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慧律法师  2020/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于中而生,根缘境,识于中而生,叫做“三和合缘”,作方便计着,而什么叫“方便计着”呢?在缘起的假相现种种的诸幻相计着,这个计着都是识的功能,意识心的功能。

如果你在这个根,六根、六境所幻化的这个识作方便的计着,而现种种的幻化之相,便有诸识相续,无间断地生起,便有种种的执着,种种的分别,种种的生灭意识心,相续没有间断地生起。

换句话说,所有的众苦,众生的痛苦是停不下来的,因为他的识心分别,是一直连续的,一直执着的,你就知道,这一辈子,没有佛陀来示现人间,哪一个人能跳脱这种识心的分别跟执着的痛苦,为什么我们一定讲经说法来报佛恩?让无量无边的众生了知了悟这个识心分别,是缘起所幻化的一种错觉。

于错觉当中拼命地执着,一直拼命地生起,说:方便计着,为什么叫“方便”呢?于和合法而生方便识,便有诸识更起计着,以方便的和合所生之法,“方便”就是缘起的意思,方便和合所生之法,更起识的计着,起生灭意识心的执着,则有相续的产生。

那我们就知道说:为什么六道轮回怎么来的?现在知道了,六道轮回就是这样来的,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执着不断,分别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颠倒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贪恚痴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就是这样子。

三和合缘识断,“三和合缘”意思就是:根、境、识这三和合,了悟了空性,原来和合实不和合,完全等如虚空,没有能缘识,没有所缘境,识便断,识断,其实识化作智,识化作智,不是真的断,识断了怎么分别呢?开悟的人有没有分别?当然有分别,可是他的分别是用真智来分别。

众生有没有分别的能力?有,众生有能力分别,就是识心分别,开悟的人有没有分别?当然有,真智在分别,真智的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虽分别,无有能分别、所分别,一样这样分别,一样这样不分别。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时恰恰无,“恰恰”就是刚好,恰恰用心时,刚好要用心的时候,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时恰恰无,刚好没有,三和合缘识断。

所以在座诸位,我问你一个问题,开悟的人有没有识?开悟的人若说无识,不曾分别,若说有识,即成生灭,来,说说看,大悟见性的人有没有识?

诸位!不要被文字所骗了,大悟的人叫做“识性”,就是真智的意思,不离当下,“识”就是性,这个就是开悟的关键,你也不要被语言文字所骗了,啊!以为开悟了,到底是识,还是没有识?其实都不对的,那是师父故意这样问你的,大悟见性的人有没有识?有,这个时候的“识”,叫做“识性”,要不然他怎么分别啊?他怎么造作啊?

那么如果开悟见性的人,还用生灭的意识心,那就不是圣人了,所以大悟见性一样有识,但是这个“识”,是本性所展现的作用,叫做“识性”,就是真智的意思,所以三和合缘识断,就是转化的意思,就是变现真智,就是转识成智。

这“断”就是转化的意思,见三解脱,见一切法空、无相、无愿,一切相续不生,简单讲,“识”就是波浪,见到波浪,放下,波浪不生,就是水,就是这个意思。

不离当处,波浪当处就是水的意思,识心分别当下就是真智的意思。这里找不到佛,哪里找得到佛呢?

楞伽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各种葬礼的方式

鸟葬 葬礼依各地习俗、信仰各有不同,约而言之有四,即...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佛教词典】三种忍行

(名数)于身口意三处行忍辱也。见诸经要集中。...

【佛教词典】说默

(术语)说为说法,默为不说。依理体则应默,依因缘则...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开悟的前提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参禅必修的课程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

行善要及时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