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大安法师  2023/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即的道理。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的,很深邃的,所以一般的人就会表示深刻的怀疑,这个疑问就是从这个层面出现,叫“小不包远疑”。

所以问问题的人说“介尔之心”——就是业力凡夫的至微至劣的心——“居于方寸”,这就是把这个介尔心理解为肉团心了。“方寸”就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在五脏六腑当中有心脏,心脏就像一朵倒挂的莲瓣,类似一个无知觉的东西,这叫浮尘意根。他就以为这个是肉团心或者攀缘心,“你居于身体的方寸,怎么能够含裹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净土呢?”这个疑问很多人是有的。如果说是真如广大之心含裹西方净土,他是觉得不会有问题的,那介尔之心能够含摄、包裹西方净土,他就表示了怀疑。这种怀疑是有普遍性的。

看传灯大师的回答。“介尔之心,昧者谓小,达人大观”,介尔之心就是我等众生现前一念念佛的心,微不足道,好像是。

“昧者”就是没有理解圆教理念的人,他就会分别真心大,妄心小。心净则佛土净,他就认为,只有真心才能够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真心才能够含裹十方恒沙的佛土,介尔妄心就没有这样的功能。这是昧者的——就是不了解圆教道理的人会有这种知见。达者,这个达者跟昧者就恰好相反的一种人,就是已经觉悟圆教道理的人,他能够了达当体即是。

“达人大观”,“大观”就是他从大处著眼。大处著眼,就是即相而观性,不被这个相所迷,而要透过相去观照性。性相是一如的,所以要了达这个介尔一念的妄心的本体就是真如法性,这就是他的智慧的观照。这样,他就观照什么呢?就是了知“真妄无二”。真妄无二,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大乘佛法看到的两句话,叫“全真起妄,全妄即真”。就是这个妄心是从哪来的?是全体的真如之性生起了这个妄心。

所以这个妄心就是一个相,但是透过这个相要观察它的性,全妄即真——全体的妄即是真。所以这里他解释,这个妄心是全真如之性生起来的,那既然是这样,真如之性是无有边际的,是没有羁绊的,是没有分别的,于是能生的性既然是无边,那所生的心也是无有边际的,能生和所生是同质的。所以能起的是性,所起的是心,心就是念、念想,于是能生之性是体,所生之念是用,它是体用的关系,体和用也是不二的,也是当体即是的。

为了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就用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出在《楞严经》,就是大海和浮沤的这种比喻,这叫海沤喻。《楞严经》至少有三个地方,三处用这个比喻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性海有时候叫觉海,这整个的百千澄清的大海就是我们的真如之性,所以叫作真如之性如大海。这个妄心如浮沤,浮沤就是海水被风所卷起来的水泡,浮在海水上面的。

从相上来说,大海般的真性是很大的,一个浮沤当然是很小了,它有大小的差别,甚至极为差别。所以《楞严经》讲我们众生的颠倒,是遗失了百千的澄清大海,把一个浮沤认为是全体的大海,这就认妄为真了。那相上虽然有大小的悬殊差别,但是这里面性相之间要从本体上去看。这个沤是从哪来的?浮沤从哪来的?它就是由全体的大海显现出来的。大海的全体处处可以显现浮沤,而且是全体的大海,不是一部分大海。所以一个浮沤的当体就具足全体大海的信息,只要浮沤回归海水,它就跟大海等同一味,这个浮沤也可以周遍。

这里讲“全海为沤”,从性相去融会,就是全体真如之性为这个念佛的心,这就是用全海为沤来比喻。“沤还匝海”,比喻全体的念佛的妄心就是真如法性。这个“匝”就是周遍的意思,全念即性。真如性既然无边,当然这个念也是没有边际的,它是平等的,它是不二的,它是相即的。所以“沤还匝海”,这一个浮沤也绝对就是大海的全体,不是少部分的大海,是表达这个意思。这个海沤喻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全真起妄,全妄即真”的道理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梦如幻的修学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修学。怎么说呢...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

六根之相是生灭的影像,没有真实的体性

我们再看第二段,破异。异就是彼此不同体。 若此见精,...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问: 经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当你有恶念的...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大安法师:佛像、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问: 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

【佛教词典】贪欲增上果

【贪欲增上果】 p0978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一...

【佛教词典】迦里陀莎

梵名 Kālidāsa。五世纪左右印度古典文学最盛期之文学...

人的贫富贵贱,到底是由谁来主宰

问: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生聪明,家世显赫,富...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觉悟的三个层次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