枪以足蹈上。目连白佛。如来何罪而获枪殃。佛曰。昔五百贾人一怀恶心。吾即害之。是其余殃。四十人闻是。自相谓言。法王尚尔。况于吾等。当不受罪乎。悔过自首。入平等慧(出慧上菩萨经下卷)。

化四梵志掩耳不受但各闻一句得道六

昔有婆罗门四人。皆得神通。身能飞行神足无碍。此四梵志自相谓言。其有人民。以餚饍食施瞿昙沙门者。便得生天不离福堂。有闻法者入解脱门。我等今日意贪天福。不愿解脱不须闻法。是时四人各执四瓶甘美石蜜。一人先至奉上世尊。佛告梵志。说所行非常。梵志闻即掩耳。次第二人复说。谓法兴衰。梵志闻亦掩耳。次第三人复说。夫生辄死。梵志闻亦手掩耳。次第四人复说。此灭为乐。梵志闻亦掩耳。各舍之去。自相谓言。瞿昙沙门有何言教。前者对曰。我闻一句所行非常。次第二三四。复自陈说。与说此偈已。心开意解得阿那含道。尔时四人。自知各得道证。还自恳责。至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白世尊曰。唯愿如来。听在道次得为沙门。世尊告曰。善来比丘。快修梵行。尔时四人。头须自堕。身所着衣变为袈裟。寻于佛前得罗汉道(出无常经)。

化作梵志度多味象王七

昔有婆罗门国。名多味象。其王奉事异道。王欻一日发于善心。欲大布施。如婆罗门法。积七宝如山。有来乞者。听令自取。重一撮去。如是数日。其积不减。佛知是王宿福应度。化作梵志往到其国。王出相见。礼问起居曰。何所求索。莫自疑难。梵志答言。吾从远来。欲乞珍宝持作舍宅。王言大善。自取重一撮去。梵志取一撮行七步。还着故处。王问何故。梵志答曰。此裁足作舍。复当娶妇。惧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复还故处。王言何以。答言。此足取妇。复无田地奴婢牛马。是以息意也。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复还故处。王言。复何意故。梵志答言。若有男女当复嫁娶。吉凶用费计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尽以积宝持用相上。梵志受而舍去。王甚怪之。重问意故。梵志答言。本来乞匃欲用生活。谛念人命处世无几。万物无常旦夕难保。因缘遂重忧苦日深。积宝如山无益于己。贪欲规图唐自勤苦。不如息意求无为道。是以不取。王意开解奉教。于是梵志现佛光相。踊住空中。为说偈言。

 虽得积珍宝  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  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  狂夫之所厌

王见佛光。又闻此偈。王及群臣。即受五戒。得须陀洹道(出法句譬经第一)。

化卢至长者改兵杖为杂花八

南天竺有一大城。名首波罗。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卢至。为众导主。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殖诸善本。彼大城中一切人民。信伏邪道奉事尼揵。我时欲度彼长者故。从王舍城至彼城邑。尼揵闻我欲至彼城。即作是念。沙门瞿昙若至此者。此诸人民便当舍我不复供给。告彼城人。沙门瞿昙今欲来此。然彼沙门。委弃父母东西驰骋。所至之处能令土地五穀不登。人民饥馑死亡者众初无安乐。彼人闻已即怀怖畏。白言。大师。当设何计。尼揵答言。沙门瞿昙。性好丛林流泉清水。外设有者宜应毁坏。汝等便可相与出城斩伐林木。勿令有遗流泉井池。填以臭秽。坚闭城门。各严器仗。当壁防护。勤自固守。彼设来者。莫令得前。我等亦当作种种术。令彼瞿昙复道还去。彼诸人民敬奉施行。我于尔时。至彼城邑。见是事已。寻生怜愍。慈心向之。所有树木还生如本不可称计。河池井泉其水清净盈满其中。如青琉璃。生众杂华弥覆其上。变其城壁为绀琉璃。城内人民悉得彻见我及大众。门自开闢无能制者。所严器仗变成杂华。卢至长者而为上首。与其人民俱共相随。来至我所。我即为说种种法要。令彼诸人一切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涅槃经第十四)。

化作沙门度五比丘九

昔波罗奈国有山。去城四五十里。有五沙门。处山学道。晨旦出山人间乞食。食讫还山晚暮乃到。往还疲极不堪坐禅。思惟正定历年如是。不能得道。佛愍念之。劳而无获。化作一道人。往到其所。问诸道人。隐居修道得无劳倦。诸沙门言。吾等在此。去城大远。四大之身当须饭食。日日往还。疲劳历岁。不得修道。为当正尔毕命而已。道人语曰。夫为道者以戒为本。摄心为行。贱形贵真。朽弃躯命。食以支形。守意正定。内学止观。灭意得道。养身从情。安得免苦。愿诸道人。明日莫行。吾当供养。诸道人休息一日。时五沙门意大欢喜。怪未曾有。安心定意。不复忧行。明日中此化道人送食。食讫安和心意恬惔。理化道人为说偈已显现佛身相光之容。是五沙门精神震叠。咸思惟戒。即得阿罗汉道(出法句譬经第三)。

现为沙门化悭贪夫妇十

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悭贪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匃自居。不得骂詈。唯望一食。妇曰。若汝立死。食尚叵得。况今平健欲望我食。但稽时节不如早去。于是沙门。住立其前。戴眼抒气。便现立死。身躯膖胀鼻口虫出。腹溃肠烂不净流溢。妇见恐怖失声弃走。于是道人。忽然舍去。去舍数里。坐树下息。其夫来归。道中见妇。怪其惊怖。其妇语夫。具陈此事。夫大瞋怒。问为所在。妇曰。已去。想亦未远。夫即执弓带刀寻迹往逐。张弓拔刀奔走直前。欲斫道人。道人即化作琉璃小城。以自围绕数匝不能得入。即问道人。何不开门。道人曰。欲使门开弃汝弓刀。其人自念。当随其语。若当得入手捲加之。寻弃弓刀。门故不开。复语道人。已弃弓刀。门何不开。道人又曰。吾使汝弃心中恶意弓刀耳。非谓手中弓刀。于是其人。心惊体悸。道人神圣。乃知我心。即便叩头悔过自责。启道人曰。我有弊妻不识真人。使我兴恶。愿小垂慈。莫便见舍。今欲将来劝令修道。即起还归。其妻问曰。沙门所在。其夫具说神变之德。今者在彼。卿直自往。改悔灭罪。于是夫妻至道人所。五体悔过。愿为弟子。请问琉璃城。坚固难喻。志明意定。永无忧患。何德到此神妙。道人答曰。吾博学无厌。奉法不懈。精进持戒。心不放逸。缘是得道。自致泥洹(出法句经第三)。

化屠儿及诸梵志令得道迹十一

昔有五百婆罗门。常求佛便。欲诽谤之。自共议言。当使屠儿杀生。请佛及诸众僧。佛必受请。赞叹屠儿。吾等便前而共讥之。佛即受请。告屠儿言。果熟自堕。福熟自度。屠儿还归供设饮食。佛将诸弟子到屠儿村。中至檀越舍。梵志大小皆共欢喜。今日乃得佛之便耳。若赞福者。以其前后杀生作罪。持用讥之。若当说其由来之罪者。当以今日之福难之。二者之中今乃得便。佛到即坐。行水下食。于是世尊。观察众心。应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内。即以梵声说偈咒愿。

 如真人教  以道活身  愚者嫉之
 见而为恶  行恶得恶  如种苦种
 恶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须熟
 而不相代  习善得善  亦如种甜

五百梵志意自开解。即前礼佛。五体投地。求达圣训。唯愿愍育得为沙门。佛即听受。皆为沙门。村人大小。见佛变化。莫不欢喜。皆得道迹。称之贤里。无复屠儿之名(出法句譬经第一卷)。

化大江边诸无信人十二

舍卫东南有大江水。既深而广。五百余家居在岸边。未闻道德度世之行。习于刚强欺诳为务。贪利自纵快心极意。佛知此家福应当度。往至水边。坐一树下。村人见佛光明奇异。莫不惊肃皆往礼敬。或拜或揖问讯起居。佛命令坐为说经法。众人闻之心犹不信。佛化一人。从江南来。足行水上。正没其踝。来至佛前稽首礼佛。众人见之莫不惊怪。问化人曰。吾等先人已来居此江边。未曾闻人行水上者。卿是何人。有何道术履水不没。化人答曰。吾是江南愚直之人。闻佛在此。贪乐道德。至南岸边。不时得度。问彼岸人。水为深浅。彼人见语。可水齐踝。吾信其言。便尔来过。无他异术。佛赞言善哉。夫执信诚可度生死之渊。数里之江何足为奇。村人闻已。心开信坚。皆受五戒。为清信士(出法句经第三)。

济五百贼出家得道十三

时舍卫毗舍离。二国有嫌。互相抄伐。舍卫国王作是念。我为国王。应却敌安民。云何使贼劫掠人物。即勅将士。仰汝追捕。必使擒获。时舍卫比丘安居竟。欲诣毗舍离。诸比丘失道。堕彼贼中。时比丘问言。长者汝欲何去。答言。向毗舍离。比丘复言。当共作伴。彼即答言。我等是贼。经涉榛木。行不择路。汝是善人。云何随我。比丘复请。愿将我去。语言未竟。追捕寻至。合捉比丘。将至王所。此是群贼。王言。先将比丘来。王言。汝出家人。云何作贼。答言。我非是贼。何故相随。比丘具以上事白王。王言遣去。王问贼言。此出家人是汝伴不。答言。是伴。王言。将贼去更唤比丘。王问。比丘妄语欺官。贼道汝是伴。何以言非。比丘答如初。王即勅放贼如法治。取五百贼。着迦毗罗华鬘。打鼓巡令。欲将杀之。贼大啼哭。佛知故问。众多人声。比丘答言。世尊。是五百贼。被王教杀。是其声耳。佛告阿难。汝往语王。汝是人王。当慈民如子。云何一时杀五百人。阿难受教。即诣王所。具说佛语。王言。尊者。我知是事。杀一人罪多。况复五百。但数坏聚落。抄掠人民。世尊能使不复作贼。可放令活。阿难还具白佛。佛语阿难。语王但放。我令此人从今日后更不作贼。阿难受教。先到刑处。语监杀者言。是诸罪人。世尊已救。未可便杀。复至王所。世尊语王。能令此人更不作贼。王即原命。且未解缚。送诣世尊。尔时世尊。欲度彼人。在露地坐。贼遥见佛。系缚自解。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佛观其缘。随从说法。布施持戒行业报应。苦集尽道四真谛法。即于是时。得须陀洹道。问言。汝等乐出家不。答言。世尊。我等先若出家不遭此苦。唯愿今者度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时五百贼举身被服变为三衣。自然钵器威仪详序。如似百岁旧比丘。皆成罗汉(出僧祇律第十九卷)。

吹香山药入五百盲贼眼中还得清眼十四

憍萨罗国。有五百贼。波斯匿王。患其纵暴。遣兵伺捕。得已挑眼。逐着黑闇丛林之下。是诸群贼。已于先佛殖众德本。既失目已受大苦恼。各作是言。南无佛陀。我时住在祇洹精舍。闻其音声。即生慈心。时有凉风。吹香山中种种香药。满其眼眶。寻还得眼如本不异。诸贼开眼即见如来。住立其前而为说法。贼闻法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大涅槃经第十四卷大方便佛报恩经第七大同)。

化作执着婆罗门子令其父母还得本心十五

毗舍离国。有婆罗门。执着邪见。无有子息。虑忽崩亡。财贿没官。奉祠诸山。及诸树神。觉妇有身。月满生男。其儿端正。父母爱念。至年十二。出外游观。道逢醉象。蹋即命终。父母懊恼。心发狂痴。裸形而走。如来慈念。化作其儿。父母前抱。欢喜无量。狂痴即灭。还得本心。佛为说法。即发道心(出大方便佛报恩经第四卷)。

化淫女令生厌苦十六

佛告阿难。我昔夏安居时。波罗捺国。有一淫女。名曰妙意。于佛有缘。佛与难陀。将往淫女舍。日日乞食。此女于我不曾恭敬。但于难陀偏生爱着。已经七日。女心念言。沙门瞿昙。若能遣难陀阿难。从我所愿。我当种种供养。佛告阿难难陀。汝从今日莫往彼村。世尊独至女楼。一日至三日。放金色光。化诸天人。此女不悟。后日世尊。复将阿难难陀。在树下行。淫女爱敬二比丘故。遥以众华散佛及二比丘。阿难告言。汝可礼佛。女爱阿难。应时作礼。佛化作三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女见欢喜。为化年少。投地敬礼。白年少言。丈夫我今此舍如功德天。富力自在。众宝庄严。我今以身及以奴婢。奉上丈夫。可备洒扫。若能顾纳。随我所愿。一切供给无所爱惜。化人坐床。未及食顷。女前亲近言。愿遂我意。化人不违。一日一夜心不疲厌。至二日时爱心渐息。至三日时。白言。丈夫可起饮食。化人即起。缠绵不已。女生厌悔。白言。丈夫异人乃尔。化人告言。我先世法。凡与女通。经十二日尔乃休息。女闻此语。如人食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身体苦痛。如被杵擣。至四日时。如被车轹。至五日时。如铁丸入体。至六日时。支节悉痛。如箭入心。女念言。我闻净饭王子。救济苦人恒在。今日何故不来救我。作是念已。懊恼自责。我从今日乃至寿终。不贪色欲。宁与虎狼师子恶狩。同处一室。不受此苦。作是语已。复起饮食。行坐共俱无奈之何。化人亦瞋唾云。弊恶女。废我事业。我今共汝。合体一处。不如早死。父母宗亲。若来觅我。于何自藏。我宁自缢死。不堪受耻。女言。弊物我不用尔。欲死随意。化人取刀刺颈。血污女身。萎陀在地。女不能胜。亦不得免死。经二日青瘀臭黑。三日膖胀。四日烂溃。大小便利。及诸恶虫。迸血诸脓。涂漫女身。女极恶厌而不得离。至五日时。皮肉渐烂。至六日时。肉落都尽。至七日时。唯有臭骨。如胶如漆。粘着女身。女发誓愿。若诸天神。及与仙人。净饭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宝。以用给施。作是念时。佛将阿难难陀帝释在前。擎宝香炉。烧无价香。梵王在后。擎大宝盖。无量诸天伎乐。佛放常光照耀天地。一切大众皆见如来。诣此女楼。时女见佛。心怀惭愧。藏骨无处。取诸白叠无量众香。裹其臭骨。臭势如故。不可覆藏。女见世尊。即为作礼。以惭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流泪而言。如来功德慈悲无量。若能令我离此苦者。愿为弟子心终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现。女大欢喜。为佛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为咒愿梵音流畅。女闻欢喜。应时即得须陀洹道(出观佛三昧经第七卷)。

现五指为五师子十七

善男子。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提婆达多。教阿阇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我于尔时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失大小便。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善男子。我时手指实无师子。乃是修慈悲善根力故。令彼调伏(出大涅槃经第十四卷)。

以足指散巨石十八

复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发足。向拘尸城。有五百力士。于其中路。平治扫洒。中有一石。众欲举移。尽力不能。我时怜愍。即起慈心。彼诸力士寻即见。我以足拇指。举此大石。掷置虚空。还以手接。安置右掌。吹令碎沫。复还合之。令彼力士贡高心息。即为略说种种法要。令其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涅槃经第十四卷)。

经律异相卷第五

 

上篇:经律异相

下篇:法苑珠林(100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事汇部目录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诸经要集

诸经要集序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异...

大宋僧史略

僧史略序 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

经律异相

经律异相卷第一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序 如来应迹投缘...

法门名义集

法门名义集 东宫学士李师政奉阳城公教撰 若夫法体冲寂...

菩萨戒本经笺要

菩萨戒本经笺要 慈氏菩萨说 北凉天竺三藏 昙无谶第二...

分别善恶报应经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

最无比经

最无比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八部佛名经

佛说八部佛名经 元魏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闻如是...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卷上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如是我闻:...

佛说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 一时...

蕅益大师文选

《序》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又必有非常之事...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

解读「生命的第一课」

2014年2月17日,成都各中小学正式开学。值得一提的是,...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

佛门里的四尊大财神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