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净界法师  2024/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迷惑凡夫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当我们一迷为心,当我们一旦迷此想相、迷此妄想而为心的时候,我们就会怎么样呢?就会开始像阿难尊者一样,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色身之内,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以四大假合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离我们的真如本性越离越远了。前面只是一念的迷惑产生了对立而已,这个时候从对立当中呢,一个能念的心、一个所缘境,能所的交互作用就创造一期的身心世界。

这个时候我们就怎么样?我们就开始不再去回复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开始以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当作我们生命的全部。所以说我们不知道这个色身乃至于外在的山河虚空大地,其实都是我们真如本性的一个暂时的因缘、暂时的显现而已,我们却把一时的因缘当作生命的全部。这是讲到我们凡夫众生的颠倒相。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当然这个道理很深。这个地方,我希望大家把它分两部分:

第一个是迷真起妄。一个根本无明,从一个平等的不二法界而起一念的迷情,产生一个对立的思考;从对立的思考,阿赖耶识当中相互作用,就创造今生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再继续作用,就继续地流转下去了。第一个身心世界创造第二个身心世界,前生的我创造今生的我,今生的我再创造来生的我。就是这个枝末无明跟根本无明相互作用,就创造了生命的流转。

这种情况以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这个地方,佛陀的譬喻也是分两部分。第一个,“譬如澄清百千大海”。这个“百千”,一个很广大的大海,是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是整个大海。这个大海来了一个风,一个无明风一吹的时候,就创造一个小波浪。这个小波浪是指的我们当下一期的暂时的身心世界,就像一个小波浪。那么我们迷惑太久的人就怎么样呢?只认当下的这个小波浪,而忘失了整个百千大海。这是第一个,“迷真起妄”。

第二个是“随妄流转”。再把这个小波浪当作生命的全部——“目为全潮”。这个时候以这个小波浪来取代整个“瀛渤”。这个“瀛”指的是大的海水,“渤”指的是小的河流。大小的河流。

也就是说,我们先迷真起妄,以后再随妄流转。所以说,“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这个“迷中倍人”就是说,我们的心中有双重的迷惑:第一个迷真起妄,然后再把这个妄当作真,再继续地迷下去。这种迷惑就好像是我的这个手上下的垂摆,等无差别。也就是说,向上指于空叫作端正,向下叫作颠倒,但这是同一个手臂。也就是说,这个“迷”并没有真正失掉,只能够说迷,但是没有说失,就是无失而失。也就是说,作用上迷了,但是体性没有失,就像这个手臂情况一样。所以佛陀说,“如来说为可怜愍者”。我们本来是不应该流转的,但是我们自己让自己流转,这个是很可惜的。

这个地方的意思,古人说是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放光动地,只是我们整天见色闻香、吃饭睡觉,当面错过而已。就是说,虽然我们迷了,但是我们本性没有失。我们不能说我们失掉真如本性,不能这样讲,我们只能够说迷。好像说,一个大富长者家里很有钱,这个儿子他偏偏不在家里面待着,就跑到外面去做乞丐。做乞丐做习惯了,他已经忘了他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在这个一期的身心世界当中追逐。有人今天送他一个馒头他很高兴;今天没有饭吃,他很悲伤。他都不知道,只要回家以后他什么珍宝都具足了。但是他在迷的时候,他的家庭也没有失掉,他家的珍宝也没有失掉,随时等待他回家。所以我们凡夫只能够说迷,但是我们没有失,迷惑而不失。换句话说,我们还是有希望可以回家的。

当然,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我们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先找到我们的家。找到我们的家,我们看到,我们前面所说的都是在妄想中去找,你不是离开了妄想有另外一个真心,不是的。就是你妄想生起的时候,你生起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时候就是回家的路。妄想的本身就是回家的路,离开了妄想就没有回家的路了。佛陀说“如我垂手等无差别”,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真妄不二的道理。

好,那么这个地方是讲到我们凡夫迷惑的状态。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个样子?是两层的迷惑所构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佛教词典】赞佛偈

(杂名)无量寿经上法藏比丘赞世自王如来之偈颂。...

【佛教词典】毗卢择迦

(天名)又作鼻溜荼迦。旧云毗琉璃。四天王中南方天王...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从头到脚的饮食营养秘方

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但你知道大脑、心脏、肺、头发...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性德

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海鲜的饲养内幕

据媒体报导,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北大演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