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传喜法师:放生命救佛性

传喜法师  2011/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今天要放生的这些众生,不仅要放它的肉身,主要是解救它的神识,它堕落在畜生道的神识,它神识里面所含的佛性,这个佛性跟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它的神识随着业报的不同变成鱼、鸟,畜生道的。乃至它变鱼鸟了,它的冤亲债主也有很多在三恶道的,在边上等着报仇,所以放生放了一条命还附属了很多众生,就是很多不情愿看到它被放掉,逍遥自在。

我们这边讲到,由于过去没有听闻到三宝,也不了解皈依的内涵,所以才在生命当中迷茫造贪嗔痴,贪爱、恐惧、愚痴,种种的生命的状态,这样子的恶性循环,六道轮回。皈依三宝,在座的我们每一位佛弟子,或者今天来参加放生的人,我们要了解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生命的依怙,佛是我们每一个生命圆满的状态。

佛同时又给我们讲了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可以通过方法趋向圆满,我们人往高处走啊,一切生命都是想离苦得乐的,这是他的本能。通过理智的学习佛法,有意义的,有坚定的信心的行持佛法,完成自我改造,自我生命的提升,然后逐步的圆满,乃至让我们身心得到清净,内外都清净。这样子的话你就通过外在佛法僧三宝来完成我们内在的觉悟,朝着圆满的方向去发展,完成我们内在的三宝。

在正月十五依靠放生的缘分,我们听闻到佛的名号。听到这些念的咒也好,佛的名号也好,乃至佛法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很深奥的。我们平时回去啊好好研究研究佛学,这个研究是值得的,一劳永逸,对佛法的了解是一劳永逸。你一个人研究佛法对你整个家庭都有好处,大人研究佛法对自己小孩有好处,小孩研究佛法对我们历代祖先都有好处。乃至你的隔壁邻居啊,你的社区都会有影响。所以一个人学佛之后开始生命境界不同了,开始趋入良性循环。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因果。有这个无明的因就会起行,起行就会产生分别识,有分别识就会产生名相,所以这是我们生死轮回的一个因果。

那灭生死轮回呢,以什么为因,什么为果呢?把它反过来就灭这个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事上的四弘誓愿到理上的四弘誓愿,事上面看好像有众生,众生似乎是外在的,但是从理上的话一切众生如明镜当中所照的物。就像你自家田里的庄稼一样,你工作的好你就收获得多,所以众生是成就你的功德的。但是这个众生,当你功德成就会发现众生相不可得,这就是回归到自性,也是了义的度众生,不见众生相这才是名度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房门反锁,念佛穿墙

⒈董子明居士,民国时期山东蓬莱人,学识渊博,曾经担...

万病的根源来自杀生

在人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同时,放眼望去,人类的物质享...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不能戒除淫心,则难出离生死

现在的人,深怕别人不爱你,殊不知忆念爱染意乐触都是...

诵持心咒修慈悲

这六字大明咒不好念哦!念六字大明咒在这里要做到的是...

开荤餐馆冤气重,赚的钱得不偿失

老实说做荤食餐馆的人,他赚的钱得不偿失的。我有好多...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之命运从落地之时便已注定,因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

【佛教词典】三种作意

(名数)大地法中作意之心所,别为三种:一、自相作意...

【佛教词典】瞻波犍度

(术语)Campākhand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佛在瞻波...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

何苦一定要生气呢

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实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纷乱复杂、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至诚念名号,度一切苦厄

一九二三年,袁海观有一个二媳妇,年纪已经是五十多岁...

星云大师《发心的礼赞》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证严法师:惜时惜命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