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大安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问怎样将二者的行持融会贯通?

大安法师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两句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从世间法的立场来看,我们在世间就得要努力尽好应有的伦理道德。

“敦伦尽分”是从行为上来说,在五伦关系当中,要把自身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做好,尽到相应的道德义务;“闲邪存诚”是从心性上来说,就是要防止邪念的涌动,保持那颗真诚的心。

那“百不管”老婆婆的公案,是讲一位老居士念佛念了几年,却一直妄想纷飞,于是请教一位老和尚:“我怎么样能念佛功夫得力?”

老和尚知道这位老太太的问题就是心里牵挂家人太多,经常不是念着儿子,就是念着孙子,于是就告诉她:“以后你就百不管,家里人问你这个事那个事,你都一概不管。”这个老居士就依此而行,果然念佛就得力了,最终预知时至,成功往生。

但是我们要看到,“百不管”老婆婆的万缘放下,是有条件的,她已经是年纪很大的人,家庭、社会责任已经完成了,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年轻人就不同了,上有老下有小,小孩在那饿得哇哇叫,老人病在床上不能动弹,如果他都不管,只管自己“修持”,那是不行的。安老怀幼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不能不管。

从真为了生死的修行来说,就是要万缘放下。但真正的放下是心中无所挂碍,尤其对在家人来说,该尽的责任与义务还是要尽,只是心中不执着而已。

所以“百不管”,对特殊的人在特定的年龄段,或者在克期取证的一段时间当中,可以这样做。平时还是要敦伦尽分,然后有时间有精力,就一心念佛,这二者并不矛盾。

我们作为净业行人,就应该按照“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十六字去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冤亲债主是指哪些

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为什么家庭和事业更不顺

问: 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

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时常有人问我:法师,请问我能出家吗? 虽然每次我的...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 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

临终关头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动哭泣最贻害

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

如何正确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关系

问: 现在修净土宗的人,对持戒念佛的理解总有偏颇,...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佛教词典】但中

离开空有二边,但取中道,叫做但中,为天台别教的中观...

【佛教词典】质底

(术语)Citi,译曰积聚。...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针对不同根机

问: 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

为何会怀疑善恶因果报应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夏吃生姜七大好处

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鲜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

【推荐】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

心灵哲学小故事

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

(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

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