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知大」,要「见远」

大安法师  2013/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知大」,要「见远」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 《彻悟禅师语录》

首先提出众生在认知层面上狭劣的特点:“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我们众生本有的智慧,应该是广大无边的。然而一念无明妄动,我们受俱生我执,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局限,使我们的知见非常狭小,鼠目寸光。这是受我们的业力、身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所以智慧非常狭小,心量非常小,不能见到广大的境界。对我们这些“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的凡夫众生,来讲净土一法,在认知层面、信解层面上具有很大的难度。

比如一个井底之蛙,它看到的就是井里那么一点点水,看到就是三尺见方井口大小的天空,这就是它整个的世界。你要跟它讲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那不是它的境界,它就不相信。同样你对春生夏死的昆虫,谈冬天的景象,它也不会相信。所以对我们凡夫众生,局限在娑婆世界五欲六尘里的人来说,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清净的境界,就像对井底之蛙描述大海一样,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要深知自己认知的狭劣性,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见放下来,仰信佛的知见,慢慢地打开我们的心量。

我们为什么知见会这么小呢?就是一个执著。碰到什么执著什么,不能够契证空性,所以心量打不开。佛陀二十二年讲般若系经典,就是让我们扩大知见。不住一切法,住在般若上。但凡夫众生就是住一切法,执著一切法。本来到这个世间来只是匆匆的一个过客。他长大了,成个家,盖个房子认作家,这个家就是他整个的世界。“家”,宝盖头的一个屋子,下面是一只猪在那里,这就是他的家。这样慢慢地我们心量就越来越小。

中午有个居士说,他开酒店、宾馆,虽然很赚钱,但杀生很多,所以他善心发现,就不想干这个了。然而家人、朋友都拽着他,不让他离开,这就是[知小]。他们不知道杀生导致的恶业,现生会身体不好,寿命短,这还是现生的华报,未来的果报要到三恶道里面去。他们就不能“见这个远”,不能“知这个大”,就在眼前的利益当中出不去,而造作诸多的恶业。

所以佛经里面,对我们众生这样的知见狭劣、造作恶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小儿对刀刃上的蜜的贪爱。刀刃上的一点蜜很甜,这个无知的小儿,他就会舔,赶紧舔刀刃上的这点蜜,刚刚尝到一点甜头,马上舌头割伤了,割断了。现在我们人类很多愚蠢的行为,都是由于“认知小”所导致的。战天斗地,不顾客观规律地寻求发展,最终导致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我们众生可怜啊。为什么学佛要开发智慧,扩大心量啊?要“知大”,要“见远”啊!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

无心话儿无心来,痴痴呆呆看世态, 是非曲直无须分,...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

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

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

唯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给每个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朋友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朋友是个勤...

放下心灵的包袱

一个得道的高僧养了一条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

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

问: 五戒中有不饮酒戒。为治病可以食用药酒吗?用糯...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

【佛教词典】十八界

(名数)谓六根六境六识也。龙舒心经谓眼识色处为眼识...

【佛教词典】生苦

(术语)四苦之一。出产之时有苦,名为生苦。...

【推荐】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

在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狠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中国人的四大传统智慧

1、大道至简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当中我们自己得到一个暂时的果报,别人也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