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慧律法师  2009/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晚都是一样,到老到死还是不觉悟。

你要活得快乐,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大家都不是圣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气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对不对?从来没有发脾气的人,请举手……没有人!除非是神经病。大家都曾发过脾气。现在师父告诉大家,怎样过最快乐的日子。要宽恕众生,不要看人家的缺点,要看自己的缺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在一个公司里,别人的能力比我强,我就嫉妒他,我的内心就不满。诸位佛友,你看是那一个人比较痛苦呢?是别人活得痛苦,还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别人、恨别人,人家又不知道,真是神经病。然后,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了,对你所恨的人说:“我在恨你,你知道吗?”对方说:“我不知道啊!”这样不是很可怜吗?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够解除痛苦,你们一定要放下,要宽恕众生。宽恕人家,你就会很好过日子。你今天晚上来听师父讲这一席话,值二十万新加坡币,回去就很好睡觉了。你就可以说:“我以前恨你,今天听师父讲,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这就0K了。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别人弄得是是非非,我们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则:“宽恕众生。”这是学佛的第一步骤,如此你才不会痛苦烦恼。

其实我们不只是为了众生才宽恕众生,而是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宁静的内在,体会那种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乐。所以,你一定要宽恕众生,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慢慢启发出来,心地也会渐渐地广阔开朗起来。

第二: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释迦牟尼佛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简单地讲,学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自己。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那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

我们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亲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学。刚开始相处时,大家都很融洽,后来大家都搞得很痛苦,为什么呢?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吗?面临这些现实的问题,总要找到答案,因为人必须生活下去,每一个人总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临每天争执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随便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夫妻之间,先生花天酒地,喜欢玩女人,太太伤透了脑筋,因为她放不下,观念转不过来。

如果学了佛法,观念就能转过来。你今天不回来,我就寻自己的乐趣,反正我的生活总要过下去,改不了你,我改变自己。同事与同事之间也是一样,彼此相处久了,相互就了解对方了,也了解其为人了。比如:这个人怪贪不舍,只想占人便宜。买一个便当,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买了一个便当回来,被他发现了鸡腿,马上被偷走。他买水果自己偷偷躲着吃,我买水果,他一定要抢着吃,什么事情都为了他自己。

世间这种人很多。在台湾很多,在新加坡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这种人水准很低,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若遇到这种人,我奉劝你,改变自己。面对这种人,他是凡夫,不会觉悟的,是不可能解脱的,所以,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因此,要宽恕别人,改变自己;宽恕众生,快活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慧律法师《心的真相》

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慧律法师《戒杀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戒杀。真的,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戒杀,所有...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佛教词典】伽耶始成

又作伽耶近成。释迦佛于久远之过去实已成佛,然为示现...

【佛教词典】世俗正见及世俗正智

【世俗正见及世俗正智】 p0516 发智论七卷十三页云:云...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风水好坏以什么为依据

问: 风水好或者风水差是以什么为依据的? 体恒法师答...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弯腰,是为了昂起头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

把握每一次的机会

有个老和尚带了小沙弥去山里拾柴火,突然间小沙弥看见...

简单判断肾功能的好坏

补肾的广告满天飞,补肾的大菜一个比一个受欢迎。然而...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