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大安法师  2021/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真如法性,了脱生死。显然,净土法门的修行更为直捷,只要信愿持名,即使没有断惑,烦恼还在,也能蒙佛接引,横超三界,一往生净土,即得不退转位。

再如,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对今生乃至多生多劫的业障有极重的忏悔意识,修行人必须要忏其现行业障,否则这些业便会障道。而净土法门是带业往生之法,净业行人能忏除业障固然很好,若忏不掉也无妨,可以乘佛愿力,带业往生。虽然凡夫的业障犹如百枚巨石,但放在阿弥陀佛大愿船上,就不会沉没于水底。

事实上,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都无法容纳,我们又能忏除多少呢?因此,净土法门带业往生的特点尤为殊胜,能令凡夫不断烦恼而横出三界。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圆融上三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往生凡圣同居土就等于往生到上三土,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这也就构成了它难信的特点。

净土法门是修行的径路,是快速成佛的法门。而快速成佛还是来自于他力,没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众生亦无法获得速疾成佛的效果。

比如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表明我等众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彼国,乃至十念,蒙佛愿力皆能往生极乐世界。一往生极乐,便永远终止了在三界无休止的轮回。因此我们乘佛第十八愿的愿力就能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极乐彼岸。

同样,乘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正定必至涅槃愿”,往生者都能得大乘正定聚,必至得大乘涅槃,这也是凭借他力快速成佛的体现。

我们知道,在通途佛法中,凡夫从初发菩提心修道直至最终圆成佛果,整个过程非常漫长,而且还会进进退退,甚或进一退九。即使修到七地菩萨的位次,仍然有可能取证偏真涅槃,更何况其他下地位次的菩萨。但往生到了极乐世界的诸天人,直趣大乘的佛果,中途不会退转。

此外,修行通途佛法首先要在十信位开根本智,发菩提心,然后破一品无明得圆教初住位,经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到等觉菩萨,这四十一个位次是步步增进,不能躐等的。但在净土法门中,往生者到极乐世界或可在念不退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位,成为一生补处菩萨,快速成就大乘佛果。

因此,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菩萨一生补处愿”对众生的保证,也是又一个体现着快速成佛的特点,在佛力加持下,能够让净业行人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即超越通途菩萨证位次第),速疾到达一生补处之位。可见,业力凡夫从离开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到修因证果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加被。

彻悟大师在《念佛伽陀教义百偈》的第一偈中就谈到:“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意谓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悲切救度众生的心要,将释尊欲令一切苦难众生快速离开三界火宅、圆成自性本具佛道的本怀和盘托出。

念佛法门的宣说是通五时来说的,从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直到最后的法华涅槃时,释迦本师都在宣说念佛法门。只要众生根机成熟,佛即不失时机地开演此法,因为这种他力的救度对于浊恶秽土的众生至关重要。印光大师也常常表达: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法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开净土法门,下不能普度群萌。

为什么这样说?这其实还是针对能否有他力救度这个核心点来说的。如今我们已是“人身难得今已得”,又在这炎炎火宅之中幸闻净土他力救度的胜妙方便之法,因此,一定要信受接纳,生起绝对的信心,要登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直接抵达解脱的彼岸。若不能这样去承担,那就非愚即狂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问: 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p0831   佛地经论一卷八页云:...

【佛教词典】走作

禅林用语。谓心神浮荡不定,走来走去;又指超出本来之...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

我们的内心是怎样创造十法界的

这个假观是天台宗非常重要的特色。它根据《法华经》的...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猎狗的雕像

我在书上看到一则苏格兰的故事。书上说,当地有个墓园...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

【佛学漫画】四重恩

能在无恩处,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无论遭受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