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2017/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绝望,阻碍人生的修行。如果能够将包袱抛弃,你就能够过得更好,生活之路会越走越宽。

1、抛弃抱怨的包袱

人生起起落落,风风雨雨,谁都避免不了。抱怨的越多,内心的痛苦越多,抱怨的越少,乐观就会越多,当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了,那也就是丢失了整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越无能的人越抱怨,越抱怨的人越穷,越穷的人越是发牢骚,越发牢骚越喜欢找借口,借口越多越推卸责任,越推卸责任越无能。

抱怨是可怕的负能量,让人失去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作家三毛说,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即使要哭,也只在下午小哭一下,夜间要去看星,是没有时间哭的。再说,我还要去采果子呢。

人生与其抱怨什么,不如完善自我,抛弃抱怨的包袱,你才会发现生活的乐趣,扩展生命的深度。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

2、抛弃别人眼光的包袱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活着给别人看;一种人是给自己看。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言论,在意世俗的眼光,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害怕淹没在飞短流长之中。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启动、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倒车……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过于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过于在乎别人的评判,你会失去自我,为自己设置别人赞同的框框架架,将自己圈死在牢笼里。而为了世俗的眼光而选择妥协委屈自己,放弃底线和原则,你必将失去自己一直珍视的东西。

丢掉别人的眼光、丢掉别人的评价,冲破世俗的条条框框,让我们遵从内心,向庄子那样,做一个真我。

3、抛弃犹豫和拖延的包袱

拖延常常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常常让我们在不知觉中错失机会。

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让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4、抛弃自以为是的包袱

《荀子》中有一句话是“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意思是:凡是同别人争斗的人,一定是认为自己有理,而别人是无理的。

我们常犯固执己见的毛病,有时候是认为自己对,有时候是面子问题。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久而久之,傲慢、狂妄种种毛病必然随之而来。

心理学上认为,自以为是,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中,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有些人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这种特性,而有些人则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还有的人基本上表现不出这种特质,只在无意或潜意识当中存在着罢了。

自以为是的人,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总以为自己是最能的最正确的,往往把自己看成天才,把别人都看得迂腐蠢笨,喜欢居高临下地看待别人。这种人的下场往往很凄惨,最终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初衷相违背。

从另一个角度说,傻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傻子,否则他就不会继续傻下去;幼稚的人不知道自己幼稚,否则他就不要再幼稚;要面子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要面子,否则早该收敛一下那点可怜的自以为是了。可见自以为是的人是多么危险,而又难以被察觉。

抛弃自以为是的包袱吧,做一个成熟的人,懂得“忠恕之道”,懂得换位思考,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别人、理解别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有些事需要破格处理,结果才会更好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时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有三种「火」在干扰我们的生命

我们从因缘果报的角度來观察生命,发觉生命有很多的差...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礼让第一;不急不急,...

《善生经》的启发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实知自心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佛教词典】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

【佛教词典】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简称《杂心论》,十一卷,尊者法救...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证严法师:心田不长无明草

△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

【佛学漫画】曾经做屠夫的罪业,怎样才能彻底去除

一禅法师的往生故事...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么?不是心脏,也不是肝肾,...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

你是富二代还是掏粪工

在《法华经》的信解品里有一个大富长者穷子喻。释迦牟...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