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慧律法师  2019/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着而不改变自己的恶习,就会永远受到习惯的支配,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

平日除了随时修正自己外,必须避免自己“造业”。

业,是思想的累积与行为的总和。有净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

但我们通常所说“造业”是指造恶业;如果是善业,就会用行善、布施、持戒、忍辱等名词直接说明。

人,如果时常造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障碍着我们,这就是所谓的“业力”。

例如一个有烟瘾的人,他第一次抽烟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但是今天抽几支,明天抽几支,时间一久,不抽烟就会觉得很痛苦;喝酒、赌博也是如此,习惯养成后要戒掉是很困难的。

我认识一个人,他有一次去参加忏云法师所主持的斋戒学会,七天皆吃素且过午不食。

他戒期结束后下山回家,看到鱼、肉就拼命地夹着吃。他母亲告诉他吃慢一点,他就回答:“七天都没吃肉,要赶紧补一补,均衡一下。”

母亲说:“哪不是枉费了七天的斋戒吗?”

他说:“这是业力所牵,没办法的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业力,无时无刻牵引着我们的行为、思想,不是一时就能转变的。

所以,一方面要观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恶,另一方面,要时时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错误、所犯的毛病,现在足否改正?

如还有缺点,就要下定决心修正,不要再为业所转。

反省,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也比较会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劝告;而一个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这时显现出来才叫真正业障重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

无意识下死亡能否往生

问: 在无意识状态下死亡,是否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慧...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慧律法师《观照无常、放下执着、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

【佛教词典】罗婆醯陀树

印度古代之树名。据四分律卷十二载,佛陀曾禁止比丘炒...

【佛教词典】波旬

(术语)又作波旬逾,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ā...

微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一天,布恩去拜访一位客户,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达成...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

学习六大做人的准则

我遍观历史上那些圣贤名臣,以及近代的杰出人物,乃至...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为何不以福报来判断个人的修行阶位

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