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慧律法师  2020/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什么要出家呢?好可怜!”我不知道要如何答复他。又问:“你是哪里想不开?是否有读书?”我说:“没有读什么书,只念研究所而已。”司机又说:“读研究所还出家,枉费父母亲的钱,就像把钱填入水沟里。要出家应该早一点,为什么还要念研究所呢?”

所以,我们的愚痴可见一斑。禅宗教我们一种妙法:“修行人要天天放生。”放生的意思不是“放走那些家禽、家畜”,而是“烦恼生起时,放走它。”这才是放生。

什么叫“众生”呢?就是“烦恼一直生起,集一切烦恼,叫作众生。”

有些人拜佛时都非常功利,在佛前放些供品,就一直要求佛陀保佑升官发财,或求病除,一切祭拜都是有所求的。

有一句话说:“修行念佛不求无病,无病容易增长一切的罪恶。”人假如无病来磨练,宿业难除,所谓“比丘常带三分呆,比丘常带三分病。”如此才能警醒自己好好修行。

我们必须到什么程度才会没有生、死呢?禅宗有一句话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意思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当境界显现时,不要受境界的影响,一切的幻象都不要留在心中;必须保持如如不动的定境,心不要被境转。

我们人活著,就是生活在记忆里面的残影,残影的幻化形式,会强烈地产生自我与主观。

一般人很难有禅师这种超是非、超善恶、超有无、超好坏的胸襟。没有办法超越就会落入相对比较,就会产生痛苦;人家说句好话,他就感到愉快,别人毁谤就产生苦恼,这样要如何修行呢?只是永远活在别人的语言当中。

所以,人活在别人的批判中就会很痛苦;如果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你的生命便失去了自主,你同意吗?所以,不必要去管别人的看法如何,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对得起良心,没有违背三宝,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就可以了;晚上睡觉问心无愧而高枕无忧,也不必去管别人讲圆的或扁的。别人说我们如何,我们也不必去解释。有时候越解释是越不清楚的,要让别人了解你,你只有离开他,当你要去解释什么,人家会认为你一定有错而心虚。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禅师的功夫,修净土宗的人,也必须有禅定的功夫,念佛时心才能定。

我们继续来解释这句“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心,事情过去就算了,不必去翻老帐。一个人对别人最残忍的事就是本钱加利息苛求对方,残忍的就是翻旧帐。所以,我们必须有禅者那种“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的境界,意思也就是无所执着。

禅师又说:“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的胸襟非常开阔,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如如不动的心境,任何人对我的称、讥、毁、誉都不会影响情绪的起伏,那么,我们临命终时,就有把握了。

再来是好好念佛,念心口一致的扎实佛,不要念“松佛”,所谓“松佛”就是不实在,对事情会计较,没有肚量,一种“鸡仔肠,鸟仔肚”的狭窄肚量。也就是说:越拜佛越我慢,拜佛拜到倚老卖老;若有人请他去听经,他会说:“法师还没出世,我就在拜佛了。哼!听他讲经!”这种倚老卖老的口气,好像是说:“年轻就是一种过错,产生不了什么力量。”

但是这个力量,有时候不能从年龄来论断;英文有一句话“Knowledge(wisdom)is Power.”这是说“智慧就是力量”,也没有说年长就是力量。

俗云:“无智空长百岁,有德不在年高。”并不是人活得老、年纪大,就一定有智慧;假如毫无智慧,活了一百岁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说:“迷人口念,智者心行。”有智慧的人是从内心下功夫的。有的出家人看起来钝钝似的,都不说话,其实,也许他是大智若愚,他的功夫有多深是难以测度的。

以前有一位冬瓜和尚,因头部长得像冬瓜,手持念珠,有点装疯卖傻做痴呆的样子。他常到菜市场去,找那些卖鱼、卖猪肉的小贩;冬瓜和尚一进市场就一直念佛,这些商人呼唤他时,冬瓜和尚就说:“啊!造孽、造业……”然后奉劝商人不要卖鱼、不要卖肉。那卖猪肉的拿起屠刀说:“猪肉不卖,那我太太谁要养呢?”冬瓜和尚笑一笑说:“啊!可怜喔!可怜喔!”装出一脸不在乎,再继续念他的佛:“阿弥陀佛……”。

他修行是在内心,表面上痴痴呆呆的,其功夫之深是没有办法丈量的。他临终前站立著,面向西方持佛珠、合掌、念佛,旁人都看到三道光芒射下来;冬瓜和尚往生了,而依然兀立著。这种功夫要那里去找。

所以,看出家人不要只看外表,要观察他内在的功夫。我们不要以外表去丈量一个出家人,不要看不起他们;最少,他们能剪断那一头烦恼丝,我们就必须尊重他三分。

在家居士也一样,有时候也看不出他的修行功夫有多深,俗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修行路上,我们发现别人的缺点,不要到处宣扬,说不定他是佛菩萨示现的。

我告诉各位一句话:“对你特别坏的人,你必须更感谢他。”就好比我以前的那位女朋友。我在高中时就开始谈恋爱,是她先追我的,那时我读建国中学时趾高气昂,我教她国文、数学、英文,本来纯粹是同情她、教导她,没想到后来竟然自己陷入感情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后来,她知道我把感情付出了,我要约她去看电影,她就说:“不要。”一味的吊我胃口,我开始产生烦恼。

然后,她看我没时间了,再来约我出去,我感觉女人真奇怪。要,她说:“不要。”不要,却说:“要。”令我糊涂了。现在我已经了解了。像当时这一种折磨,到了今天,我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以后,我非常感激她。她是我在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因为她折磨我、刺激我;当我陷入感情泥沼中时,还差一点跑去跳淡水河。

到今天我才体会到人为什么要自杀的道理,那是一种身(心)不由己。不要陷入感情的泥沼中最好,要是陷入当中,一百个人,可能死去一百零一人。明明知道这种感情是不会快乐的,要娶了她也可能痛苦一生,但仍然去爱她,真是百思不解。所以,我认为感情根本没有什么道理,我是被她磨练出来的,她就是我的恩人。

有一次,我在文化大学演讲,她到休息的客厅来找我,许多北部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也在场,我就故意说:“我这双手这一生才牵过一个女孩子。”她把头低了下来。在大学四年中,我这双手真的没再牵过任何女孩子;我已经学聪明了,没有人能再荒废我的青春了。所以说:第一次是纯纯的爱,是感情的牺牲者;但是第二次就不会迷惑了。到了今天回想起来,也只有感激她。

所以,我们不能有嗔恨之心。恨意会很强烈地束缚自己,又不能解决事情。我恨你,你或许也不会了解,这样不是很无知吗?假如,我恨你可以缩短你的性命,我就恨你到死;但是我恨你时,你也不知不觉,这又有什么用呢?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因此,我们必须常怀感念别人的心情,用大无我的精神,就不会有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

消除苦的妙方

当旭日东升,窗外的一草一木渐渐明朗,鸟声啁啾,万物...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人生的愿望和最快乐的事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我们天天谈,那怎么下手去发呢?善导大师给我...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身罹绝症,听念佛号,微笑往生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 台中沙鹿有...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慧律法师《那是你没有福报》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

每天念佛就好吗,还要不要念咒念经

问: 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

【佛教词典】众圣点记

(术语)持善见律毗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

【佛教词典】总执五蕴为我

【总执五蕴为我】 p1402 大毗婆沙论八卷六页云:问:为...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

宏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法会

那各位我们现在大家先定定心。今天因为有十几到二十位...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南无宝髻(j 音寄)如来 护生咒:唵om 缚wa 悉xi 波bo 罗...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